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昆虫、蜘蛛、螨类、虾类、蟹类等节肢动物都是蜕皮而生长,在由幼虫到蛹到成虫的变态时,都伴随着蜕皮。本世纪初证实,这种蜕皮变态是受激素调控的。Kopec、Wig-glesworth、Williams 和福田宗一等对变态的内分泌学说的确立作出了很大的贡献。70多年前,福田宗一偶而发现一个寄生在蚕蛹的(?)蛆(Sturmia sericariae)幼虫在钻出茧壳时被卡在茧层上,只有虫体前半部分钻出茧外并化蛹。取出此蛹,形如葫芦,蛹体中部如同用细线结扎。福田据此得到启发,对家蚕(Bombyx mori)幼虫作结扎处理,成为福田在昆虫内分泌学研究上的系列研究的发端。家蚕幼虫成熟后就开始营茧,  相似文献   

2.
活蛹缫丝是蚕茧不经过烘茧、煮茧直接缫丝的新工艺,从蚕蛹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考察蚕蛹经过活蛹缫丝工艺各个流程处理后,其主要组分含量与性状变化。活蛹缫丝工艺中,机械脱衬造成蚕蛹质量损失约12.21%,但蚕蛹中蛋白质和油脂2种主要组分的比例无显著变化,质量比仍保持在1.20~1.23∶1。活蛹缫丝工艺各个流程取样制备蚕蛹蛋白的不良气味明显变淡,而理化性状则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经缫丝和机械脱衬后的蚕蛹蛋白几乎完全变性,但缫丝后的蚕蛹蛋白的乳化性和溶解性最好。活蛹缫丝工艺各个流程取样制备蚕蛹油脂的化学性状(如酸价、碘值、过氧化值、皂化值等)也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其中机械脱衬后蚕蛹油脂的酸价和过氧化值升高,不饱和度降低,使粗制蚕蛹油的品质下降。研究结果表明,活蛹缫丝工艺中的机械脱蛹衬与传统缫丝工艺机械脱蛹衬相比,同样会造成蚕蛹主要营养组分损失,并对蛹蛋白质和油脂的性状有不利影响,因此活蛹缫丝的蚕蛹仍不适于作为高档食品开发的原料。  相似文献   

3.
为了评价天蚕蛹作为昆虫食品的营养价值,采用常规生化分析方法测定天蚕蛹的营养成分,并与柞蚕蛹的营养成分及氨基酸组成进行比较。天蚕蛹和柞蚕蛹的粗蛋白质质量分数分别为18.20%、12.90%,二者的氨基酸组成一致,均含有人体所需的18种氨基酸,氨基酸总质量分数分别为18.26%和9.75%,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总质量分数分别为7.79%和4.13%,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77.16和73.11。天蚕蛹和柞蚕蛹的粗脂肪质量分数分别为6.43%、7.80%,二者的不饱和脂肪酸所占比率较高;2种蚕蛹均含有多种人体不可缺少的矿物质元素和维生素,其中天蚕蛹中锌的质量比高达71μg/g。综合分析认为,天蚕蛹的氨基酸组成符合FAO/WHO推荐的蛋白质理想模式,属于优质蛋白质资源,其粗蛋白质含量、氨基酸总量及人体必需氨基酸总量均高于柞蚕蛹,并且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矿物质及维生素,是营养价值较高的昆虫食品。  相似文献   

