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畜牧与兽医》2017,(3):39-42
本研究旨在探讨复合微生态制剂对奶牛泌乳性能和乳品质的影响,为微生态制剂在奶牛养殖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将90头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Ⅱ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 g·kg~(-1)、1.0 g·kg~(-1)的复合微生态制剂。通过测定各处理组的产奶量、采食量、料奶比等泌乳性能指标和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乳干物质率、体细胞数等乳品质指标,比较分析复合微生态制剂不同添加水平对奶牛泌乳性能和乳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试验Ⅱ组与对照组相比,日产奶量显著提高(P0.05),料奶比显著降低(P0.05),乳脂率、乳蛋白率均显著提高(P0.05),体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该结果表明奶牛基础日粮中添加1.0 g·kg~(-1)的复合微生态制剂能显著改善奶牛的泌乳性能和乳品质。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奶牛日粮中添加奶牛专用微生态制剂产品-金肽素对奶牛产奶量、乳品质和乳中体细胞数的影响。选择年龄、泌乳时间、产奶量相近40头高产荷斯坦牛,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选择20头奶牛。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添加奶牛专用微生态制剂产品-金肽素100 g/(头·d),试验期共67 d,预期7 d,正试期60 d。结果发现,微生态组产奶量高于对照组,增加了19.23%,差异显著(P<0.05);微生态组可以改善乳品质,微生态组比对照组提高乳脂率2.71%并且可以提高乳糖及乳蛋白率。整个试验期微生组体细胞数下降了2.93万/ml,而对照组增加了18.91万/ml,差异显著(P<0.05)。在高产奶牛日粮中添加奶牛专用微生态制剂产品-金肽素可以提高奶牛的产奶量、改善乳品质和降低体细胞数。  相似文献   

3.
生物活性剂对降低奶牛体细胞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微生物活性制剂对试验组 10 6头黑白花奶牛和 3个对照组各 10 6头黑白花奶牛进行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 :混合奶样中试验组奶体细胞降低率比对照组奶体细胞降低率高 4 1 34%~ 89 5 9% (P <0 0 1)。利用DHI系统研究报告各组奶牛及相同牛号的奶牛奶的体细胞变化表明 ,试验组除与对照 3组差异不显著外 (P >0 0 5 ) ,与其它 2个对照组均为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认为微生态制剂对奶牛奶中体细胞降低具有一定的作用 ,因而对奶牛隐性乳房炎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民族音乐、轻音乐、流行音乐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年龄、胎次、产奶量接近、饲养管理水平完全相同的荷斯坦泌乳牛32头,随机分成2组,每组16头。试验分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预试期开始给试验组奶牛播放音乐,对照组常规饲喂,每10 d测定单产并采集奶样1次。结果表明:0~60 d,民族音乐组平均产奶量较对照组低12.61%,体细胞数较对照组高45.14%,差异极显著(P0.01)。轻音乐组平均产奶量较对照组高10.26%,差异极显著(P0.01);奶牛乳体细胞数较对照组低41.24%,差异显著(P0.05)。流行音乐组平均产奶量较对照组低0.73%;体细胞数、乳脂、乳糖、乳蛋白分别较对照组高0.94%、0.27%、0.18%、0.63%,且差异均不显著(P0.05)。说明民族音乐可显著降低奶牛产奶量并提高奶牛体细胞数,对乳糖、乳脂和乳蛋白含量影响不大;轻音乐有提高奶牛产奶量和降低奶牛体细胞数的作用,对牛奶乳成分含量的影响不大;流行音乐有提高奶牛产奶量和降低奶牛体细胞数的作用,但其作用时间和作用效果有限,对乳成分含量的影响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微生态制剂对奶牛产奶性能和乳品质的影响,[方法]将40头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微生态制剂1组、微生态制剂2组、微生态制剂3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的三种微生态制剂产品。[结果]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微生态制剂1组、微生态制剂2组、微生态制剂3组的平均日产奶量、乳蛋白率均显著增加(P<0.05),体细胞数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微生态制剂1组的平均日采食量、乳脂率均显著增加(P<0.05),料奶比显著降低(P<0.05)。与微生态制剂2组相比,微生态制剂1组的平均日产奶量、乳蛋白率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说明三种微生态制剂产品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奶牛的产奶性能和乳品质,以微生态制剂产品1的作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安莉  王俊 《饲料工业》2012,33(18):63-64
