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水稻的染色体及其片段作为供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导入到受体玉米的细胞中,和受体细胞的玉米染色体进行染色体杂交,形成新型的水稻-玉米杂交染色体,从而获得该杂交染色体表达的水稻-玉米染色体杂交植株。与未经杂交的对照玉米比较,其植株、叶片、果穗、籽粒等生物学性状均发生了明显变化。文章对该水稻-玉米112杂交品种的创制和生物学性状作一简要的分析报道。  相似文献   

2.
将豌豆的染色体及其片段作为供体,玉米细胞作为受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导入到受体玉米的细胞中,和受体细胞的玉米染色体进行染色体杂交,形成豌豆-玉米的杂交染色体,并分化培育获得豌豆-玉米染色体杂交植株。这些杂交植株产生剧烈变异,与对照玉米比较,其茎秆、叶片、果穗、籽粒等生物学性状均发生明显变化,由这些变异株中选育了两个不同的株系。对其中的豌豆-玉米216和豌豆-玉米18杂交植物的制作和生物学性状的比较作一简要的分析报道。  相似文献   

3.
提取供体小麦的染色体及其片段,在特定的条件下把它导入到受体玉米的细胞中去,和受体细胞的染色体进行染色体杂交,形成新型的小麦-玉米杂交染色体,培育成植株。该杂交植株产生剧烈变异,与对照玉米比较,其植株、叶片、果穗、籽粒等生物学性状均发生明显变化。繁育出了几个不同的株系,再经过多年的常规筛选与生化辅助验证等遗传育种方法,选育出两个性状变异明显的自交系——小麦-玉米49和小麦-玉米50。对该小麦-玉米49和小麦-玉米50杂交植物品种的制作、选育过程和生物学特征特性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4.
将紫苏染色体及其片段作为供体,和水稻受体细胞的染色体进行染色体杂交,获得紫苏-水稻杂交植株;与对照水稻比较,其生物学性状发生了明显变化。现对紫苏-水稻杂交植株的生物学性状作一分析报道。  相似文献   

5.
将玛卡染色体及其片段作为供体,和苦瓜受体细胞的染色体进行染色体杂交,获得玛卡杂交植株;与对照苦瓜比较,其生物学性状发生明显变化。本文作者对玛卡-苦瓜杂交植株的生物学性状作一分析报道。  相似文献   

6.
提取供体小麦的染色体及其片段,在特定的条件下把它导入到受体玉米的细胞中去,和受体细胞的染色体进行染色体杂交,形成新型的小麦-玉米杂交染色体,培育成植株,再经过多年的常规筛选与生化辅助验证等遗传育种方法,选育出一个性状变异明显的自交系——百绿珍珠49。与对照玉米比较,其植株、叶片、果穗、籽粒、营养成分等性状均发生明显变化。文章将对百绿珍珠49的选育过程、生物学特征特性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7.
将高粱的染色体及其片段作为供体,在特定的条件下导入到受体水稻的细胞中,和受体细胞的水稻染色体进行染色体杂交,形成新型的高粱-水稻杂交染色体,并获得高粱-水稻染色体杂交植株。与未经杂交的对照水稻比较,其植株、稻穗、谷粒等生物学性状均发生明显变化,抗旱性极强,可以在山坡干旱地栽培。本文作者对高粱-水稻杂交植物的制作和生物学性状作一简要的分析报道。  相似文献   

