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薯 1.浸苗加喷雾:将包内粉剂(11克)兑水10公斤,将扎把后的薯苗基部1~2节放入药液中浸泡6~12小时后取出栽插;再于栽后30~50天用另一包膨大素兑水20公斤,喷雾于叶面。2.泥浆沾苗加喷雾:将包内药粉兑水5公斤,再倒入10公斤的粘土搅拌成糊状,将薯苗基部1~2节放入沾一下,即可取出栽插。喷雾方法同上。3.喷雾:将包内药粉溶于20公斤清水中,过滤后装入喷雾器内,在栽后30~50天和收获前40天左右,各喷施一次。马铃薯 1.拌种:马铃薯种块切开后,晾半天到1天,每亩用1包膨大素兑水2~3公斤,均匀喷洒在种块上,边喷边轻  相似文献   

2.
我国人多地少,要想提高甘薯产量,满足人们对甘薯的需求,主要应该着手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经济效益。利用化学调控技术提高单产是行之有效的措施,具体方法如下:一、生根粉蘸根。用生根粉蘸根可以使甘薯早扎根,早返苗,尽快长出新叶。具体方法是将0.1克的生根粉先用少量酒精溶解,再加水10千克,搅拌均匀后,将薯苗基部2~3节浸入溶液中,30分钟后即可取出进行移栽。二、多效唑浸苗。取多效唑1克对水1.5千克浸苗2小时,或用上述浓度制成稀泥糊状蘸根后随时栽种。三、膨大素蘸根或叶面喷洒。取膨大素10克,倒入盛有5千克清水的容器中,搅拌均匀,配成…  相似文献   

3.
为了有效防控甘薯茎基部腐烂病,促进西部山区甘薯可持续健康生产,研究了甘薯苗扦插前用石灰氮处理土壤,薯苗扦插后用戊唑醇喷淋植株基部对甘薯茎基部腐烂病害发生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石灰氮处理土壤并结合薯苗扦插时戊唑醇浸苗、扦插后用戊唑醇喷淋的(GSS2)与对照(GSS5)相比防病效果高75.34%;石灰氮处理土壤,戊唑醇浸苗,但薯苗扦插后不喷戊唑醇的(GSS3)防效只有30.43%;薯苗扦插后喷药(GSS2)病株率比初发病时喷药(GSS1)低6.85个百分点;单一药液浸苗(GSS5)对防病没有效果;处理GSS4与对照(GSS5)相比防病效果增加52.16%;石灰氮处理土壤不仅能减轻当年甘薯病害发生,提高鲜薯产量,对下一年防病增产也有显著效果。施用石灰氮作土壤消毒既防病,又增加鲜薯产量,这对促进山区甘薯可持续生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试验表明,马铃薯初花期叶喷2次膨大素和膨大素加磷酸二氢钾,较对照产量分别增加12.3%和16.8%,大中薯比例分别提高12.5%和14.7%,经济效益良好,投产比1∶1.1~12,有生产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1选择采摘和重栽、重收 常规方法1株脱毒苗1次栽苗收获1次脱毒小薯,为了探讨增加脱毒小薯数量和产量又节约脱毒苗的途径,1993~1994年,唐洪明等[1]通过试验认为:第二次收获比第一次收获的薯块个数多,且较重,在春夏收获时更为明显;第一次收获平均每株结薯0.5~1.0个,第二次2~3个,第三次1~2个,故他们认为:根据植株生育状况,可收获2~3次,每次收获后要加强管理,以恢复其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6.
史新敏  郭小丁 《安徽农业科学》2001,29(2):204-204,211
脱毒甘薯喷施禾施丰叶肥后薯苗期明显增加成苗数 ,比对照增加 2 5 .1% ,百苗重增加 ,成活率提高 ,栽后生根返苗快 ,繁殖系数高。大田喷施禾施丰叶肥能增加脱毒甘薯的分枝数 ,蔓粗且短 ,地上部生长健壮 ,叶面积系数合理 ,结薯数增加 11%~ 15 % ,前期薯重占总产量的比率高 ,商品率高。以前、中、后喷施 3次处理效果最好 ,比对照增产 17.9%。  相似文献   

7.
<正> 麦垄套种红薯的好处很多。可以变晚栽为早栽,一般麦垄套种红薯在5月中、下旬,比一般收后栽种可提早栽期25~30天;麦垄套种红薯产量高、质量好,比麦收后栽种的红薯一般可增产10~30%,出干率提高2~3%,即相当于晚春薯的产量和质量;麦垄套种红薯可错开农活,同时由于红薯早栽种,可以提早收获,变红薯晚茬麦为早茬麦,有利于小麦增产。麦垄红薯由于早栽,薯苗生长快,还可解决部分夏薯苗,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膨大素能增强红薯茎叶的光合作用,增加薯块重量和数量,一般能增产15%~30%。一、膨大素的使用方法 (1)沾根法。667平方米用膨大素15克溶化在5~10公斤清水中,……  相似文献   

