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低温对三七皂苷含量的影响,为三七的引种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分析了在10、15、20℃下处理30 d的3年生三七,以及在种植基地生长正常、长势一致的3年生三七(对照组)的主根、剪口、茎和叶的4种单体皂苷及其总皂苷含量。【结果】4种不同温度下,三七主根中的总皂苷含量差异显著,以20℃处理的含量最高,对照组含量为最低。三七叶中皂苷含量具有显著差异,以15℃处理的含量最高,20℃处理最低。剪口中总皂苷含量差异不显著,以15℃处理的含量最高。三七茎中总皂苷含量差异不显著,以对照组的含量最高。但是,不同处理的三七根部总皂苷含量均高于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结论】一定的低温(15~20℃)有利于三七根部的皂苷积累。  相似文献   

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干燥方法以及不同花梗长度下款冬花中款冬酮和绿原酸的含量。结果表明:采用传统阴干法,款冬花中款冬酮与绿原酸的含量均达到最高,不同干燥方法下款冬酮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60℃烘干70℃烘干40℃烘干晾晒50℃烘干30℃烘干;总体来看,绿原酸含量随着烘干温度升高而降低,款冬酮、绿原酸的含量随着花梗长度的增加而降低。综上所述,款冬花最佳干燥方法为传统阴干法。若需采用烘干法,应综合考虑温度对款冬酮、绿原酸含量的影响,最佳烘干温度为40℃;建议用款冬酮、绿原酸2个指标综合评价款冬花药材质量,一级款冬花花梗长度≤1 cm,二级款冬花花梗长度≤2 cm,统货花梗长度≤3 cm。  相似文献   

3.
目的:绿原酸是杜仲叶中的主要成分,其性质不稳定,制药厂收购的干燥杜仲叶中绿原酸含量差异很大。实验旨在研究干燥条件及存放时间对杜仲叶中绿原酸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干燥条件对杜仲鲜叶进行干燥、干燥的杜仲叶放置不同时间,以不同溶剂浸并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绿原酸含量。结果:烘干温度以60℃含量最高,其次为室温阴干、恒温50℃;存放三年的杜仲叶中绿原酸含量仅有当年产杜仲叶的1/3。结论:最佳干燥条件为60℃恒温烘干;干燥的杜仲叶以当年产当年用为佳。  相似文献   

4.
利用硫酸-香草醛比色法测定商陆(Phytolacca americana)总皂苷含量,采用HPLC-UV法测定商陆皂苷甲的含量。结果表明,商陆总皂苷和皂苷甲的含量比较,阴干商陆明显低于其他组,晒干商陆次之,烘干品含量较高;其中低温55℃烘干品的商陆总皂苷含量最高,80℃烘干的商陆皂苷甲含量高于其他组。商陆产地加工中,应及时干燥,避免成分流失,规模化烘干优于传统晒干,采用低温烘干为宜。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阴干、不同烘干温度、微波杀青烘干和蒸汽杀青烘干4种加工工艺对亳菊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采用HPLC方法对上述不同加工处理的亳菊中有效成分绿原酸、木犀草苷、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阴干亳菊中绿原酸、木犀草苷、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最高,分别为0.58 %、0.08 %和2.64 %,用不同烘干温度加工的亳菊中木犀草苷含量均达不到药典规定,微波杀青烘干和蒸汽杀青烘干亳菊的3种有效成分含量均达不到药典规定。而阴干处理亳菊中3种有效成分含量最高,为亳菊适宜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丹参片最佳炮制方法,分别从5个药源基地随机采挖丹参鲜药材约500 kg,以丹参酮ⅡA及丹酚酸B含量为指标,主要研究丹参片炮制过程中干燥及切制两个关键环节,每个基地、每个处理3个重复;结果表明:丹参酮ⅡA 含量:50 ℃烘干>30 ℃烘干>阴干≌晒干、原药>水洗后切片>浸润后切片>干切片;丹酚酸B含量:阴干≌晒干>30 ℃烘干>50 ℃烘干、水洗后切片>干切片>原药材>浸润后切片;丹参片炮制过程中干燥时最好采取晒干法,切制过程中最好采取水洗后切片法.  相似文献   

7.
