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桃是典型的呼吸跃变型果实,成熟于高温盛夏季节且采收后后熟迅速,一般采后5~7d就开始出现果肉褐变的现象,严重降低了果实的品质和经济价值。国内外对果实酶促褐变机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果实褐变现象主要是由多酚氧化酶(PPO)作用于天然底物酚类物质所导致的。通过文献分析,理清采后桃果实褐变的研究范畴和热点,本研究主要从采后酶促褐变机理、褐变底物、贮藏期间酚类底物含量的变化及延缓采后桃果实褐变的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发现采后桃果实褐变底物的化学结构鉴定研究缺乏系统的研究,今后仍需加强有关采后桃果肉酶促褐变底物种类及其化学结构鉴定、贮藏褐变期间酚类底物含量的变化趋势等方面的研究,为完善采后桃果实的酶促褐变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1贮藏保鲜条件 1.1温度不同梨品种要求的贮藏温度有所差异.长期贮藏保鲜的温度大致在-1-2℃。鸭梨对温度比较敏感.采后需在10—12℃温度下预冷并缓慢降温至0-3℃贮藏。如果采后立即放在0℃条件下贮藏,则会发生生理伤害,导致果心、果肉褐变。  相似文献   

3.
鸭梨果实芳香多汁,品质优,耐贮藏.但要注意,鸭梨对低温十分敏感,应重视冷藏温度的科学管理.鸭梨于10月20日采收,装于聚乙烯(0.03mm厚)袋中贮藏.直接在0℃或5℃下贮藏,果实会发生冷害,其症状是:果肉褐变(黑心病),呈水浸状,症状最初源于果肉中央,以后逐步扩大连接成片至全部果肉褐变.冷害果实味淡而苦.经过缓慢(分级)降温预处理后,再将果实贮藏于5℃下,可以减轻或避免冷害的发生.例如,在10℃下存放2周再于5℃下贮藏,可延缓果实冷害发生1周;在10℃下存放3周或4周再于5℃下贮藏,果实不发生冷害;20℃下放1周→15℃下放1周→10℃下放1周,再于5℃下贮藏,果实也不发生冷害.鸭梨果实经3周以上时间的缓慢降温处理后,可在5℃下贮藏5个月,果实无冷害发生,且品质和风味优良.  相似文献   

4.
1-甲基环丙烯和温度对桃和油桃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以‘秦光2 号’油桃和‘秦王’桃为试材, 在0 ℃和5 ℃两种贮藏温度条件下研究了1-甲基环丙烯(1-MCP) 对果实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硬度、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果肉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 0 ℃的贮藏温度能显著降低秦光2号油桃和秦王桃的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 减缓果实软化。1μL·L -1的1-MCP 处理能降低果实的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 抑制果实软化, 减少果肉褐变,但对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西瓜贮藏     
西瓜不适于长期贮藏,在低温下,出现各种低温伤害的症状,质量下降。而在高温下,腐烂是主要问题。10~15℃是比较合适的温度,在此温度下,西瓜能保存2~3周。有些品种还能保存更长一些时间。在室温下保存6周风味会变坏。 一般西瓜应在采后2~3周内消费,因为西瓜肉脆性会逐渐降低。西瓜的质量主要取决于糖的含量、颜色和口感。这些品质因素取决于西瓜的成熟度、栽培品种和采后处理方法。需要远销的西瓜通常在成熟但未后熟时采收,以减少碰伤和果肉溃烂。西瓜在成熟、未发生跃变前最好吃。未熟的西瓜果肉粉红色;成熟的西瓜果肉红色到深红色;过熟的…  相似文献   

6.
肥城桃的气调贮藏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肥城桃的贮藏保鲜以碳分子筛气调贮藏效果最好。在气调贮藏条什下,O_2浓度一定时,CO_2浓度与果肉褐变呈正相关;相同CO_2浓度下,O_2浓度增加则加剧桃果实衰老。以低氧低二氧化碳(O_23~4%、CO_22~3%)最适宜于肥城挑的气调贮藏。  相似文献   