试验主要研究了斯哒米纳微生态制剂对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选择60头体重、胎次、分娩天数、产奶量基本一致的奶牛,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基础上添加斯哒米纳微生态制剂[100 g/(头.d)],饲喂30 d后,试验组产奶量提高3.3%,高于对照组提高量(对照组提高2.2%),且在接下来的2个月内,产奶量较为稳定,而对照组产奶量下降幅度较大。对照组在30、60、90 d乳脂率分别降低1.85%、2.78%、5.55%,乳脂率呈现降低趋势;试验组在30、60、90 d乳脂率分别提高4.53%、9.67%、9.06%,乳脂率先增加后呈现稳定趋势。试验期内,对照组乳蛋白率也有所提高,但提高率仅为3.02%,而试验组蛋白率提高幅度较大,最高达到4.82%。对照组体细胞数在30、60、90 d持续增加,而试验组体细胞数在30、60、90 d都有所降低。说明添加斯哒米纳微生态制剂有能降低奶牛中体细胞数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在奶牛生产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生理状况基本相似的黑白花奶牛24头,对照组A,试验组B、C、D,分别在基础日粮的水平上添加不同剂量的枯草芽孢杆菌微生态制剂,分别统计不同时期各组的产奶量和奶成份。结果表明,试验组B、C、D产奶量分别增加3.07%、23.30%和19.80%,C组、D组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期间试验组比同期对照组脂肪增加,经t检验D组差异显著(P<0.05);蛋白质在试验后比试验前增加,其中D组增长3.09%,C组增长0.7%。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β-胡萝卜素对奶牛泌乳性能和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将40头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基础日粮)、试验1组、试验2组及试验3组,试验1,2,3组每天每头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0,200,300 mgβ-胡萝卜素。结果表明:试验1,2,3组奶牛产奶量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3.53%、9.06%和13.39%,均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乳脂率、乳糖、非脂固形物含量相比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1,2,3组牛奶中体细胞数均低于对照组,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18.54%、35.27%和46.10%。第1次配种妊振,试验1,2,3组受胎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33.3%、100%和133.3%;整个试验期受胎率,试验1,2,3组均比对照组高,都提高了33.3%。说明使用β-胡萝卜素可以提高奶牛生产性能,改善奶牛繁殖性能,降低牛奶中的体细胞数。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给奶牛接种流行热疫苗前后,在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对泌乳期母牛产奶量以及采食量、乳汁中体细胞数和乳脂率的影响。选择了不同胎次,且拥有相近体型、泌乳天数、年龄及生理性状的健康荷斯坦泌乳期母牛140头,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头,试验从4月中旬到5月上旬,共持续35d。两组奶牛饲喂相同的精料和草料,试验组奶牛按照每头每日30g的量添加奶牛专用微生态制剂。结果表明,接种流行热疫苗后,试验组奶牛的产奶量、采食量、乳脂率都高于对照组(P>0.05),体细胞数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在流行热疫苗注射且奶牛处于热应激时,试验组奶牛产奶量下降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
通过在奶牛日粮中添加微生物活性制剂对试验组106头黑白花奶牛和3个对照组各106头黑白花奶牛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混合奶样中体细胞比对照组降低41.34%~89.59%P<0.01。利用DHI报告检测各组奶牛及相同牛号的奶牛奶的体细胞变化表明:试验组除与对照3组差异不显著外P>0.05,与其他两个对照组均为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认为微生态制剂对牛奶中体细胞降低具有一定的作用,因此有可能用于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防治。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小肽(small peptides,SP)对奶牛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产奶性能及氮排泄的影响。选取年龄、体重、产奶量、乳成分及泌乳期[(45±15)d]相近的荷斯坦奶牛40头,分为4组,每组10头,对照组和试验1组、2组、3组分别补饲0、50、100和150 g/(d·头)SP。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试验组的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1组、2组、3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7.38%、22.94%、12.22%。2)试验组产奶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1组、2组、3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9.93%、12.64%、7.53%;SP能显著提高乳脂率和乳蛋白率(P0.05),显著降低乳体细胞数(P0.05)(以试验2组最低)。3)在氮总排泄量上,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1组、2组、3组分别降低13.31%、15.01%、9.43%。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产奶量、乳成分含量及氮排泄等指标,SP以添加100 g/(d·头)最有利。  相似文献   

12.