研究不同干燥方法对百蕊草及百蕊草不同部位中槲皮素醇苷和山柰素醇苷含量的影响和百蕊草不同部位中两种黄酮醇苷的含量分布。采用阴干、晒干、105℃杀青后80℃烘干、霉变后80℃烘干4种干燥方式及80℃,60℃,40℃直接烘干3种不同烘干温度处理百蕊草样,并用80℃烘干百蕊草叶、茎、叶、果实、根不同部位样,测定其酸水解液中槲皮素及山柰素含量,计算其两种黄酮醇苷含量。4种不同干燥方式对百蕊草中两种黄酮醇苷含量影响为烘干=晒干阴干酶变,3种不同烘干温度对百蕊草中两种黄酮醇苷含量影响为:40℃烘干样80℃烘干样=60℃烘干样。百蕊草不同部位样中山奈素醇苷分布为叶茎种子根;而其槲皮素醇苷分布由高至低则为:茎叶种子根。明确了百蕊草根、茎、叶及种子中槲皮素及山柰素醇苷的分布,其中叶中含量最高,同时确定百蕊草最佳干燥方式为烘干,且80℃及60℃烘干温度均能有效地保持百蕊草中两种黄酮醇苷成分。  相似文献   

8.
不同干燥方式对杜仲雄花成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杜仲雄花总黄酮、绿原酸、京尼平苷等含量的影响,提高杜仲雄花有效成分的利用率。[方法]分别采用炒制、热风、真空、冷冻、晒干、阴干的方式对杜仲雄花鲜叶进行干燥,通过感官评价、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对杜仲雄花成分含量进行评价。[结果]真空干燥处理的杜仲雄花总黄酮含量和绿原酸含量最高,冷冻干燥处理的杜仲雄花桃叶珊瑚苷和京尼平苷含量最高,炒制干燥处理的杜仲雄花总黄酮、绿原酸和京尼平苷含量均高于热风干燥处理,但热风干燥处理的杜仲雄花桃叶珊瑚苷含量高于炒制干燥处理。[结论]真空干燥和冷冻干燥处理的杜仲雄花无论外观还是成分含量效果均最佳,晒干和阴干效果最差,但冷冻干燥成本高、耗时长,因此建议采用真空干燥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出最适宜川产道地药材丹参的干燥加工方法。方法 针对丹参摊晾时间、烘烤温度、烘烤时间以及每次烘烤后摊晾时间四个因素设置了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设计(处理T1-T9),加上鲜品按照不同温度直接烘干(处理T10-T12)、鲜品经过摊晾12小时再进行烘干和直接阴干(处理T13-T16)共设置16个处理,研究不同的干燥加工方式对丹参主要化学成分丹酚酸B和丹参酮类含量的影响。结果 不同的加工方法对于丹参的水溶性成分丹酚酸B含量有显著的影响,以丹参鲜品通过40℃烘干的初加工工艺最佳;直接阴干处理对于丹参酮类含量的保存更有利。结论 从药效成分的保留、节约成本等方面综合考虑,四川丹参的现代产地初加工方法采用低温(40-50℃)烘干方法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0.
