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脱毒马铃薯试管苗大田生产效果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前 言利用网室进行脱毒试管苗微型薯的生产 ,是目前很多科研单位所采取的措施 ,但由于温网室条件下所生产出的微型薯成本较高 ,如政府不补贴 ,山区农户一般难以接受 ,这样就限制了脱毒技术的普及和加速推广。为了加速脱毒种薯成果的转化 ,降低成本 ,缩短脱毒良繁的中间环节 ,找出一条即有利该项技术的推广 ,成本又低 ,薯农易接受的推广之路 ,我所于 1999~ 2 0 0 0年进行了大胆尝试 ,利用育苗盘中移栽成活的试管苗和扦插苗直接送往海拔 2 80 0m以上的虫源少、土壤肥沃、气候冷凉的太安基点进行大田微型薯快速繁殖 ,获得了可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脱毒苗双株扦插生产微型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秀英  郭尚  杨忠 《中国马铃薯》2003,17(5):286-287
1 前 言马铃薯生产实践证明 ,脱毒种薯有十分显著的增产效果 ,一般可增产 30 %~ 80 % ,甚至成倍增长 ,但是生产脱毒种薯繁殖系数低 ,成本高昂 ,推广脱毒种薯受到制约。我们通过温室试管苗植株加快扦插繁殖速度 ,由过去的单株扦插改为双株扦插 ,效率提高了 1倍 ,此方法简单 ,便于操作 ,省工、省投资 ,实用性强 ,为生产脱毒微型薯创造出一条新途径 ,将为提高脱毒种薯的覆盖面起到积极作用2 材料与方法试验在本所防虫网室中进行 ,采用 6 0cm×2 4cm× 8cm的育苗盘 ,脱毒苗于 6月 11日扦插 ,8月 10日收获 ,生产周期为 6 0d。2 1 试验材料…  相似文献   

3.
摘取腋芽薯对脱毒马铃薯扦插苗生产微型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温室条件下 ,使用相同的无土栽培基质 (蛭石 ) ,利用脱毒试管苗和扦插苗生产微型薯 ,扦插苗采用摘取腋芽薯和不摘取的管理办法 ,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 :扦插苗生产微型薯单粒重达7 0 g ,试管苗单粒重为 4 5 g ,摘取腋芽薯扦插苗达 4 0 g ,单株结薯和单位面积 (m2 )结薯分别比扦插苗高 76 3%和 6 1 1%。而试管苗和摘取腋芽薯扦插苗则相差不大。而扦插苗 >1g微型薯比例达90 %,试管苗仅 82 %,摘取腋芽薯扦插苗为 83%,单位面积产量三者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4.
1 前 言目前 ,马铃薯脱毒技术已经很广泛地应用于马铃薯生产 ,并取得了非常明显的增产、增收的效果。但常规利用试管苗扦插生产微型薯的技术存在成本高 ,生产出的微型薯百粒重低 ,在进一步繁育过程中会导致发芽势弱 ,容易烂薯的现象。同时 ,试管苗扦插生产出的微型薯中小于 1g的薯较多 ,这些非常小的微型薯就更难在生产上直接应用。为了降低成本 ,提高微型薯百粒重 ,我们于 2 0 0 1年春季进行了试管苗扦插与微型薯苗扦插生产微型薯技术的比较试验。2 材料与方法2 1 材料供试材料为郑薯 5号脱毒微型薯 (小于 1g)、脱毒试管苗 ,郑薯 6…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和扦插苗的微型薯生产比较实验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试验研究了在温室条件下 ,使用相同的无土栽培基质 (珍珠岩 :蛭石 =1∶1) ,脱毒试管苗和扦插试管苗生产微型薯的比较实验。实验结果表明 :扦插苗生产的微型薯 ,单粒重达到 4 0 2 g ,试管苗只有 2 95g。而试管苗生产的微型薯 ,单株结薯数、单位面积 ( 1m2 )结薯数分别高于扦插苗58 2 9%、 68 61% ,两者的单位面积 ( 1m2 )产量相近 ,试管苗略高于扦插苗的微型薯产量 ,>1g的微型薯比例扦插苗达 85 58% ,高于试管苗 5 6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1 前 言用脱毒马铃薯做种薯可增产 30 %以上 ,这是实践所证明的。然而 ,目前生产脱毒种薯的成本高 ,脱毒种薯的售价偏高 ,不仅制约了脱毒种薯的推广 ,而且因为种薯的使用年代长 ,导致脱毒种薯的优良性状再度退化。脱毒种薯的繁殖过程大体分为试管苗繁殖阶段 ,温室扦插剪切繁殖假植苗 ,生产微型薯阶段或移栽假植苗生产原原种阶段。在试管苗繁殖阶段 ,由于技术性较高 ,设备投资大 ,因此生产出的试管苗成本较高 ,这是造成脱毒种薯成本高的主要原因。在温室扦插剪切繁殖假植苗阶段 ,如果管理措施得当 ,就可以成倍地提高试管苗的剪切繁殖率。作…  相似文献   

