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牛传染性胸膜肺炎又称牛肺疫,是由丝状霉形体(丝状支原体亚种)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原体多存在于病牛之肺组织、胸腔渗出液和气管分泌物中,由呼吸道排出,也可从粪便和乳汁中排出。因病牛与健康牛接触而感染。以肺小叶间淋巴管浆液性渗出炎和浆液纤维素性胸膜炎为特征。耐过者发育缓慢或停滞。1流行病学牛传染性胸膜肺炎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也可经消化道或生殖道感染。本病多呈散发性流行,常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探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PRRSV)感染对仔猪肺、肠道中的菌群影响以及肺和肠道的组织学变化。试验选取35日龄断奶健康仔猪14头,适应性饲养7 d,随机分为感染组(n=7)和对照组(n=7),感染组仔猪接种2 mL 1×105 TCID50·mL-1PRRSV-JTS毒株病毒液,对照组仔猪接种2 mL DMEM培养基。感染组3头仔猪分别于10、12和19 d死亡,将存活的感染组与对照组仔猪于21 d后处死,并取肺、不同肠段组织样品以及肠道内容物。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HE染色观察肺和肠道组织病理学变化,并基于16S rRNA基因的高通量测序分析仔猪肺和各肠段菌群结构。结果表明,感染组仔猪肺部和肠道均有病毒分布;与对照组仔猪相比,感染组仔猪肺部和肠道均存在明显的炎症反应。微生物组成结构及多样性分析显示,感染组仔猪Chao1、ACE指数在肺中上升,在仔猪各肠段中下降,Shannon、Simpon指数在肺中升高,在...  相似文献   

3.
猪气喘病,亦称猪地方流形性肺炎或称猪霉形体肺炎,是由猪肺炎霉形体所引起的呼吸道接触性传染病。霉形体存在于病猪肺部及鼻液中,通过咳嗽气喘而排出体外,浮游于空气中被其他猪吸入而感染。猪气喘病的特征是咳嗽和气喘,病变常限于肺,而以心叶和尖叶最为常见。不同品种,年龄和性别的猪都能感染,在寒冷和冷热多变的季节发病较多。  相似文献   

4.
卡氏肺孢子虫(Pneumocystis carinii)是机会性感染中常见的病原体,75%艾滋病(AIDS)患者可感染卡氏肺孢子虫而出现致命的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成为艾滋病的一个重要死因.除寄生于人体外,还可存在于多种动物体,当动物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可造成动物的发病乃至死亡.本实验从一条幼犬(因发生肺炎,用抗生素治疗无效而死亡)肺组织涂片检到卡氏肺孢子虫包囊和滋养体,取肺组织分离病原体制成接种物,经气管接种实验犬,以检测犬对同源卡氏肺孢子虫的易感性.在感染成功而导致实验犬出现典型的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基础上,应用氨苯砜-联磺甲氧苄啶进行疗效试验,以治疗后临床症状的恢复及肺组织、气管内的病原体消失为依据,判断其效果。  相似文献   

5.
禽曲霉菌病见于多种禽类,其特点是在组织器官中,尤其是肺及气囊发生炎症和小结节。主要的病原体为烟曲霉,多见于雏禽。 1流行病学 曲霉菌的孢子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禽类常因接触发霉饲料和垫料经呼吸道或消化道而感染。  相似文献   

6.
<正>猪气喘病又称猪支原体肺炎,是猪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以咳嗽、气喘为其特征。本病死亡率不高,但其感染率很高,猪场一旦染病,很难彻底消除,还可使感染猪发育迟缓,降低饲料转化率,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疾病危害猪肺炎气原体是引起猪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主要存在于感染猪的呼吸道、肺组织、肺门淋巴结和纵膈淋巴结中。病猪和带菌猪是其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有:呼吸道传播、直接接触传播和飞沫传播。病源菌只感染猪;感染初期猪肺炎支原体存在于气管和  相似文献   

