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对普洱江城苦丁茶场及西双版纳普文试验林场西南桦与高阿丁枫不同混交模式的生长量指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10年生前,西南桦的胸径较高阿丁枫速生,林木的平均胸径西南桦大于高阿丁枫;11年生后,林木的平均胸径高阿丁枫大于西南桦;(2)10年生时,普文林场混交林的西南桦和高阿丁枫胸径生长一致(11.7 cm),西南桦树高超出高阿丁枫树高3.0 m。说明混交林中西南桦为早期速生树种;幼林阶段,西南桦和高阿丁枫胸径于不同的时期呈现错峰生长。同时,西南桦和高阿丁枫的地理分布、立地的生态适宜条件和林学特征等分析结果表明这2个树种在适宜的混交模式下属混交匹配的树种。建议采用非均匀密度控制混交,以实现2个树种的良好生长和长期混交。  相似文献   

2.
对生长于云南西双版纳普文热区的11种人工林及分布于当地的山地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次生林3种天然林(作为对照)林地土壤所进行的连续3年监测结果表明,不同林分类型林地土壤的养分含量、土壤交换性能、土壤物理性状、土壤温度动态变化均有显著差异,其中马尖相思人工纯林林地土壤的有机质、全氮、有效氮含量均高于天然林,而高阿丁枫与马尖相思人工混交林、高阿丁枫与西南桦人工混交林,高阿丁枫人工纯林则低于天然林.表明前者可明显提高林地土壤的肥力,而后者则导致林地土壤的肥力下降.另外,营建山桂花人工纯林、西南桦与山桂花人工混交林可明显增加林地土壤的交换性盐基总量,提高盐基饱和度,降低水解性总酸度、提高土壤pH(H2O)值,而高阿丁枫与西南桦人工混交林、高阿丁枫纯林则相反,表明后者有导致土壤酸化的趋势.林地土壤物理性状较理想的人工林系山桂花人工纯林、西南桦与山桂花人工混交林、高阿丁枫与马尖相思人工混交林、西南桦与马尖相思人工混交林.揭示出,为防止林地土壤的肥力退化,在11种人工林中除高阿丁枫纯林、高阿丁枫与马尖相思及与西南桦混交林3种外,其余的人工林类型都较适宜于在云南热区经营.  相似文献   

3.
监测结果表明,营造山桂花、西南桦、马尖相思、高阿丁枫四树种的人工纯林及其混交林数年后,对土壤pH值和交换性能等,一般无不良影响,与天然林相近甚至略优。其中,效果较好的林分类型有:西南桦×马尖相思、西南桦×肉桂等,效果最差的是高阿丁枫×西南桦。  相似文献   

4.
桂西南不同树种人工林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桂西南多个树种、多种经营模式人工林的生长量、林下土壤及植被的调查研究和经济效益分析表明:米老排、红椎、西南桦等速生阔叶树种的生长量优于针叶树种,其中,胸径、树高年平均生长量以米老排为最高,分别达1.67 cm、1.29 m,分别比马尾松增长60.6%、61.2%,比杉木增长70.4%、57.3%;林分的年平均蓄积生长量则以西南桦为最高,达20.44 m3·hm-2·a-1,比杉木高了近2倍.阔叶林的经济效益明显优于针叶林,混交林的效益优于针叶纯林,树种之间效益比较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其中以西南桦的效益最好,年平均产值达21 459.7元·hm-2,比杉木高10倍多.对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表明:荒地造林后,土壤的密度、保水性、通透性得到改良;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富铝化作用增强,而其它的土壤养分,不同树种之间差异较大,但从总体看,阔叶林在改良土壤理化性质方面优于针叶纯林.  相似文献   

5.
对福建省宁化县20年生的火炬松与马尾松混交试验林的生长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立地因子和相同经营措施条件下,火炬松与马尾松混交林的生长量与火炬松纯林、马尾松纯林的生长量间具有极显著差异。在不同混交方法中,以带状混交林的生长量最大,林分总蓄积量达166.023 m3.hm-2;块状混交林次之;株间混交林最小。在不同混交比例中,以火炬松∶马尾松=8∶2混交林和火炬松纯林的生长量较高,林分总蓄积量分别达164.277 m3.hm-2和161.217 m3.hm-2,马尾松纯林的生长量最小。  相似文献   

