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淡水鱼类暴发性出血病的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生动物疾病的防治重在预防,提倡推广健康的养殖模式,加强养殖过程中各环节的管理,积极预防疾病的发生。淡水鱼类暴发性出血病更是如此,可以说到目前为止,尚未有特效的药物来治疗,而只有通过改善养殖环境、选放健康苗种、控制放养密度、加强养殖投入品的管理等手段来预防和减少该病的发生。下面简单介绍淡水鱼类暴发性出血病的发病特点及其防治要点。  相似文献   

2.
一、淡水养殖病害流行的新情况、新特点 1.暴发性、流行性疾病的发生越来越频繁受茁种异地交流、水域生态环境恶化、添加剂的超标使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一些暴发性、流行性的疾病发生越来越频繁。主要有淡水鱼类暴发性出血病、鲫鱼指环虫及其并发症、南美白对虾细菌病等,这些疾病的共同特征表现为感染率高、  相似文献   

3.
单晓鸾 《齐鲁渔业》2005,22(10):21-24
1暴发性败血症(细菌性出血病) 这是目前草鱼养殖期间危害最大、流行面积最广、流行季节最长、损失最为严重的一种传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4.
人工免疫是防治鱼类传染性疾病的有效措施,也是从根本上解决水产品化学药物残留以及病原耐药性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草鱼出血病、淡水鱼类暴发性出血病、烂鳃病、鳗鱼弧菌病、鱼传染性胰脏坏死病等已通过使用疫苗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今后,随着相关研究工  相似文献   

5.
鲢鳙鱼暴发性出血病是由嗜水气单胞菌及温和气单胞菌引起的鱼类细菌性疾病。沙县有水面养鸭、水中养鱼的鱼鸭立体养殖水库3600多亩,近年来部份水库经常发生暴发性出血病,且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其发病率、死亡率都较高,给养殖者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对鲢鳙鱼暴发性出血病发病的特点及防治方法作如下总结:  相似文献   

6.
淡水鱼类暴发性出血病是当前水产养殖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这几年在我市时有发生,给养殖户带来了较大的损失。笔者根据自己几年来的观察与实践,将其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良好的水质、健康的鱼体是水产健康养殖管理的核心目标。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防控疾病,获得高效养殖。免病害养殖就是通过有针对性地采取适当技术措施或方法,使养殖全程不发生有威胁性的疾病。异育银鲫主要有两大威胁性疾病:孢子虫病和鳃出血病,最难预防和控制。这两种疾病有其发生、发展的规律,与季节和鱼的规格大小及体质状况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一、学科领域的发展 水产病害防治是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促进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领域已有四十余年的研究历史,早在20世纪60-70年代,就开展了以"四大家鱼"为主的淡水鱼类寄生虫病、细菌病和草鱼出血病研究;80年代随着养殖种类的多样化,研究对象扩展到海水养殖动物疾病研究领域;90年代随着集约化养殖模式的兴起,暴发性流行病成为了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9.
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病又称出血病、暴发性出血病,是我国养鱼史上危害鱼的种类最多、危害鱼的年龄范围最大、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危害养殖水域类别最多、造成养殖经济损失最重的主要鱼类病害,危害鱼类品种主要有鲫、草鱼、团头鲂、鲢、鳙、鳝等,给渔业生产造成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10.
一例池塘淡水鱼暴发性出血病频发的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淡水鱼类暴发性出血病,又称为细菌性败血症,就目前来讲是一种传染性较强、死亡率较高的淡水鱼类传染病,主要危害鲢、鳙鱼、草鱼、鳊鱼和鲫鱼。当水温在20-28℃时多发,6—8月份为该病的高发期,10月份以后随着天气逐渐变凉,池塘水温下降,该病的发生会逐渐终结。但在我市发生了一例立冬前还发生淡水鱼出血病的病例,则较为罕见。  相似文献   

