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细粒棘球蚴(包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对畜牧业生产和人类健康危害甚大,目前尚无理想的药物来治疗和控制。根据丙硫苯咪唑对细粒棘球蚴及猪囊虫都有杀死效果的报道,我们在1986年初步试验的基础上,又于1987年7—10月,用该药对我省藏羊体内细粒棘球蚴病进行了治疗试验。  相似文献   

2.
3.
应用常规病理学和组织学技术,检查丙硫咪唑治疗后自然感染细粒棘球蚴的藏系绵羊体内棘球蚴囊的大小,所含囊液的量及原头蚴的存活力。大体观察显示棘球蚴囊大部分萎缩、钙化。光镜下观察到角质层变性、断裂,嗜酸性增强;生发层核浓缩或消失,甚至全部脱落坏死;原头蚴崩解为碎片。并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  相似文献   

4.
对97例猪肝棘球蚴进行了系统的病理形态学观察,同时对其中3例作了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病理学检查,均为单房型棘球蚴;采取囊液离心作头节检查,仅少部分有原头蚴。棘球蚴囊壁分为两层,内层(或胚层)较薄,伊红着染,外层为较厚的角质层,伊红淡染,呈无构造板层状结构。两层内无血管。PAS反应均为阳性。虫体周围常有变态反应性炎,形成寄生虫性肉穿肿,为本病的特征性病变。陈旧性肉芽肿中心无血管。肝组织是慢性间质性炎或肝硬化。透射电镜观察,胚层有很多生发层细胞呈指状突起的囊腔,其内有大量糖原颗粒和电子密度高的类核结构。胚层向角质层释放小颗粒样物质,角质层呈纤维网状。扫描电镜观察,胚层及内含物有生发囊、子囊和无机盐。角质层断面呈纤维网状,其外面有排列整齐的低柱状突起,形成有规则的皱褶,形如脑回状,表面密布较长的微绒毛。  相似文献   

5.
棘球蚴病(包虫病)是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granulosus)的中绦期—棘球蚴(echinococcus)寄生在哺乳动物脏器内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对人体健康和畜牧业发展危害严重。为了掌握贵南县牦牛、藏羊棘球蚴病感染情况,我们利用牛、羊集中屠宰期对近年来我县牦牛、藏羊棘球蚴病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经过调查发现2011-2014年间牦牛和藏羊棘球蚴病的感染率分别为牦牛26.67%,18.94%,11.25%,22%,藏羊为46.94%,28.94%,12.5%,25.33%。  相似文献   

6.
7.
8.
棘球蚴虫病又叫包虫病,是寄生于羊体内肝、肺及其他器官中所引起的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性寄生虫病,对养羊业危害甚重.基于此,对该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致病作用、诊断、危害及防治措施进行论述,以期为该病今后的防治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用感染包虫的绵羊肝包囊中的活原头蚴腹腔接种BALB/C鼠,8个月后取鼠脾细胞与Sp2/o骨髓瘤细胞融合。经IHA筛选,获得14个阳性杂交瘤细胞株,对其中3株进行了克隆和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5C5与细颈囊尾蚴、脑包虫和肝片吸虫抗原均不发生交叉反应,腹水抗体的IHA效价为1:2048,属IgG2b亚类:3C5和6C4与细颈囊尾蚴和脑包虫有轻度交叉反应,腹水抗体的IHA效价为1:128,均属IgM类。  相似文献   

