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柑桔类病毒病害的检测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国庆 《植物保护》1994,20(6):34-35
柑桔类病毒病害的检测技术陈国庆(浙江省科学院柑桔研究所黄岩317400)类病毒(viroid)是一种不同于真菌、细菌和病毒等的植物病原因子,可引起许多植物发生病害。柑桔裂皮病和木质陷孔病都是由类病毒或类病毒复合物引起,可导致树势衰退,植株矮化,树冠生...  相似文献   

2.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生为害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在水稻任何生长时期和任何环境条件下都可以发生为害,其中以苗期、分蘖盛期、孕穗期发病最重。从晚造发病情况看来:发生期长,水稻全生长期都可以发病;病源残存时间长,能重复侵染次数多。水稻一经发病后,病菌就不断侵染,不断形成新病斑,有时当水稻新叶还未完全抽出,已被病菌侵入,形成油渍状透明斑,5—7天后病斑呈褐色透明条状,并且开始分泌大量细菌溢  相似文献   

3.
吴帮承 《植物医生》1999,12(2):42-43
立枯病和猝倒病是许多花卉、蔬菜、果树、林木等苗期的根部病害。采用种子育苗和扦插育苗都可发生此病。病害普遍而严重。两种病害发生规律相似,防治方法基本相同。一、症状识别立枯病在早期发生,可引起烂种。苗期发病,茎基产生椭圆形暗褐色病斑,病斑逐渐凹陷,当病斑...  相似文献   

4.
由集壶菌属癌肿病菌(Synchytriumendobioticum)刺激所引起的癌肿病,是世界上许多种植马铃薯的国家在马铃薯上的一种重要病害。1895年匈牙利最先报导这个病害。从那时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发现了马铃薯癌肿病,并认为是马铃薯上一种主要病害。  相似文献   

5.
赖文昌 《植物保护》1981,7(6):15-15
细菌溢检验法 发病薯苗(薯蔓)的维管束中充满着无数的细菌,把小块病组织放在少量清水中,大量细菌就向清水移动,形成细菌溢。利用细菌的这种特性,可以检验某些病害是否属于细菌病害。在检验病苗时,选发病未腐烂的部位,将表皮剥开,用刀片纵切一5毫  相似文献   

6.
魔芋两种病害的识别及防治魔芋在一些山区发展很快。有些地方从零星分散栽培发展到大面积种植。随之而来的病害发生也较多,影响魔芋生产的主要是软腐病和白绢病。软腐病是由细菌侵染引起的病害,通常称它为胡萝卜欧氏软腐杆菌。细菌从叶、叶柄或块茎的伤口侵入后,引起腐...  相似文献   

7.
黄龙病是柑桔的一种危险性病害,80年代中期我省就因黄龙病毁园近万亩。1992年柑桔病害调查又发现:黄龙病在我省南部的一些柑桔区仍然发生普遍,并可能再度猖镢。为此,笔者对我省柑桔黄龙病的危害性、发生发展以及防治对策等方面发表几点浅见。一、柑桔黄龙病的严重危害性柑桔黄龙病(以下简称“黄龙病”)是由类细菌引起,分布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特别对亚洲和非洲的许多柑桔产区的一种严重病害。我国的黄龙病最早发生在广东的汕头地区,距今已有100年的历史。该病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广东潮汕、新会和福建龙溪、福州等重要产区流…  相似文献   

8.
小麦纹枯病是小麦上的常发性病害。由于发生部位隐蔽,很容易错过防治适期,每年都造成较大的产量损失。小麦纹枯病前期的典型症状是在近土面的叶鞘上形成椭圆形病斑。病斑长2~5mm,边缘褐色,中部灰白,有时破裂。后期在茎秆和叶鞘上形成云纹状病斑,轻则造成穗小、粒少、粒轻,重则形成死苗、白穗。小麦纹枯病的防治适期在拔节前病菌未侵入茎  相似文献   

9.
方中达 《植物保护》1964,2(5):214-214
白叶枯病(Xanthomonas oryzae)和条斑病(Xanthomonas oryzicola)是水稻上的两种重要细菌病害。这两种细菌性病害都可以由稻种传播。稻种非但可以带菌,并且可以传病。为了防止病区的扩大和新病区的出现,加强检疫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检验水稻白叶枯病和条斑病,可分室内检验和田间检验。室内检验主要是确定稻种是否带菌和带菌的程度,可以采用种植检验和噬菌体检验的方法,以噬菌体检验更为可靠。室内检验需要一定的设备,工作量较大,同时目前所用的室内检验方法是否适用于带菌量极低的稻种,还有待在生产实践中考验。田间检验就是通过病害的普查,了解病害发生情况,确定无病田和无病区。这样非但可以解决当地的留种和换种的问题,并且为无病稻种的调运提供依  相似文献   

