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6 毫秒
1.
以高产优质、耐干旱和栽培适应性广作为桑树新品种的选育目标,选择四川蚕区保存的抗逆能力较强的桑品种北一号为母本,以丰产性能较好的川桑6031为父本进行杂交,对F1代单株连续12年进行定向选择及无性繁殖,选育出遗传性状稳定的优质高产、抗逆性较强的桑树新品种川桑48-3。新品种在四川省进行了多年多点的田间栽培试验及养蚕试验鉴定,全年桑叶产量比对照品种高19.06%,桑叶饲养5龄期家蚕的50 kg桑产茧量、万头蚕产茧量、万头蚕产茧层量分别比对照品种湖桑32号高3.97%、3.60%、2.93%,而且还具有比对照品种更强的耐干旱能力。2013年,该品种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属中晚生壮蚕用桑的桑树新品种,适合在四川省蚕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正>桑树新品种鲁插系列(鲁插1号、鲁插2号、鲁插3号),不定根发根力强,适于硬枝扦插,创新点显著[1-2],不仅可减少桑园建园成本,提高育苗效率,而且不需砧木,能缩短育苗期限,降低了育苗风险,可有效地解决苗赚伤农、苗贵无砧木的问  相似文献   

3.
优良桑树新品种鲁诱1号的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秋水仙碱处理成龄桑诱导四倍体技术 ,对桑树品种选 792进行诱变处理 ,诱导选育出以四倍体细胞为主 ,并混有少量二倍体细胞的混倍体鲁诱 1号。表现出嵌合体效应 ,既有四倍体叶质优的特点 ,又对四倍体长势弱产叶量低的弱点有所改善。鲁诱 1号是优良的种茧育桑树品种。突出特点是饲育原蚕的制种成绩单蛾产卵量比湖桑 3 2号提高 1 0 %以上 ;养蚕成绩万蚕产茧、万蚕茧层量提高 6%以上 ,吨桑产茧量提高 1 0 %以上。而且产叶量高 ,抗寒性强 ,抗桑黄化型萎缩病能力强。  相似文献   

4.
桑树新品种7946产叶量高,叶质好,发芽势强,枝条直立,节间较密,片叶率高,是适合条桑收获的优良新品种。1 桑树新品种7946的主要性状7946是选择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湖桑32号作为母本,山东的地方品种黑鲁采桑作为父本,通过人工杂交、单株筛选、品种比较试验、区域性试验等程序,历经20年选育而成。该品种发芽率高,生长势旺,产叶量春季比湖桑32号提高25%—30%,全年提高20%左右;叶质好,万蚕产茧量、万蚕茧层量、吨桑产茧量、吨桑茧层量等指标高于湖桑32号2%以上。单位面积产茧量提高22.13%,茧层量提高21.4%。用7946饲育原蚕单蛾产  相似文献   

5.
2014-2015年对山东省蚕业研究所、陕西省蚕桑丝绸研究所、安康学院三个单位的7个桑树品种进行了试验鉴定,本批参鉴桑树品种生育期均比对照早,抗寒性强,生长芽率均比对照低,秋米条产叶量均比对照高;产叶量高的品种有鲁插2号、鲁插3号、鸡桑变、9312等;发芽率高的品种为鲁插3号、鲁插2号、9312。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蚕区具有明显的高原立体气候,选育适应云南蚕区种植的优质、高产桑树新品种,对于云南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云南蚕区现行优良桑树品种及优异桑种质资源作为亲本材料,采用杂交和化学诱导染色体加倍的方法,育成人工同源四倍体桑树新品种云桑5号。新品种于2015—2017年在云南省多点进行区域适应性种植试验,在草坝镇试验点的单位面积产叶量比对照桑品种湖桑32号和农桑14号分别增产42.63%和19.01%,桑叶养蚕的万头蚕产茧量和茧层率与2个对照品种比较均无显著差异;新品种在永仁县、巧家县、陆良县、楚雄市和鹤庆县按照当地的栽植模式其产叶量较农桑14号高出16.08%~18.75%。新品种还具有发芽期早、发条力强、生长旺盛、叶片肥厚等特性,但对桑褐斑病和桑白粉病的抵抗力稍弱,需要及时采摘适熟叶以降低病害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桑树新品种7946的育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人工有性杂交 ,经 2 0年的选育 ,育成了桑树新品种 794 6。品比试验及北方蚕区协作鉴定表明 :该品种发芽率高 ,生长势旺 ,比湖桑 32号春季产叶量提高 2 5%~ 30 % ,全年提高 2 0 %左右 ,叶质较优 ,品种性状稳定 ,适应性强 ,适宜北方蚕区推广。 1 亲本选配794 6的母本是湖桑 32号 ,父本是山东的地方品种黑鲁采桑。湖桑 32号属鲁桑种 (M .mul ticaulisPerr) ,二倍体 ,综合性状较优 ,适应性广 ;黑鲁采桑亦属鲁桑种 ,具有春季产叶量高 ,叶质优 ,抗旱耐寒性较强等优良性状[1] 。2 选育经过1979年采用人工有性杂交的方法 ,…  相似文献   

