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蹄是种公牛重要的器官,蹄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种公牛生产性能的发挥。种公牛蹄病包括蹄变形和蹄病。蹄变形分为长蹄、宽蹄、翻卷蹄,蹄病分为蹄叶炎、趾(指)间皮炎、趾(指)皮炎(毛状疣)和腐蹄病等。1病因1.1遗传性因素蹄病具有一定的遗传性,蹄病的易感性跟牛的品种有关,研究表明,美国、加拿大黑白花牛蹄病发生相对较少,荷兰黑白花牛蹄病发病最多。有些蹄病,如蹄叶炎、指(趾)间增生  相似文献   

2.
奶牛蹄病是奶牛最常发疾病之一,由于各种不良因素(营养因素、管理因素及遗传因素)综合作用,致使蹄角质异常生长且蹄外形发生改变。随着奶牛集约化饲养程度的不断加强和产奶量的持续性提高,奶牛蹄病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正>奶牛蹄病是奶牛最常发疾病之一,由于各种不良因素(营养因素、管理因素及遗传因素)综合作用,致使蹄角质异常生长且蹄外形发生改变。随着奶牛集约化饲养程度的不断加强和产奶量的持续性提  相似文献   

4.
奶牛肢蹄病被认为是奶牛场三种常见疾病之一,给奶牛场的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本文介绍了奶牛蹄病的生成因素,提出了几种预防和治疗的措施,仅供奶牛养殖者参考。1蹄病的生成因素1.1不同品种的牛,蹄病的易感性各不相同。有些蹄病如蹄叶炎、螺旋状变形蹄及指(趾)间增生具有遗传特性。1.2夏、秋季节雨水较多,圈舍泥泞,粪便淤积,卫生条件较差,牛蹄长期浸渍污物中,使蹄角质软化,抵抗力降低,易发生蹄病。1.3牛长期站于水泥地面,易使软化角质过度磨损,造成蹄底严重挫伤。1.4牛运动量不足,影响牛蹄的正常磨损,易造成各种蹄变形。1.5饲料霉败变质、饲…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奶牛场的实际情况,首先对蹄病的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主要原因有营养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遗传因素和疾病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修蹄和蹄浴是预防和治疗奶牛蹄病的主要措施,并详细介绍了修蹄和蹄浴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种猪裂蹄病的危害。种猪因为患病而导致运动障碍,出现不能负重,直接影响采食量,影响种猪的发育。那么导致猪裂蹄病的原因有哪些,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1)物理性因素。猪圈过分干燥会造成蹄裂,冻伤也会导致种猪裂蹄病的发生。长途运输会导致种猪应激反应,出现跛行,检查时表现不安。由于地面光滑,种猪体重较大,起立时造成悬蹄撕裂后感染。2)营养性因素。生物素缺乏造成种猪裂蹄病,如硒中毒会造成蹄冠皮肤破溃,维生素C缺乏会造  相似文献   

7.
正蹄病的防治在奶牛饲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奶牛蹄病不仅能够导致奶牛的繁殖性能、产奶量和乳品品质降低,而且能使奶牛饲养医药成本和淘汰率增加,从而给奶牛饲养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奶牛蹄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圈舍环境、饲料营养、饲养管理、保健措施、病菌毒的感染及消化、生殖系统等疾病的继发密不可分,本文就奶牛蹄病的病因及防治进行浅析。1奶牛蹄病发生的原因(1)遗传直接决定牛对蹄病的易感程度,奶牛肢蹄  相似文献   

8.
母猪正常淘汰比例低,而疾病因素淘汰较高,如何降低母猪异常淘汰?笔者认为,疾病因素主要是肢蹄病与子宫炎,控制这两方面的疾病,可以快速降低母猪异常淘汰比例。1导致母猪发生肢蹄病与子宫炎的原因1)母猪肢蹄病发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石河子地区奶牛蹄病病因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新疆石河子地区奶牛蹄病的发生情况,从而为综合防治提供依据,于2013年2月份—2015年10月份对石河子地区12个规模牛场进行了奶牛蹄病的发病原因、主要病种、临床症状、饲养管理等情况的追溯性调查。结果表明:石河子地区奶牛蹄病主要有14种,总体发病率达37.55%,发病率较高的四种蹄病分别为蹄变形、蹄叶炎、指(趾)间皮炎、蹄糜烂,占到发病总数的77.08%,成为奶牛淘汰的主要原因之一;蹄病的发病率、治愈率与修蹄次数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修蹄是降低奶牛蹄病发生的主要管理措施;说明新疆石河子地区奶牛蹄病病种多,病因复杂,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蹄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分析公猪月龄、栏舍类型及早期跛行、蹄部损伤、骨密度、血清Ca和P含量等因素与公猪肢蹄病发生的关系,解析导致公猪肢蹄病淘汰的关键影响因素。实验收集2021年11月份952头杜洛克公猪的品系、血统、月龄、猪群类型、供种猪场、栏舍类型等基础信息,检测公猪跛行评分、蹄部损伤评分、骨密度、血清Ca、血清P含量。追踪公猪后续一年内的淘汰情况,以620头未淘汰公猪和147头因肢蹄病淘汰公猪为分析对象,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公猪肢蹄病淘汰的关键影响因素。结果发现,952头杜洛克公猪在一年内有332头公猪被淘汰,其中,肢蹄病(147头,44.28%)是导致公猪淘汰的最主要原因。单变量Logistic回归法初步筛选到供种猪场、品系、血统、年龄、跛行评分和蹄部损伤评分因素均与公猪肢蹄病淘汰有关。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从上述多个因素中筛选到显著影响公猪肢蹄病淘汰的因素为月龄、跛行和蹄部损伤因素。其中,60月龄以上公猪相较于24月龄及以下(OR:0.24; 95%CI:0.06~0.92)、25~36月龄(OR:0.22;95%CI:0.06~0.85)和37~48月龄(O...  相似文献   

