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进一步摸清引进蚕品种的性状及在本地的适应情况,2002年中秋期继续对引进的苏·菊×明·虎、873×874两对品种与秋丰×白玉进行相同条件的农村比较试验,现将农村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笔者通过对华秋×松白、菁松×皓月、秋丰×白玉3对蚕品种的耐氟性测定 ,计算其氟敏指数 ,结果表明桑蚕新品种华秋×松白的耐氟性与秋用品种秋丰×白玉处在相同的耐氟性水平上 ,耐氟性能较高 ,极明显强于春用品种菁松×皓月  相似文献   

3.
三对家蚕新品种对血液型脓病的感染性试验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由我所育成的新品种夏7×夏6、秋菊×新6、春华×秋实及秋丰×白玉、丰一×54A共5对蚕品种从3龄起蚕添食家蚕血液型脓病多角体病毒,作其对NPB的感染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种对血液型脓病的感染性差异很大,对血液型脓病的感染性由弱到强依次为夏7×夏6夏6×夏7>秋菊×新6新6×秋菊白玉×秋丰>丰一×54A>秋实×春华春华×秋实秋丰×白玉。  相似文献   

4.
以氟敏指数为耐氟性指标,通过对夏7×夏6、秋菊×新6、春华×秋实、秋丰×白玉、丰一×54A、菁松×皓月6对蚕品种的耐氟性比较,结果表明夏7×夏6耐氟性最强,秋丰×白玉、秋菊×新6耐氟性次之,丰一×54A耐氟性较强,春华×秋实耐氟性较弱,菁松×皓月耐氟性最弱。  相似文献   

5.
采用幼虫4龄期人工添食20 mg/kg氟化纳溶液定向选择耐氟污染性能和杂交育种、回交改良等育种技术,育成了具有耐氟污染特性的春用多丝量家蚕新品种华·东×春·晨。该品种在浙江省家蚕新品种实验室共同鉴定和农村生产试验鉴定中,表现出体质强健、耐氟性好、产茧量高、茧型大、丝质优等特点,其中氟敏指数检测数据显示其耐氟性能明显强于春用品种菁松×皓月,并达到了秋用耐氟污染品种秋丰×白玉的水平。新品种在农村生产试验鉴定中,产茧量及丝质成绩普遍优于当地对照品种菁松×皓月和秋丰×白玉,特别是盒种产茧量分别超过对照品种菁松×皓月和秋丰×白玉7%、12%左右。2010年2月该品种已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在浙江省及长江中下游蚕区特别是氟化物污染较严重的蚕区春期推广饲养。  相似文献   

6.
采用添氟对若干桑蚕现行一代杂交种进行耐性比较试验,结果认为不同杂交种对氟的耐受力差展很大,夏秋蚕品种的耐氟性显著高于春用种。在测试品种中,耐氟性排序为:秋丰×白玉〉丰1×54≌华峰×雪松≌薪杭×科明〉春蕾×菁松×皓月≌浙蕾×春晓。  相似文献   

7.
秋丰×白玉在春季饲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秋丰×白玉由中国农科院蚕研所育成,是一对耐氟性强、产量高、丝质优的夏秋用家蚕品种,系浙江省抗氟污染、提高茧丝品质“秋种春养”的主推品种,专养秋丰×白玉夏秋用家蚕品种可以显著提高茧产量、质量,对促进我们吴江蚕桑老区的传统产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04年春蚕期在吴江市震泽镇开始引进,进行农村试养;2005年春蚕期在吴江市桃源镇大规模推广饲养了5300张。  相似文献   

8.
20 0 2年 ,在河南省云阳蚕业试验场对夏秋用蚕品种 (含春秋兼用 )秋丰×白玉、洞庭×碧波、豫花×湘明、 2 1 3 5× 2 1 3 6、 9·芙× 7·湘及苏菊×明虎、 871× 872共七对杂交种 ,分不同的饲育季节进行了实验室的饲养和丝质两方面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 :这几对夏秋品种比较适合河南的气候特点 ,可以在河南省的夏秋季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石泉县蚕种场2011年春季引进两广二号与秋丰×白玉这两对品种的原种进行试繁,夏季对生产的一代杂交种进行对比试验。试验表明:两广二号繁育系高,体质强健好养,单位质量桑叶的产茧量及产值高,丝质优,可作为陕南蚕区夏秋用家蚕品种的更新换代品种。  相似文献   

10.
秋丰、白玉是夏秋用品种 ,因其一代杂交种耐氟性能好而被广大蚕农所接受 ,依据品种性状 ,该品种不但产茧量低 ,而且制种量低 ,蛾体内残存卵多、生种多、不受精卵多 ,产质量不高 ,据其它种场饲养得出经验 ,饲养该品种蚕种场效益不好。我场今年试点饲养秋丰、白玉这对品种。在饲养过程中 ,根据品种性状 ,认真落实好各项技术措施 ,蚕性良好 ,食桑旺 ,蚕儿正常上簇 ,结茧率良好 ,产茧量较高 ,可以说是丰收在望。但在制种第一天 (全部春制秋 ) ,实施的技术措施和其它品种一样 ,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白玉×秋丰产卵迟 ,到 18∶0 0时才开始产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