4.
柴晓杰  李栋才 《蚕业科学》1996,22(3):179-182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柞蚕蛹暖茧阶段20-竣工在蜕皮酮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20-羟基蜕皮酮的含量,在雌雄蛹中呈现出基本一致的变化趋势,但血淋20-羟基蜕皮酮有一个峰,整体蛹20-羟基蜕皮酮有两个峰。血淋巴20-羟基蜕皮酮与积温为曲线回归关系,血淋巴20-羟基蜕皮酮的含量变化可作为鉴别蛹体发育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家蚕雌、雄蛹鉴别和分离是家蚕杂交种生产的必须环节。目前雌雄蛹鉴别、分离主要依靠熟练技术工人通过肉眼和手工进行。为了将来开发一种可以自动识别和分离雌雄蚕蛹的装置,选取6个品种的雌、雄蚕蛹各约20粒,建立了蚕蛹体形图像数据库。结果表明:从该数据库可以获得用以区分雌雄蚕蛹的体形数据。对蚕蛹体形图像数据库的初步应用显示:从数据库中获取的蛹体重、体长、体宽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用于识别和区分不同品种的雌雄蛹体。本实验为进一步研究雌雄蛹体形特征,开发雌雄蛹分离装置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了柞蚕蛹暖茧阶段20-羟基蜕皮酮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20-羟基蜕皮酮的含量,在雌雄蛹中呈现出基本一致的变化趋势,但血淋巴20-羟基蜕皮酮有一个峰,整体蛹20-羟基蜕皮酮有两个峰。血淋巴20-羟基蜕皮酮与积温为曲线回归关系(p<0.01),血淋巴20-羟基蜕皮酮的含量变化可作为鉴别蛹体发育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蚕蛹综合利用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蚕蛹(Silkwormpupa)为蚕蛾科昆虫家蚕蛾(BombyxmoilL.)的蛹,是缫丝业的主要副产物.随着人们对蚕蛹价值认识的加深和健康意识的增强,我国各蚕区都在对蚕蛹的利用进行综合研究开发.蚕蛹经各种物理、化学方法处理后得到的各种有效成分可在食品、饲料、化工、医药、纺织等工业中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8.
吴波  佘进  杨云艳 《北方蚕业》2022,43(1):56-57
采用BR/SCS18021型自动化蚕蛹雌雄高速鉴别机鉴蛹,提高了工效,雌雄蛹鉴别正确率可达98%。文章介绍了蚕蛹雌雄高速鉴别机的使用方法,总结了机器使用过程中的模板建立、感温、鉴蛹适期、速度调控、蛹体保护以及清洁消毒等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9.
蚕蛹是极富营养价值的昆虫食品资源。建立精准、快速、稳定检测蚕蛹中金属元素的技术,是完善蚕蛹质量检测与食用安全风险评估技术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采用HNO3+H2O2体系对家蚕蛹和柞蚕蛹样品进行微波消解,再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11份家蚕蛹样品和2份柞蚕蛹样品中钾、钠、镁、钙、铁、锌、锰、镍、铜、铷、镉、铅等12种金属元素的含量。在优化的仪器工作条件下,12种元素的检出限为0.02~66.41μg/L,相对标准偏差均3.87%,加标回收率在87.1%~107.7%之间。检测结果表明家蚕蛹和柞蚕蛹中均含有丰富的钾、钠、钙、镁、铁、锌、铜、锰等对人体有益的元素,有害元素镉的含量均较低,但有2个柞蚕蛹样品和2个家蚕蛹样品中的铅含量较高。检测方法学验证试验表明,微波消解结合ICP-MS法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能满足对蚕蛹样品中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同时检测的需要;对11份家蚕蛹样品和2份柞蚕蛹样品的检测结果初步提示,一些家蚕和柞蚕饲养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重金属铅的污染。  相似文献   

10.
将经过0、30、60、90、120和150℃有效积温(以下称积温)处理的柞蚕蛹用于培育蚕蛹虫草,通过调查和检测柞蚕蛹虫草的生长状况及氨基酸组成与主要活性成分含量、超氧化物歧化(SOD)酶活力,考察不同发育程度柞蚕蛹对培育蚕蛹虫草的生长性状与营养保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柞蚕蛹感受积温不超过90℃时,蛹虫草菌对柞蚕蛹的感染速度较快,僵蛹率在92%以上,生产蚕蛹虫草总鲜质量及子实体的数量、长度等产量指标显著高于感受积温120℃、150℃的柞蚕蛹生产的蚕蛹虫草(P0.05);柞蚕蛹感受积温在0~120℃之间,随着积温增加,生产蚕蛹虫草的氨基酸总量也有增加趋势,当感受积温150℃时生产蚕蛹虫草的氨基酸总量又降低,比最高组(氨基酸总量的质量分数为35.05%)减少了28.73%;柞蚕蛹感受积温60℃时生产蚕蛹虫草的虫草素含量最高,质量比达到1.15 mg/g;随着柞蚕蛹感受积温的增加,生产蚕蛹虫草中的虫草多糖含量与SOD酶活力逐渐降低,柞蚕蛹感受积温150℃时生产蚕蛹虫草中的虫草酸含量最高(质量分数达13.23%)。试验结果提示,利用柞蚕滞育蛹或轻度发育蛹可以高效生产出品质优良的蚕蛹虫草。  相似文献   