10.
细粒棘球蚴生发层细胞的分离及初期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绵羊源细粒棘球蚴生发展,经研磨法或0.25%胰蛋白酶消化法处理,均可获得能在体外增殖的生发细胞。该细胞用RPMI1640完全培养基培养于胶原蛋白包被的培养板中,72小时即开始增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掌握青海贵南县牦牛、藏羊棘球蚴病感染情况。[方法]在牛、羊集中屠宰期对近年来牦牛、藏羊棘球蚴病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2011—2014年间,牦牛感染率分别为26.67%、18.94%、11.25%、22%;藏羊感染率为46.94%、28.94%、12.5%、25.33%,总体呈下降趋势。[结论]说明当前的牛羊驱虫和家犬管理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2.
细粒棘球蚴病是一种寄生虫病,分布范围广,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该病具有发病率高、流行范围广的特点,动物一旦患病不仅给养殖业带来严重损失,对人类健康也会造成威胁。因此,加强该病防治成为社会公共卫生的主要研究内容。本文介绍了牛羊细粒棘球蚴病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3.
对湟中县1810只羊在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等条件下,感染羊棘球蚴病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山地放牧的羊感染率分别为33.93%,30.00%明显高于圈养羊的感染率25.405,23.50%;6岁龄的羊感染率高达39.29%,1岁龄羊感染率为14.16%;羊棘球蚴对肝脏的感染高于肺脏的感染。  相似文献   

14.
玛沁县牛、羊棘球蚴病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棘球蚴病是由细粒棘球绦虫的蚴虫所引起的,主要寄生在牛、羊的肝脏中,所有的哺乳动物均可感染。它的成虫——细粒棘球绦虫,寄生于肉食动物(犬、狼、狐狸)的小肠里。为了掌握玛沁县棘球蚴病的感染情况,为畜防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5年7~11月在玛沁县屠宰场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5.
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是一类呈世界性广泛分布,严重危害公共卫生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本文就包虫病的病因、病理、流行病学的流行进展做了概述,并对本病的诊断和预防做了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棘球蚴病是由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棘球蚴寄生于哺乳动物脏器所引起的疾病。家畜被棘球蚴侵袭后,幼畜发育迟缓,成畜生产效能急剧减低,严重时可以引起死亡。此病又为人畜共患病,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对于目前互助县家畜棘球蚴的感染情况和危害程度,笔者于2005年4—6月对互助县部分乡镇羊棘球蚴感染情况进行了普查。  相似文献   

17.
羊棘球蚴病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棘球蚴病又称包虫病,是一种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由细粒棘球绦虫的中绦期——棘球蚴寄生于绵羊、山羊和牛等家畜的肝脏、肺脏和心脏等组织中所引起。人和各种野生的啮齿类动物也可感染。棘球绦虫种类较多,在我国以细粒棘球绦虫为多见。1病原体  相似文献   

18.
试验抽样调查乐都县屠宰羊棘球蚴感染情况,抽样羊781只,感染羊有231只,感染率为29.58%,包囊感染数686个,平均感染强度为2.97。其中肺脏感染的羊有99只,共检出包囊数321个,平均感染强度为3.24。肝脏感染的羊有103只,共检出包囊数307个,平均感染强度为2.98。  相似文献   

19.
青海省羊源细粒棘球蚴EG95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青海省羊源细粒棘球蚴中提取基因组DNA,用EG95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并克隆至pGEM-T Easy载体上,经PCR、EcoRⅠ酶切和测序鉴定后,用DNAstar软件对3个克隆的DNA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EG95基因的3个序列(EG95-QH-1、EG95-QH-2和EG95-QH-3)的片段大小为1435~1437 bp。与GenBank中的EG95基因同源性为73.2%~99.2%,差异集中在内含子区域。其中EG95-QH-1、EC-95-QH-3与GenBank EG95XJ-ag、EG95-4序列的同源性较高;EG95-QH-2与GenBank中EG95-1、EG95-2、EG95-3序列的同源性较高。研究结果表明,青海羊源细粒棘球蚴EG95基因的3个序列为EG95基因家族的成员。  相似文献   

20.
彭毛 《中国动物检疫》2009,26(12):43-43
利用屠宰的便利条件对玉树县牧场的藏羊进行了棘球蚴感染情况调查。共检查255只藏羊,检出阳性羊64只,感染率为25.1%,其中肝脏感染29只,感染率为11.4%,感染强度1-24个包囊;肺脏感染35只,感染率为13.7%,感染强度1-6包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