11.
淡水鱼类出血病主要分为细菌性出血病和病毒性出血病,细菌性出血病在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方面都远远高于病毒性出血病(如草鱼呼肠弧病毒出血病等),所以本文重点就淡水鱼类细菌性出血病作浅析。 淡水鱼类细菌性出血病又称为细菌性败血症和暴发性出血病等,是我国养鱼史上危害鱼种类最多、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危害鱼类有鲤鱼、鲫鱼、团头鲂、鲢鱼、鳙鱼、草鱼、黄鳝等多种淡水鱼类,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流行此病,流行季节从2月底至11月底,水温在 9—36℃之间,尤以水温在 28℃…  相似文献   

12.
鱼类出血病的防治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淡水鱼类细菌性出血病又称为细菌性败血症和暴发性出血病等,在我国危害鱼种类最多、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无论是池塘、湖泊、水库都有发生,发病死亡率高,是淡水养殖业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  相似文献   

13.
淡水鱼类出血病成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淡水鱼类出血病主要分为细菌性出血病和病毒性出血病,细菌性出血病在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方面都远远高于病毒性出血病 (如草鱼呼肠弧病毒出血病等 ),所以本文重点就淡水鱼类细菌性出血病作一浅析。   淡水鱼类细菌性出血病又称为细菌性败血症和暴发性出血病等,是我国养鱼史上危害鱼种类最多、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危害鱼类有鲤鱼、鲫鱼、团头鲂、鲢鱼、鳙鱼、草鱼、黄鳝等多种淡水鱼类,全国 20多个省、市、自治区流行此病,流行季节从 2月底至 11月底,水温在 9~ 36℃之间,尤以水温在 28℃…  相似文献   

14.
鱼用药物大全第三章商品鱼药和生化制品戈贤平编著王伟俊审稿第一节抗菌类鱼药及消毒剂(一)一、鱼血散Ⅱ型淡水鱼类因细菌和病毒感染引起的出血病(又称淡水鱼类暴发性传染病)为目前国内广泛流行的养殖鱼类传染病。这种病发病快,流行性广,鱼类死亡严重。鱼血散巨型为...  相似文献   

15.
淡水鱼类暴发性出血病又称细菌性败血症,是由嗜水气单胞菌及温和气单胞菌引起。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验,对暴发性出血病发病的一些特点及防治方法作了总结,供广大养殖户参考。一、暴发性出血病的症状主要症状是鱼体各器官组织不同程度的出血或充血。外表症状表现为病鱼口腔、头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因为集约化养殖,导致鱼类肝病大量爆发,加上用药不合理,而肝病的某些症状,与淡水鱼类细菌性出血病类似,以致人们将其与出血病混淆,导致误诊,从而耽误治疗。  相似文献   

17.
鱼类疫苗的选择和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免疫是防治鱼类传染性疾病的有效措施,也是从根本上解决水产品化学药物残留以及病原耐药性的途径之一。目前,草鱼出血病、淡水鱼类暴发性出血病、烂鳃病、鳗鱼弧菌病、鱼传染性胰脏坏死病等已通过使用疫苗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今后,随着相关研究工作的深入,生  相似文献   

18.
鱼类暴发性出血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菌性败血症又称暴发性出血病,该病流行广、发病快、周期长、死亡率高(死亡率为10%~80%,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可达90%以上),为淡水养殖危害最大的传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19.
赵来 《科学养鱼》2012,(10):56-58
2012年6月以来,江苏省新沂市的有些鱼塘发生鱼类暴发性出血病,造成鱼类死亡,淡水鱼类暴发性出血病又称细菌性败血症,是由嗜水气单胞菌及温和气单胞菌引起。通过及时治疗、对症下药,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减少了养殖户的损失。一、暴发性出血病的症状鱼体各器官组织不同程度地出血或充血。外表症状表现为病鱼口腔、头部、眼眶、鳃盖表皮和鳍条基部充血,鱼体两侧肌肉轻度充血,鳃淤血或苍白,随着病情的发展,病鱼体表各部位充血加剧,眼球突  相似文献   

20.
三、防控对策在水产病害的防治中,应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加强养殖生产管理,树市健康养殖的理念,通过健康养殖中的预防、管理和保健措施来控制水产养殖病害,从而达到防治和减少水产养殖动物疾病及其所造成损失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