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为了摸索适宜密集烘烤主变黄时间的容差范围。[方法]试验采用电热式温湿自控密集烤烟箱,以K326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在变黄期不同时间组合对不同部位烤后烟叶经济性状和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不同部位烟叶在烘烤变黄时间70 h条件下,以主变黄时间20~40 h,烤至72 h,烟叶失水率均达45%~55%,叶绿素降解率均在85%以上,有利于烟叶变黄和定色;不同部位烟叶在烘烤变黄时间70 h条件下,以主变黄时间30~40 h的烟叶经济性状较优,且叶尖变黄时间10 h+主变黄时间35~40 h的组合容差感官质量相对较大,叶尖变黄时间20 h+主变黄时间30~35 h的组合容差感官质量也相对较大。[结论]在烘烤变黄时间70 h条件下,以主变黄时间20~40 h容差烘烤的烟叶能基本满足工业可用性。  相似文献   

2.
密集烤箱烘烤烟叶变黄期温度容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变黄期各恒定温度梯度处理下烤后烟叶内在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的变化规律,最终找到适宜密集烘烤变黄期温度的容差范围,为烘烤工艺的优化与完善提供理论依据和思路.【方法】采用电热式温湿自控密集烤烟箱,以K326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变黄期各温度梯度处理下对不同部位烤后烟叶经济性状、内在化学成分和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1)下部叶以36~44℃变黄处理,中部叶以36~42℃变黄处理和上部叶以34~42℃变黄处理的烟叶,烤至72 h时,失水率均达到50%~60%,叶绿素降解率均在90%以上,有利于烟叶变黄和定色;(2)不同部位烤后烟叶以36~42℃变黄处理烘烤工艺,烟叶经济性状指标较高,其中上等烟比例最高可达85.53%,均价最高可达32.48 CNY/kg;(3)不同部位烤后烟叶以36~42℃变黄处理烘烤工艺,烟叶内在化学成分较协调,其中烟叶糖碱比均在9.58~12.16,且烟叶感官质量较好,其中下中部叶以38~40℃变黄处理和上部叶以36~40℃变黄处理感官评吸质量达到最大值.【结论】变黄期以36~42℃容差范围烘烤工艺处理的烤后烟叶基本满足工业可用性.  相似文献   

3.
为提升烟叶质量,优化烘烤工艺,采用生物质烤房烟夹装烟方式,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材料,研究变黄期3个关键温度节点不同湿度对初烤烟叶烘烤损失率、经济性状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变黄期38℃、40℃、42℃关键干球温度条件下分别设置湿球温度36℃、37℃、37℃的中湿烘烤方法,烤后烟叶损失率最低,为12.50%,上等烟比例为78.2%,桔黄烟比例为86.7%,收购均价为33.29元/kg,且化学成分较协调,烟碱含量为4.05%,总糖、还原糖、总氮含量分别为23.53%、15.02%、2.26%,两糖比、氮碱比、钾氯比分别为1.57、0.56、6.39。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烟叶密集烘烤质量,以红花大金元和K326烤烟为材料,采用温、湿度和时间组合对密集烤房烟叶变黄期烘烤工艺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烟叶变黄期相对湿度80%,干球温度38.0℃,湿球温度34.7℃,烘烤时间60h,烘烤成本最低,经济效益最好,烤后烟叶外观质量最佳,内在化学成分最协调,感官质量符合中式卷烟原料需求。  相似文献   