8.
将供体大豆的染色体及其片段和受体玉米细胞中的染色体进行染色体杂交,创制并培育成染色体杂交当代植株。其中一株当代杂交株产生剧烈变异,与对照玉米比较,生物学性状发生明显变化。该当代杂交株没有发育出雄穗,只能采用其他品种玉米(K12)的花粉进行授粉,从而获得F1种子。再经过多年的遗传育种,套袋自交至F12,选育出性状变异表现优异的自交系——豆玉1号。对该大豆-白糯玉米F12(豆玉1号)自交系品种的创制、选育过程和生物学特征和特性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9.
将大米草的染色体及其片段作为供体,在特定的条件下导入到受体水稻的细胞中,和受体细胞的水稻染色体进行染色体杂交,形成新型的大米草-水稻杂交染色体,获得大米草-水稻染色体杂交植株。与未经杂交的对照水稻比较,其植株、稻穗、谷粒等生物学性状均发生明显变化,抗盐碱性能极强,能在天然的重度盐碱地生长。对该大米草-水稻杂交植物的选育和其生物学性状作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0.
将高粱染色体作为供体,和水稻受体细胞进行染色体杂交,获得高粱-水稻杂交自交系.用其中一个自交系的细胞作为受体,导入供体牛筋草染色体,进行二次染色体杂交,获得牛筋草-(高粱-水稻)杂交植株,与对照高粱-水稻比较,其生物学性状发生明显变化.对牛筋草-(高粱-水稻)杂交植物的生物学性状作一分析报道.  相似文献   

11.
油纤兼用型亚麻种间杂交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调查收集河北张北县和崇礼县野生亚麻种质资源的基础上 ,进行了野生亚麻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性状鉴定 ,开展了亚麻野生种和栽培种的正交、反交、重复授粉、研磨花粉重复授粉及植物生长调节剂GA3、NAA、 2 4 D等滴注授粉后子房、杂交种的组织培养温室培育等试验研究 ,成功取得了种间杂交和子一代植株。  相似文献   

12.
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5号不同种植方式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强兴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8):8830-8831
[目的]探讨适应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5号的最佳种植方式。[方法]通过对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5号进行5种不同种植方式的对比试验。[结果]结果表明:种植方式不同,玉米的产量、果穗性状、植株性状、根系分布范围和数量、叶面积大小和保绿期等不同;玉米实行宽窄行双行单株错位定向移植,保证了玉米沿着最佳的生物学轨道生长发育,比其他几种移栽方式和直播增产显著。[结论]该研究为确定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5号的最佳种植方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塔城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与登海种业公司合作,针对有效积温、气候因素、品种产量、品种性状、抗病性等因子进行了记载分析,对登海种业公司的5个杂交玉米品种进行区域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在塔城地区种植的高产玉米品种。试验结果表明:登海1836产量较高,植株韧性较好,抗逆性与抗病虫能力一般,建议推荐其进入下一轮试验,以进一步确定其生物学性状与产量。  相似文献   

14.
玉米叶片保绿性生理机理及遗传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从玉米叶片保绿性的概念出发 ,综述了保绿型玉米的划分、分类及其生物学特性 ,讨论了玉米保绿性的可能生理机理 ,以及与保绿性相关的植株性状的遗传特性 ,并提出了下一步将要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对薄荷3个品种68-7、73-8、沪-39的染色体加倍植株进行增殖、生根和炼苗移栽,并观察统计了各阶段植株的生物学性状.结果表明:薄荷3个品种加倍株的增殖率、生根数及移栽成活率均低于正常株;在组培条件下,除品种68-7加倍株的生长速率小于正常株外,其他两个品种的加倍株和正常株的生长速率差异不显著;染色体加倍植株的叶形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茎变粗,节间变短,叶绿素含量显著增高,表现出了明显的多倍体特性;正常植株及其染色体加倍植株的气孔保卫细胞中叶绿体数目变化有一定的规律,可以作为薄荷倍性育种中染色体倍性变异材料的快速鉴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转基因耐盐玉米自交系的农艺性状及杂种优势表现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转基因技术创造玉米新种质已成为玉米新技术育种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有效地从玉米转基因植株及其后代中选育出优良自交系及杂交种,深入研究转基因玉米的农艺性状及杂种优势表现是十分重要的。【方法】以转betA(来自大肠杆菌的胆碱脱氢酶基因)的玉米优良自交系DH4866纯合系为材料,进行农艺性状和杂种优势表现分析。【结果】发现转基因纯合系植株及其杂交种具有明显提高的耐盐性,在含盐量较高的土地中转基因植株杂交组合的产量大幅度高于受体自交系配制的杂交组合。在不同含盐量的土地中,来自不同独立转化体的转基因植株多数保持受体自交系的基本特征,但部分农艺性状和特殊配合力出现差异,甚至达到差异极显著程度。来自同一转化体的不同转基因株系的植株,农艺性状和特殊配合力的差异一般较小,但单株产量等性状可表现显著差异。在反映经济性状的各参数中,变异幅度大的是单株产量及小区产量,这种差异在T2代和T4代转基因植株配制的杂交种中都存在,由独立转化体的遗传基础差异产生。【结论】在以玉米自交系为受体的转基因育种中,加强早期时代的定向检测和配合力测定,能够较快地获得转基因玉米优良杂交种。  相似文献   