6.
西南桦人工林的林分密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典型抽样"方法,2011年春和2012年春,在德宏州调查了78块20 m×20 m的西南桦人工林样地。通过相关分析,认为林分密度与林分年龄、平均胸径、蓄积量、年平均蓄积生长量显著相关,而与林分平均树高相关不显著。林分密度与林龄等相关指标的回归,以双曲线方程拟合最好。78块西南桦人工林样地的林分密度-林龄回归方程为y-1=0.014 2-0.009 6 x-1,相关系数r=0.336 8。10年生同龄林分18块样地林分密度-平均胸径的相关系数r=0.627 0,其回归方程为y-1=0.082 5-0.851 6 x-1;林分密度-蓄积量的相关系数r=0.663 5,其回归方程为y-1=0.058 3+2.846 6 x-1;林分密度与年平均蓄积生长量的相关系数与蓄积量同值,其回归方程为y-1=0.582 9+28.465 7 x-1。从林分密度随林龄增长的变化规律及与林分平均胸径的相关变化提出,(1)西南桦人工林应提早在3~5年生时进行抚育间伐;(2)采用"低密粗径"的育林方针,以提高西南桦大中径材产出。到20年生主伐时,抚育间伐后的密度则以900~1 050株/hm2最佳;(3)西南桦造林初植密度降到1 665~1 335株/hm2(株行距2 m×3 m~2.5 m×3 m)为宜。  相似文献   

7.
选择西南桦、山桂花、高阿丁枫、马占相思等4种云南热区乡土阔叶树种,在云南思茅市的江城、翠云、孟连等试验点上,开展了不同整地方式、不同种植带水平宽度、造林地施用不同肥种、混交林营造和造林地间作等人工林营建技术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火烧清理 带垦的整地方式是营造西南桦人工林一项不可忽视的技术措施,可促进西南桦人工林早期的生长;西南桦造林种植带宽度的最佳处理为8 m(带间距为2m,下同),其次为4 m。造林地施用不同的肥料种类,对山桂花幼林的径、高、材积生长影响非常显著,其排序为:N>NP>NPK>NK>P>K>KP>CK(不施肥);由于试验时间短,西南桦与马占相思、西南桦与高阿丁枫、马占相思与山桂花、高阿丁枫与马占相思4种混交林的营造效果尚未充分显现,需作持续的观测研究;而林地间作经营可以显著提高山桂花幼林的生长量。  相似文献   

8.
西双版纳几种人工幼林的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对西双版纳几种 7年生人工幼林的生物量研究结果表明 :人工林的乔木层生物量以马尖相思纯林最大 ,为 92 4 9t/hm2 ,干材生物量以高阿丁枫纯林最大 ,达到 5 6 0 6 8t/hm2 ;混交林以西南桦和高阿丁枫混交的最大 ;各类型人工林的干材生物量均大于 10年生的热带次生林 ;灌木层生物量最大的是西南桦 +山桂花 ,为 16 5 1t/hm2 ,远高于其他类型 ,为最小的高阿丁枫纯林的 11倍。天然的山地雨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的灌木层生物量远大于人工林。草本层生物量中西南桦 +高阿丁枫混交林的最大 ,达 6 9t/hm2 ;草本层生物量在总生物量中所占比例较小 ,平均为 1 6 9%。马尖相思纯林的枯落物量最大 ,为 14 2 6t/hm2 。  相似文献   