8.
北方蚕区第三批桑树品种鉴定共有 9个品种 ,以湖桑 3 2号和选 792为对照。参鉴品种特色明显。高产型品种有 3 0 5和 4 0 2 -3 ,比湖桑 3 2号提高 2 8.4 3 %和2 5.83 %。优质型品种有鲁诱 1号 ,养蚕四项成绩比湖桑 3 2号提高 6%~ 1 5%。产量、叶质均较优的品种的晋选 7号、辽育 1 6号、物 4 5等 ,发条力强的品种有物 4 5、辽育 1 64号等。  相似文献   

9.
利用人工诱导创造的桑树多倍体品系为亲本材料,选育适合四川蚕区栽植的优质、高产和抗逆性强的桑树品种。从引进的化学诱导桑树四倍体材料国桑21号的植株中,选择出目标性状优良的株系,再经过株系选育和品种比较鉴定试验,育成人工同源四倍体桑树品种团桑11号。新品种2009—2012年在四川省多点进行的区域适应性鉴定试验中与二倍体对照品种湖桑32号相比,桑园单位面积产叶量增产27.88%,桑叶养蚕的万头茧层量提高4.60%,100 kg桑叶产茧量提高4.02%,表现出多倍体桑树品种生长旺盛、叶片肥厚、米条长产叶量高、秋叶硬化迟等特性,并且具有耐干旱和对桑黑枯型疫病的较强抵抗力等特点。新品种于2013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于在四川省及其他相似生态条件蚕区的平原、丘陵和山区缓坡地栽植。  相似文献   

10.
桑树新品种农桑12号、农桑14号的鉴定成绩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早生中熟桑树新品种农桑12、14号经区试鉴定,hm2桑产叶量分别比对照种荷叶白增加18.73%和29.78%,分别显著和极显著高于对照;万头蚕产茧层量分别比对照高8.03%和6.12%。分别极显著和显著高于对照。抗桑黄化型萎缩病和桑疫病强于对照。桑蓟马、红蜘蛛等为害明显轻于对照。生长势旺,发根力强,可用扦插繁殖,农艺性状优良,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11.
为促进北方地区桑树生态产业的发展,开展条叶兼用生态桑树优良品种的选育。从河北省保存的桑树种质资源中筛选出抗旱耐寒和丰产性能好的育种材料,以桑叶、桑条的产量和品质为目标性状,进行株系选择及抗旱性试验和产量、品质性状鉴定试验,并进一步通过区域试验选育出桑树新品种冀桑4号。该品种具有抗旱、耐寒、耐瘠薄和生长旺盛的特点,在条叶兼用生态桑树的特定收获方式下,产叶量和产条量分别为6.85、13.44 t/hm2,比养蚕专用桑树品种冀桑2号提高4.74%、70.78%;桑叶和桑条的品质优良,100 kg桑叶产茧量和100 kg桑叶茧层量分别比冀桑2号提高5.85%、7.49%,桑条作为造纸原料的综合品质优于红皮花桑和条墩桑1号。该品种已通过河北省林木品种审定,适宜在北纬42°以南、海拔500 m以下的北方干旱山地和沙地用于生态造林或作为粮、油作物的间作树木。  相似文献   

12.
在勉县刘家山村蚕桑试验基地进行了5个桑树品种的比较试验。强桑1号、陕桑305、鲁插2号品种表现较好,产叶量高,抗病性强;湖桑32号产叶量低,抗病性差;鲁插3号表现中等。  相似文献   

13.
2015—2016年对北方蚕业科研协作区4家单位的9个桑树新品种进行了共同鉴定。本批参鉴品种中,生长势旺、产叶量高、叶质好的品种有鲁插2号、鄂桑2号、陕桑9312、陕桑8826,其中鲁插2号叶片大而厚、发条力强,鄂桑2号节间密、片叶率高。  相似文献   

