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缓冲区溢出攻击是各种网络攻击方法中较普遍且危害较严重的一种。文章首先描述了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内存模型和产生的原理;然后结合缓冲区溢出漏洞的攻击源代码,分析了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实现过程;最后,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缓冲区溢出攻击的防范体系。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应用计算机快速划分地质沉积相平面展布问题,采用SuperMap的缓冲区分析方法,根据研究区单井沉积相划分和各类砂体的数据分析,对各类微相选用不同的缓冲区距离,得到各个类型的缓冲区。实际应用表明,经过缓冲区分析能迅速获得沉积相的平面展布图,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配电GIS中动态缓冲区分析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GIS中,根据地理实体对周围空间的作用不同,将缓冲区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类,对动态缓冲区不是简单的设定距离参数,而必须依据操作对象和要求,选择适用的分析模型。给出了不同的模型和变换公式,并给出实例,介绍了动态缓冲区分析的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和缓冲区的建立步骤。  相似文献   

4.
丹江口水库核心水源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蔚  马方正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23):92-96,136
丹江口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区,其土地利用变化对丹江口水库水质有重要影响.基于丹江口市2007、2012、2017年遥感影像,人机交互解译获取3期土地利用数据,构建0~1 km、>1~13 km、>13~36 km缓冲区,定量和定性方法相结合,综合分析2007—2017年丹江口市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和农地为主,土地利用变化速度2012—2017年大于2007—2012年;土地利用变化速度由大到小依次是>1~13 km缓冲区、0~1 km缓冲区、>13~36 km缓冲区;农地面积持续减少,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长.②土地利用类型转移面积由大到小依次是>1~13 km缓冲区、0~1 km缓冲区、>13~36 km缓冲区,0~1 km缓冲区内,主要是农地转变为林地、草地和水域;>1~13 km缓冲区内,农地、林地和草地相互转变,建设用地持续增加;>13~36 km缓冲区内,主要是农地、林地和草地的转变.③研究区土地利用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是>1~13 km缓冲区、0~1 km缓冲区、>13~36 km缓冲区;0~1 km缓冲区土地利用程度降低,土地开发利用减弱;>1~13 km缓冲区处于土地利用发展期,土地开发利用逐渐增大;>13~36 km缓冲区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很小.  相似文献   

5.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的缓冲区分析功能提出了一种林隙特征的定量求算方法(简称“缓冲区法”),并与相邻网格样方实测的林隙特征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缓冲区法与相邻网格样方实测的林隙大小和林隙形状等林隙特征均无显著差异,且树冠越接近圆形,林隙位置、形状和面积也越接近实际.因此,缓冲区法是一种快速、可靠的林隙大小测定方法,可作为目前地面法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6.
采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及缓冲区梯度带分析2种方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鸡西市景观格局空间分布和梯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以建设用地和耕地景观为主,从主城区向外,其景观面积比例和最大斑块指数沿着缓冲区梯度带呈下降趋势;缓冲区内的城市地表覆被变化较为强烈,呈现斑块形状多样、复杂、破碎的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7.
闽江流域典型自然保护区森林丧失的时空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闽江流域5个典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基于ArcGIS将保护区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参照区3种不同区域,分析各区域2000—2017年历年森林丧失动态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对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保护效率和缓冲区的森林“泄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从总体上看,闽江流域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保护效果理想,表现为在研究期间核心区的森林丧失率(0.51%)远低于缓冲区的森林丧失率(5.39%)和参照区的森林丧失率(7.71%);缓冲区森林丧失率与参照区森林丧失率比值也均小于1,这说明缓冲区未发生森林“泄漏”;森林丧失率的拐点出现在与自然保护区边界距离2 km处。(2)从时间动态变化上看,不同区域的森林丧失率呈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先升后降的趋势,在2008和2009年处达到峰值。(3)从保护区个体及其时间动态变化上看,5个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则存在不同程度的森林“泄漏”现象。其中,武夷山和闽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森林“泄漏”集中出现在2008、2009和2011年;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缓冲区的森林“泄漏”在2010—2017年之间均有出现;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缓冲区的森林“泄漏”集中在2013—2016年之间。而汀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缓冲区的森林“泄漏”现象比较严重,几乎在整个研究期间2001—2017均有“泄漏”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8.
植被是能量循环和水循环的一个重要因素。植被的变化会受到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该研究以海南省三亚市宁远河的大隆水库为例,以水库坝址为中心设置1类缓冲区,以河流两岸向外分别设置横向和纵向2类缓冲区,选用Landsat5遥感影像数据,利用植被覆盖度估算模型研究3种类型缓冲区内地表植被的时空变化状况,分析了水库建设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的地表植被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9.
乡村振兴背景下湖州市三林村的生态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浙江省湖州市三林村为研究对象,选取土地利用类型、植被类型、道路缓冲区、水体缓冲区、居民点缓冲区5个评价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AHP)、GIS空间分析法对村庄的生态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类型是影响三林村的最主要生态敏感性因子,其次是水体缓冲区和植被类型,道路和居民点缓冲区影响相对较弱;不敏感、低度敏感、中度敏感和高度敏感区分别占村庄总面积的17.2%、45.5%、19.2%和18.1%。高敏感区主要集中在村庄中部偏东区域,该区域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在未来发展中需加强对自然生态的保护,低敏感度主要分布在村庄东部、南部和西北部,该区域较适合进行乡村振兴的开发和建设。  相似文献   

