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保护好雷公山保护区内的野生猕猴桃的种质资源的多样性,提升雷公山旅游亮点,增加辖区内老百姓的收入,特对保护区辖区内野生猕猴桃进行调查与观测。  相似文献   

2.
实测腾冲,龙陵,保山等县的台湾杉样地78块,解析木18株。利用四个数学模型计算出相关系数和剩余标准差,通过比较选出其中一个最优数学模型H=a+bA+clogA,编制出台湾杉立地指数表并阐述其指数表在实际营林调查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贵州林业科技》1989,17(3):11-13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位于黔东南州的雷山、台江、剑河、榕江四县交界处,面积47300公顷。由于面积广大,气候条件多样,自然条件复杂,是各种生物生长繁殖的良好场所,竹类资源也相当丰富。据1984年进行的一次系统性调查和近年来的补充调查,采集标本105号,通过有关专家鉴定,有5属13种以上;竹林面积约20万亩.现介绍如下:1.毛竹(楠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为人工栽培的竹种,分布于海拔700—1150米的村寨周围,生长良好。在海拔1500米的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台湾峦大杉不同季节、不同树冠部位的穗条进行不同激素处理的扦插生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三个因素对台湾峦大杉生根率的影响表现为激素>插穗采集部位>扦插季节;树冠不同部位采集的穗条对生根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下部、中部、上部;不同扦插季节对生根率的影响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不同激素对生根率的影响表现为ABT1#>IBA>IAA;在夏季树冠下部采集的台湾峦大杉的穗条,经ABT1号生根粉600ppm速蕉后扦插生根率最高,达85.4%。  相似文献   

5.
台湾杉引种造林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台湾杉在来舟林业试验场经6年的引种造林试验表明;1年生苗高16cm,造林4年后幼林平均高2.99m,胸径3.96cm;造林初期生长较缓慢,第4年明显加快;育苗与造林技术均容易掌握,具有重要的引种价值。  相似文献   

6.
实测腾冲、龙陵、保山等县的台湾杉样地78块,解析木18株。利用四个数学模型计算出相关系数和剩余标准差,通过比较选出其中一个最优数学模型H=a+bA+clogA,编制出台湾杉立地指数表并阐述其指数表在实际营林调查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金叶台湾杉的育苗试验和造林,总结出一套大田、容器育苗和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8.
通过历年的考察及本次专题调查的标本采集,雷公山保护区有珍稀植物(除兰科植物)56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区植物5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20种,省级保护植物14种,贵州重要的特有野生植物8种,雷公山特有及有重要保护价值的野生植物有9种。对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资源现状及保护措施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台湾杉、秃杉引种栽培试验及生长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在福建省闽清美菰林场引进台湾杉与秃杉进行育苗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相同或不同海拔营造台湾杉与秃杉纯林,其两种树种间或不同海拔之间的林分主要指标的生长量差异不显著。试验还表明台湾杉与秃杉是福建省高海拔山地造林较为优良的用材树种,速生期长,可以扩大造林范围。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台湾杉和秃杉2种珍稀树种的引种栽培,观测幼苗发育过程与形态特征,分析引种栽培效果,结果表明:台湾杉与秃杉2个珍稀树种的育苗、造林均较为容易,其场圃发芽率分别为16.7%和33.7%,当年苗高和地径分别为13.5 cm、18.0 cm和0.26 cm、0.20 cm;4年生时平均树高和地径分别为1.37 m、2.64 m和2.70 cm、5.10 cm。  相似文献   

11.
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观赏植物资源丰富,经初步调查研究结果,共计125科289属600种,其中蕨类植物有18科25属39种,裸子植物6科10属14种,被子植物101科254属547种。按生活型划分,乔木类235种,灌木类83种,木质藤本类54种和草本228种。本文分析了雷公山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种类及特性,并就开发利用和保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2005年5月~2006年11月,我们参加了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生物资源本底调查。采用路线调查法对该区的爬行动物共进行了5次调查。调查表明,该区爬行动物有60种,隶属3目10科33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滑鼠蛇、眼镜蛇、眼镜王蛇3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有鳖、脆蛇蜥、灰腹绿锦蛇、紫灰锦蛇、黑眉锦蛇、王锦蛇、玉斑锦蛇、灰鼠蛇、滑鼠蛇、乌梢蛇、银环蛇、眼镜王蛇、白头蝰、尖吻蝮等14种;毒蛇有银环蛇、丽纹蛇、福建丽纹蛇、眼镜蛇、眼镜王蛇、白头蝰、尖吻蝮、竹叶青、山烙铁头、烙铁头等10种;王锦蛇、乌梢蛇和竹叶青等11种为优势种群。结合该区实际和爬行动物资源状况,提出了该区爬行动物资源的保护措施和合理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中记述了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猎蝽科昆虫41种,分属于6亚科31属,包括最近建立的真猎蝽亚科马氏猎蝽属(Maldonadocoris Zhao.Yuan&Cai)(2006)及环足马猎蝽Maldonadocoris annulipes Zhao,Yuan&Cai(2006)。  相似文献   

14.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交密辖区鸟类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7月至2008年6月,采用路线法对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交密管理站辖区内的鸟种类进行调查,共记录鸟类76种,分别隶属于10目30科。从居留类型来看:留鸟55种,夏候鸟15种,冬候鸟4种及旅鸟3种;从区系从属来看:东洋种44种,古北种8种,广布种24种。此次调查共记录保护区新纪录8种,受《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保护的鸟类2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的鸟类7种。并对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资源保护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2019年6月,在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丹江村(26°20′N,108°19′E,海拔690m)采集到1只树蛙标本,经鉴定为白线树蛙(Rhacophorus leucofasciatus),为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新纪录。  相似文献   

16.
为掌握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鸟类资源状况,采用公里网格随机布设60个红外相机监测位点,对雷公山重点区域地面活动鸟类进行调查。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100台红外相机野外累计正常工作18 074个相机日,累计获得独立有效鸟类照片(视频)2 883份。调查监测记录到鸟类7目、17科、48种,其中栗苇鳽、红点颏、蓝歌鸲、斑胸钩嘴鹛、灰头绿啄木鸟、灰翅噪鹛、褐翅鸦鹃等7种为雷公山保护区鸟类新纪录。分析结果表明:鸟类相对多度最高为白鹇,其次为灰胸竹鸡和棕头鸦雀;鸟类网格占有率最高为白鹇(42.05%),棕头鸦雀(35.23%)和灰胸竹鸡(25.00%)次之。  相似文献   

17.
资源昆虫可分为直接资源昆虫和间接资源昆虫.本文就茂兰保护区的资源昆虫即药用、食用、观赏、传粉、天敌等昆虫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资源昆虫的保护与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