11.
壳聚糖在医用材料等领域有广泛用途。以家蚕5龄幼虫、蛹的蜕皮物以及蝉蜕为材料制备壳聚糖,并测定样品的结构、理化性质和抑菌活性。3种材料制备壳聚糖的红外光谱与壳聚糖标准品基本相似,只存在个别峰值、峰位的差异,表明3种壳聚糖样品的基本结构相同。3种壳聚糖的粘度和分子质量存在一定差异,其中蝉蜕制备壳聚糖的粘度达到90.4 m Pa·s,家蚕5龄幼虫蜕皮物(简称5龄蚕蜕)制备壳聚糖的粘度则低至11.7 m Pa·s,蚕蛹蜕皮物(简称蛹蜕)和5龄蚕蜕制备壳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6×104、1.2×104,均小于蝉蜕制备壳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1.0×105);蝉蜕和蛹蜕制备壳聚糖的脱乙酰度接近,均高于5龄蚕蜕制备壳聚糖的脱乙酰度。3种壳聚糖抑菌的最适p H在4.5~6.5,依据测量抑菌圈的大小,以5龄蚕蜕制备壳聚糖的抑菌效果最好,其次是蝉蜕和蛹蜕制备的壳聚糖。测试结果提示,家蚕5龄幼虫和蛹的蜕皮物以及蝉蜕等均是开发昆虫壳聚糖的优质原料。  相似文献   

12.
蚕蛹综合利用产品研发现状及原料前处理工艺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我国蚕蛹综合利用产品研发现状的分析认为,建立蚕蛹产品加工生产的原料前处理工艺是解决蚕蛹综合利用产业规模化发展瓶颈的关键技术之一。从蚕蛹原料预处理以及蛹油制品、蚕蛹蛋白产品、蚕蛹甲壳素产品生产原料的前处理4个方面,探索了一整套实用的蚕蛹产品加工生产的原料前处理工艺流程,能有效分离蛹油、蛹蛋白和蛹甲壳素3种可利用成分,为后续产品的研发提供优质基础原料。  相似文献   

13.
以家蚕蛹蜕皮物和蝉蜕为材料,在常温条件下用正己烷浸泡粉末的方式,进行两种材料的成分提取,采用GC-MS分析提取物成分。结果表明:家蚕蛹蜕皮物和蝉蜕都是以烷烃类为主要成分,相对含量分别为74.55%和86.75%,主要的烷烃皆为正二十六烷;另外还含有醇类、酯类,但相对含量两种材料有所差异,家蚕蛹蜕皮物中相对含量较高的是油醇和硬脂酸烯丙酯,蝉蜕中相对含量较高的是二十七烷醇和乙酸三十烷酯;只有家蚕蛹蜕皮物中含有15-羟基十五烷酸,且含量只占0.22%。  相似文献   