10.
天津市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阐明天津市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生物群落及其物种多样性特征,以及群落组织化水平和物种的复杂性、丰富程度,通过调查保护区植物种类、密度、盖度、频度等数量特征,分析其重要值及植物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在没有人为干扰的生态环境中,保护区共有植物153种(除人工种植物种外),隶属43科113属,其中草本植物为主要组成成分,共136种,占总种数的88.89%。对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3个区域物种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物种丰富度Marglef指数表现为:实验区核心区缓冲区;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呈现: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Simpson指数呈现: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物种均匀度Pielou指数呈现: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综合研究结果可见:核心区具有较高的生物物种多样性,具有保护价值。未来应进一步强化保护措施,提高湿地保护区综合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1.
以富屯溪流域为研究对象,运用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提取流域的高程、坡度、基础设施缓冲区、居民点缓冲区等水土侵蚀影响因子的数字格式,分别与流域土壤侵蚀图进行叠加分析,比较各侵蚀因子对侵蚀的影响关系.结果显示,高程和坡度与土壤侵蚀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在人为因素的干扰下,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距离居民点1000 m及距离基础设施500m之内.  相似文献   

12.
拉林河流域省界缓冲区水质现状评价及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2007—2015年的水质监测数据,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对拉林河流域4个省界缓冲区的水质现状及变化趋势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拉林河吉黑缓冲区1和牤牛河吉黑缓冲区能够达到所在水功能区水质标准,拉林河吉黑缓冲区2水质状况相对较差,超标因子为氨氮和总磷,其中氨氮和总磷全年过半数月份超标,氨氮最高超标1.4倍,总磷最高超标2.55倍。2007—2015年拉林河吉黑缓冲区2水质为Ⅲ~Ⅳ类,枯水期和丰水期水质超标原因分别氨氮污染和COD污染,其中枯水期氨氮浓度比年均值高0.07~1.2倍,丰水期COD浓度比年均值高0.5~1.3倍。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GIS可以对空间数据获取—储存—管理—分析,CO2浓度及排放点可以以遥感图像呈现出来,再通过GIS设计以图像形式表现出来,及缓冲区的设计。指出碳足迹缓冲区的建立对指导"低碳城市"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根据1986年、1996年和2001年土地覆被数据,运用ARC/INFO软件,研究了黄河缓冲带的土地覆被格局变化,分析了黄河的影响程度与范围。结果表明:(1)在空间上,各缓冲区随着距河岸距离的增大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两者之间可用抛物线模型模拟。(2)在时间上,从1986年到1996年,除了在0.5km缓冲区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增加外,其他缓冲区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均减少;从1996年到2001年和从1986年到2001年,各缓冲区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均增加,黄河对土地利用的影响范围超过6km。  相似文献   

15.
为选择胸径与缓冲区类竞争指数相关关系的最佳拟合函数,研究用4种简单的初等函数计算7块杉木样地的4种缓冲区类竞争指数。结果表明:幂函数形式能最好地反映胸径与4类竞争指数的关系;各样地的空间相关距不同,相关距大小随着样地的株数密度有所变化;缓冲区距离断面积比和缓冲区断面积比两个竞争指数优于缓冲区距离直径比和缓冲区直径比;在各杉木样地中,4种竞争指数与胸径的关系呈倒"J"型分布,随着4种缓冲区类竞争指数值的增大,胸径逐渐变小,说明随着竞争压力的增大,杉木个体胸径生长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6.
农业流域河岸缓冲区研究综述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农业流域河岸缓冲区是过滤净化地表、地下径流中沉积物、氮、磷和农药等农业非点源污染的一种有效系统。缓冲区功能效益和最佳宽度随区域变化和管理目标变化,并受地形、水文、植被、土壤及湿地和洪泛区等多因素影响因此固定宽度的单一缓冲区并不能满足实际多目标管理需求。建议在进一步开发实用可变宽度缓冲区模型的基础上在所有农业流域河流全程按重要性等级建立河岸缓冲区网络,尽可能设置多区缓冲区系统,并实现优化管理。  相似文献   

17.
为加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缓冲区动物隔离场的建设与管理,有效发挥动物隔离场人工防疫屏障作用,确保输入动物无疫安全。文章对辽宁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缓冲区动物隔离场运行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提出了使动物隔离场顺利有效运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完善林业专题图系统,实现常用专题图的快速显示,文章研究了位图数据在计算机的显示缓冲区中的组织结构。通过对显示缓冲区寄存器的正确控制、完成对位图数据的读写操作、读操作存贮该闰图数据并形成磁盘数据文件;写操作将所形成的磁盘数据文件直接写入显示缓冲区,恢复屏幕图形。  相似文献   

19.
基于GIS的高速公路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MAPGIS软件,对高速公路临时用地复垦进行适宜性评价,通过空间叠加分析和缓冲区分析以及属性数据库的建立实现了信息查询,为合理复垦、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王冷 《农业与技术》2009,29(5):175-176
在PowerBuilder中,数据窗口DataWindow是用户前端用来存储、操纵数据的对象。在每一个DataWindow对象中有4个二维表作为数据缓冲区,用来存储查询到的数据。用户在DataWindow中对数据处理系统内部的操作实际上都是将数据在这几个缓冲区中进行的修改和移动,最后在用户提交数据库时,系统根据这四个缓冲区中的信息形成SQL的INSERT,UPDATE,DELETE等语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