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枯草芽孢杆菌防治甜菜褐斑病田间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生 《中国糖料》2012,(2):47-48
1000亿活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防治甜菜褐斑病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甜菜褐斑病发病初期施药,225g/hm2连施3次,间隔7~10d,对甜菜褐斑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对甜菜生长安全,是防治甜菜褐斑病的理想药  相似文献   

2.
草莓白粉病是琼海草莓生产中的常发性主要病害,严重影响草莓的生产。琼海草莓种植期间低温、高湿气候情况频发,有利于草莓白粉病的发生。通过不同配方组合发现:枯草芽孢杆菌按4 050 g/hm2用量单独使用,预防草莓白粉病防效达92.09%,发病后混合化学药剂露娜森做治疗,具有防效快、持效期长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明枯草芽孢杆菌对茶树的增产效果,采用芽叶称重的方法比较研究了各处理的增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1000亿活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WG)A、B型600倍液对茶树的增产效果均极显著地高于清水对照,该药剂适宜作为叶面肥在茶园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大豆菌核病生物防治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大豆菌核病又称白腐病,流行年份可减产20%~30%,大豆菌核病是黑龙江省近年来危害大豆的重要病害,发生严重的可达到50%以上,导致百粒重严重下降,造成减产甚至绝产。应用加收米和菌克毒克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显示加收米和菌克毒克拌种,并在发病前用菌克毒克喷施茎部防治效果较好,防效达69.7%,只用加收米拌种,并在发病前用菌克毒克喷施茎部防治,防效达51.9%,增产13.16%~20.28%。  相似文献   

5.
枯草芽孢杆菌BS-2对脉孢菌的抑菌活性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S-2对脉孢菌(Neurospora)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本文通过对枯草芽孢杆菌BS-2进行紫外诱变,获得了抑菌活性比出发菌株增强的突变株BS-2-E和抑菌活性完全丧失的突变株BS-2-N。用LC-MS分析BS-2、BS-2-E及BS-2-N发酵液的盐酸粗提物,比较这3个菌株的质谱响应峰,初步认为BS-2的抑菌活性物质主要是伊枯草菌素(iturins)和芬枯草菌素B(fengycin B)。  相似文献   

6.
大豆菌核病是由子囊菌亚门的真菌侵染所引起的,病菌除危害大豆外,还侵害油菜,向日葵,马铃薯等多种作物。赵光地区近几年来由于调整种植业结构的需要,油菜,向日葵,马铃薯,重茬大豆的面积进一步扩大,大豆菌核病的发生与危害也逐年加重,在部分生产队成为主要病害。对大豆菌核病防治的宗旨是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充分利用耕作,轮作,药剂防治等多种手段来进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7.
枯草芽孢杆菌防治稻瘟病、纹枯病药效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应用枯草芽孢杆菌与使百克在防治水稻稻瘟病、纹枯病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叶瘟、穗颈瘟发病初期各喷施一次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对叶瘟、纹枯病的防治可达到78.1%和62.1%。其防效均高于使百克处理,并且安全性好,秋后测产各项经济性状均有提高,增产幅度可达到10%。  相似文献   

8.
通过试验,观测不同剂量下的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生物药剂克枯草芽孢杆菌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及对产量的影响已经达到化学药剂的防治标准,但对于已发病的治疗效果不是很理想。克枯草芽孢杆菌在盘锦地区的常用量以10 g/667 m~2较理想。  相似文献   

9.
枯草芽孢杆菌在农作物生产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在土壤提质改良、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提高、耕作土壤降害与修复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作物生产上枯草芽孢杆菌与环境相关影响因子间其专业化功能开发研究及其分子生物学水平上的作用机理等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通过小区试验与田间示范相结合,对枯草芽孢杆菌随水滴施防治黄萎病的效果以及对棉花产量的影响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在小区试验中,枯草芽孢杆菌随水滴施后,对黄萎病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防效随试验施药量增加而增加;同时较对照病指明显降低,尤其是666.7m2用量600g处理。2年中病指变化不明显,在产量上,施药处理明显高于对照处理,其中处理3增产最为明显,2年平均增产达12.78%。大田示范中,防治黄萎病效果同样明显,2年平均病指低于对照6.0以上,产量增加12.99%以上。所以,小区与田间示范均证明枯草芽孢杆菌随水滴施可以防治黄萎病发生,并能增加棉花产量。  相似文献   

11.
对来自黑龙江省伊春、绥化、鹤岗和佳木斯地区的88个大豆菌核病菌分离物进行了生长特性和菌丝体亲和型研究.结果表明,4个地区的分离物菌落形态、菌丝生长速率、菌核产生位置、菌核数量及重量均有差异.88个分离物按菌落特征分为5型,每种菌落形态分离物之间在菌丝生长速率、菌核数量及重量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菌丝体亲和型测定表明,88个分离物共分为29个菌丝体亲和群(MCC),其中24个(82.8%)亲和群由自身亲和的单个分离物组成,最大的亲和群由来自绥化、鹤岗和佳木斯地区的43个分离物组成.同一亲和群内分离物的生物学特性也不一致.表明黑龙江省大豆菌核病菌具有较丰富的多样性和遗传异质性.  相似文献   

12.
油菜菌核病菌系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火柴棍菌丝接种法,将23个油菜菌核病菌系接种甘蓝型油菜植株茎秆内,通过比较病斑长度,评价不同菌系的致病能力。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菌系对感病和抗病品种均能致病,但病斑长度有明显差异,同源子囊孢子系以及不同来源菌系的致病力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核盘菌在大豆叶片上的侵染过程,初步发现该病菌首先在大豆叶表面上形成复合附着器。该附着器可能产生某些酶类软化溶解大豆叶表面,以帮助该病菌侵入叶片内。侵入叶片以后,该病菌既能在叶肉细胞间又能在叶肉细胞内生长。在此过程中,该菌仍借助于酶的分解作用破坏寄主组织,直至再突破叶面角质层,出现在叶面上。然后该菌在叶面上形成菌核。在大豆不同生育期,该病原侵染寄主大豆的速度有所不同。苗期最快,花期最慢。  相似文献   