7.
采后玉露桃果实冷害发生与ROP基因的表达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软溶质玉露桃果实为材料,于8℃、5℃、0℃和LTC(8℃锻炼3d再转到0℃贮藏)下贮藏30d后转至货架(20℃)2d,对各个处理果实的腐烂和冷害程度、果实品质变化规律以及ROP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行了比较,以探讨ROP基因与低温胁迫的关系。结果表明,经5℃和0℃贮藏30d的玉露桃果实在货架期间褐变加重,经5℃处理的果实褐变最重,经0℃处理果实表现后熟障碍;经8℃贮藏30d以及后续2d货架期的果实不出现冷害症状,但果实腐烂严重;LTC处理果实经冷藏后在货架期后熟正常,且果实冷害和腐烂均被明显抑制。各处理桃果实在采后低温贮藏过程中总可溶性糖和总有机酸质量分数均趋下降,其中5℃处理果实总可溶性糖质量分数下降幅度最大。结合应用EST检索和RT-PCR克隆扩增,分离出桃ROP基因(PpROP)。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PpROP在5℃下表达迅速增强,第5天达到高峰,其丰度明显高于其他处理,LTC处理使PpROP表达维持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加工桃果实采前30d喷钙处理,研究不同浓度钙处理对贮藏期间加工桃果实生理和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采前喷施不同浓度的钙处理均能够抑制细胞膜透性的增大,降低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抑制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保持果实硬度和品质。其中,采前喷施1.0%和1.5%钙处理能够明显地提高加工桃果实的硬度,对延缓加工桃贮藏期间果实后熟、减轻果肉褐变和保持果实品质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南果梨’采后衰老机理与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对‘南果梨’贮藏(20℃、0℃)过程中酶褐变进行了研究,同时研究了真空浸钙和MA贮藏(薄膜小包装自发式气调贮藏)对‘南果梨’褐变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下‘南果梨’果心和果肉有很高的PPO(多酚氧化酶)活性,PPO同功酶在贮藏中后期酶带增多。‘南果梨’的褐变随贮期延长而增加,主要为衰老褐变。  相似文献   

10.
毛叶枣采后病害与防腐保鲜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毛叶枣贮藏寿命特别短 ,在常温下只能贮藏 1周左右 ,超过这一时期 ,果实易失水 ,果皮皱缩、褐变 ,果肉也会发酵。另外 ,采后病害也会造成严重腐烂 ,据统计 ,发病率达 2 %~ 4 0 % [1] 。减少采后病害的发生 ,延长果实的贮藏寿命 ,是毛叶枣采后处理亟须解决的问题。研究发现 ,引起海南毛叶枣采后病害的病原菌有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Penz 、Bot ryodiplodiatheobromaePat、Rhizopusstolonifer (Ehrenb ExFr )Vuill 。本文综述了国内…  相似文献   

11.
王志华  贾朝爽  王文辉  佟伟  姜云斌 《园艺学报》2020,47(12):2277-2289
为探究不同贮藏温度对‘金红’苹果果实能量代谢和生理品质的影响,将‘金红’苹果分别放置在–2、0、2、4 ℃条件下贮藏,定期测定果实能量相关物质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磷酸腺苷(AMP)含量和能荷(EC)变化以及H+-ATPase、Ca2+-ATPase、琥珀酸脱氢酶(SDH)、细胞色素氧化酶(CC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相关酶活性,同时测定果实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果实硬度、维生素C、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生理品质指标,并调查果实组织褐变情况。结果表明:整个贮藏及货架期,–2 ℃下的果实ATP、ADP和AXP(AXP = ATP + ADP + AMP)含量、EC以及能量相关代谢酶活性(H+-ATPase、SDH、CCO)、SOD、乙烯释放速率始终保持最低,维生素C含量后期下降迅速;4 ℃下的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降幅较大;–2 ℃下的果实褐变指数最高(果皮和果肉均出现了严重褐变),0 ℃下的果实果皮和果肉也有轻微褐变,2 ℃和4 ℃果实无褐变。贮藏30、45、90 d以及贮藏90 d + 货架3 d和90 d + 货架5 d期间,2 ℃贮藏的果实保持较高的能量水平,果实品质和风味保持较好,0 ℃果实次之。研究结果表明,‘金红’苹果组织褐变与能量亏缺有密切关系,能量亏缺越多,褐变越严重,适宜的低温能维持果实较高的能量水平,同时抑制果实褐变,维持果实较好的贮藏品质,延缓果实衰老。  相似文献   

12.
变动气调贮藏保持大久保桃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大久保桃在变动气调(Dynamic controlled atmosphere,DCA)、常规气调5%O2+10%CO2(Controlled atmosphere,CA)和普通冷藏(对照)条件下0~1℃贮藏70d及20℃货架3d后果实的生理变化、冷害症状和感官品质。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DCA和CA贮藏均能有效地减少果实的腐烂和褐变,保持果实硬度,减轻果肉组织伤害,降低果实冷敏感性,提高贮后品质;与CA贮藏相比,DCA处理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
不同温度下气调贮藏对鸭梨果实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不同温度下气调贮藏对鸭梨果实的果心褐变及贮藏品质的综合影响.试验表明:气调贮藏在不同温度处理下对果心褐变有不同的影响:12℃缓慢降温(12℃~0℃)气调贮藏可减轻果实的后期褐变,但在0℃处理中气调则可加重果实的褐变;同时在一定的处理温度下气调贮藏可保持良好的贮藏品质,表现为维持较高的硬度和可滴定酸并阻止叶绿素的降解,延长果实贮藏寿命及货架期.  相似文献   

