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作物研究》2014,(5):550-550
湖南农丰种业有限公司于2001年4月由湖南省农科院湘科集团和湖南省水稻研究所共同出资成立,注册资本500万元,位于马坡岭农业高科技园内.公司以湖南省水稻研究所为技术依托,以“推广优质稻,提高水稻生产效益和提升水稻品质,加速优质稻产业化进程”为己任,以“创国内一流的优质稻生产、经营、推广和相关技术服务的种业科技企业”为目标,是目前省内生产经营水稻常规稻和高档优质稻种子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种业公司,也是芙蓉区内唯一一家生产、经营优质常规稻种子企业;2012年7月成为长沙市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邵武市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 (市 )之一。自 1 984年以来 ,我市粮食生产已连续 1 3年增产 ,1 9 99年粮食总产 2 3.36万吨 ,为社会提供商品粮1 1 .1 2万吨。与各地一样 ,我市粮食生产在取得发展的同时 ,至 90年代后期也出现了“卖粮难”现象。针对这一问题 ,1 997年秋 ,市委、市政府果断提出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 ,开发引进推广优质稻品种 ,努力实现粮食生产的优质、高产、高效 ,逐步解决“卖粮难”,并且把它作为 1 998年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两年来我市全面开展优质稻产业化建设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一、主要成效1 .筛…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加入WTO ,粮食市场的需求向着优质、专用化的方向发展 ,各地粮食部门根据这一新变化积极应对 ,把调整粮食种植结构和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作为粮食工作的重点 ,加大了对优质粮油种植基地和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随着一批龙头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带动了四川省“订单农业”的发展。2002年 ,四川省优质稻“订单”收购面积达到13.4万hm2,“订单”收购履约率和收购量也较2001年大幅提高 ,农民种植优质稻的收入明显增加。为推动2003年四川省优质稻的发展 ,给“川粮优化工程”和龙头企业提供权威性、公益性的优质…  相似文献   

4.
在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方针指引下,我省许多国营农(茶)场及广大农村遵循毛主席“以后山坡上要多多开辟茶园”的指示,大力发展茶叶生产。为了促进茶叶生产的发展,遵照毛主席“农业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5.
思想观念更新 ,耕地“主角”转换。辽宁省盘锦市改变过去稻田养蟹以稻为主 ,养蟹为辅的做法 ,使稻田以养蟹为主 ,种稻为辅 ,今年一举实现2万hm2 养殖面积 ,从而为农业结构调整开创一条新路。盘锦市地处辽河入海口 ,盛产河蟹。前几年 ,这里在稻田养蟹 ,获得成功 ,每亩河蟹经济收入大大超过水稻收入。但是为了不影响水稻产量 ,稻田里的河蟹生长受到一定影响。随着当前粮食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历史性转变 ,农民增收缓慢甚至徘徊的问题日益突出。为使农业和农村经济获得更为有利的生存发展空间 ,盘锦市委、市政府决定 ,按照适应市场、因…  相似文献   

