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在我县的配电网中,35 kV变电站全部安装了10kV母线集中补偿装置,变电站10 kV母线电压合格率在99%以上,平均功率因数达0.98.10 kV线路在城乡电网改造中都投入了电容补偿装置,电压合格率在98%以上,功率因数在0.95以上.但在农村低压电网中,一些综合配电变压器随器补偿容量不足,且有一些动力负荷在线路末端,随器补偿作用很小,对提高用户端功率因数作用不大;另一方面农村低压用电户无功补偿意识差,一些低压动力用户没有安装随机无功补偿装置,造成低压线路线损高、电压合格率低、功率因数低,有些台区低压线路线损率高达14%~16%,功率因数最低在0.5左右,所以对农村低压线路实施无功补偿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陈泽华 《农村电工》2006,14(7):41-41
1 管理降损 1.1建立指标管理体系。将高低压线路及配电变压器的线损率、每条线路和大用户的功率因数、高低压电压合格率以及电能表的校验轮换率、补偿电容器投运率、电能表实抄率和电费核算差错率等指标纳入考核范围,每年由公司用电科统一制定下发分电压、分线路、分台区的指标,并将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供电所、变电站、线路或台区负责人,进行严格管理和考核,以保证总体指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利用现场条件判断电能计量装置的错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新建变电站T接于A变电站至B变电站的35kV线路上,主接线如图1所示.该变电站配有综合保护和PC机后台显示系统,采用电子式多功能型电能表.投运数月来电能计量装置计量一直不正常,计量的输入、输出10 kV 母线电能量不平衡,主变压器的输入、输出电能量不对应.据统计可知:电能量不平衡的程度随功率因数变化而变化,总的来说901处电能计量装置计量的电能量最大,3条出线电能计量装置计量的电能量之和较前者小百分之十几;而301处电能计量装置计量的电能量反而较前者小百分之几十.  相似文献   

4.
分布式电源用户接入电网对典型供电模式下的线损计算产生了影响,如0.4 kV台区线损率、10 kV配电线路线损率、母线电量不平衡率均产生了异常,本文阐述如何对模型的重新设计和改进,从而实现全网各电压等级线损模型的优化处理。  相似文献   

5.
农村电网中,35kV及10kV线路的管理工作普遍受到重视,所以线损和功率因数合格率比较高。但在低压台区,由于存在配电变压器无功补偿容量不足、三相线路负荷不平衡、电能表计量不准、管理不到位等因素,造成低压线路线损高、功率因数低,所以,加强低压台区管理、降低台区线损工作应该受到重视。现将工作中的一一些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农网中存在的10 kV配电线路从变电站到用电客户供电距离远,专用变压器客户和低压客户无功需求大,造成电压不稳定、电能损耗大、功率因数合格率低等因素,广东省高州供电局积极采用高低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对10kV配电线路和低压客户进行无功补偿,实现了无功就地平衡,减少了高低压线路中的无功损耗,降低了线损,稳定了电压,达到了预期效果.笔者现将我地无功补偿的做法作一介绍,与广大农电同仁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7.
嘉鱼县调目前负责7座110 kV变电站的35 k V及10 kV母线、6座35 k V变电站35 kV及10 kV母线有功电量不平衡率指标,这些指标是同期线损指标重要组成部分,指标的好坏由变电站所有关口计量装置电量决定。文章结合嘉鱼县调母线有功电量不平衡率超标治理过程中遇到的异常情况,提出解决解决办法,得到了满意的治理结果。  相似文献   

8.
1 35/10kV变电站集中补偿 变电站集中补偿在配电网中多以35 kV变电站为主,通常在10 kV母线并联电力电容器组实现变电站无功集中补偿.该种方式主要是补偿主变压器的空载无功损耗,适当考虑线路的漏补无功功率,可有效改善输电线路的功率因数.  相似文献   

9.
变电站母线不平衡电能量为母线的输入电能量与输出电能量之差,而电能量不平衡率即为不平衡电能量与输入电能量之比。目前,各变电站母线电能量不平衡率一般规定为:电压等级220kV及以上母线电能量不平衡率±1%以内;110kV及以下母线电能量不平衡率±2%以内。引起母线电能量不平衡的原因有很多,一般可以归结为三方面的原因:设备原因、人员原因和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减少线路的电能损耗 , 减少线路中传输的无功电能 , 提高线路的功率因数 , 同时也为了提高线路末端的电压质量 , 我局采用在 10kV线路上安装并联电容器组的方法 , 使功率因数得到大幅度提高 , 电压质量也得到改善 , 10 kV考核线损明显下降 . 1 电容器组的接线方法 1.1 3只单相电容器接自动投退装置 , 通过跌落保险接入线路 . 1.2 3只单相电容器直接通过跌落保险接入线路 . 1.3 3只单相电容器尾端接高压保险丝 , 套保险管 (10~ 15 cm)接入线路 . 1.4 三相电容器通过跌落保险接入线路 .  相似文献   