7.
禽波氏菌为产碱杆菌科波氏杆菌属成员,主要导致咳嗽等呼吸道症状。为探索禽波氏菌经呼吸道的入侵过程及其病变发生发展规律,本试验利用筛选到的强毒株经鼻腔感染SPF雏鸡,在感染后的不同时间检测气管和肺荷菌量的变化,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禽波氏菌在气管的定植及其病变规律,利用间接免疫酶组化研究禽波氏菌在肺中的定植规律,分析肺和支气管的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发现,在感染之初气管中细菌数量较多,而肺中较少,之后气管和肺的荷菌量均呈明显上升趋势。感染后1d即发现禽波氏菌已经在气管纤毛上定植,且纤毛开始出现脱落;到5d时气管黏膜表面呈斑驳状,纤毛大面积脱落,甚至出现空洞。肺在感染后2d检测出细菌定植,主要分布在肺房和呼吸毛细管壁的细胞质中,之后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阳性信号不断增加。肺和支气管的病理变化在5d时出现,主要表现淤血;至感染后10d,大量细胞坏死。试验结果表明所筛选禽波氏菌分离株对雏鸡的呼吸道具有很强的亲嗜性,优先定植于气管上皮细胞的纤毛上,并随之在气管、支气管和肺产生一系列的组织病理学变化。  相似文献   

8.
猪肺丝虫病是由后圆科后圆属的线虫所引起的,因肺丝虫寄生于猪的支气管和细支气管,故又称猪肺线虫病或猪后圆线虫病。本病呈地方性流行,主要危害仔猪,严重感染时引起肺炎,可造成死亡,如不死亡,也严重影响仔猪生长发育并降低肉品质量。  相似文献   

9.
正猪气喘病又称猪地方流行性肺炎或霉形体肺炎,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约半个月,最短3~5 d,有的长达1个月之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以冬、春寒冷季节多见。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1病原病原是猪肺炎霉形体,存在于肺脏和肺门淋巴结中。当病猪咳嗽和打喷嚏时,把病原散布到空气中,被健康猪吸入而受感染,几窝仔猪并群饲养时易爆发本病。感染猪开始不定期发病,当  相似文献   

10.
该病是由肺线虫寄生于猪的支气管细支气管引起的严重感染时会引起肺炎是猪的重要疾病之一尤其对幼猪危害严重症状严重感染的病猪出现阵发性咳嗽常见病猪咳到嘴啃地腰拱起尤以清晨和晚上剧烈运动后或在喂食时咳嗽最为强烈病猪消瘦肺部有音鼻孔流...  相似文献   

11.
对43只14日龄的SPF鸡人工感染从上海市分离获得的1株肾致病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上海株IBV),分别于接种后第2、7、14、24、28和36d扑杀,对肾、肺等组织器官进行了动态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感染鸡主要表现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的病理变化。在感染后的第2d,支气管和气囊呈急性炎症变化;第5d肾实质变性坏死,炎性细胞浸润,肺充血;第8~13d,肾和肺的病变最为严重;第14d后,支气管和输尿管转变为慢性炎症,肾出现弥漫性或局灶性间质性肾炎病理变化。将M41标准毒株与上海株IBV的致病力进行比较,发现2个毒株引起的呼吸器官病变基本相同,但M41,毒株对肾的致病力较轻,未见间质性肾炎和输尿管炎病理变化。证实,上海株IBV主要侵害肺和肾,并造成肾实质变性坏死和间质性肾炎变化。  相似文献   

12.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又称烂肺疫,是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纤维素性肺炎和胸膜炎为特征。本病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常发于气候异常、羊群密集、营养不良的冬春季节,可通过污染的空气、尘埃或食入污染的饲料、饮水感染发病。笔者于2008年3—4月分别多次诊治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均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烟曲霉菌感染雏鸡后肺组织内NOD1信号通路中关键分子m RNA水平的变化情况,取10日龄雏鸡40只,随机分为2组。Af组雏鸡滴鼻烟曲霉菌孢子悬液,50μL/只;对照组雏鸡滴鼻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接种前(0h)和感染后12、24和48h处死雏鸡。无菌操作取肺组织,菌落计数法测定肺组织中烟曲霉菌的负荷;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肺组织中NOD1、Rip2和NF-k Bp65 m RNA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Af组0h未见烟曲霉菌生长,其他各时间点均有霉菌生长,且霉菌负荷量逐渐增加。对照组未见烟曲霉菌生长。在烟曲霉菌感染后24、48h肺组织中NOD1、Rip2和NF-k Bp65 m 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感染前0h(P0.05)。由此说明NOD1信号通路在烟曲霉菌感染后被激活,其在抗烟曲霉菌感染免疫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详细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禽肺病毒(Avianpneumovirus,APV)又名火鸡鼻气管炎病毒(TurkeyRhnotracheitisVirusTRTV)[1],属于副粘病毒科肺病毒亚科肺病毒属。禽类感染后,可引起急性上呼吸道症状,头部肿胀和产蛋下降等症状。APV感染的肉鸡有严重的呼吸道症状,且许多成年鸡头部肿大。其中火鸡或表现为急性呼吸道疾病,或仅表现为采食量减少和产蛋下降。研究表明APV也是诱发鸡肿头综合征(Swollenheadsyndrome,SHS)的主要病原[1,2]。1流行病学禽肺病毒(Avianpneumovirus)是一种比较新的病毒,1978年首次发现在南非共和国(Buys等,1…  相似文献   