不同干燥方式对甘薯叶功能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干燥方式对甘薯叶功能成分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为甘薯叶综合开发和干燥加工工艺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甘薯品种‘台农71’和‘胜南’的叶片为材料,研究蒸干结合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60℃/50℃/40℃热风干燥共5种干燥方式对甘薯叶功能成分(总酚、总黄酮、绿原酸类成分、β-胡萝卜素、维生素D3、维生素E、抗坏血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抗氧化能力(采用DPPH、ABTS+自由基清除法测定)和外观色泽(叶绿素、色值)的影响,并分析各功能成分间及功能成分与抗氧化活性的关系。【结果】甘薯叶中检测到的游离酚酸主要包括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和异绿原酸C。5种干燥方式对甘薯叶中功能成分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真空冷冻干燥下,‘台农71’叶片中游离酚酸总量最高,达到38.4 mg·g-1DW,是其在60℃热风干燥下含量的25.6倍。真空冷冻干燥和蒸干结合热风干燥下,叶片中总酚、总黄酮和抗坏血酸含量差异相对较小,但都显著高于60℃/50℃/40℃ 3种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下,两个材料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是3种热风干燥的1.7—5.3倍和1.7—3.8倍。抗坏血酸在真空冷冻干燥下有较好的保留(175.3—441.1 mg/100 g DW),而在热风干燥中含量极低(3.4—5.7 mg/100 g DW)。维生素D3α-生育酚在蒸干结合热风干燥下含量最高。抗氧化活性分析表明,不同干燥方式下甘薯叶甲醇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差异显著(P<0.05),其中真空冷冻干燥和蒸干结合热风干燥的自由基清除率较高,显著高于3种热风干燥。相关性分析表明,总酚、总黄酮、总绿原酸、维生素D3α-生育酚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0.01);甘薯叶抗氧化能力与总酚、总黄酮及各绿原酸类成分的含量也存在极显著相关(P<0.01)。【结论】真空冷冻干燥和蒸干结合热风干燥能较好地保留甘薯叶中总酚、绿原酸及衍生物、黄酮、维生素D3α-生育酚、抗坏血酸等功能成分,使叶片干燥后仍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与真空冷冻干燥相比,蒸干结合热风干燥具有成本低和耗时短的优势,是实际生产应用中干燥保留甘薯叶多酚和黄酮的优选方式。  相似文献   

11.
采用阴干、恒温干燥(40、50、60、70、80℃)和程序变温(40℃—50℃—60℃—70℃—80℃—60℃—40℃)干燥3种方式对麦冬鲜品进行干燥处理,以麦冬总皂苷含量及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为考察指标,考察了3种干燥方式对麦冬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阴干及恒温干燥相比,程序变温干燥方式既能保持药材的外观性状,又能最大限度地保留麦冬中的有效成分麦冬总皂苷和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研究不同干制方法对枇杷叶总酚、黄酮等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给生产实践提供技术依据和理论参考,以成熟枇杷叶作为试验材料,采用热风烘干(35℃、50℃、65℃、80℃)、自然晒干和阴干方式进行干制处理,用70%乙醇超声浸提,测定其黄酮、总酚、多糖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不同干制条件下枇杷叶总酚、黄酮、多糖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存在差异,其中阴干条件下所测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最高,热风烘干条件下随着温度的升高,试验所测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呈下降趋势。阴干可以较大程度地保留枇杷叶总酚、黄酮等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在以干燥枇杷叶为原料,以总酚、黄酮等成分和抗氧化性为主的生产利用方面,应以阴干方法进行干制处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肉苁蓉浸膏制备过程中不同温度对苯乙醇苷、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的影响,分析肉苁蓉浸膏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HPLC法,测定不同干燥温度、提取温度、浓缩温度、水浴蒸制温度下,肉苁蓉苯乙醇苷、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的含量;采用DPPH、ABTS、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及总还原力实验评价肉苁蓉浸膏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肉苁蓉阴干时,苯乙醇苷、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含量比晒干高。相比于阴干,肉苁蓉60℃烘干时,3种成分测得量最高;提取温度升高,3种成分测得量也增加,当提取温度为80℃时,3种成分含量最高;浓缩温度升高,提取液浓缩效率明显提高,当浓缩温度从35℃增加为60℃时,肉苁蓉提取液浓缩至等体积时耗时从7 h缩短至0.7 h,且3种成分在浓缩液中的浓度也最高;水浴蒸制肉苁蓉浸膏时,蒸制温度升高,所需蒸制时间明显缩短,当蒸制温度从40℃增加为85℃时,肉苁蓉浓缩液蒸至相同量的浸膏耗时从12 h缩短至1.2 h,且3种成分在浸膏中的含量也最高。当浓度在0.1~0.5 mg/mL,肉苁蓉浸膏溶液对DPPH、ABTS、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随着浓度升高而升高,最大清除率分别为92...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机械修剪预留的叶幕厚度对赤霞珠葡萄果实品质及酚类物质的影响,为完善夏季叶幕管理技术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在山西尧京酒庄葡萄种植基地,设置叶幕厚度85cm+人工除副梢(H85+C)及叶幕厚度70cm(H70)、85cm(H85)、100cm(H100)4种处理,于果实成熟后采样测定还原糖、总酸、单宁等指标,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HPLC/MS)检测单体花色苷及非花色苷单体酚类物质,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葡萄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H85+C及H70处理能够促进果实成熟,其中H85+C处理葡萄还原糖、总酚及总花色素含量较H100处理分别提高13.8%,8.3%和29.3%,总酸和单宁含量较H100处理分别降低15.8%和17.6%;H70处理葡萄还原糖及总花色素含量较H100处理分别提高了12.5%和9.3%,总酸、总酚及单宁含量分别降低10.6%,4.3%和27.7%。叶幕厚度对非花色苷单体酚类物质及单体花色苷的组成无影响,H85+C和H70处理单体花色苷含量较H100处理分别提高39.7%和28.8%,H70处理非花色苷单体酚类物质含量最高。【结论】山西襄汾地区赤霞珠葡萄叶幕厚度85cm+人工除副梢或叶幕厚度70cm处理是较优的修剪管理模式,但考虑成本因素,建议叶幕厚度以70cm为宜。  相似文献   

15.
