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4 毫秒
1.
芥菜种质资源的RAPD和ISSR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RAPD和ISSR标记对28份芥菜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20个RAPD引物共扩增出162条清晰的谱带,其中140条显示多态性,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7.0条多态性谱带.18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143条清晰的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124条,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6.9条多态性谱带.基于RAPD和ISSR两种标记,利用UPGMA分别构建了28份芥菜资源的聚类树状图.结果表明,RAPD和ISSR分别聚类以及两种标记混合聚类均将28份芥菜种质分为3类:第Ⅰ类群中包括了15份种质;第Ⅱ类群中包括了9份种质;第Ⅲ类群中包括了4份种质.  相似文献   

2.
苹果品种的SSR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利用SSR方法对苹果25个品种进行了基因组多态性分析, 从20对引物中筛选出10对多态性引物用于正式扩增, 一共扩增出97个位点, 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917个位点, 扩增条带的多态性百分率在56.4%~100%之间。用两对引物(GD142和02b1) 即可区分全部供试品种。根据SSR 分析结果, 应用NTSYS软件进行相似性系数计算, 利用UPGMA法构建聚类树状图。其结果表明, 供试苹果品种分为4个类群, 与传统系谱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石斛属植物遗传多样性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石斛属植物16个种进行了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从82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0个多态性好的引物进行RAPD扩增,扩增DNA片段数据用UPGMA聚类法构建系统发育树.20条引物共扩增出142条带,多态性带118条,约占总数的83.1%.聚类结果显示RAPD分子标记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与经典分类系统一致.RAPD标记可为石斛属植物的系统分类研究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RAPD和SRAP分子标记在真姬菇菌种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利用RAPD及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从国内外收集到的12个真姬菇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20条RAPD引物共扩增出多态性条带285条,18对SRAP引物共扩增出多态性条带176条.在相似系数0.800水平时,RAPD和SRAP分子标记分别将12个真姬菇菌株分为5个和6个类群.两种方法均适用于真姬菇种内鉴定,而SRAP标记较RAPD标记稳定性好,更适于真姬菇的种内鉴定.  相似文献   

5.
 利用RAPD和ISSR标记对35份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资源进行了DNA多态性分析。12个RAPD引物共扩增出110条清晰的谱带,其中89条显示多态性,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7.4条多态性谱带。13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110条清晰的谱带,其中94条显示多态性,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7.2条多态性谱带。基于RAPD和ISSR标记,利用UPGMA分别构建了35份山楂资源的聚类树状图。距离系数分别为0~0.62(RAPD)和0~0.64(ISSR),表明山楂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月季种质鉴定和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利用RAPD 技术对28 个月季品种和2 个蔷薇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 从145 个引物中筛选出12 个引物, 可以扩增出清晰、稳定和多态性高的产物。其中3 个引物从30 个材料中扩增出3 个品种特异的RAPD 分子标记, 并将其中的一个成功地转换成了SCAR 标记。利用筛选出的12 个引物扩增出的65 条多态性片段作了聚类分析, 对这些月季品种的亲缘关系和进化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ISSR.PCR技术在桂花品种分类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24  
 利用ISSR.PCR方法对桂花的19个品种进行了基因组多态性分析,从74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13个多态性引物用于正式扩增,共扩增出9o条DNA片段,其中多态性DNA条带79条,占总扩增片段的87.8% ,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DNA带的数目为6.92条。根据ISSR扩增结果,应用RAPDistance软件进行Nei相似性系数和遗传距离计算,利用UPGMA法构建聚类树状图。聚类分析的结果把供试桂花的l9个品种分为8个大类,并对4个品种群的遗传关系和种下分类系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石硖’龙眼芽变系双引物RAPD鉴定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心燕  肖璇  乔爱民  孙敏 《园艺学报》2006,33(1):134-136
 以‘石硖’龙眼芽变系及其普通系(对照) 为材料, 从80对双引物中筛选出4对双引物在二者之间扩增出稳定清晰的多态性片段。4对双引物共扩增出35条带, 其中多态性带5条, 表明通过双引物扩增可成功地将‘芽变’与母株(对照) 区分开来。在此基础上对双引物产生多态性扩增的原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利用RAPD分析鉴别荔枝的焦核突变体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方法, 对荔枝品种三月红、怀枝和它们的9 个自然焦核突变体进行了多态性分析。经500 个随机引物的筛选, 发现仅1 个引物OPL212 能在品种与突变体间扩增出多态性片段,其中2个焦核怀枝的特异片段大小为1 645 bp, 4 个焦核三月红的特异片段大小为722 bp , 初步认为这两条特异片段可能与荔枝的焦核基因相关。  相似文献   

