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草地蝗虫灾害严重发生由内在条件和外部因素造成。气候变化引起持续干旱,造成禾本科牧草植株矮小,草地裸露面积扩大,草原动植物的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由于大量使用广谱化学农药杀伤天敌,使草地蝗虫种群增长失控,形成暴发性灾害;与牲畜争食牧草,给畜牧业造成巨大损失。针对草地蝗虫成灾的原因和规律,提出了3点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草地蝗虫成灾规律与可持续控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地蝗虫灾害严重发生由内在条件和外部因素造成。气候变化引起持续干旱,造成禾本科牧草植株矮小,草地裸露面积扩大,草原动植物的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由于大量使用广谱化学农药杀伤天敌,使草地蝗虫种群增长失控,形成暴发性灾害;与牲畜争食牧草,给畜牧业造成巨大损失。针对草地蝗虫成灾的原因和规律,提出了3点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青海草原蝗虫与环境温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青海草原蝗虫与环境温度姜衍春(青海畜牧兽医学院)一、前言青海有可利用草地5.02亿亩,其中蝗虫为害重灾面积0.0811亿亩,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1.62%。蝗虫发生严重地区,每平方米有蝗虫200—300头,牧草损失率达60%以上,平均每亩损失牧草96k...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引起持续干旱及超载过牧,造成牧草植株矮小,草地裸露面积扩大,草原生态恶化,草原动植物的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大量使用广谱化学农药杀伤天敌,使草地蝗虫种群增长失控,形成暴发性灾害,与牲畜争食牧草,给喀什地区草原畜牧业造成巨大损失。针对草原蝗虫成灾的原因和规律,采取综合治理措施达到对草地蝗虫的可持续控制。  相似文献   

5.
呼伦贝尔草地蝗虫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呼伦贝尔盟草地煌虫年平均发生面积达15万hm^2,牧草损失量达281.5kg,草地蝗虫的防治需要切实对策才能够减少牧草损失。  相似文献   

6.
草原毛虫、蝗虫是青海草地的主要害虫。据调查,全省现有草原毛虫和蝗虫危害面积达70万hm2,牧草损失极为严重。为了控制灾害,减少牧草损失,全省每年都要进行大面积的虫害防治,在选用的防治药品中,除少部分用生物防治剂外,绝大部分草地均用高效氯氰菊酯进行防治。为了避免  相似文献   

7.
草地蝗虫是哈密市草原生态系统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生物灾害之一。蝗虫具有繁殖能力、适应性强,迁飞距离远等特点,加之持续干旱、草地裸露面积大、不合理的开发,广谱化学农药的使用,损害了草原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使该地区草地蝗虫种群长期处于为害状态。为了有效控制草地蝗虫灾害,恢复草原生态系统,我们对哈密市草原蝗虫的分布做了详细调查,发现该区有蝗虫76种,常年危害的有10种,造成严重损失的有6种,并结合草地建设退耕还草、建立人工草料地、补播优良牧草、休牧封育草场等方式,采取多种生物防治技术对草原蝗虫进行防治,已初见成效。草原生态正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凉山州因受气候变化、草原退化等因素影响,草原蝗虫发生为害趋势逐年加重,其大量啃食牧草、破坏草原,致使草原退化,对凉山州草业和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针对草原蝗虫的防治,研究不同药剂对凉山州草原蝗虫的防治效果,旨在多方面贮备防治草原虫害技术、维护草地生态系统功能、提高草地生产力和改善草原虫害耐药性,并为草原虫害防治增加药剂选择性、针对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 草地蝗虫广泛分布在于美国各地,但在西部诸州为害严重,是当地牧草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密西西比河东部仅偶有暴发。它不仅为害苜蓿、三叶草等牧草,也为害玉米,小粒谷物和甜菜。当牧草稀疏而虫口很多时,就迁入作物地里取食。由于蝗虫分布广泛,各地气候及作物种类不同,在选择杀虫剂时必须考虑地域特  相似文献   

