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我国南方集体林区根据198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取消木材统购的精神,以木材放开经营为突破口,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要求,正在开始对现行林业经济体制进行一些带根本性的改革。形势的发展,要求国有林区的改革也要赶快跟上,抓紧进行。现就国有林区经济体制改革的有关问题谈一些个人看法。一、克服陈旧观念,破除僵化模式《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是指导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搞好国有林区的经济体制改革,要以中央《决定》的精神统一思想认识,从林业和国有林区的实际出发,认真回顾和总结经验教训,克服一切陈旧观念,彻底破除多年来束缚林业生产力发展的僵化模式。  相似文献   

2.
四川是我国重点木材生产基地之一。全省现有林地面积为1.1亿亩,活立木总蓄积量有13.46亿立方米。四川省的国有林区,主要集中在川西北和川西南的阿坝、甘孜、凉山三个自治州,森林总面积为6,100万亩,森林蓄积量约10.2亿立方米,其中天然林占99.3%,成过熟林占88.4%。四川的国有林资源,多数分布在海拨2,800米以上的长江上游各主要支流的源头,并与西北黄土高原接壤。这里山高坡陡,地形复杂,聚居  相似文献   

3.
一、林业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我国人民在革命胜利后运用国家力量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林业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林业建设在党的领导下,获得了很大的成绩。建国以来,造林实际保存面积达四亿二千万亩,四旁植树达一百一十九亿株,森林复被率由8%,提高到12.7%。与此同时还为国家提供了八亿五千多万立方米木材和大量的其他林产品。林业建设的发展,对改变我国自然面貌,稳定农牧业生产,保护环境解决人民生活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相应的林业的资源管理、组织建设以及科学技术和教育等事业,也有很大的发展。这种情况,旧中国的林业是无法进行比  相似文献   

4.
一、国有林业的生产目的与其实现的关系对于国有林业生产目的的基本内容,林业界同行都是共识的,即国有林业生产要永续地满足社会及其成员对森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需求。至于怎样把国有林业生产目的表述的科学、规范,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讨,从国有林业生产目的的基本内容可见,它反映了自然、经济和社会规律对国有林业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题中应有之义,因而它体现了国有林业生产的本质,决定着国有林业的经营目标。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国有林业的生产目的虽然决定国有林业的经营目标,但并不能认为任何一个国有林业经营目标都会自然  相似文献   

5.
改革我国林业经济管理体制是一项非常繁杂的工作。要搞好这项工作,既要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又要重视我国的国情和现实情况。要从搞活经济出发,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着手,去建立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适应我国林业特点的林业经济管理体制。建国初期,由于缺乏企业经营管理经验,生搬硬套不适合我国林业特点的苏联林业企业的管理方法,因此把林业企业管死了。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在人事安排和劳力分配上统得过死,表现在招收寻用职工都要由国家统一安排,片面的过多的强调了社会主义“铁饭碗”的优越性,造成了吃社会主义大锅饭的状况,致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混乱;二是在财政管  相似文献   

6.
近来,林业战线上上下下都在探讨林业经济体制改革问题。我们就全民所有制林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几个基本认识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一、关于林业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问题关于林业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问题,长期以来,人们是有不同认识的。过去,许多同志认为是解决集权和分权的关系问题;近来,有些同志提出是解决企业自主权问题。我们认为,两种意见都有可取之处,都是林业体制改革应该解决的重要问题,否则,将会继续束缚  相似文献   

7.
国有林区是我国林业建设的重要基地,它在整个林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不容低估。正因为如此,在近几年里,林业经济界的许多同志为国有林区林业经济体制改革设计了诸多模式,并在研究内容上逐步趋向系统化和完整化。《林业经济》1987年第5期上刊载的刘壮飞同志“对国有林区林业经济体制改革几个问题的探讨”一文(以下简称为“探讨”),对国有林区林业经济与一般商品经济的差别,国有林区所有制问题、经济决策权的划分以及如何对国有林区进行经济调节等问题进行了理论性论述,这无疑是对国有林业经济改革的一次有益探索。但是,由于我们涉足于改革之途的时间不长,因而任何改革设计都很难十全十美而有待于进一步广泛探讨。为了对国有林业经济体制改革思路求得正确的认识,在此仅就刘壮飞同志所谈的几个问题提出我们的几点不尽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国有林区是山西林业建设的主力军,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分析了国有林区林业生态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面临的形势、任务,提出了国有林区林业生态建设的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9.
(一) 经济体制是指经济组织形式、经济制度和经济管理方法的规范化体系。这里,经济制度的性质和经济特点是构成经济体制模式的主要依据及条件。我国是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占绝对统治地位的国家,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概念包含三层意思:  相似文献   