10.
2014年9月和2015年1月,对引种至乌干达西部的我国4个木薯主栽品种上花叶病和褐条病发生情况进行了田间调查,发现4个品种均受花叶病和褐条病严重为害,且两种病害常同时出现在同一植株上。目前这两种病害在国内尚无发生报道,而一旦侵入我国将严重影响木薯相关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玉米细菌性茎腐病病原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基腐病和茎腐病是近年来影响玉米生产的病害,在江苏以茎腐病的发生较普遍。两种病害的症状有些相似,但前者为害茎基,后者主要在玉米拔节期以后为害植株的中部,引起茎腐。玉米基腐病是由腐霉菌 Pythium aphanidermatum 引起的。玉米茎腐病是细菌性病害,本文报导病原细菌鉴定方面的研究结果。玉米茎腐病的病组织中分离到的菌株,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  相似文献   

12.
在植物病害中,目前世界上已经报道的细菌病害有300多种,无论是大田作物、果树、蔬菜、林木、花卉和药用植物等都可能发生一种或几种细菌病害。有些作物细菌病害发生日趋严重,日益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植物病原细菌是寄生在植物上的原核生物,个体微小、繁殖快,结构简单,其形态有杆状的,外形变化很小,由于以上特点,使植物细菌病害的诊断和病原鉴定,不同于真菌病害和病毒病害。植物细菌病害常用的诊断方法有初诊和确珍两个过程。初诊包括病害的症状观察和显微镜检查,确诊包括病原细菌的分离培养和致病性测定以及主要的形态  相似文献   

13.
琅岐岛是福建省重要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从1997年开始 ,经多年开展琅岐蔬菜基地不同时期、不同茬口、不同种植方式蔬菜的病害种类及发生危害情况调查。现已基本明确琅岐蔬菜基地主要病害发生情况、危害情况、主要防治对象及其消长规律。1主要病害发生情况已调查鉴定蔬菜病害101种 ,其中真菌病害约81种 ,细菌病害7种 ,病毒病害8种 ,线虫、生理性及其他病害5种。其中瓜类病害21种 ;茄果类病害23种 ;豆科蔬菜病害12种 ;叶菜类病害31种 ;葱蒜类病害8种 ;根类蔬菜病害6种。调查基本明确琅岐蔬菜基地春、夏、秋、冬的主…  相似文献   

14.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的侵染规律和病理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是近年来发现并日趋严重的水稻病害.经鉴定,病原菌的细菌学性状与菊欧氏杆菌玉米致病变种(Erwinia chrysanthemi PV.Zeal)相似。本文通过接种实验和扫描电镜观察,证明基腐病细菌可从叶片上的水孔、伤口、受伤的叶鞘和根系侵入,引起不同类型的症状,而以根系侵入为主.首次报导该病原菌侵入后主要在根、茎的气腔中作系统侵染.  相似文献   

15.
植物病害流行学的研究一再指出,植物叶面结露时间的长短与植物病原真菌孢子在叶面萌发、侵入的数量多少关系极大。结露时间越长,则病害真菌侵入的百分率越高,病害发生将越重。因此,为了准确预测植物真菌性叶部病害的发生数量,许多植病学者一直希望能够研制成一种可以准确自动记录叶面结露时间长短的仪器。七十年代中期,日本植病学者桥本晃等在对稻瘟病的研究过程中试制成了一种重量式结露仪,并将  相似文献   

16.
玉米丝黑穗病是以土壤传病为主、在苗期侵入的系统侵染性病害,是玉米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介绍玉米丝黑穗病在田间的发生症状与防治方法,以减轻病害对玉米造成的损失,达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通过调查明确了宜宾烤烟上常见病害18种,其中真菌病害8种,细菌病害2种,病毒病4种,线虫病3种,非侵染性病害1种。在烤烟不同生育期都有不同病害为害。猝倒病等苗期病害造成缺苗,黑胫病等土传根茎类病害易形成毁灭性损害,烟草普通花叶病毒病等分布广、发生普遍,炭疽病等叶部病害影响烟叶产量和品质。为此,提出了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发展环境友好型的"绿色"烟叶生产的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8.
在北京的大花天竺葵 Pelagonium grandiflorum 上发现了一种新的细菌病害,其症状是在植株近地表和主茎分枝处产生许多大小不一的由混乱生长的小芽和小叶组成的瘤状物,直径0.5~5cm。根据症状暂名为天竺葵叶瘿病。这种病害是由植病细菌 Rhodococcusfascians(Tilford)Goodfellow 引起,其寄主范围很广,能为害18个科30个属的植物,在香豌豆上引起带化症状,叫香豌豆束茎病。病菌通过土壤、种子和无性繁殖材料传播,  相似文献   

19.
吴川  朱瑜 《植物医生》2004,17(1):7-7
桑细菌性黑枯病又名桑缩叶细菌病、桑疫病、烂头病,分布较广,是桑树重要病害之一.近年来,在苏北地区发生面积较大,为害程度严重,同时易发生蔓延.严重田块,病株率高达 90%以上,对蚕桑生产造成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20.
在植病流行学研究和测报中,尤其是在病害流行的模拟研究中,叶面结露时间是个相当重要的因子。它的长短直接决定叶面病原真菌孢子萌发和侵入的数量多少,从而决定真菌性叶斑病侵染概率值的高低;对细菌性叶斑病的发生也有较大影响;因此,准确掌握叶面结露时间长短对病害预测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