7.
<正> 在利用马铃薯试管薯生产无病毒种薯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移植时使用人工较多,移植成活率低.我们采用试管苗茎段土壤扦插与纸筒护根育苗相结合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试管苗由异养到自养过渡环节中的困难,初步总结出一套成本较低、方便移植、成活率高的实用技术.1 材料和方法利用本公司培养繁殖的克新1号等5个马铃薯品种的试管苗,经ELISA和R-PAGE方法检测,均无PVX,PVY,  相似文献   

8.
以温室微型薯生产为基础的网棚原原种生产是种薯生产中重要的环节。如何提高繁殖效率,降低繁殖成本是马铃薯种薯规模生产的技术和关键。使用营养钵育苗在具备了一定的条件、设施的基础上,2001~2002年我们在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生产中大胆地采用了此项技术,获得了成功。1 营养钵育苗技术的主要优点(1)移栽成活率高:营养钵育苗成活率可达95%以上,纸筒育苗只有70%。在营养钵或纸筒中缓苗后,将营养钵苗和纸筒育苗同时移入网棚,前者表现出明显优势,在网棚中缓苗快,苗高,苗壮。(2)加快了繁殖进程:采用营养钵育苗技术,使试管苗直接入网棚或裸栽…  相似文献   

9.
莲雾组培苗幼态扦插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莲雾组培和快速繁殖取得成功基础上,利用组培苗的幼态的顶梢和萌芽条作插穗扦插育苗培育苗木,作为组培快繁的配套技术,降低了成本。本文对幼态扦插育苗技术中的采穗圃的建立、插穗条采集和处理、扦插方法、扦插环境调控、扦插苗护理等主要环节关键技术作较系统地介绍。  相似文献   

10.
从温室扦插剪切繁殖苗、微型薯的收获及剪切苗的移植等方面介绍了网室生产脱毒原原种技术,并从选地与整地、种薯选择及种薯催芽处理、适时播种等方面阐述了马铃薯种薯繁育技术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脱毒原原种微型化生产的技术关键在于控制植株个体生长;而其首要条件是种苗基础和营养水平.利用普通日光温室,在瓶苗假植或使用已有的微型薯育苗的基础上,采取砂床剪枝扦插和高密度少肥栽培生产微型薯,比移栽瓶苗或直播微型薯的办法更好.即在剪枝扦插后40天收获,平均获得单薯重1~5克的微型薯个数占总数的(76.0~91.6%,最高达100%.单薯重1克以上的4个规格1~3克、大于3克、大于5克、大于10克)微型薯直播亩产达1806~2194公斤,接近或超过大薯切块直播(1962公斤/亩),但4个规格微型薯的含量不呈规律性差异.单薯重小于1克的微型薯育苗移栽亩产达2299公斤,略高于大规格微型薯直播产量.但考虑其利用价值,将单薯重小于1克的微型薯作为脱毒原原种微型化生产的基础种苗使用更合适.  相似文献   