酚酸对红肉苹果花色苷辅色效果及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酚酸对‘紫红1号’新疆红肉苹果花色苷的辅色效应,以及辅色后花色苷的稳定性,旨在为红肉苹果花色苷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利用超声辅助法提取红肉苹果花色苷,采用pH示差法测定总花色苷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花色苷组分及含量。在pH 3.0缓冲液体系中,分别选用咖啡酸、阿魏酸、绿原酸、没食子酸对红肉苹果花色苷进行辅色,并将不同处理的样品分别置于水浴加热、光照、H2O2氧化和Fe~(3+)4种不同条件下,研究4种酚酸对红肉苹果花色苷的辅色效果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紫红1号’红肉苹果中花色苷含量为268.6 mg·kg~(-1),主要成分为矢车菊-3-半乳糖苷、矢车菊-3-葡萄糖苷、矢车菊-3-阿拉伯糖苷,其中矢车菊-3-半乳糖苷占总花色苷含量的75.34%。在水体系中,红肉苹果花色苷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15 nm,花色苷的颜色和515 nm处吸光度(A515nm)随pH变化而改变。浓度为0.01 mol·L~(-1)的咖啡酸、阿魏酸、绿原酸、没食子酸对红肉苹果花色苷均能产生明显的辅色效应,辅色后花色苷溶液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增色及红移效应(5—11nm),其中阿魏酸处理组的红移效应最为显著,红移幅度高达11 nm。各试验组样品分别在60℃、80℃、100℃水浴中加热1 h后,绿原酸和没食子酸对红肉苹果花色苷的保护作用最好,其次是阿魏酸和咖啡酸。在室外自然光照条件下,红肉苹果花色苷溶液的半衰期少于7 d,酚酸辅色后,显著增强了花色苷的光稳定性(P0.05),其中绿原酸使红肉苹果花色苷半衰期延长了170.87%,咖啡酸、没食子酸、阿魏酸分别使花色苷半衰期延长了142.68%、39.56%、23.05%。浓度为0.1%—0.6%的H2O2使红肉苹果花色苷的红色迅速褪去,加入酚酸后花色苷的抗氧化性显著提高,当花色苷溶液中H2O2浓度为0.1%时,氧化1 h后,对照组花色苷保留率仅为38.39%,而阿魏酸、绿原酸、咖啡酸、没食子酸处理组花色苷保留率分别为63.10%、59.95%、57.95%、48.8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浓度为2.5×10~(-4)—1.0×10~(-3) mol·L~(-1)的Fe~(3+)对花色苷有不利影响,加入酚酸后花色苷稳定性明显增强,其中没食子酸处理组红肉苹果花色苷稳定性最强,绿原酸、咖啡酸次之,阿魏酸处理组花色苷稳定性最弱,各处理组花色苷A_(515nm)均显著大于对照组花色苷(P0.05)。【结论】红肉苹果花色苷颜色受pH影响较大,pH3.0时,色泽鲜红且性质稳定。咖啡酸、阿魏酸、绿原酸、没食子酸使红肉苹果花色苷产生不同程度的增色及红移效应,且显著增强了花色苷在加热、光照、氧化、Fe~(3+)条件下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测定不同生长期通关藤(Marsdenia tenacissima)的茎粗和茎长,采用香草醛-高氯酸法显色,在462nm处测定通关藤中总皂苷的含量,研究通关藤的最适宜采收期。结果表明,通关藤总皂苷含量在两年生时达到最高,以后缓慢下降;产量在三年生时增长最快,之后增长缓慢。通关藤的最佳采收期要兼顾其产量和有效成分总皂苷的含量,两者都在相对较高的时候才是最佳采收期,确定其最佳采收期为两年半生至三年生的藤茎。