9.
1合理施肥栽薯苗40天后,可追适量氮肥,以促使苗壮、苗旺,一般亩穴施尿素5~7公斤。甘薯栽后60天左右施好促薯肥,此期间薯苗周围有裂缝,将肥料溶解后灌入裂缝中即可,追肥主要是氮、磷、钾复合肥,一般亩施磷酸二铵10~15公斤。2中耕除草中耕除草应先深后浅,一般进行2~3遍。中耕时注  相似文献   

10.
<正>烟薯25品种特点。烟薯25萌芽性较好,中长蔓,分枝数5~6个,茎蔓中等粗;薯呈纺锤形,淡红皮,橘红肉;结薯集中,薯块整齐,单株结薯5个左右,大中薯率较高;食味好,每百克鲜薯胡萝卜素含量3.67毫克,干薯还原糖和可溶性糖含量较高;耐贮性较好;抗病性强。栽培要点。栽前浸苗,适宜密度为每667平方米(1亩)3600~4000株。适当早栽,结合覆膜可提前上市。  相似文献   

11.
脱毒甘薯的增产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种植徐薯 18和北京 5 5 3脱毒 1、2代苗大、中型种薯商品率及产量比未脱毒的各甘薯品种 (对照 )提高 5 0 %和 35 %~99.2 2 % ,实践证明必须 2~ 3a后更换脱毒种薯 (苗 ) ,才能达到持续稳产增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1、萘乙酸.用10~20毫克/升的萘乙酸溶液,浸薯苗下部(3~4.5{厘米长)5~10分钟,取出后栽插,可促进发根,提高成活率.  相似文献   

13.
1.栽前浸根水(1)随起随栽蘸水。用磷酸二氢钾0.1kg、细黏土7.5kg、清水7.5kg拌成稀糊状,蘸根5分钟后栽植。(2)外地购苗浸根水。从外地购买种苗除运输途中注意保鲜外,运回后应当立即用清水浸泡苗根,浸泡时间为起苗时间的一半  相似文献   

14.
不同杀菌剂浸苗防控甘薯蔓割病试验结果表明,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和20%噻森铜悬浮剂600倍液浸薯苗10min,薯苗晾干后种植,能显著降低甘薯蔓割病的病株率,对甘薯蔓割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5.
研究基肥施用方法、种薯切块大小和膨大素喷施次数对马铃薯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用鸡粪375 kg+复合肥25 kg、种薯切块30 g、膨大素喷施2次(现蕾期和盛花期各1次)处理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6.
甘薯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适时栽插薯苗 (一)确保适宜栽插期 一般气温稳定在150℃以上,地温达到1 70℃~18℃,没有晚霜时为春薯的栽插期.夏薯栽插时,气温已高,越早越好,为了实现早栽,可在前茬作物收获前进行套栽或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抢栽.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提高油松阳坡造林成活率,采用不同苗龄、栽后覆盖地膜及禾草、不同浸根液和不同遮荫等处理对比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以2年生油松苗造林成活率最高,高出1年生和3年生苗11%和39%;栽后覆盖地膜和禾草,分别高出未覆盖对照17%和11%;不同浸根液都能提高造林成活率,采用保水剂、0.5%Nacl溶液、蘸泥浆分别比未浸根处理的高出18%、8%和4%;遮荫条件比无遮荫地造林成活率高32%~33%,在林业生产中可在疏林内栽植油松苗,以形成理想的混交林如松栎混交林。  相似文献   

18.
1.直栽法选用短苗直插土中,入土节数3~4个.这种栽插法薯苗下部入土较深,只有少数节位分布在适于结薯的土层里,所以结薯数不多.  相似文献   

19.
来稿摘登     
《新农村》2001,(4)
1.甘薯用 ABT 生根粉浸苗可提高甘薯产量和大薯率景宁县外舍乡农技站用不同型号不同浓度的 ABT生根粉浸甘薯苗试验。结果表明,用 ABT 10号生根粉20毫克/千克浓度处理的,茎叶生长动态表现最佳,结薯早,薯块增重快,增产最显著,比对照(清水处理)增37.17%,大薯率也比对照高14%。(原作者:叶昌松石德锋)2.在杂交稻制种育秧上应用水稻壮秧剂可增产  相似文献   

20.
刘忠雄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487-8487,8513
为了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薯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在日光温室中用多效唑、矮壮素、膨大素喷施马铃薯脱毒苗,测量株高,收获计产。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植株徒长。矮壮素能增加3.0 g以上的薯块结薯量,膨大素、多效唑对增加1.0~3.0 g和0.5~1.0 g的薯块结薯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喷洒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处理平均产量均与对照差异极显著,相互之间差异不显著,以多效唑居第一。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都能控制植株徒长,增加结薯数,提高产量,以多效唑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