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斑病是叶组织受局部浸染,导致各种形状斑点病的总称。叶斑病种在很多,可因病斑的色泽、形状、大小、质地、有无轮纹的形成等因素,又分为黑斑病、褐斑病、圆斑病、角斑病、斑枯病、轮斑病等种类。叶斑上往往生有各种点粒或霉层,叶斑病普遍地降低园林植物的观赏性,有些叶斑病也给园林植物造成巨大损失,如月季黑斑病、山花斑枯病等。  相似文献   

2.
刁洁 《西南园艺》1999,27(3):39-40
1 常见的花卉病害1.1 白粉病此病是花卉上最常见的一种病害.主要为害月季、玫瑰、蔷薇、梅花、牡丹、芍药、菊花、大丽花、八仙花、栀子、木芙蓉、紫薇、秋海棠、倒挂金钟、瓜叶菊、凤仙花、非洲菊、鱼尾葵等花卉.白粉病多发生在嫩芽、嫩叶、嫩梢、花蕾和花梗上.发病初期受害部位出现退绿斑点,以后逐渐变成白色粉斑,如盖着一层白色粉状物,后期病斑变成灰色.受害植株矮小,嫩梢弯曲,叶片凹凸不平,花少而小或花枝畸形,严重时叶片卷缩、干枯,甚至整株枯死.  相似文献   

3.
占月 《花木盆景》2010,(7):31-33
<正>识别与成因一、月季黑斑病黑斑病是盆栽或地栽月季发生最为严重、普遍的一种顽固性病害。叶片、嫩枝和花梗均可染病。叶片病斑初为紫褐色或褐色小点,后扩展成直径1.5mm~13mm的圆斑,黑色或深褐色,边缘纤毛状。病斑周围常有黄色晕圈包围。在放大镜下,病部可见黑色疱状小粒体,病斑往往几个相连,病部周围叶面发黄,病叶容易脱落。幼嫩枝条和花梗上产生紫色至黑色条状斑点,微下陷。病害严重发生时,整个植株下部及中部叶  相似文献   

4.
<正>1发病因素绞股蓝叶斑病为真菌性病害,多在病叶、落叶、土壤中越冬,借风雨传播。而花叶病为蚜虫传播的病毒性病害。2病症2.1初期症状绞股蓝叶斑病初期,叶缘或叶尖开始呈水浸状。而花叶病幼苗发病时幼叶呈现浓淡不均的绿色病斑,成株期表现为深绿、浅绿相间的花斑。2.2中期症状绞股蓝叶斑病发展到中期,病斑逐渐向中心扩展,而出现黄色枯斑。而花叶病  相似文献   

5.
<正>芡实叶斑病又称里斑病、麸皮瘟,由半知菌真菌角卷霉或卷喙旋孢霉引起,是芡实上重要病害。发病初芡叶外缘有许多暗绿色圆形斑,后变深褐色或有轮纹,易腐烂,严重时病斑连片,整叶腐烂,潮湿时病斑上生鼠灰色霉层。近几年,在苏州地区发生日趋加重,严重威胁了芡实生产发展。现将芡实叶斑病流行原因及防治对策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由于夏季气温逐渐升高,雨量增多,潮热的气候正适宜病菌活动.特别在梅雨季节和连阴雨天气,是全年花木病害发生和危害的高峰期。这时的月季黑斑病、白粉病及玫瑰的锈病等的发生及扩展的速度越来越快,月季叶面上的圆形黑褐色病斑越来越多,受害严重的出现落叶,到了7月份仅剩枝条梢顶部少数叶片,将影响到秋季旺长期开花的数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7.
本文着重介绍了山楂常见的叶斑病、黑星病和花腐病、白粉病等叶部病害的症状鉴别及防治技术要点,以供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1叶斑病叶斑病又称叶点霉黑点病,为真菌性病害。1.1发生病状:只危害叶片。叶片上的病斑呈圆形至椭圆形,也有的病斑呈不规则形,灰褐色,斑面上微有轮纹,病斑边缘为紫褐色;潮湿时病斑表面有黑色霉状物;后期病斑联成片,叶片枯死。1.2发病特点:病原菌随病残体遗落土中越冬,病原菌靠雨水溅射传播蔓延,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温暖多湿的天气,病害容易发生;昼夜温差大,结露时间长,易发病;病地重茬栽培,发病重;低  相似文献   

9.
枇杷叶斑病是叶部的主要病害.发病后通常表现出3种症状,生产上又分别称之为灰斑病、角斑病和斑点病。叶斑病各产区全年都有发生。病菌在被害叶片上越冬。次年春季借风雨传播侵染。角斑病和灰斑病在干旱条件下发病严重,斑点病在多雨季节发病流行。下面介绍灰斑病、角斑病和斑点病的主要表现及其综合防治,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1枇杷常见病害1.1叶部病害台州枇杷叶部病害较多,主要有灰斑病、斑点病、角斑病、煤烟病等,此外,尚有炭疽病、胡麻叶斑病、污叶病等。  相似文献   