荷斯坦奶牛产奶量与乳成分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湖北地区荷斯坦奶牛产奶量、乳成分的相关性,本研究选择2016年湖北省3个牧场的DHI数据,运用SPSS17.0中的双变量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分析产奶量与乳成分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3个牧场产奶量与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数、乳尿素氮呈负相关(P0.01);乳脂率与乳蛋白率、体细胞数、乳尿素氮均呈正相关(P0.01);乳蛋白率与体细胞数呈正相关(P0.01),与乳尿素氮呈负相关(P0.01);体细胞数与乳尿素氮均呈负相关(P0.01);产奶量与体细胞数简单相关系数-0.003(P0.05),偏相关系数-0.054(P0.01);体细胞数与乳尿素氮含量简单相关系数0.003(P0.05),偏相关系数-0.134(P0.01)。在产奶量与乳成分间关系研究中简单相关分析与偏相关分析结果不一致,在多个变量相关性研究中,偏相关分析更能真实反映2个变量间本质联系。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磷水平对崂山奶山羊泌乳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体重(56.55±1.17)kg、产奶量(2.20±0.07)kg/d、泌乳中期的2胎健康崂山奶山羊30只,采用单因素随机分组设计,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每只羊为1个重复。各组饲喂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基本一致,磷水平分别为0.26%、0.36%及0.46%的饲粮。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饲粮磷水平对干物质采食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2)0.36%组产奶量全期平均值较高,极显著高于0.26%组、0.46%组(P0.01),0.26%组与0.46%组差异不显著(P0.05);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干物质采食量/4%标准乳产量均以0.36%组较低,极显著低于0.46%组(P0.01)。3)饲粮磷水平对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乳非脂固形物率、乳磷含量、乳钙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4)饲粮磷水平对血清中钙、磷、尿素氮含量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泌乳期崂山奶山羊饲粮磷水平以0.36%为宜。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过瘤胃蛋氨酸(RPMet)对奶牛瘤胃微生物蛋白(MCP)产量、产奶性能及氮排泄的影响。选取年龄、体重、胎次、产奶量、乳成分及泌乳期[(90±15)d]相近的荷斯坦奶牛4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对照组和试验1组、2组、3组分别添加0、15、25和35 g/(d·头)RPMet。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各试验组瘤胃MCP的产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1组、2组、3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3.10%、20.45%、16.23%。2)试验组产奶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试验1组、2组、3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8.12%、13.32%、10.32%;RPMet能显著或极显著提高乳脂率和乳蛋白率(P0.05或P0.01),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了乳体细胞数(P0.05或P0.01),以试验2组最低。3)在氮总排出量方面,各试验组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1组、2组、3组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8.55%、17.49%、13.25%。由此可知,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RPMet可以显著提高奶牛瘤胃MCP产量,减少氮排泄,提高奶牛生产性能。综合各项试验指标,RPMet的最适添加量为25 g/(d·头)。  相似文献   

15.