10.
用23对SSR多态性引物对收集的54份油梨种质材料进行PCR扩增,利用Popgene 1.32计算遗传多样性参数,采用NTSYSpc 2.1计算种质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并进行UPGMA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23对SSR引物共扩增出多态性位点119个,每对引物扩增的多态位点在2?10个之间,平均为5.17个,多态...  相似文献   

11.
对来自黑龙江省和吉林省不同地区的48 份分蘖洋葱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ISSR 标记及农
艺性状观测分析。从51 条ISSR 引物中筛选到13 条多态性高、扩增稳定、重复性好的引物,这13 条引
物共扩增出132 个位点,其中109 个多态位点;应用Nei-Li 相似系数法估算了48 份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
数,结果表明,48 份分蘖洋葱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在0.59 ~ 0.94 之间。对分蘖洋葱的抽薹情况、幼叶
色、鳞茎色和单球质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48 份分蘖洋葱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在0.38 ~ 1.00 之间。
ISSR 标记和农艺性状分析均表明48 份分蘖洋葱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两种方法的聚类结果基本一致,聚
类结果与地理分布有明显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不同地区楼葱的特性,试验对我国不同地区12个楼葱栽培种的数量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了测定分析。14个数量性状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主成分分析数量指标后,单株质量、株高、假茎质量、花葶高、叶形指数和假茎指数影响分类;相关性分析说明主要数量指标间具有极显著相关性(P<0.01)。聚类分析后,遗传距离为3.1时可将楼葱种质根据所得主要数量性状分为4个类群。测定不同地区楼葱6个品质指标后,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紧实度与蛋白质含量、干物质率、香辛油含量、总糖含量、游离氨基酸总量存在着极显著正相关或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主成分反映了89.99%的原有信息量,楼葱的干物质率与紧实度为主要成分;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了品质与数量性状的关系,假茎直径、出叶孔间距、单株质量这3个数量性状对楼葱品质的影响居前3位。研究表明楼葱种质材料具有极其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宁夏同心2个地区黄水桥HSQ、石羊圈SYJ的楼葱种质距其他种质资源间亲缘关系最远且干物质率含量及紧实度最高。  相似文献   

13.
洋葱转录组SSR信息分析及其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洋葱(Allium cepa L.)转录组中的SSR位点信息,并设计简单重复序列(SSR)引物,以期为洋葱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有力工具。利用MISA工具筛选了洋葱转录组测序获得的106 932条unigenes(84.04 Mb),并对其SSR位点信息进行了分析,共筛选得到5 959个SSR位点(占总unigenes的5.10%),其发生频率为1/14.1 kb。SSRs位点中主导类型是以AAG/CTT(占总SSRs的10.20%)为主的三核苷酸重复,占总SSRs的37.27%;其次是单、二核苷酸重复,其出现频率分别为30.91%和24.75%。利用Primer5共设计出5 258对SSR引物。随机选择20对引物进行PCR扩增,其中12对扩增出清晰可重复的条带,9对在24个不同类型洋葱材料中表现出多态性。利用UPGMA作图,将24个洋葱材料分为4类。  相似文献   

14.
以98 份大葱种质资源为供试材料,对其16 个表型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大葱种质的遗传多样性丰富,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分别为株高和叶节紧密度,变异系数最大的为单株质量。聚类分析可将大葱种质分为4 个类群,类群Ⅰ的种质多为“矮细”类型的直筒状葱,类群Ⅱ的种质表现为假茎短的鸡腿状葱,类群Ⅲ的种质主要为植株“高细”、假茎较疏松、出叶孔间距大的直筒状葱,类群Ⅳ的种质主要为“高粗”类型、蜡粉多、叶数多的直筒状葱。  相似文献   