15.
猪气喘病,又称猪地方流行性肺炎或猪支原体肺炎。是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其主要症状是咳嗽和气喘,生长发育缓慢,病变特征是融合性支气管肺炎,肺尖叶、心叶、中间叶和膈叶前缘呈“肉样”或“虾肉样”实变。本病在暴发流行的初期或饲养管理不善,如有继发性病原体感染,可造成大批死亡,严重威胁着现代养猪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1沙门氏菌病由沙门氏菌引起的流产在许多国家已有报道。沙门氏菌引起流产是由于长期发热或是胎儿胎盘感染所致。1.1病因引起流产的主要是都柏林沙门氏菌,50%的沙门氏菌流产是由其引起的。当母牛摄入了被感染的动物粪便、畜舍垃圾、人类废水或污染的河水、饲料或牧草而感染。被沙门氏菌感染后,母牛最初出现菌血症,细菌蔓延至患畜的肝、脾、肺和淋巴结。感染局限在胎盘及其附属物6~8d后,致使  相似文献   

17.
旨在初步探讨H5N1禽流感病毒引起番鸭肺和脑组织损伤的潜在机制。采用两株H5N1禽流感病毒DK383(A/Duck/Guangdong/383/2008)和DK212(A/Duck/Guangdong/212/2004)分别感染番鸭,于感染后1、2和3d取肺、脑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并检测病毒复制水平及损伤相关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DK383株感染番鸭后,引起明显的呼吸困难和神经症状,致死率为70%,DK212株则无明显临床症状。病理组织学变化显示,DK383感染番鸭后造成了肺损伤和脑损伤,大脑组织神经元发生广泛性变性、坏死,肺淤血出血严重;而DK212组和空白组未见明显病理变化。与DK212株相比,DK383株在肺和脑组织内的病毒复制水平更高,激活TLR-TRIFTRAF6通路的能力更强,诱导了更强的免疫反应。本研究提示,DK383在番鸭肺和脑组织高水平复制,引起番鸭产生过度的先天免疫应答反应,从而造成肺和脑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18.
80只14日龄SPF鸡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M41株人工感染,于感染后1,3,5,7,11,15 d分别测定试验组及对照组气管、肺和肾组织中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探讨脑肠肽类物质VIP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发病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试验组气管组织中VIP含量自感染后一直高于对照组,并且于7,11d VI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肺组织中VIP含量未出现明显变化;肾组织中VIP含量自感染后7 d开始上升,并且于7,11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脑肠肽类物质VIP可能参与调节了呼吸系统疾病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9.
1禽类呼吸系统的特点长的气管;肺的不可扩张且固定;禽没有横膈膜;禽类的呼吸道非终止于肺,在肺部还有开口;有9个气囊。禽类特有的气囊结构,可以说是从鼻到肺,至腹腔脏器,至骨骼及相关组织的“开放”系统。这样的结构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并且呼吸系统的感染很容易扩散至鸡腹腔脏器甚至全身。  相似文献   

20.
我们从免疫鸡卵卵黄提取免疫球蛋白制备 IBD荧光抗体,得到了特异性强、灵敏性高、基本上无非特异性反应的诊断制剂。用 CEF 细胞培养可直接(?)以 PBG98株1BDV 弱毒人工感染3日龄雏鸡的器官组织中分离到了病毒。本试验应用荧光抗体试验和 CEF 细胞培养检查和分离病毒的方法证明病毒在感染后的雏鸡体内分布和持续时间如下:强毒在被感染的3日龄雏鸡体内分布于法氏囊、胸腺、肾、直肠、肺、肝等器官。以法氏囊中的病毒浓度最高,扮续时间为8日。在感染有9周龄雏鸡体内分布于法氏囊、盲肠、盲肠扁桃体、十二指肠、胸腺、哈德氏腺、脾、肾、肝等器官;肺、心脏、脑、胰脏中未检出病毒。病毒浓度以法氏囊中最高,持续时间长达9日。弱毒在被感染的3日龄雏鸡体内分布于直肠、法氏囊、胸腺、肝、脾、肺。病毒在直肠中的浓度略高于法氏囊,持续时间亦较长,亦为8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