5.
于2010年进行了密集烘烤烟叶变黄程度对烟叶工业可用性质量影响的研究,并对烤后烟叶进行分级、化学成分分析和评吸鉴定。试验结果表明:烟叶干物质消耗线性增加,大部分淀粉在烟叶基本变黄时开始分解,在变黄延时过程中继续分解。与之相关的是,下部叶变黄延时8 h左右、中部叶变黄延时12 h左右、上部叶变黄延时16 h左右,烤后烟叶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安顺烟区上部烟叶烤后挂灰较重、上等烟率偏低、青杂烟率较大的问题,提高上部烟叶质量和工业可用性,通过调控湿度和风机转速,对变黄期烘烤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改变变黄期烘烤工艺、提高湿球温度、降低循环风机转速能够提高上部烟叶的等级结构和外观质量,使内在化学成分趋于协调,但对评吸质量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提高密集烘烤上部烟叶质量,利用气流上升式模拟烤烟机,按照稀编密装原则,使用不同的烘烤工艺对云烟97上部叶进行烘烤,探究烘烤过程中变黄时间和定色时间对烤烟经济价值和质量的影响.结果 表明,在烘烤过程中,烟叶分别在38℃和48℃达到变黄和失水要求后,再分别延长6h,上中等烟比例达到73.79%,化学成分协调,香气质...  相似文献   

8.
以烤烟K326品种上部叶为试验材料,分别选取返青烟、高温逼熟烟、贪青晚熟烟3种类型难落黄烟叶进行烘烤,测定烘烤过程中烟叶的水分含量、外观颜色参数、叶绿素含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等指标。研究结果显示:返青烟在变黄期和定色期失水较快,叶绿素降解量最高,多酚氧化酶活性波动较大;高温逼熟烟在变黄期失水最慢,叶绿素降解量中等,多酚氧化酶活性较低且变化较为平稳;贪青晚熟烟在变黄期和定色期失水较慢,叶绿素降解量最低,多酚氧化酶活性波动最大。研究得出:易烤性为返青烟贪青晚熟烟高温逼熟烟;耐烤性为高温逼熟烟返青烟贪青晚熟烟。  相似文献   

9.
以延安1号中部烟叶和上部烟叶为材料,对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上棚、中棚和底棚烟叶分别达到黄片青筋、主脉变软时转火进入定色期的烤后烟叶的等级结构、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协调性和感官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烟叶烘烤变黄期各棚间变黄程度差别较大,中部烟叶中棚变黄程度达到黄片青筋、主脉变软时转火,烤后烟叶上等烟比例较上棚和底棚分别提高了15.9%和23.4%,外观质量最好,化学成分协调,感官质量评价最优;在上棚达到黄片青筋、主脉变软时转火,则微带青烟叶比例较大;在底棚达到黄片青筋、主脉变软时转火,则变黄过度,杂色烟比例较高;上部烟叶底棚变黄程度达到黄片青筋、主脉变软时转火,烤后上等烟比例较上棚和中棚分别提高了47.4%和20.7%,淀粉含量分别降低12.6%和5.7%,化学成分趋于协调,感官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广元市烟区含水量较大、较小的特殊烟叶烘烤技术,选取云烟87上、中、下部位的特殊烟叶进行常规密集烘烤和密集烘烤优化工艺烘烤,对烤后烟叶的经济性状、内在化学成分、感官评吸质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含水量大的下部叶和中部叶来看,采用密集烘烤优化工艺的烤后烟叶品质好于常规密集烘烤工艺烘烤的烟叶,含水量大的上部叶经济性状和化学成分均以密集烘烤优化工艺烘烤的烟叶好于常规密集烘烤工艺烘烤的烟叶,感官评吸质量则表现相反;含水量少的下部烟叶,采用密集烘烤优化工艺的烤后烟叶品质好于常规密集烘烤工艺烘烤的烟叶。含水量大的下部叶及中上部叶、含水量少的下部叶都更加适宜于密集烘烤优化工艺。  相似文献   