选用15头泌乳中期的荷斯坦奶牛,研究糊化羟甲基蛋氨酸钙对泌乳中期的奶牛产奶量及乳成分的影响。将试验牛分为3组,分别饲喂糊化羟甲基蛋氨酸钙(A组)、羟甲基蛋氨酸钙(B组)和对照组(C组),A组和B组的添加量分别为400 g和20 g。试验结果表明:A组和B组产奶量比C组分别提高4.97%和3.99%,差异显著(P<0.05);3组试验牛的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A组和B组乳脂率比C组提高5.26%和3.99% (P<0.05);3组试验牛乳蛋白率、非脂固形物、全脂固形物、乳糖都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补饲糊化羟甲基蛋氨酸钙能增加产奶量,提高乳脂率含量,提高奶牛的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选取泌乳天数<40 d的健康奶牛 12头,按胎次、泌乳天数和产奶量相同或相似的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日粮组成相同,试验组牛每天添加益康XP的剂量为试验第1天至第7天500 g/(头·d),从第 8 天后减少到120 g/(头·d),分两次饲喂。试验期为60 d。于试验前 1 天,试验第 20 天,40天和第 60 天分别采血,用鲎试剂法测定血浆内毒素含量;定期测定日均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和体细胞数;记录情期受胎率及疾病发生情况。结果表明,试验组奶牛在试验后第20天,第 40 天和第 60 天血浆内毒素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产奶量在第20天,第60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奶牛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组情期受胎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疾病发生率方面,试验组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17.
选择产奶牛237头,平均质量(600±151)kg,按照泌乳量相近的原则分为黄芪素组、中药组和对照组,考察中药和中药提取物(黄芪素)对奶牛乳蛋白率、乳脂率、产奶量、体细胞数和乳房炎发病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药和黄芪素对乳蛋白率、乳脂率和产奶量影响差异不显著;中药组用药前后比较,其奶牛乳房炎检出率由用药前的8.33%下降到2.09%,比黄芪素组下降5.41%,比对照组下降3.61%,比其他产奶牛下降4.02%。中药组预防奶牛乳房炎效果明显(P〈O.05)。  相似文献   

18.
复合酶制剂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试验研究了在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对泌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奶牛一般饲喂方法,设立对照组和试验组。[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0.1%"天多利"奶牛复合酶,试验组(21.62kg)比对照组(20.75kg)提高产奶量4.19%,差异极显著(P<0.01);平均乳脂率比对照组提高了3.38%,差异显著(P<0.05);试验期间,试验组每头泌乳牛平均每天获毛利23.55元,对照组每头泌乳牛平均每天获毛利20.43元,试验组比对照组每头多盈利3.12元,增收效益明显。[结论]试验表明,奶牛日粮中添加加0.1%"天多利"奶牛复合酶,可显著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乳脂率,提高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寡肽注射液对高产奶牛产奶量及乳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产奶牛皮下注射GP6能够显著提高产奶量 (P <0 .0 1) ,试验牛比对照牛提高 5 .0 1% (1.4 7kg)。同时 ,GP6对乳脂率、乳蛋白有提高的趋势 ,乳脂率提高 4 .0 1% ,乳蛋白提高 3.34% ;体细胞有降低的趋势 ,降低 6 .11% ,但差异都不显著 (P >0 .0 5 )。  相似文献   

20.
生化黄腐酸对奶牛乳体细胞数及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奶牛饲喂生化黄腐酸,研究其对奶牛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乳体细胞数的影响。选择50头泌乳奶牛,进行分组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生化黄腐酸的试验组奶牛产奶量较对照组提高了5.99%,乳脂率提高1.97%,乳体细胞数下降了40.09%,乳蛋白率变化不明显;奶牛血清中SOD含量提高了3.6%,GSH-Px含量提高了7.72%,LDH含量降低9.3%,MDA变化不明显,奶牛白细胞维持正常,两组各项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合指标分析表明:饲喂生化黄腐酸具有提高奶牛泌乳性能,减少奶牛乳体细胞数,增强机体抗病力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