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1疫病流行动态猪场疫病包括病毒的多重感染、细菌的多重感染,以及病毒与细菌的多重感染。病原的继发感染在规模化猪场十分普遍,特别是在猪群存在原发性感染的情况下,一旦有应激因素和饲养管理不良的情况发生,就容易发生细菌性继发感染。  相似文献   

2.
一、当前我国猪传染病流行新特点 (一)多病原混合感染并继发感染,使病原体多元化,症状复杂化 多病原混合感染并继发感染已成为当前猪群发生疫病流行的主要形式与特点,单一病原引发的疫病很少见,二种或二种以上病原,甚至多种病原共同引发已为常见.其病原有病毒、细菌,还有寄生虫等.  相似文献   

3.
<正>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是阻碍养猪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下面就猪瘟的发生特点、免疫失败的原因进行综述,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1猪瘟的发生特点1.1病原体呈多元化目前猪的疫病流行的主要特征是混合感染并继发感染,一般是两种以上的病原。常见的混合感染有:猪瘟与圆环病毒、猪瘟与伪狂犬病、猪瘟与蓝耳病等。疫病主要特征是病原体呈多元化,临床症状相当复杂,给病毒的诊断与防控都带来  相似文献   

4.
刘敏 《兽医导刊》2022,(3):74-75
在奶牛和肉牛养殖中,母牛的正常繁殖是保障牛养殖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在牛养殖中常会出现一些繁殖疾病,其中由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感染造成的与繁殖相关的疫病危害更大.在规模化养殖中,由于牛养殖数量和饲养密度较大,发生与繁殖相关的疫病会对牛场内的种牛造成更为严重的损害.因此,在规模化牛养殖场中,应注意与牛繁殖相关疫病的...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我国鸽子病毒感染状况,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对华东地区肉鸽携带的病原进行了检测,共检测到5种主要感染病原,包括禽轮状病毒、鸽圆环病毒、鸽星状病毒、鸽冠状病毒和鸽微RNA病毒B。除鸽圆环病毒外,其余4种病毒均在我国鸽群中首次被发现。该检测结果对我国的鸽群疫病监测和防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证实高通量技术能够检测出动物群体中的主要感染病原,是动物疫病检测的新思路,有利于全面掌握动物病原感染状况,及时预警、处置和防控动物疫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猪群中发生的疫病,由于存在多种病原(病毒、细菌、寄生虫等)混合感染与继发感染,加之病原基因不断发生变异,毒力增强;新病毒的不断出现(如近年来先后发现博卡病毒、嵴病毒、杯状病毒等);各种免疫抑制因素广泛存在;  相似文献   

7.
猪的传染性疫病主要是由病毒、细菌、真菌及原虫等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引起的,由于病原微生物感染后在猪体内不断增殖,造成机体器官损伤而引起临床症状,其发病的严重程度取决于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感染量、猪的日龄、母源抗体及营养状况等因素.同时也与运输导致的应急反应、饲养密度、环境卫生等因素有关.对猪传染病防控应该重视规范化管理程序,着重做好以下几个环节:①重视引种环节,消灭疫病的传染源;②加强环境卫生,切断疫病的传染途径;③注意临床观察细节,发现病猪早隔离、早确诊;④强化疫苗预防接种.增强机体的免疫力.⑤合理使用抗菌剂和抗生素,真正起到保健作用.此外,本文还对在临床上疫苗使用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8.
猪高热病是多种病原共同参与后再继发性感染的一种疾病.病原主要为多种病毒和细菌、寄生虫的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包括猪流感,猪蓝耳病,非典型性猪瘟、乙型脑炎、猪伪狂犬病、猪链球菌病、猪传染性胸膜炎、猪弓形体病、猪附红细胞体病等多种病原疫病发生、流行,多与气候的异常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一、现代规模化养猪面临的主要问题1.畜禽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下降,导致猪体疫病增多,应激因素和病原侵袭。2.当前动物疫病流行特点较复杂,非典型病毒病、细菌病、病毒与细菌、细菌与细菌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难以诊断;化药与抗菌素按照预防量添加仍难以控制疾病,反而易产生病原耐药性,使畜禽发病率和死亡率高,造成经济损失巨大和药残超标并影响畜产品的品质。3.畜禽产品国内、国际市场要  相似文献   