11.
定色阶段湿度对散叶密集烘烤烟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散叶密集烘烤定色阶段不同湿球温度对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4~36℃湿球温度定色烤后烟叶的单叶重和外观等级质量较高,36~38℃湿球温度定色烟叶的化学成分比较协调,感观吸食质量效果比较好.综合分析认为,散叶密集烘烤定色阶段前期湿球温度34~35℃,主要定色阶段湿球温度35~37℃.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密集烘烤变黄阶段不同风机转速对烟叶质量的影响,分析了烟叶淀粉和色素降解的变化,结果表明:从烘烤开始到38℃稳温结束,风机转速为1440 r/min处理的烟叶淀粉含量为15.21%,淀粉降解速度较快,还原糖含量较高,为9.84%;风机转速为960 r/min的处理在42℃稳温结束以后,烟叶淀粉降解量较风机转速为1440 r/min多,且差异显著;烤后烟叶的还原糖含量表现为风机转速为960 r/min的处理最高,含量为25.34%,且与风机转速为720和1440 r/min的处理差异显著;密集烘烤变黄阶段循环风机转速为960 r/min时,烤后烟叶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显著低于风机转速720和1440 r/min的含量,分别为6.17和3.27μg/g;类胡萝卜素含量为138.83μg/g,显著低于风机转速1440 r/min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
烤烟密集烘烤变黄期类胡萝卜素及其降解香气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研究密集烘烤变黄阶段烤烟类胡萝卜素组分、酶活性及其降解香气成分含量的变化,为密集烤房烘烤工艺优化和完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河南农业大学设计的电热式温湿自控密集烤烟箱,研究不同温湿度条件对变黄期烤烟类胡萝卜素各组分降解、相关酶活性变化及其降解香气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变黄期类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叶黄质、新黄质、紫黄质)含量均随烘烤过程推进而逐渐降低。其中低温低湿变黄(T1)和低温中湿变黄(T2)β-胡萝卜素在变黄结束时含量较低,其值分别为17.14 μg?g-1 FW、19.00 μg?g-1 FW。叶黄质、新黄质、紫黄质含量在各处理中随温湿度的降低而降低。低温变黄处理β-胡萝卜素与叶黄素(叶黄质、新黄质、紫黄质)的比例和烤前相比均有所升高,高温变黄处理则与之相反。不同处理叶黄质与叶黄素的比例和烤前比均升高,而新黄质和紫黄质则与之相反。烤后烟叶T1、T2处理类胡萝卜素含量较低,尤其是T2处理,其值为76.31 μg?g-1。烤后烟叶类胡萝卜素降解香气成分含量以T2处理最高,为87.5634 μg?g-1,其次为T1处理,为81.1192 μg?g-1,显著高于其余处理。变黄期T1、T2处理有利于脂氧合酶(LOX)、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充分表达,使类胡萝卜素降解更充分。相关分析表明,烘烤中变黄期POD活性与类胡萝卜素各组分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变黄期低温和相对较低的湿度条件下,保持相对较高的酶活性,使LOX与POD之间的协同拮抗作用达到一种动态平衡,并在36—48 h适当延长相对较长的时间,对充分降解类胡萝卜素物质和改善烟叶香气品质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4.
烘烤变黄温度对烟叶变黄变褐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烘烤过程中烟叶的变黄变褐特性,为烘烤工艺优化提供理论依据。以烟草K326品种中部叶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变黄温度条件下烟叶变黄程度、变褐程度、淀粉、蛋白质、干物质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变黄温度升高,烟叶变黄加快,同时加快了烟叶变褐;随着变黄温度升高,烟叶淀粉、干物质降解加快,蛋白质降解减慢;相同变黄程度高温变黄淀粉、干物质降解水平较高,蛋白质降解水平较低,变褐过程烟叶淀粉、蛋白质代谢紊乱、含量差异不显著,变褐的烟叶淀粉降解程度为82%~90%,蛋白质降解程度为45%~60%,干物质降解程度为15%~25%。  相似文献   