17.
四倍体小黑麦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四体倍小黑麦(2n=4x=28,DDRR)的细胞学和农艺性状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四倍体小黑麦减数分裂异常,在中期、后期和四分体期可观察到较多的单价体、落后染色体和微核,表现出强烈的细胞学不稳定性,同时发现植株的单价体数和结实率呈显著的负相关,D与R染色体组无部份同源染色体配对行为。在四倍体小黑麦群体中,非整倍体植株的频率较低,农艺性状方面,与结实率有关的性状如穗粒数等比双亲差,小穗数、小花数等性状优于双亲,且出现了双亲都不具有的新性状如穗轴较坚韧。四倍体小黑麦不易与普通小麦杂交,ph基因有促进杂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在二年内测定了二十五个玉米杂交组合及其亲本自交系的光合速率、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及其生物学产量和籽粒产量,结果表明:1、在这些杂交组合中光合速率、叶面积、叶绿素含量等光合性状上均表现有明显的杂种优势,但依不同杂交组合而异。2、对光合速率、叶面积、叶绿素含量的杂种优势与产量杂种优势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光合速率、叶面积、叶绿素含量的杂种优势与生物学产量杂种均有显著正相关。说明生物学产量的杂种优势大部分是由于光合性状上杂种优势表现的结果。3、光合速率杂种优势与籽粒产量杂种优势相关较为密切,尤其是在苗期和灌浆末期呈极显著正相关,似乎说明在苗期有可能对杂交组合产量杂种优势的强弱进行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19.
油用亚麻杂交种产量及性状优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亚麻温敏型雄性不育系1S为母本,12个来源不同的亚麻品种为父本组配了12个杂交组合,对其F1代产量及其性状的杂种优势、性状相关性和亲子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亚麻杂交种产量的超标优势变幅为-0.76%~21.48%,平均超标优势为7.50%.单株产量具有较强的超标优势、超亲优势和超中优势,有效分茎数和每果粒数具有较强的超中优势,其它各性状的超标优势不显著.有效分茎数、有效分枝数和单株果数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F1代产量性状受亲本影响较大.有效分茎数、有效分枝数和单株果数是影响产量性状的主要因子,是亚麻单株产量杂种优势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20.
玉米重组自交系苗期耐盐相关性状QTL的初步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玉米重组自交系苗期耐盐相关性状进行QTL定位。[方法]以玉米黄早四与Mo17杂交的RIL-F7代171份材料为作图群体,构建其玉米的分子标记遗传图谱,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对玉米耐盐相差性状的QTL分析。[结果]构建了一张包含81个SSR位点,覆盖了玉米基因组10条染色体,共1 428.3 cM,标记间平均间距为17.63 cM的分子遗传连锁图谱;共检测到6个QTL,分别位于第1、5、6号染色体上。[结论]该研究对深入认识玉米耐盐遗传机理,了解控制玉米耐盐性的基因数目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以及对耐盐性的遗传效应,进行玉米耐盐性育种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基因克隆均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