10.
在国有林区经济体制改革座谈会开始的时候,我想先就林业企业经济体制改革几个带根本性的重大问题,发表一些意见,以打开思路,共同努力,使会议取得应有的成效。国有林区是我国主要的林业生产基地,森林面积、蓄积和木材产量分别占全国的53.4%、70%和三分之二。这些林区大部分分布在江河上游和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在东北、内蒙古地理区域中,由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林区,形成了以森林为主体的生态体系,哺育着松嫩、三江、辽河三大平原,庇护着驰名中外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成为农  相似文献   

11.
12.
全国国有林区森工经济体制改革座谈会于1986年8月25日至9月1日在吉林省三岔子林业局召开。会议由林业部主持,参加会议的有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东北经济规划办公室、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国家物资局、财政部、全国总工会及国有林区的林业厅、林管局、林业局等单位的同志,会议代表共141人。国务院秘书长陈俊生同志,林业部部长杨钟同志都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会议主要讨论了“关于国有林区森林工业经  相似文献   

13.
14.
国有林区的体制改革尤其是林业产权制度改革问题,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和难点。2004年,我为此到全国重点国有林区伊春考察调研,对森林资源产权不明的体制弊端有了切身的感受和较清晰的认识,随即专门向国务院领导同志建议尽快启动国有林权制度改革。时隔三载,看到国有林权制度改革已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效。倍感欣慰和振奋,作为国有林权制度改革的热心支持者.我愿谈几点个人认识和体会,希望这项利国、利民、利企的改革实践取得圆满成功,以促进国有林区生态、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林业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过了近10年的曲折历程,初步打破了山林集体所有制一统天下,木材“双统”的集中型经济体制,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的发展格局。然而,改革后的林业并没有出现象农业改革后所呈现的那样的高速增长,却反而落入宏观失  相似文献   

16.
国有林区是一个以森林为主体的生态体系,也是全国最大的林业生产基地。它在全国林业建设和整个四化建设中都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什么这样说? 一,国有林区现有的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分别占全国森林总面积、总蓄积量的53.4%和70%。这些分布在东北、内蒙古、西南、西北的天然原始林和一部分人工林哺育着我国的大平原、大草原,是保障农牧业发展的天然屏障,又是长江、松花江等大江大河的源头,是农业、水利的命脉。  相似文献   

17.
社会办林业就是依靠全社会各行各业的力量共同建设和发展林业。其特点是在林业建设上,采取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各行各业一齐上,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有人出人,使林业建设成为全社会和全民的共同  相似文献   

18.
Researchonsomeproblemsofforestryindustrialization林产业已经列为福建省国民经济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林产业这根支柱能否立起来,关键在于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各地的实践已经证明,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指包括农林牧渔业的大农业)两个根本转变的有效途径。那么,对福建省林业而论,是否以林业产业化为途径来实现林产业的两个根本性转变,笔者以为对这一问题的口答是肯定的。对此谈几点看法。一、林业产业化意义及其规模化、集的化、社会化的优势第一产业的产业化概念是从种养业的产业化实践中提出来的,是在贸工农一体化基础上的延…  相似文献   

19.
对大兴安岭国有林区经济结构的现状和结构的调整,以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等所有结构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林业属于国民经济基础组成部分,其现代化改革已取得阶段性进展。面对新历史关口的新发展使命,国有林区应警惕历史"三危"现象反弹,应坚持发展特色化林业生态经济,做好发展模式的探索与优化。首先概述林业生态经济,指出林业生态经济发展原则以及驱动机制,结合国有林区的发展实际,提出可行的特色化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