15.
变黄期不同烘烤时间及温湿度对烟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以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开展变黄期烘烤时间长短和湿球温度高低对烟叶质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总的变黄期烘烤时间及失水量相同的情况下,38℃变黄阶段,适当拉大干湿球温差,延长38℃变黄阶段烘烤时间,烤后烟叶质量较好,桔黄烟叶比例较高,杂色烟比例较少;42℃变黄凋萎阶段烘烤时间控制在10~20 h、湿球控制36℃的处理较好,烤后成熟度较好,桔黄烟叶比例较大,杂色烟叶较少,湿球温度低,虽有利减少杂色烟叶,但青筋烟较多,湿球温度高的处理杂色烟叶比例加大,颜色深暗;变黄时间中下部烟叶以60 h较为适宜,上部烟叶以65 h较为适宜,烤后成熟度较好,桔黄烟叶比例较大,杂色烟叶比例较少;评吸质量表现为随着38、42℃变黄阶段的湿球温度增高和42℃凋萎时间拉长,烟叶评吸质量逐渐变差;烟叶主要化学成分表现为随着38、42℃变黄阶段的湿球温度增高和42℃凋萎时间拉长,烟叶总糖、还原糖明显减少,烟碱增加,其他化学成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散叶烘烤变黄期烘烤时间和温湿度对烟叶烘烤质量影响.[方法]以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开展散叶堆积烘烤变黄期烘烤时间长短和湿球温度高低对烟叶质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试验表明,变黄期高温高湿,可以缩短变黄时间11h;在38℃前保湿变黄烟叶外观质量好;上等烟叶比例高,经济性状最好;变黄期适当延长时间有利于烟叶中的淀粉得到充分降解,转化为糖类物质.[结论]研究可为提高散叶烘烤烟叶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河南烤烟上部叶烘烤质量的工业可用性。[方法]以中烟100为供试品种,进行上部叶适宜成熟度密集烘烤试验。[结果]试验表明,上部叶提前采收烤后烟叶油分减少,身份较厚,组织紧密。适度推迟采收,烤后烟叶橘色烟比例增加,组织变疏松,油分增多,色度变强;促进叶内致香物质转化,提高烟叶香气,减少杂气、刺激性,使余味更加舒适。采收过晚,容易导致烟叶干物质过度消耗,烤后杂色烟增多,经济效益明显下降。[结论]上部烟叶推迟7 d左右采收,可有效改善烟叶外观质量,主要化学成分协调,提高评吸香气质、香气量,杂气、刺激性减轻,值得在烟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密集烘烤过程中烟叶霉烂的变化规律,以K 326中部叶为材料,研究了烘烤过程中环境条件与烟叶自身素质对烟叶霉烂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密集烘烤过程中烟叶霉烂变化划分为芽孢准备、萌芽、菌丝生长、霉烂终止4个阶段。在烟叶霉烂变化的各阶段主要影响因素不同,芽孢准备阶段各因素影响作用较小;萌芽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叶温和干球温度;菌丝生长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干球温度为主,以湿球温度和叶温为辅;霉烂终止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干球温度和相对湿度。霉烂会加快叶片内大分子物质(如淀粉、蛋白质)的降解速率;自由水含量和小分子物质含量(如总糖、还原糖)越高,烟叶越易滋生霉菌,并最终降低烟叶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醇基燃料与常规燃料密集烤房综合对比,结果表明,通过醇基燃料密集烤房的应用,提高了烤烟内外观质量,增加了烟农收益,减轻了烘烤污染排放,达到了烟叶在烘烤过程中提质增效的目的,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醇基燃料密集烤房的烟叶烘烤效能。[方法]对比醇基燃料密集烤房与燃煤密集烤房在烘烤温度的把控、烘烤时间、烘烤成本、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及经济性状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与燃煤密集烤房相比,醇基燃料密集烤房控温更平稳精确,总烘烤时间减少16 h。烤后烟叶鲜干比降低16.0%,均价提高2.40元/kg,上等烟比例提高14.38百分点,青烟比例和杂色烟比例分别降低4.21百分点和1.55百分点,烤后烟叶除了淀粉含量稍高外,其他化学成分含量均在优质烟范围内。[结论]采用醇基燃料烤烟达到了节能减排、增加收益的目的,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