10.
草地蝗虫是柴达木盆地山地草原的主要害虫,危害牧草生长发育,降低其生物量。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虫害防治效益,2009年8月5日至20日乌兰县草原站利用两种生物药品开展草原蝗虫生物防治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利用青海省1995-2006年蝗虫发生面积与相关大气环流特征量、气候资料,分析了不同气候因子与蝗虫发生面积之间的关系,建立了青海省蝗虫发生面积省、州、县级多元回归预测模型。研究表明,显著影响青海省蝗虫发生面积的环流指数特征量为副高强度指数和极涡面积、极涡强度指数。副高强度指数强,青海省蝗虫发生面积大;极涡面积大、极涡强度指数强,蝗虫发生面积小。在蝗虫孵化期,降水量的分布和数量对其发生面积产生显著的促进或抑制作用。温度对蝗虫发生面积的影响各地基本一致,对蝗虫产卵、越冬、孵化均呈显著正相关,表明温度偏低是制约蝗虫爆发的主导因素。蝗虫产卵、孵化期空气湿度低有利于蝗灾的爆发。用预测模型对2007年蝗虫发生面积进行逐级试报,效果较好,这为青海省蝗灾的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草地蝗虫的营养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丽萍  刘志云  孙涛 《草业科学》2013,30(1):141-147
草地蝗虫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维生素和矿物元素的天然优质可食用、药用和饲用资源,但大量爆发会造成草地植被退化,对草地造成一定的危害。充分了解蝗虫体内营养物质及其变化规律,对其进行合理利用,不仅可以减少蝗虫对草地的危害,还能有效缓解食品、饲料和医药行业的资源危机。本文对草地蝗虫的蛋白质、脂质、矿质元素、维生素和黄酮类物质等营养成分进行总结,并且对其动态变化和开发利用进行分析,以期为更加合理和高效地利用草地蝗虫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新疆草原蝗虫发生面积与大气环流特征量指数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傅玮东  姚艳丽  李新建  刘静 《草业科学》2009,26(12):124-130
通过对1986-2003年新疆草原蝗虫发生面积与大气环流指数74项特征值的相关分析,筛选出与新疆蝗虫发生有显著关系的大气环流指数因子,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4个新疆蝗虫发生面积预测预报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检验。利用模型对2004-2006年新疆蝗虫发生面积进行延伸预测,并与实际蝗虫发生面积进行比对,最终挑选出预报准确率在85%以上、对新疆草原蝗虫发生面积趋势具有一定预报能力和应用价值的模型,并初步分析了大气环流特征量与蝗虫发生面积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气候变化对三江源区兴海县天然牧草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根据青海省三江源区兴海县牧业气象站1999-2007年天然牧草数据和气候资料,分析了三江源区兴海县天然牧草生长发育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探讨了气候变化对兴海县牧草发育期、高度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三江源区兴海县牧草返青期与日平均气温≥5 ℃的初日相一致,黄枯期与日平均气温≥5 ℃的终日相吻合;牧草返青期与黄枯期均提前,而且黄枯期的提前程度大于返青期;覆盖度每年以1.73个百分点的倾向率减小,而牧草高度以1.08 cm/a的线性趋势上升;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牧草生长季温度升高,加之进入21世纪以来该地区降水量逐渐增多,水热匹配较好,牧草产量增加。  相似文献   

15.
黄河故道沙荒草地生物量及营养价值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黄河故道沙荒草地生物量季节变化规律以及牧草营养物质出动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沙荒草地牧草生物量的增长呈二次曲线变化规律:y=1/(3.79×10^-7t^2-9.32×10^-5t+7.83×10^-3),并且其生物量在9月份达到最大值;(2)从5月份开始沙荒草地牧草营养价值逐渐降低,且于物质消化率(DMD)与其粗蛋白质(CP),木质素(LIG)含量分别表现为显著正相关(r=0.94)和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青藏高原地区草畜高效管理模式,本试验采用刈割模拟家畜采食的方式在夏季牧草生长季(8月初,称作青草期)利用冬春草场,并在牧草生长季末(10月初,称作枯黄期)采集牧草和土壤样品,研究不同利用强度对牧草再生、生物量、品质以及土壤养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种不同利用强度对牧草枯黄期地上生物量、牧草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和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没有产生显著影响;不同草地利用强度处理组枯黄期粗蛋白(Crude protein,CP)含量均显著低于青草期,而ADF和NDF的结果刚好相反(P<0.05);枯黄期重度利用草场牧草CP含量显著高于不利用组(P<0.05),中度利用强度0~10 cm土壤速效磷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在牧草生长季利用冬春草场(留茬2~4 cm),家畜不仅能够摄取优质的青绿牧草,而且不会降低牧草生育期总生物量。  相似文献   