11.
<正>中高压电网通过在线路杆塔上安装电容器实现线路无功补偿。线路补偿方式主要提供线路和公用变压器需要的无功,根据系统电压和无功缺额等因素,通过综合测算,自动投切电容器组,以达到提高电压质量、改善功率因数及减少线损的目的。该种方式具有投资小、便于管理和维护等优点,适用于10 kV城市配网、  相似文献   

12.
调查发现灵璧县十余条10kV线路存在无功补偿不到位、线损较高的情况,QC小组针对日平均负荷较高、功率因数较低、线损率过高的渔沟变电站105梁集线路为例,改善设备利用率,提高线路的功率因数。通过对近两年功率因数及现场接线等情况分析,制订了解决方案,即进行智能型无功补偿电容器选定及安装工作,选定安装位置、安装容量,通过效果检查,功率因数及线损均已达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3.
<正>1运行方式广孟线361线路供电,35 kV直变、35 kV母线、35 kV电压互感器、2号主变压器,10 kVⅡ母线运行带10 kV2号电压互感器、10 kV出线颐通034、袁庄036线路运行,城西032、电容器038开关在热备用,所变在停电状态。事故现象:35 kV孟固变电站站用电失压(照  相似文献   

14.
1 事故经过 2008年8月16日,某变电站10kV母线避雷器爆炸,避雷器型号为HY5WR-17/50.10kV平房线L1相接地指示器动作,其他设备未见异常.当时变电站一次系统运行方式:66kV设备和10kV设备均为户外设备;66kV单母线运行,1号主变压器运行,容量为3150kV·A2号主变压器冷备用;10kV母线单母线运行,带10kV木北线、10kV平房线、10kV电压互感器、10 kV所用变压器运行;10 kV电容器冷备用;10 kV母线避雷器接在10kV所用变压器熔断器的母线侧.  相似文献   

15.
变电站10kV并联电容器作为一项调节无功出力,控制母线电压的有效手段,对于保证10kV母线电压合格率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从近几年的运行情况来看,10kV电容器开关缺陷较多,不但直接影响了电容器的投运率,也给检修人员增加了不少工作量。  相似文献   

16.
2007年洛南电网10kV公网系统完成供电量173GWh,综合线损率10.56%。其中,10kV线路线损率超过9%的高损线路有6条,占公网线路的23%;线损超过6%线路14条,占公网线路的54%。  相似文献   

17.
董红战 《农村电工》2003,11(3):35-35
110kV的功率因数普遍不高,一般为0.65~0.75网改后,虽然10kV线路进行了改造,但是在无功补偿方面设计不够,造成功率因数不高。功率因数的高低直接影响无功负荷电流的大小,合理配置电容补偿就会有较大的改观。根据安装电容器以后,线损降低率按ΔP(%)=[1-(cosφ1/cosφ2)2]×100%计算,如果10kV线路功率因数从0.65到0.85,那么ΔP(%)=41.5%是很可观的。实际运行中由于线路负荷设计时安装的变压器较大,用电高峰与用电低谷用电量相差很多,只在10kV线路集中补偿是不行的,因为线…  相似文献   

18.
对重阳变电站10kV母线电量不平衡率偏高原因进行了分析,针对TA变比配置不合理、电能表超差及计量二次回路故障引起计量超差、考核机制不完善三个要因制订对策,并实施对策,使重阳变电站的10kV母线电量不平衡率明显下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变电站的电能平衡是做好电能损耗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变电站的电能平衡计算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各电压等级关口电能表的运行情况是否正常。现将变电站电能不平衡的案例分析如下。1常规电能计量装置引起电能不平衡案例分析1.1电压切换继电器故障引起电能不平衡在电力系统中,110,220 k V一次接线常采用双母  相似文献   

20.
利用电容器投切实现无功就地平衡是提高电能质量、降低线损的主要手段,用户35kV变电站位于系统的末端,承担着直接向用户提供电压稳定、无功平衡、高质量电能的任务,无功补偿装置显得更为重要。目前大多数35kV变电站的无功补偿均采用断路器投切固定容量的电容器组,它不能适应负荷的变化,达不到理想的补偿效果,因此在用户35kV变电站装设能自动跟踪负荷变化进行补偿,同时又能自动调整电压的新型无功自动补偿装置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