14.
通过人工诱导加倍桑树染色体的方法,获得丰产性能更优的桑树多倍体品种。将鲁桑系二倍体杂交组合塔桑×农桑14号F1代的幼苗,用秋水仙碱处理诱导出人工四倍体植株,经过对优良人工四倍体株系的选择、扩大繁殖以及区域适应性鉴定试验和农村生产试验,2011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为强桑2号。该人工四倍体桑树新品种在区域性试验中与对照二倍体桑树品种湖桑32号比较,桑叶增产18.93%,桑叶养蚕的万蚕茧层量提高3.03%,并表现出抗桑疫病、抗旱耐瘠等特点。新品种适合在长江流域蚕区栽植。  相似文献   

15.
从分布于吉林省西部科尔沁沙地的蒙桑资源中 ,选择出具有叶大、质优的桑树品种向海桑 1号 ,进行人工繁殖并与其它桑树栽培品种作对比试验。向海桑 1号不仅具有较强的抗干寒特性 (年降水量 30 0mm ,极端温度 -4 0℃ ) ,而且产叶量高 ,单株产量达 6 30 86g ,迟硬化率 86 2 % ,养蚕成绩与其它桑树栽培品种相似。测定表明 ,向海桑 1号的叶片中粗蛋白含量 16 87%、粗脂肪含量 4 34%、灰份含量 8 78%、干物质含量 38% ,除粗蛋白含量外 ,其它营养成分均相当于或高于对照桑品种秋雨。该品种适于在北方干旱、寒冷地区栽植。  相似文献   

16.
2016年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桑丝绸研究所、安康学院、山东省蚕业研究所3个单位的7个桑树品种进行了共同鉴定.本批参鉴桑树品种米条产叶量高,叶片较大,叶质均优于对照,抗寒性中等,有黄化落叶现象,产叶量、发芽率高的品种有鲁插2号、鲁插3号、9312,树形直立的有鸡桑变、8826、鲁插2号.  相似文献   

17.
施炳坤  夏明炯 《蚕业科学》1998,24(4):206-209
苏湖16号是从桑种质资源中选出,经过系统的调查、鉴定与综合评价,具有生长旺盛、产叶量高、叶质优、抗病性较强、适应性广的优良性状,是优质丰产桑树品种,适合长江流域和黄河下游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18.
优质高产桑树新品种“川桑98-1”的育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激光诱变选出的优良单株台激761、激7681和丰产型鲁桑品种湘7920为亲本,采用杂交育种方法,育成了优质、高产桑树新品种川桑98-1。该品种在四川省桑品种区域试验和农村生产试验中均表现出丰产性好的特点:枝条直立,节距密,发条能力强,生长势旺;全年平均产叶量为35 311.62 kg/hm2,比对照品种湖桑32号增产20.25%,并且秋叶硬化迟。该品种的养蚕试验成绩为万蚕产茧量18.38 kg、万蚕茧层量4.475 kg、4~5龄50 kg桑产茧量3.65 kg,分别比对照品种湖桑32号提高6.98%、6.04%、11.96%。新品种已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于在四川盆地主要蚕区栽植。  相似文献   

19.
基于AMMI模型的桑品种产量性状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桑品种育成与推广过程中,品种的性状稳定性已成为重要影响因子。应用主效可加互作可乘模型(AMM I模型),对北方蚕区区域性试验鉴定的桑品种产量性状进行稳定性分析。第1批鉴定品种的产量性状稳定性高低依次为晋选1号、禾桑、871、7946、7934、湖桑32号、黄鲁选、7435,产叶量显著高于对照湖桑32号的品种依次为7934、7946、黄鲁选、晋选1号、871。第3批鉴定品种的基因型与环境交互作用不显著,产叶量显著高于对照的品种依次为陕桑305、陕桑402、辽育16号、鲁诱1号、晋选7号。第4批鉴定品种的基因型与环境交互作用不显著,产叶量显著高于对照的品种依次为鲁插1号、昂绿1号、8837。  相似文献   

20.
条墩桑品种的评价指标和鉴定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条墩桑是条叶兼用、粮桑间作、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兼具的灌木桑,优良条墩桑品种应具有产量高、品质优、抗逆性强、生态效益好的综合性状表现。从生态作用和经济价值两个方面,阐明了条墩桑品种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主要评价指标为:产条量、产叶量、条叶总产量、条质、叶质、抗逆性、发根力、根系发达程度、桑墩发芽生长势等。在此基础上,初步提出了条墩桑品种的鉴定方法,简要介绍了各项具体指标的调查、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