12.
以马铃薯脱毒组培苗为试验材料,对N、P、K、Ca、Mg 5种元素的缺失、适量和加量而影响马铃薯脱毒组培苗生长状况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各种元素的用量对组培苗的初生根时间影响较小,无明显差异;不同品系的脱毒组培苗对各种元素的需求量不同,总的来说,P、Ca、Mg的加量使用能够促进组培苗的生长;各种元素的缺失和加量对组培苗的黑尖、分枝等不良性状的影响以及对组培苗的有效叶片数、生根率、平均根长、平均株高等指标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品系间差异。因此,建立马铃薯脱毒组培苗的快繁体系要根据繁育品系的不同,使用相应的优化培养基,这样既能减少马铃薯组培苗生长过程中的黑尖、分枝和苗弱等现象,又能促进生根和有效叶片的形成,保障和提高马铃薯脱毒组培苗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Plantlets produced from meristem culture of six advanced cultivars (Agria, Advanced clone 397007-9, Marfona, Sante, Satina and Ceaser) propagated by single node cuttings arranged in a RCBD base factorial design with ten replications. Factor A was plantlets produced from meristem culture of advanced cultivars and factor B was seven treatments (four concentrations of potassium humate as 0.5, 1, 1.5 and 2 mL, one concentrations of kadostim as 1 mL, compound concentration of potassium humate and kadostim as 1 ml L(-1) MS media culture and without them as control). Produced plantlets transplanted into the planting beds of Pitmass (Biolan) with punce (1:1 v/v) in the greenhouse. Some of traits measured such as average weight and number of mini-tuber per plant after harvesting. Results of analysis of variances showed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effects of kadostim and potassium humate on advanced cultivars, for transplantation into the greenhouse, stem solidity and rhizo-genesis characters. So transplantation days decreased from 30 to 13 days in MS media culture with compound of potassium humate + kadostim by concentration of 1 ml L(-1) MS media culture, also decreased to 15 days in MS media culture with kadostim by concentration of 1 ml L(-1) MS media culture and also decreased to 22 days in MS culture with potassium humate by concentration of 1 and 1.5 ml L(-1) MS media culture and plantlets had the highest stem solidity and better rhizo-genesis in all of treatments. Agria, Sante and Marfona transplanted earlier and Ceaser transplanted later than others to the greenhouse. Compound concentration of potassium humate and kadostim 1 ml L(-1) MS media culture had the highest number of mini-tubers per plant and potassium humate 0.5 ml L(-1) MS and Kadostim 1 ml L(-1) MS had the highest mini-tuber weight per plant and average of mini-tuber weight per plant. Agria had the highest number and average of weight of mini-tubers per plant. Potassium humate 0.5 ml L(-1) MS in satina, kadostim 1 ml L(-1) MS in marfona and potassium humate + kadostim 1 ml L(-1) MS in Agria had the highest number of mini-tubers per plant. Increasing rate of weight and number of mini-tubers per plant with potassium humate and kadostim in all of advanced cultivars were more than control.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讨论了卡拉胶和琼脂为固定物,对马铃薯脱毒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用卡拉胶培养的组培苗生长明显快于琼脂培养基的组培苗,且生产成本低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茎尖培养脱毒与种质资源试管保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MA+BAP0. 1~0. 5毫克/升+GA0. 5毫克/升+NAA0. 01毫克/升培养基培养马铃著茎尖效果很好,生产出无PVX,PVY 等5种病毒10个品种的试管苗67株和脱毒种薯。此外还有500个品种(系)获得了试管苗。试管保存种质资源选用MS 培养基效果好。试管内装入15ml 培养基较适宜,培养基中加入脱落酸和甘露醇能抑制试管苗生长,对延长保存期有一定效果,其中以4%的甘露醇效果最佳,存放550天试管苟存活率仍在36%,比对照高1倍多。采用塑料薄膜封闭试管口,代替棉塞,也能延长保存期。总之:经上述几方面改进,在常温条件下,可使试管苗继代保存期由过去的1年转管3~4次,延长到1~1. 5年转管1次。  相似文献   