9.
以江西红心杉木和福建沙县第2代杉木良种为试验材料,开展不同造林密度(2 500、3 086、3 472株.hm-2)试验。结果表明,在幼龄期2个杉木优良品种生长迅速,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年均生长分别达到0.98 m、1.4 cm、0.004584 m3以上,且2个良种的生长量和蓄积量没有差异,均可在生产中作为速生良种应用。3种造林密度对2个良种的蓄积量均没有影响,但生长量与造林密度成负相关,在2 500株.hm-2的造林密度下平均生长最优,3 086株.hm-2次之;但从提高单位面积产出及木材形质角度出发,选择3 086株.hm-2的造林密度(株行距1.8 m×1.8 m),可缩短林分郁闭周期,提早进行间伐,节约生产成本,实现杉木商品林小、中、大径材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0.
长白落叶松大径材定向培育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长白落叶松大径材定向培育的试验表明:25 a生长白落叶松间伐后8 a的生长变化以525株.hm-26、00株.hm-2的保留密度生长量最大,胸径年生长量在0.5-0.6 cm以上,年材积平均生长量在7.6 m3.hm-2以上;培育大径材的初植密度以2 500株.hm-2或3 300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11.
西双版纳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与分析木材及其他产品的经济效益、林分结构与林分生物量、生物多样性、土壤肥力与理化指标、保土涵水固碳等生态效益 ,对从云南热区选择出的 3个造林树种 :西南桦、山桂花、高阿丁枫及引种的热带速生树种马尖相思所营造的 4种人工纯林和 2种混交林半个轮伐期 (10年左右 )的状况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 :这 6种人工林虽然主林层种类单一 ,但利用热区的自然条件 ,可以培育成具有复杂多样的下木、灌木、草本层植物的复层人工林 ,生物多样性 10年左右已可恢复到相似立地条件下天然林的状况 ;土壤肥力及理化性质在造林后先降后升 ,现已稳定回复到造林前水平 ;生物量较小 ,但木材经济产量较天然林高得多 ,由于木材价格高或兼有副产品 ,人工林的经济效益也较同地类的天然林高得多 ;保土涵水固碳等方面已发挥出良好的生态效益 ,人工林小流域内未见地表径流 ;因此认为这 6种人工林已达到了生态与经济效益兼顾的可持续经营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对西双版纳普文的 6种热带人工林群落进行了近 10 0个典型的筑巢式配套样地调查。在了解 6种人工林林况的基础上 ,分析了其种类组成、林分结构和生态学特征 ,并与当地自然的热带山地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及“黄余水”次生林进行了一系列的群落生态特征对比。认识到 6种人工林都具有显著的生物多样性恢复功能 ,其中以山桂花林 (ParamicheliabailloniiForest)的恢复效果最好。通过分析还看出它们的生物多样性恢复能力正在提高。  相似文献   

13.
经对云南西双版纳营造的山桂花、西南桦、马尖相思、高阿丁枫 4个树种的人工纯林及混交林的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 :只要经营得当 ,对林地土壤理化性质 ,并不造成重大影响 ,不会引起地力迅速衰退。 4树种人工林地力的变化趋势大致是 :1993~ 1995年大多略呈下降趋势 ,1995~ 1997年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14.
不同密度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发育与演替的定位研究   总被引:34,自引:7,他引:2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 198 6年起,在江西分宜县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上村林场,用间伐方式对 8~9年生的杉木人工林进行林分密度的调整,每公顷分别为 30 0 0、2 5 0 0、2 0 0 0及 15 0 0株;郁闭度分别为 0.9、0.7及 0.6。设置固定样地 6个,每年以固定样方调查植物,观测林下植被发育情况,共进行 13a。结果表明,凡经间伐并郁闭度在 0.7以下的林分林下植被均迅速发育且良好,间伐 8~10 a后林下植被覆盖度可达 80 %~90 %,形成三层垂直结构,干生物量可达 4~5 t·hm-2;未经间伐或郁闭度恢复较快的样地,林下植被的良好发育推迟到 2 0年生以后。通过间伐适当调整密度是促进林下植被发育的有效方法,造林密度为 2 5 0 0~30 0 0株·hm-2的一般林分,10年生以后林分密度应保持为 15 0 0~2 0 0 0株·hm-2,郁闭度保持为 0.6、0.7即可取得较好的效果。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以蕨类植物为主。  相似文献   

15.
以林龄5 a、造林密度2 m×3 m的西南桦人工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生长伐处理,连续3年对标准地林分生长、林分结构、林分健康、森林植被情况进行监测。结果表明,生长伐可有效提高目标树及辅助树单位面积材积,未降低林分的物种多样性,林分结构得到调整——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存在一定的变化,各层次所占比例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16.
利用蘸水法分析了在西双版纳普文山地营造的西南桦、山桂花人工纯林的乔、灌、草、枯落物等 4个层次的最大持水能力 ,以及测定了这两种人工林土壤的蓄水能力 ,得出西南桦全林最大持水量为 6 2 93mm ,山桂花林为 6 7 94mm。于此对西双版纳种植的西南桦、山桂花人工林在水源涵养功能和作用上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17.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了云南热区主要造林树种———山桂花、西南桦、马尖相思、高阿丁枫4种人工纯林的土壤理化性状,结果表明:有机质、全氮、有效氮、pH值、水解酸、阳离子交换量、土壤容重、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等因素对4种人工林生长的影响较大。此外,1993~1997年,山桂花林分的土壤肥力呈上升趋势,与季风常绿阔叶林和次生林相同,而西南桦、马尖相思、高阿丁枫3种林分的土壤肥力,1993~1995年呈下降趋势,1995~1997年有所回升,与山地雨林相同。幼林期的土壤理化性状分析结果证明,4种人工林均可在云南热区造林经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