17.
草原蝗虫发生与栖境存在紧密而复杂的关系,二者关系的研究是评估蝗灾发生风险的基础。本文分析了不同栖境内蝗虫种群密度与21个植被特征参数的相关关系,利用投影寻踪模型进行了栖境评价及风险评估,并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低优参数植物生物量多样性对蝗虫种群密度影响最大,最佳投影向量a为0.6725;高优参数禾本科生态优势度对亚洲小车蝗密度影响最大,最佳投影向量a为0.6547;样点植被投影特征值Zi与蝗虫种群密度线性相关关系极显著(y=48.861x-18.937,R=0.9509**),Zi越大,栖境内植被越适合蝗虫的发生,蝗灾发生的风险越高,根据Zi值可预测不同栖境草原蝗虫的发生。投影寻踪模型评价不同植被条件下蝗虫的发生风险,可以排除与数据结构和特征无关或关系很小变量的干扰,是一种更稳健实用的方法,对于蝗虫的监测预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内蒙古四子王旗荒漠草原土壤—牧草—放牧绵羊生态系统中的微量元素含量进行分析,研究不同季节放牧绵羊体内矿物质元素的盈亏状况,评定矿物质元素营养限制因子。[方法]选取6只体况良好的体重为(39.65±2.25)kg的放牧蒙古羊母羊作为试验羊,测定该地区牧草嫩草期(6月)、生长期(9月)和枯草期(11月)放牧绵羊的体重、采食量、排粪量和排尿量;检测牧草3个生长时期草原土壤、牧草以及放牧绵羊血清中的7种矿物质元素(铁、铜、锰、锌、硒、钼、钴)含量;借助采食量模型预测放牧绵羊在牧草不同生长时期的矿物质元素摄入量;利用代谢试验测定从粪、尿中排出的矿物质元素含量,计算放牧绵羊体内矿物质元素沉积量。[结果]放牧绵羊的体重和采食量在牧草3个生长时期之间差异均极显著(P<0.01),枯草期排粪量极显著(P<0.01)高于嫩草期和生长期。草原土壤、牧草及绵羊血清中的铁元素含量在牧草不同生长时期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铁元素含量均不存在缺乏情况。枯草期牧草的铜元素含量极显著(P<0.01)低于嫩草期和生长期,枯草期绵羊体内沉积的铜元素含量极显著(P<0.01)低于生长期,并出现了负沉积。草原土壤、牧草以及绵羊采食和体内沉积的锰、钼元素含量在牧草不同生长时期之间存在极显著(P<0.01)差异,但两种元素不存在缺乏情况。嫩草期绵羊血清中的锌元素含量显著(P<0.05)高于生长期和枯草期;草原土壤、牧草、绵羊体内沉积的锌元素含量在牧草不同生长时期之间虽无显著(P>0.05)差异,但存在缺锌的情况。草原土壤中的硒元素含量在牧草生长期最高,极显著(P<0.01)高于嫩草期和枯草期,嫩草期和生长期牧草中的硒元素含量低于正常水平下限,而枯草期牧草中未检测到硒元素;绵羊血清中硒元素的含量在牧草不同生长时期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处于正常水平的下限。草原土壤中的钴元素含量在牧草不同生长时期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低于标准值;枯草期和嫩草期绵羊体内沉积的钴元素含量极显著(P<0.01)低于生长期。[结论]建议在该地区全年以适当形式为放牧绵羊补锌和硒元素,冬季或春季可适当补饲含铜和钴的微量元素制剂。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饲粮中用闽牧6号杂交狼尾草(Pennisetum americanum×P.purpureumcv.Minmu 6)鲜草代替等量干物质羊草(Leymus chinensis)干草对奶牛生产性能及乳品质的影响,选用24头胎次一致(1胎)、产奶量相近(15kg左右)的荷斯坦奶牛,设置6个处理,各处理间饲粮中闽牧6号杂交狼尾草的重量分别为:0(CK)、7.50、15.00、22.50、30.00和37.50kg。试验期40d(预试期10d,正试期30d)。结果表明,1)夏季30~37℃条件下,在中低产奶牛饲粮中使用7.5~37.5kg杂交狼尾草鲜草替代羊草干草,各处理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和产奶量差异不显著(P0.05)。2)从试验前、后产奶量的对比来看,与全干草的对照组相比,给饲鲜草的试验组产奶量相对更稳定。3)饲粮中供给22.5kg杂交狼尾草鲜草时,每100g牛乳中α-亚麻酸含量最高为15.88mg,比CK增加了43.41%(P0.05)。由此可知,夏季高温条件下,在奶牛饲粮中供给杂交狼尾草鲜草有助于稳定产奶量,并提高部分试验组乳中α-亚麻酸含量。  相似文献   

20.
引进试种了专用青贮玉米品种中原单32号、科多4号、迪卡656、沈单16号、中单16号等5个品种,其中中原单32号、科多4号、迪卡656三个品种鲜草产量在6.5 t/666.7 m2以上,可在河西灌区大力推广;通过密度试验表明,中原单32号在河西灌区的适宜密度为4 500~5 500株/666.7 m2,密度过大不仅影响产草量,也影响品质,密度过小产草量降低;试验结果还表明,适宜的收割期应在乳熟后~蜡熟前,此时产草量,营养物质总量已达最大值,此期也是青贮原料品质最佳的时期。在此阶段,选择晴好的天气,及时收割,抓紧青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