10.
规模化猪场主要病毒性疫病的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规模化猪场中,母猪流产时常发生,给养猪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引起母猪流产的原因很多,除了非病原性因素如先天性因素、管理因素、营养因素外,目前在养猪业中危害最大的主要是病毒性疫病,主要包括猪瘟、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猪细小病毒病、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病2型、猪乙型脑炎、猪口蹄疫和猪肠道病毒病。本文从规模化猪场引起母猪流产的病毒性疫病的诊断技术进行探讨综述,从而为规模化猪场主要病毒性疫病的诊断及防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饲料安全关乎到畜牧业的安全和经济建设的良性发展,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如何预防控制饲料中的潜在危害应是我们饲料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1饲料中可能存在的危害风险饲料可能存在的危害大体可以分为三类:生物危害、化学危害和物理危害。1.1生物危害可包括动物疫病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人类病原微生物、食源性致病性微生物、腐败菌、霉菌。1.1.1动物疫病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这类危害又可分为人兽共患病病原和不感染人的动物疫病病原。这类危害比较大的有:口蹄疫病毒、结核杆菌、布氏杆菌、炭疽杆菌、猪水疱病病毒、猪瘟病毒、…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养猪场规模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部分养猪场由于防疫措施及病死猪处理不当,一些流行病和传染性较强的疾病呈现多发趋势,且存在交叉感染的现象.根据对河南省南部各县区的疫病流行情况进行分析,猪病流行发生如下变化: 1 多病原混合感染非常普遍 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多重(混合)感染非常普遍,病毒与细菌混合感染较多,如猪蓝耳病病毒、猪瘟病毒、猪圆环病毒等与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肺炎球菌等的混合感染,其中以猪蓝耳病病毒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副猪嗜血杆菌、猪肺炎支原体较多;病毒混合感染如猪蓝耳病病毒、猪瘟病毒、猪圆环病毒混合感染较多,尤其猪蓝耳病病毒和猪圆环病毒混感较多.  相似文献   

13.
正很长一段时间来,猪场疫病呈现出多元化发生、多病原因素共同致病的特点。这些致病因素中,有病原体因素也有非病原体因素参与。从发病特点上看,南方与北方总是有很大区别,一年四季也不同,给大家以猪场疫病无比复杂的表象。我们对待这些疫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外界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侵入和猪场内部病原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扩散都可能会造成猪场疫病的发生,给猪场带来很大损失,严重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猪场消毒是疫病综合防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科学、合理、有效的消毒,可以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降低疫病发生的几率。1人员1.1进场人员进场人员消毒从进入场区大门开始。有些猪场采用紫外线消毒,认为通过紫外灯管照射15~20分钟就能杀死进场人员身上携带的病原微生物。  相似文献   

15.
鸡病尤其是鸡传染病仍是影响养鸡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疫病发生日趋复杂:一些 病毒性疫病的鉴别诊断增加了难度;多病原继发或混合感染疗效不佳的情况时有发生;细菌的耐药性问题日益显著.  相似文献   

16.
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看动物疫病风险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病因学理论和动物疫病发生和传播机理,探讨了动物疫病的宏观风险结构和微观风险结构。分析了包括病原危险性、宿主易感性和环境影响等因素的动物疫病风险宏观结构以及包括病原风险、遗传性宿主风险、获得性宿主风险、自然环境风险、社会环境风险、政策性风险、经济性风险和畜牧业发展风险等因素的动物疫病风险微观结构。为深入探讨动物疫病风险分析与管理的具体方法及防疫对策提供了总体研究框架与思路。  相似文献   

17.
《北方牧业》2012,(17):23
<正>(接第十五期)部分病原出现新的变化,疫病的发生呈非典型化。在疫病的流行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病原的毒力常发生变化。由于病原的抗原性、致病性及组织嗜性的变异,加上禽群中免疫水平不高或不一致,致使某些禽病在流行病学、症状和病理变化等方面出现非典型化变化,发生非典型化感染或发病,导致临诊症状变得更加复杂,准确诊断难度加大。如非典型新城疫(产蛋下降和慢性死亡较多,其他症状不明显)就是最明显的例证。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和马立克氏病病毒都出现了超强毒株的报道。对于控制超强毒株,除提高改进疫苗质量外,还应着重考虑减少病毒造成的环境污染,加强卫生消毒等措施。抗原结构的变异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猪病的种类越来越多,包括病毒病、细菌病和寄生虫病等;病原发生变异,呈现多样性,并出现了新毒株和新病毒,如猪博卡病毒、杯状病毒及猪输血传播病毒等的感染;滥用抗生素引发细菌耐药性增加;种猪群中病原的隐性带毒,持续性感染;免疫抑制因素的广泛存在;霉菌毒素危害的加重及饲养环境的严重污染等,致使疫病发生的危害性与复杂性增加,也增加了防控工作的难度。  相似文献   

19.
<正>一、主要病原引起生猪腹泻的主要疫病有: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猪伪狂犬病、猪轮状病毒病等,从近年来采集的生猪腹泻病料检测与病原分离结果来看,目前已分离鉴定出的致病病原包括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轮状病毒、猪伪狂犬病毒、博卡病毒、致病性大肠杆菌等多种病原微生物。根据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是造成当前我省生猪腹泻流行的主要病原。  相似文献   

20.
杨汉春 《兽医导刊》2016,(21):19-20
正杨汉春教授认为,猪场疫病监测的意义深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猪场疫病监测可以系统掌握猪场疫病发生的流行状况及危害程度。首先要摸清猪场疫病的本底——病原与疫病的种类,了解病原感染状况、各类疫病的临床发生状况——发病率与死亡率,清楚疫病在猪群中的传播与流行状况,评估各类疫病的危害程度,制定和调整相应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