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8种不同干燥处理方法和2种储存方式对三叶青块根总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冻干燥处理的三叶青块根中总黄酮含量最高,传统的干燥方式晒干和阴干次之,烘干最低;在3种不同冷冻干燥方法中,以-50 ℃真空冷冻干燥(后续系统设置加温至55 ℃)方法较佳,其总黄酮含量为8.13%;干燥方法相同、温度不超过80 ℃时,干燥处理时间越短,三叶青块根总黄酮含量越高;与未储存过的冷冻干燥三叶青块根总黄酮含量相比,在-20 ℃储存1 a后其总黄酮含量变化不显著,而常温储存1 a后其含量显著降低(2.15%)。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干燥方式对嘉宝果品质的影响,为嘉宝果干燥保存和深加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沙巴’嘉宝果为试验材料,研究50℃、60℃、70℃热风干燥以及真空冷冻干燥4种不同干燥方式对嘉宝果感官特性、主要营养成分及氨基酸组成的影响,不同干燥方式各项指标对比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真空冷冻干燥样品感官品质最好,果皮色泽、果肉颜色及形状接近鲜果,质地均匀疏松,而热风干燥样品颜色发黑、无光泽,干瘪坚硬。在营养品质上,真空冷冻干燥样品蛋白质、脂肪、蔗糖、维生素C、总多酚含量显著高于热风干燥,且水分含量仅5.92%,显著低于热风干燥,在4种干燥方式中脱水效果最好。50℃热风干燥淀粉、粗纤维、灰分、氨基酸含量最高,真空冷冻干燥次之。3种温度的热风干燥结果表明,淀粉、蛋白质、灰分、维生素C、硒、水分、总多酚、氨基酸含量随烘干温度升高而下降,还原糖、葡萄糖、果糖含量随烘干温度升高而升高。【结论】综合分析感官品质和营养成分,真空冷冻干燥得到的嘉宝果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研究不同干燥温度对西洋甘菊花、精油含有率及其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燥温度对西洋甘菊干花精油含有率的影响排序为A1(60℃,0.134%)A2(55℃,0.117%)A3(50℃,0.115%)CK(25℃,0.102%)A4(45℃,0.099%)A5(40℃,0.097%);留香干燥以55~60℃为好,干燥时间以16h为宜;外观品相以45、50、55℃烘干品最好,60℃次之,40℃和阴干品最差;醇类物质8个,占总含量的45.97%~63.01%,以阴干品和50℃烘干品的含量较高;烯类物质10个,占总含量的17.46%~33.21%,以55℃和60℃烘干品的含量较高;母菊薁占总含量的16.12%~17.67%,以阴干品和60℃烘干品的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干燥条件对蒲公英总黄酮含量的影响,为蒲公英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为考察标准,研究不同干燥条件(真空干燥、热风干燥、阴干、晒干)对蒲公英黄酮类化合物影响。结果:不同干燥条件下蒲公英总黄酮类物质含量差异显著(p<0.05);自由基清除能力与总黄酮含量呈正相关性;阴干状态下蒲公英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优于其他处理条件,其次为晒干及40℃真空干燥处理;95℃热风干燥处理下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最低。结论:在生产实际中应重视蒲公英干燥方式,采摘后以阴干或晒干的方式进行蒲公英加工;超声提取总黄酮类化合物时优先考虑超声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