14.
咪唑类化合物KK-42对家蚕蛹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乃明  梅丽娟 《蚕业科学》1991,17(3):145-149
本试验以家蚕蛹为材料,研究了咪唑类化合物KK-42对蛹发育包括卵巢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KK-42在蛹龄36小时之前处理有推迟复眼着色和羽化的作用,而且以复眼着色延迟更明显。KK-42对卵巢重和造卵数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KK-42对蛹和卵巢发育的抑制作用可通过注射β-蜕皮甾酮恢复,而由于注射保幼激素类似物被加强。同时还就KK-42的作用机理和卵巢发育的激素调节机制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家蚕蛹脂肪酸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蚕蛹脂肪酸对人体具有多种药理作用。采用有机溶剂提取家蚕不同杂交组合、不同性别的蛹脂肪酸,经甲酯化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脂肪酸成分进行鉴定分析。结果表明: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烯酸、软脂酸、α-亚麻酸、硬脂酸为5个家蚕杂交组合的蛹脂肪酸共有成分,其中相对含量最丰富的是α-亚麻酸;在G1白×C108和C108×大造(雄性)的蛹脂肪酸中检测出壬醛酸;在菁松×M-2的蛹脂肪酸中新检测出9-十二碳烯酸;壬醛酸、月桂酸、9-十二碳烯酸为首次从蚕蛹脂肪酸中检测出的成分。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是养蚕大国,蚕茧产量占世界总茧量的70%,居于世界首位。蚕蛹是家蚕生命周期中的一个发育阶段,包括桑蚕蛹和柞蚕蛹。蚕蛹作为蚕茧缫丝后的副产品,通常缫制1 t生丝可得到1.5 t蚕蛹。目前,国内平均每年可以提供近10万吨干蚕蛹。蚕蛹主要由蛋白质、脂肪、甲壳素等营养成分组成,在畜牧养殖、食品营养、医药保健和化工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有着非常可观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几种消毒药剂对蚕蛹羽化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蚕种生产上实用有效的蚕蛹消毒剂,用有效氯质量分数为0.3%、0.5%的漂白粉液对蛹体消毒,结果使蚕蛹的羽化率降低1.2%~7.8%,且消毒液中的有效氯含量越高,对蛹体的刺激越大,对蚕蛹羽化的影响也越大;用402防僵液对蛹体消毒后蚕蛹羽化率明显降低,因该药剂只对家蚕真菌病具有防治效果,而对细菌类败血病的防治效果差,所以不宜用于蛹体消毒;用有效氯质量分数为0.3%的蚕用消毒剂消特灵主剂溶液进行蛹体消毒,不仅能有效杀灭病原菌,而且对蛹体的刺激小,有利于蚕蛹羽化,适宜用于蛹体消毒。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以蚕蛹为原料,用石油醚浸出法提取蛹油制备脱脂蛹,然后以氢氧化钠的稀溶液为溶剂,采用正交实验法提取蚕蛹蛋白,并对蚕蛹蛋白的质量进行了检测。研究结果表明;提取蚕蛹蛋白的最佳条件为:温度75℃,浴比1:10,时间6h,pH8、5,在最佳条件下所制得的蛹蛋白得率为20.52%;对各种不同条件下所制备的蚕蛹蛋白的颜色和气味进行了比较,发现温度对颜色和气味影响较大,pH值和提取时间对颜色和气味也会产生影响。蚕蛹蛋白含水率为12.6%,粗蛋白的含量主67.0%,蚕蛹蛋白淡褐色、略带些气味。  相似文献   

19.
梁晓岚 《广西蚕业》2001,38(3):24-25
针对一般蚕种生产中病死蛹发生的原因,提出了防治蚕蛹后期病死蛹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食用马桑叶的蓖麻蚕蚕蛹(以下简称马桑蚕蛹)的营养价值和食用安全性,文中分析了马桑蚕蛹的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维生素、矿质元素含量以及马桑毒素及有害金属在蚕蛹中的残留情况,并采用动物饲喂试验对马桑蚕蛹的食用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显示:马桑蚕蛹中粗蛋白质量分数为16.0%,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质量分数比值为0.5832,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的质量分数比值为0.3684;马桑蚕蛹粗脂肪质量分数为0.7%,含α-亚麻酸、亚油酸、棕榈酸等多种脂肪酸,并且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马桑蚕蛹矿质元素丰富,高钾低钠,铁、硒含量尤为突出;马桑蚕蛹砷、镉、铅、汞、铬等有害重金属残留量均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马桑蚕蛹未检出羟基马桑毒素、马桑宁、马桑亭等马桑植株毒素残留,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表明其实际无毒.可见马桑蚕蛹食用安全,营养价值优于蓖麻叶、木薯叶饲养的蓖麻蚕蛹,是一种健康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原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