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2.
<正> 砂姜黑土土质粘重,缺少有机质,缺磷,缺氮。近20年来,由于单产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含钾量也迅速下降,小麦亩产在300千克上下徘徊。笔者近12年的认真实践和大量调查,积累了高产栽培经验,特别是在今年受洪涝灾害影响以后,调整配套技术,意义重大。现将其主要改进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一、施足底肥 在洪涝灾害情况下,土壤养分淋溶,流失严重,土壤板结,养分下降,要多施有机肥,疏松土壤,一般亩施土杂 相似文献
4.
5.
6.
7.
小麦高产优质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实现小麦高产优质高效增收,应在品种选用、种子处理、整地播种、施肥浇水、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栽培技术进行探讨分析。笔者总结出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希望本文所论述的内容可以对今后的小麦高产栽培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郝清霞 《新农村(黑龙江)》2014,(12):106-106
小麦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世界有1/3以上的人口以小麦为主粮。我国小麦以冬小麦为主,且种植区域广泛,全国从南到北、从平原到山区,几乎所有农区无不栽培小麦。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居我国粮食作物第二位。小麦是我国北方人民的主食,小麦营养价值很高,自古就是滋养人体的重要食物。《本草拾遗》中提到:“小麦面,补虚,实人肤体,厚肠胃,强气力。”所含的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人体健康很有益处。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滨州市小麦产量由中产向高产过渡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研究品种、行距、播量、尿素和过磷酸钙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在该试验条件下,各因素对小麦产量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尿素>过磷酸钙>品种>播量>行距,最优处理组合为品种辐63,行距16.7 cm,播量90.0 kg/hm2,尿素360 kg/hm2,过磷酸钙1 500 kg/hm2,产量达7 413.0 kg/hm2。方差分析表明氮肥是影响小麦产量高低的主要因素。单因素试验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尿素以450kg/hm2为宜,播量以82.5~105.0kg/hm2即基本苗165万~210万株/hm2为宜。[结论]低产薄地施过磷酸钙1 500 kg/hm2、尿素525~600 kg/hm2,肥地施尿素450 kg/hm2,过磷酸钙750 kg/hm2,基本苗120~180万株/hm2,行距20~25 cm,小麦产量才能达到7 500 kg/hm2。 相似文献
10.
小麦是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的第二大粮食作物。提高小麦产量与品质对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人们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小麦具有适应性强、用途广的特点.为了更好地提高小麦产量与品质。现将在实践中探索总结的小麦高产栽培关键技术介绍如下。1严把小麦播种质量关 1.1精细整地 采用旋耕犁地,3年1次深耕,耕深25-27cm,打破犁底层;其余2年浅耕,耕深20cm左右,要耕透、耙透,做到不漏耕、不漏耙,耕层深浅一致,上虚下实,表土细碎,下无架空暗垡。1.2足墒下种 浇足底墒水。可采取待耕前浇水,一般每亩浇水100-150m^3。在没有条件浇底墒水的地区,一方面要多保蓄伏雨、秋雨,防旱蓄墒;另一方面要快收、快耕不晾茬,随耕、随耙不晾垡,抢墒适时播种。1.3选用优种 要选择适宜本区气候、土壤条件,且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经近几年的生产实践试验表明,适宜本地推广种植的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有太10604、太5902、农大211和太13606。 相似文献
11.
12.
近年来,太和县火力开展小麦单产千斤县创建活动,小麦生产技术日趋完善。现介绍55Okg/667m^2小麦生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技术指标、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等。 相似文献
13.
小麦高产栽培肥料运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对氮磷钾的吸收量因品种、品质、土壤、产量水平不同而有差异。但不同生育期吸收养分的动态是相似的。小麦的吸肥有2个高峰,即冬前分蘖期与拔节孕穗期。因此,小麦苗期应有适量的氮、磷、钾供应;拔节、孕穗到开花是小麦一生吸肥最多的时期,即需肥临界期,需要较多的养分;抽穗、扬花以后,仍要有适量氮素、磷素营养供给。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目前对我省小麦增产起了重要作用的栽培技术有:深沟高厢、排除湿害技术;适时播种和小窝密植技术;氮磷配合,重施底肥和看苗追肥技术;稻茬麦免耕栽培技术;化学除草技术;适时防治病虫技术等.为认真推广落实上述技术,现结合小麦生产实践,逐一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从秋翻整地、种子处理、施肥技术、适时播种、苗期管理、化学除草、中后期管理、化学调控、防治病虫害、及时收获等方面对习水县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阐述,以期给相关工作者或农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焦作市是闻名全国的小麦高产地区。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小麦产量稳定在 400kg以上,特别是1999年成为全国第1个小麦千斤市。在近些年来的小麦高产栽培应用实践中体会到:要实现小麦高产、稳产、优质,就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