16.
甘蔗茎尖胚状体脱毒苗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甘蔗新台糖22号为材料,比较茎尖胚状体、茎尖与腋芽3种分化成苗繁育方法在不同时期接种、不同激素水平下的组培苗增殖速度、苗素质及脱毒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组培苗繁殖速度以茎尖胚状体分化苗最快,增殖5代后扩繁2589倍,茎尖297倍,腋芽104倍,培养基以6-BA 1.5mg/L+NAA 0.01~0.1mg/L增殖效果最好;组培苗质量与繁殖速度相反;出现不正常生长的苗类型有白化苗、细弱小苗、玻璃化苗、疯长苗4种,茎尖胚状体苗发生率1.77%,茎尖苗1.56%,腋芽苗0.31%;不同处理间组培苗生根及移栽成活率差异不显著,生根率茎尖胚状体苗75.3%、茎尖苗76.9%、腋芽苗76.6%,移栽成活率茎尖胚状体苗94.8%、茎尖苗95.4%、腋芽苗95.1%,生根培养基以NAA7.5mg/L+ABA 2.5mg/L最好;去除RSD、花叶病方面,以茎尖胚状体苗最好,RSD去除率95%、花叶病去除率100%,茎尖苗RSD去除率70%、花叶病75%,腋芽苗未能去除RSD、花叶病。应用茎尖胚性细胞再生植株,脱毒效果好,繁殖速度快,可克服目前脱毒苗生产中试管苗扩繁量小、成本高的难题。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Y病毒一步RT-PCR检测试剂盒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对马铃薯的危害最大,可导致马铃薯退化,降低马铃薯产量。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就是培养脱毒种薯,但是否完全脱毒需要经过检测才能证实。本研究依据PVY CP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引物PY1、PY2,以带毒样品植物总RNA为模板,在同一个反应中同时加入反转录和PCR反应所需试剂,反应程序中包括反转录和PCR反应所需条件,进行反应扩增,带毒样品扩增得到340 bp的目的条带,而健康对照无此目的条带,从而建立了PVY的一步RT-PCR检测技术,并组装成试剂盒。该试剂盒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特异性,灵敏度可以检测到带毒植物组织下限的6.25μg,高于ELISA(100μg)和NASH(15μg)的灵敏度,虽然和常规方法的灵敏度相同,但更为快速、简便、易于操作,适合脱毒苗和脱毒种薯生产单位做大量样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
以早熟品种“中薯2号”、中熟品种“克新3号”和中晚熟品种“金冠”为试验材料,进行了马铃薯试管苗茎叶过氧化物酶及根部脱氢酶活性分析.结果表明,品种间茎叶过氧化物酶及根部脱氢酶活性与品种熟性有关,早熟品种高于晚熟品种。试管苗徒长、叶片黄化及植株衰老,可使茎叶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强。根部脱氢酶活性与试管苗生长势有关,根系发达,植株健壮,根部脱氨酶活性高。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马铃薯脱毒苗切繁方法是将带有一个叶片的单茎节切段接种于培养基中培养成苗,本研究以马铃薯品种大西洋、无花的试管苗为材料,用剪去根部和顶芽的多茎节切段,接种于含有不同激素及配比的培养基中培养。结果表明,MS培养基附加1.0mg/L BA和1.0 mg/L的NAA,可使得每个腋芽萌发并快速生根、成苗,按照此程序继续进行继代扩繁,我们称之为"藕式"快速繁殖方法。该方法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在温室条件下的适宜扦插密度问题,利用早熟品种荷兰15号、中熟品种尤金和中晚熟品种克新13号的脱毒试管苗为试验材料,种植并生产原原种。采用单因素随机设计,设密度分别为每平方米154株、182株、222株、286株、400株和667株共6个处理,用方差分析探讨了扦插密度与结薯个数(单位面积上的商品薯数、单株商品薯数、单位面积上的结薯总个数、单株结薯总个数)、产量参数(单位面积上的商品薯产量、单株商品薯产量、单位面积上的总产量、单株产量)和经济参数(利润和经济效益)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荷兰15号、尤金和克新13号的脱毒试管苗扦插密度每平方米在154~667株之间时,随着扦插密度的增大,其结薯总个数均逐渐增多,单株商品薯产量和单株产量均逐渐变低;这3个品种在每平方米上的商品薯产量、总产量、利润和经济效益的变化趋势不同;通过结薯个数和经济参数的综合评价,得出荷兰15号和尤金的适宜扦插密度每平方米为400株,克新13号的适宜扦插密度为286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