14.
油菜内生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Y-2产生2种类型的抗真菌物质,一种是挥发性的de物质,可以有效地抑制油菜菌核病菌的生长;另一种是分泌到培养液中的物质。重点研究第二类抗菌物质的提取和纯化分析方法。试验证明BY-2 产生和积累高效抑制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Lib.)de Bary)生长的细胞外分泌型物质,其发酵上清液与油菜菌核病菌对峙培养形成了2.8 cm的抑菌圈;采用离心收集发酵液上清液、调节酸性条件、甲醇溶解和Sephadex G25葡聚糖凝胶柱层析等方法,可以沉淀、萃取收集和纯化该物质,而且收集率高、活性强、纯度高。  相似文献   

15.
利用微卫星标记分析核盘菌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微卫星(SSR)标记,分析来自欧洲和中国的30个核盘菌菌株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结果表明,3对微卫星引物共扩增出21条清晰的谱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7条谱带,片段长度为158bp~358bp。根据SSR分析结果,30个核盘菌分离物具有较高的遗传相似性。物种水平的Nei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139 3,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248 8。不同菌株群体的Nei遗传距离都较小,为0.009 6~0.049 6。其中俄罗斯群体和奥地利及英国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大。从30个菌株的UPGMA聚类分析结果看,核盘菌群体结构与地理来源没有明显的直接关系。许多地理来源相同的菌株分散在不同的组里。仅第三组组内的菌株地理来源一致,均来自于中国,且遗传距离比其他菌株的远。群体遗传分析显示,总群体的基因流比较高(2.111 6),基因分化系数比较低(0.191 5)。  相似文献   

16.
寒地春油菜菌核病流行预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建立春油菜菌核病流行预测模型,利用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1991-1998年春油菜不同生育期各气象因子与菌核病发病率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春油菜花期的气象因子对菌核病茎部发病率影响最大,其中6月下旬平均气温和7月中旬降水量是关键因子.利用花期各气象因子建立了春油菜菌核病茎部发病率回归模拟方程为:Y=-34.230056 0.405018X1-8.759353X2 9.274252X3 0.024760X4 0.1893376X5 2.835423X6同时组建了神经网络模拟模型,得到了较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油菜菌核病菌对多菌灵的敏感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监测目前油菜菌核病菌对多菌灵抗性现状,对从江苏省各地采集的油菜菌核病病原菌菌株以及海安、苏州和高淳三地的油菜菌核病病原菌田间群体菌株进行了多菌灵的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江苏省油菜菌核病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已经产生,不同地区菌株对多菌灵的抗性比率不同。在苏州的田间菌株群体中抗性菌株的比率达到28.12%,而在高淳等地的菌株中没有检测到抗性菌株的存在。抗性菌株都表现为高抗,其EC50 >100µg/ml。对抗性菌株的β-微管蛋白基因进行PCR扩增和酶切的结果表明,所有抗性菌株的β-微管蛋白基因的198位都发生突变,从而导致油菜菌核病菌对多菌灵抗性的产生。从江苏省范围来看,继续使用多菌灵防治油菜菌核病菌可能会导致抗性频率上升、抗性范围扩大。  相似文献   

18.
何雯  贺潜  刘正立  刘赤川  阮颖 《作物研究》2013,27(2):125-127
对菌核结构的详细研究有利于了解菌核超强的抗逆能力和开发防治菌核病的新方法。通过电镜扫描观察油菜核盘菌菌核的结构,结果表明,菌核可以分为3层:外表皮、皮层和髓部。外表皮最外层是菌丝体交织成的网状结构,这层菌丝体网覆盖在大小不同的凸面体上,不同大小的凸面体交错排列,与菌丝体网一起形成菌核的外表;皮层在外表皮下面,是由与外表皮平行生长的菌丝体紧密排列而成;髓部是由变形膨大的菌丝体构成的疏松蜂窝状结构,类似植物的储藏组织。  相似文献   

19.
中油821接种菌核病菌丝体后的生化反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油菜第3片真叶人工接种菌核病菌丝体,研究中油821抗(耐)菌核病与植株叶片硫甙含量、POX活性的关系。结果显示,第3叶片接种区域的各种硫甙含量增加,以吲哚族硫甙表现突出,接种后7d吲哚族硫甙含量达1158nmol/ml,比不接种对照增加70倍,第3叶片非接种区域的吲哚族硫甙含量比不接种对照增加7-30倍,第5、6叶片及第3叶叶柄也表现接种后嘴哚族硫甙增加。所有接种材料均在第3d产生了芳香族硫甙,接种叶POX活性表现持续上升。  相似文献   

20.
为了明确油菜菌核病菌对新型杀菌剂嘧菌环胺的敏感性和该药剂与其它杀菌剂的交互抗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江苏省不同地区的53个油菜菌核病菌菌株对嘧菌环胺的敏感性,并测定对嘧菌环胺不同敏感性的10个菌株对菌核净、异菌脲、腐霉利、多菌灵、咪鲜胺和戊唑醇等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菌株间对嘧菌环胺的敏感性差异显著, EC50(抑制中浓度)值在0.0342~1.087 6μg/mL之间;通过EC50值相关性分析,油菜菌核病菌对嘧菌环胺与上述杀菌剂之间不存在交互抗性。 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