15.
洋葱RAPD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RAPD技术对41份洋葱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从1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7个引物, 共扩增出64个位点, 其中多态性位点34个(53113% ) 。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694~1.000。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926水平上, 聚类分析结果可将供试材料分为9类, 聚类结果与形态学特征有一定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6.
大葱伴生栽培对黄瓜根区土壤细菌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嫁接黄瓜为试材,采用PCR-DGGE 技术研究了大葱伴生栽培对黄瓜根区土壤细菌种群的
影响。结果表明:大葱伴生栽培对黄瓜根区土壤细菌种群有一定的影响;大葱伴生栽培降低了土壤细菌种
群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并且随着黄瓜的发育根区土壤细菌多样性也发生了变化。对DGGE 条带进
行测序,结果表明:大葱伴生栽培黄瓜根区土壤细菌种群出现了某些细菌特有的序列,可归为4 个推测的
细菌类群,分别为酸杆菌纲(Acidobacteria)、放线菌纲(Actinobacteria)、鞘脂单胞菌属(Sphingomonas)
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daceae)。  相似文献   

17.
 以大葱(Allium fistulosum L.)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为试材,开发了一个能够鉴别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的SCAR 标记。此标记在大葱雄性不育系(S 型细胞质)中扩增出1条607 bp 片段,而在保持系(N 型细胞质)中没有扩增出此片段,将此片段命名为S607。对5 组不同遗传背景的不育系和相应保持系,以及4 份杂交组合进行验证,SCAR 标记S607 鉴定结果与实际细胞质类型完全相符。  相似文献   

18.
不同钙素水平对红葱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Hoagland营养液配方的基础上,研究了4种钙素水平对砂培红葱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钙素水平降低,红葱干尖病情指数逐渐增加,根系活力逐渐降低,分蘖数、叶片数、植株鲜质量等生长指标也随之降低;光合色素含量迅速降低;叶片和假茎内大蒜素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VC含量则升高。40 mg?L-1 Ca处理的红葱可溶性蛋白含量最低,丙酮酸含量最高。叶片内总黄酮含量随钙素水平下降而升高,但在假茎内以80 mg?L-1 Ca处理总黄酮含量最高。缺钙通过影响根系活力、分蘖和光合作用导致红葱生长受到抑制,缺钙也影响红葱的营养和风味。  相似文献   

19.
基于表型和SRAP 标记的切花菊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45 个表型性状和SRAP 标记分析56 个切花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表型变异分析结果 表明:21 个性状表现出品种内一致性高及品种间特异性强;主成分分析发现,主成分贡献值较大的性状 有花序直径、花序类型和瓣型等花部性状,其次是叶部和茎杆性状,说明所选用的切花菊品种在分类时 应以花部性状为主,叶部和茎杆性状为辅;表型性状基于遗传距离UPGMA 聚类,将56 个切花菊品种分 为平瓣类、匙瓣类、桂瓣类、匙瓣-平瓣类和管瓣类,聚类结果大致按照花径-瓣型-花型分类。14 对 SRAP 引物组合扩增56 个切花菊品种的DNA,共扩增出454 条带,其中多态性带423 条,占扩增带数的 93.17%,多态性含量PIC 值在0.72 ~ 0.89 之间,平均为0.82,说明切花菊品种在分子水平上具有丰富的 遗传多样性。基于SRAP 标记的UPGMA 聚类分析显示: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在0.64 ~ 0.97 之间,将56 个切花菊品种分为平瓣类-匙瓣、桂瓣类和管瓣类,聚类结果大致按照花径-瓣型-花型分类。Mantel 检验相关性系数为0.682,两种聚类结果有相似之处,均能很好体现试验切花菊品种间的遗传关系。  相似文献   

20.
从雄核发育和雌核发育途径介绍了诱导洋葱单倍体的方法,对影响雌核发育途径诱导单倍体频率的因素进行了讨论,同时对再生植株的倍性鉴定方法和染色体加倍技术做了概述,并对洋葱单倍体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