11.
<正>猪蹄病通常是由于圈舍卫生不良、地面破损失修、外伤、疾病以及不合理使用消毒药等发生,常见蹄病为裂蹄、腐蹄、蹄冠化脓等。猪只发病后,本可作为种用的母猪,只能淘汰处理,从而给养猪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1发生原因1.1物理性因素猪只发生蹄病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发生冻伤。一般来说,当养猪专业户或者规模化养猪场的种猪圈舍(主要是指空怀母、种公猪、后备种猪圈舍)温度过低,有时甚至低于-4℃,加之圈舍地面潮湿冰冷,舍内没有取暖设施,  相似文献   

12.
对哈市某牛场2005年1月~2006年12月发生蹄病的284头奶牛,从泌乳量、胎次及发病月份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泌乳量在4500kg~6500kg之间的奶牛蹄病发生率最高,6500kg以上者发生蹄病的奶牛比例下降;2~4胎期间蹄病发生率较其他胎次期间发生率高;7~9月份蹄病发生率较其他月份高。蹄病发生后,泌乳量也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13.
为给新疆垦区集约化奶牛场制定综合防治措施提供依据,选取2016年2-5月新疆垦区11个集约化奶牛场的9 718头奶牛为研究对象,统计奶牛蹄病的发病率,分析其发生特点。结果表明:新疆垦区集约化奶牛场春季蹄病主要为蹄壁过长、腐蹄病、蹄叶炎、蹄底脓肿或溃疡、蹄冠病、白线病,总发病率为5.66%,其中,腐蹄病、蹄壁过长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其他蹄病(P0.05),占所有蹄病的33.82%、32.18%,高产泌乳奶牛蹄病发生率最高(10.94%),青年牛蹄病发生率最低(0.59%),干奶牛蹄病发生率居中(5.90%)。表明新疆垦区集约化奶牛场奶牛蹄病的发生与年龄、泌乳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正>蹄病在奶牛生产上引起的损失较大,因为蹄病淘汰的牛数量较多。对于牛的蹄病,目前主要是进行护蹄、修蹄和临床治疗,很多养殖户对蹄病了解不够完全。治疗蹄病首先要了解蹄病的发生原因,只有了解蹄病的发病原因才能够更好的进行防治。1感染感染性病因一般是由病原菌引起,或者是蹄部破损以后激发感染,这种叫感染性蹄病,包括蹄底溃疡。口蹄疫发生过程中,蹄部的病变就属于感染性因素造成的。趾间糜烂也是最常见的腐蹄病,这些都是  相似文献   

15.
蹄病是奶牛蹄的病理变化,包括蹄病和蹄变形。蹄变形指蹄的形状发生改变,蹄病指蹄发生的病理变化,表现为红肿热痛和出现功能障碍。蹄变形是蹄病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在奶牛养殖的过程当中,需要防治的疾病多种多样,其中奶牛的肢蹄病就是发病率较高的一种。而肢蹄病当中又包含了各种发生于奶牛四肢以及蹄部的疾病。引发这些疾病的因素多种多样,除了奶牛本身的饮食结构和营养摄入因素之外,还有其居住环境等因素,都会共同作用于奶牛身上,导致其肢蹄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正蹄病是影响奶牛养殖的三大疾病之一,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奶牛蹄病发病数也越来越多,给奶牛业带来巨大损失。了解病因和常用诊疗手段是降低和控制奶牛蹄病必不可少的条件。1蹄病病因学1.1遗传因素不同品种奶牛蹄病发病率也不相同,北美地区黑白花牛蹄病发生几率相对较少,荷斯坦奶牛蹄病发病几率相对较多。就蹄病本身而言,有些蹄病如趾骨畸形、内卷趾和螺旋形趾则具有明显的遗传性。1.2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8.
正奶牛蹄病是影响奶牛健康和生产性能的一种常见病,临床上主要有蹄变形和腐蹄病两种。据报道,我国奶牛蹄病的发病率在30%以上,夏季炎热地区尤为严重。山西省朔州市是一个奶牛养殖大市,2014年年底,全市奶牛存栏量占到全省的一半。因此,做好奶牛蹄部的卫生保健,预防蹄部疾病,对提高该市奶牛养殖经济效益意义重大。一、奶牛蹄病发生原因1.营养因素。(1)钙磷比例不当或不  相似文献   

19.
蹄病为奶牛蹄的病理变化,包括蹄病和蹄变形。蹄变形指蹄的形状发生改变,蹄病指蹄已发生病理变化,临床表现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20.
于团  刘刚  孙强 《中国乳业》2024,(2):60-64
奶牛肢蹄病已成为现代奶牛饲养过程中,严重影响奶牛场经济效益的疾病之一。肢蹄病发生后,明显影响奶牛的运动和采食能力,影响奶牛产奶量和繁殖性能,严重者甚至被过早淘汰。本研究对奶牛肢蹄病的现状、发病原因等介绍分析,指出奶牛肢蹄病的发病原因有遗传因素、日粮营养因素、场地因素、管理因素、病原因素等,进而总结出防控本病的措施。在治疗方面,可以采取蹄部外用药和封闭疗法;在预防方面,要调整奶牛日粮结构,定期进行蹄浴,加强蹄部保健,加强日常管理工作,培育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