11.
李克喜 《花木盆景》2004,(12):24-25
月季黑斑病是世界性病害,以为害叶片为主,其次是叶柄、新梢和花梗。该病使叶片发黄早落,夏季4-5月和8-9月病害严重时,叶片能全部落完,使月季、玫瑰秋季开花遭到毁灭性打击,并严重削弱树势。叶片受浸染后,叶面出现圆形紫黑色病斑,或不规则状斑,病斑边缘呈红褐色或紫褐色。病斑之间相互连接,使叶片变黄脱落,严重时整个植株下部叶片全部脱落,变为光杆状。  相似文献   

12.
枇杷叶斑病是叶部的主要病害,发病后通常表现出3种症状,生产上又分别称之为灰斑病、角斑病和斑点病.叶斑病各产区全年都有发生.病菌在被害叶片上越冬,次年春季借风雨传播侵染.角斑病和灰斑病在干旱条件下发病严重,斑点病在多雨季节发病流行.下面介绍灰斑病、角斑病和斑点病的主要表现及其综合防治,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枇杷叶斑病是叶部的主要病害,发病后通常表现出3种症状,生产上又分别称之为灰斑病、角斑病和斑点病。叶斑病各产区全年都有发生。病菌在被害叶片上越冬,次年春季借风雨传播侵染。角斑病和灰斑病在干旱条件下发病严重,斑点病在多  相似文献   

14.
75%肟菌·戊唑醇(拿敌稳)水分散剂防治月季白粉病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月季白粉病是月季的主要病害之一,为筛选防治月季白粉病的有效药剂,用75%肟菌·戊唑醇(拿敌稳)水分散粒剂进行了防治月季白粉病的药效试验,试验表明,该药剂2000~4000倍液对月季白粉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防效显著高于常规药剂粉锈通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生产上可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正>1西葫芦白粉病白粉病是西葫芦的一种主要病害,以春、秋两季发生最为普遍,病田一般减产10%左右,严重时可减产50%以上。1.1典型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下部叶片上产生白色近圆形小粉斑,逐渐扩展成较大的粉斑,发病严重时病斑可布满整个叶面。病斑逐渐褪色变黄,后期呈黄褐色坏死,病斑上的霉层变成褐色。发病严重时茎、叶柄也可同时发病。1.2发病原因及规律病原以闭囊壳随病残体在土中越冬,或棚室中寄主上越冬,  相似文献   

16.
<正>1月季白粉病白粉病是月季常见的病害。在多雨潮湿、通风不良、阳光缺乏的环境中,月季的幼嫩组织极易受到白粉病侵害。发病初期,叶片上产生褪绿黄斑,逐渐扩大,以后着生一层白色粉末,严重时叶片全部披上白粉。嫩叶受害后,叶尖、叶缘受害后,膨大并向反面弯曲,也覆盖上白色粉霉层。花蕾受害,则萎缩枯死或变成畸形花。白粉反复侵染月季时,常使植株生长衰弱,开花不正常,甚至不能开花。月季白粉病开始发病时,在叶片、新梢、嫩枝、花芽、花柄等表  相似文献   

17.
洪美峰 《花卉》2016,(22):89-90
通过对西安市草坪地病害的调查,结果发现危害西安市草坪的病害主要有褐斑病、币斑病、腐霉病、白粉病等8种。危害主要病原有两类:一类是由生物因素(病原物)引起的,另一类是由物理或化学等非生物因素引起的。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主要是论述3种病害的危害特点,总结了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8.
茼蒿5种常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叶斑病叶斑病又称叶点霉黑点病,为真菌性病害。1.1发生病状:只危害叶片。叶片上的病斑呈圆形至椭圆形,也有的病斑呈不规则形,灰褐色,斑面上微有轮纹,病斑边缘为紫褐色;潮湿时病斑表面有黑色霉状物;后期病斑联成片,叶片枯死。  相似文献   

19.
甜玉米是近年来在北方地区种植风险较低的农作物,可用来充当蔬菜或鲜食。甜玉米的常见病害有大叶斑病和弯孢菌叶斑病。这些病害制约着甜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本文简要介绍了玉米常见病害大斑病菌和弯孢菌叶斑病菌症状、抗性鉴定以及防治方法等,以期为病害的防治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由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Curt)Wei〕引起的黄瓜棒孢叶斑病发生严重,该病又称褐斑病、靶斑病,在很多地区防治难度超过黄瓜霜霉病。发病初期病斑表现为多角形,易与黄瓜角斑病和霜霉病混淆,发病后期又与炭疽病有许多相似之处,这给农业技术人员及菜农正确识别和防治病害带来了困难。本文试图从病害病斑症状诊断、发生规律、防治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病害的快速、准确诊断及防治提供指导。
2005 年以来,通过对我国黄瓜棒孢叶斑病的为害进行田间调查,发现该病害在山东、河北、北京、天津、辽宁、河南、海南等多省市区严重发生。一般病田叶发病率为10 %~25 %,严重时可达60 %~70 %,甚至100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