6.
四川是水稻生产大省 ,稻谷产量居全国第3位 ,水稻常年种植面积220万hm2左右 ,占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的30 % ,总产量170亿kg,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50 % ,本应成为稻米外调乃至出口省份 ,但由于优质米生产落后 ,市场占有率低 ,使国内外大批具优质品牌的大米相继涌入四川市场 ,真可谓“守着金饭碗却没有饭吃”。大力发展优质水稻生产乃是当务之急 ,这是历史的选择。一、四川省优质稻生产的历史与发展四川省优质稻生产起步迟 ,发展慢 ,但潜力大、后劲足。1986年召开全省首次优质米评选会 ,揭开了优质稻生产的序幕 ,引进和选育了…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邵武市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市)之一.自1984年以来,我市粮食生产已连续13年增产,1999年粮食总产23.36万吨,为社会提供商品粮11.12万吨.与各地一样,我市粮食生产在取得发展的同时,至90年代后期也出现了"卖粮难"现象.针对这一问题,1997年秋,市委、市政府果断提出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开发引进推广优质稻品种,努力实现粮食生产的优质、高产、高效,逐步解决"卖粮难",并且把它作为1998年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两年来我市全面开展优质稻产业化建设,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8.
《中国稻米》2000,(5):32
思想观念更新,耕地"主角”转换.辽宁省盘锦市改变过去稻田养蟹 以稻为主,养蟹为辅的做法,使稻田以养蟹为主,种稻为辅,今年一举实 现2万hm2养殖面积,从而为农业结构调整开创一条新路.盘锦市地处辽河入海口,盛产河 蟹.前几年,这里在稻田养蟹,获得成功,每亩河蟹经济收入大大超过水稻 收入.但是为了不影响水稻产量,稻田里的河蟹生长受到一定影响.随着当前粮食由卖方 市场向买方市场的历史性转变,农民增收缓慢甚至徘徊的问题日益突出.为使农业和农村经济获得更为有 利的生存发展空间,盘锦市委、市政府决定,按照适应市场、因地制宜、依靠科技、突出特色、发挥优势、效益 第一、群众自愿的原则,遵循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发展的思路,调整农业结构.他们算了一笔账:在稻田 里养扣蟹,每667m2投苗0.3公斤,每公斤5000元.每667m2成本1500元,每667m2产扣蟹60公斤,售价70 元/公斤,每亩产值4200元,除去蟹苗及生产费用2000元,每667m2扣蟹纯收入可达2200元;如果养成蟹,纯 收入也可达1000元以上,都比种水稻亩效益高出好多倍.因此,市委、市政府果断决定,从今年开始,拿出2 万hm2水田,变种稻为主为养蟹为主,种稻为辅,即把稻田养蟹变成蟹田种稻.随着耕地主角的转换,今年 可实现农村劳动力人均667m2蟹稻田,仅靠河蟹一项,今年农民平均可增收500元.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使分散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联产承包的农业户)及其农产品尽快地、有组织地进入市场,是山区农村脱贫致富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近年来,中共罗定市连州镇党委、镇政府按照确立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布局,依靠龙头企业带动、发展规模经营的思路,从本地生产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山区资源优势,把大力发展茶叶生产作为本镇发展“三高”农业的支柱产业。于1992年组建了以茶叶专业户、镇经济发展总公司等单位参股,吸收农户以土地使用权入股,共同组成“公司+农户”、多层次、多成分,实行农、工、技、贸一体化,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生产经营模式的罗定市仙境茶叶有限公司。以公司为龙头带动广大农户进行规模化茶叶生产。经过几年来的实践,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0.
清流县是福建省典型的内陆山区农业县,农民以种养业为主,其中种植业收入占45%,是农民的主要生活依靠。为了提高经营效益,适应市场需求,清流县积极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21世纪初大力推广“西瓜-优质稻、草莓-优质稻”等现代农业高效经营模式,在嵩溪、龙津、赖坊、嵩口等乡(镇)形成规模经营,培植一批种植大户,效益颇佳,成为当地农民替代双季稻耕作制的致富典型。现将该模式生产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无公害大豆生产中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卜  黄爱斌  史峰  傅俊范 《杂粮作物》2003,23(2):114-115
针对无公害大豆生产中的病虫害防治,提出了以农业措施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在大豆生产中只要把好土壤和种子关,就可以基本上控制大豆病虫害的发生。当大豆蚜虫和食心虫发生时,再采用保护天敌和生物的方法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2.
福安是我国四大茶叶主产县市之一和全国茶叶生产商品基地、社会系列服务化示范市 ,福建省绿茶标准化示范区和花茶主产区。目前全市茶园面积1 0 6万hm2 ,茶叶产量 1 2 7万t,产值 2 5亿元 ,位居全省前列。自 1996年我省召开茶叶农残问题二次专题会议后 ,我市作为全省首批试点单位 ,率先行动 ,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开展了以“降残”为中心 ,建立无公害茶园为重点的专项整治工作 ,取得了一些成效。1 降低茶叶农残的措施1 1 加强组织领导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 ,专门成立“福安市降低茶叶农残和无公害茶园建设领导小组” ,由…  相似文献   