14.
1 生理病害 1.1鸭梨黑心病 1.1.1症状鸭梨在0℃冷风库贮藏30~50d后就会发病。病变初期在心室外皮上发现褐色斑块,待褐变逐步扩展到整个果心时,果肉部分也会出现界线不明的褐变,风味变劣。果心的逐步褐变在果实外观上往往没有明显反应,但病情严重时,果肉褐变继续向外扩展,以致外部果实变褐,此时果皮呈现淡灰褐色的不规则晕斑,梨果大部分果肉发糠,重量轻、硬度差,手指轻压易陷。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晋虞1号桃在0℃下简易气调贮藏效果。结果表明:PVC+高效乙烯去除剂、PVC保鲜袋、PVC硅窗袋处理可有效地减少果实腐烂和果肉褐变,延缓果实硬度的下降,明显减轻果实冷害的发生,提高桃果实贮后品质,以PVC+高效乙烯去除剂处理效果最好,对照PE薄膜打孔袋处理贮藏效果较其他3个处理差。  相似文献   

16.
‘Alphonso’芒果在呼吸跃变前已硬熟的绿色果实,采摘后直接放置在10℃贮藏30天会发生冻害,表现在果实完熟时,果皮出现麻斑,胡萝卜素含量水平降低,缺乏芳香、风味。如将呼吸跃变前的果实先逐步给以20℃(1天)及15℃(2天)的适应处理,则果实可以在10℃的温度下贮藏较长时间。而且在完熟时,果肉色泽和感官品质发育良好。如果果实先在室温下(27~32℃)贮藏和完熟,不论是经过逐步低温适应处理,或直接放入7~10℃温度下,3~4天内果皮便出现严重的青铜色斑块。但果实在呼吸跃变前,先在10℃下贮藏,然后再放在27~32℃温度下完熟,当放入4~7℃低温下3周之久,也未见有冻害伤损。且延长了贮藏寿命。  相似文献   

17.
桃属于呼吸跃变型果实 ,采收后始终处于较高的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 ,并迅速出现双呼吸高峰 ,致使果实迅速软熟 ,不耐贮运。1 成熟度及采前处理桃果实的采收成熟度与其耐藏性有较密切的关系 ,若采收过早 ,果实风味差 ,采收过晚则果实易软化 ,容易褐变和腐烂。一般要求果实充分肥大 ,出现其固有的色泽和香气 ,肉质紧密 ,八成熟时的绿熟期采收 ,经贮藏后果面新鲜 ,果实硬而脆 ,而且褐变和腐烂少。寒露桃硬度 4.983~ 5 .89kg/cm2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1 0 %左右时采收 ,能达到良好的贮藏效果。采前进行药剂处理可以提高桃的耐藏性。采前 1个月…  相似文献   

18.
如何防止苹果贮藏期生理病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苹果贮藏过程中,常见生理病害主要有苦痘病、虎皮病、果肉褐变病、CO_2中毒和缺O_2伤害等,如何防止苹果贮藏期生理病害,是提高贮藏效果、获取理想收益的保证。 1 苦痘病 苦痘病主要是果实含钙量较低及氮钙比较高引起,也与成熟期气温偏高、干旱、水分失调、修剪过重和贮期温度过高等因素有关。发病初期果皮下果肉发生褐变,果面出现暗色凹陷圆斑,绿色品种圆斑呈深绿色,红色品种圆斑呈紫红色。斑下果肉坏死干缩,深达果肉内数毫米至1cm,味微苦。此后病斑显著凹陷,变为深褐色至黑褐色。病斑发生部位靠近果顶,贮藏初期1~2  相似文献   

19.
<正> 桃和油桃在贮藏中常出现一种生理性病害——果肉褐变(Internal Breakdown),这是由于冻害而引起的,主要症状是果汁变褐、变少;果肉木质、变干甚至成粉状。果实一旦染  相似文献   

20.
《果农之友》2014,(1):52-52
苹果贮藏时,常见生理病害。主要是苹果苦痘病、虎皮病、果肉褐变病3种。1 苦痘病苦痘病主要是果实含钙量较低及氮钙比较高引起,也与成熟期气温高干旱、水分失调、修剪过重贮期温度过高有关。发病初期果皮下果肉发生褐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