13.
优质稻品种选育的目标与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伏军 《作物研究》1993,7(2):7-9,26
随着市场经济的活跃,发展优质稻生产已成为农业领导部门、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共同迫切要求。我省历来是全国的重要产稻省份,稻米是我省农业生产的优势产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以往大面积种植的品种,由于稻米品质差,销售困难,造成大量积压,稻米的产品优势转变成了商品劣势。这一严峻的局面,使我们悟出了一个道理,只有走发展优质稻的路子,才有广阔的前景。发展优质稻生产,包含了品种选育、生产与流通各领域的全过程,本文仅就优质食用稻(以下简称优质稻)新品种选育问题,谈几点体会,供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14.
遵照毛主席关于“肥料是植物的粮食”的教导,为了广开肥源,增加生产,促进农业大上快上,支援社会主义建设,今年我区在丰、沛、铜、睢、新沂、东海、干榆七个县的部分县农科所(农试站)、公社农技站、农试站共进行了23个花生石膏用量试验、示范对比,小区面积0.01—0.21亩,重复2—4次,大田对  相似文献   

15.
为加快我国名优茶生产的发展,不断地满足市场的需要,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于1991年设立“名优茶开发”项目。根据名优茶开发的条件,结合韶关的实际情况,广东省农厅将我市的仁化县的白毛茶列人全国名优茶开发范围。为进一步推进我市名优茶的生产,我们借助这个大好时机,把名优茶开发的配套技术普及到全市主产茶区。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摸索,优化了茶叶生产与产品结构,初步形成了以生产名优绿茶为主的茶叶生产的新格局。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常德是全省水稻生产第一大市。分析了近年来常德市优质稻生产的主要特点,指出了影响常德优质稻稳定发展的主要问题,并就推进常德优质稻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水稻面积的扩大 ,水稻生产的高速发展 ,为勤得利农场农业连续五年实现跨跃式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全场水稻生产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比较效益下降 ,该场把指导思想转到以市场为导向 ,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着力于提高单产 ,提高品质、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把“节本增效”作为保证水稻生产持续健康发展增加经济效益总量的重要措施。1 严格控制播量大部分稻农有“有钱买种 ,没钱买苗”的思想 ,盘播量达 0 15~ 2 0kg ,1hm2 用种6 7 5~ 90kg ,而盘育机插苗 ,盘播量 0 1kg ,1hm2 用种仅 45kg。因此 ,严格控制…  相似文献   

18.
湘阴县通过连续两年实施“生态优质稻技术推广项目”,收到了增产节支、提升品质创品牌,每公顷增收3660元的良好成效,阐述了其生产技术措施、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生态优质稻生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邓文  杨玉 《作物研究》2012,26(2):122-126
以播种面积集中度指数、波动指数为主要指标,对湖南近10年优质稻生产集聚与波动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全省播种面积的集中度指数、波动指数排序分别为优质晚稻>优质早稻>优质中稻及一季优质晚稻、优质中稻及一季优质晚稻>优质晚稻>优质早稻.明确了湖南优质稻播种面积稳定区、相对稳定区、波动区,并提出了湖南优质稻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0.
优质中籼稻保优高产配套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南山 《中国稻米》2001,7(2):25-26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稻米品质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是多年以来 ,生产上推广的水稻种植技术主要是以提高产量为目的 ,以提高稻米品质为直接目的的保优高产配套技术推广得较少。近几年来 ,我们把优质稻保优技术的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中 ,总结了一套优质水稻保优高产配套技术 ,以指导大面积优质稻生产。一、选用优质高产良种 ,合理规划种植优质高产良种是优质稻保优、高产的前提要素。不同的优质稻品种由于种性不同 ,保优高产所需的生态条件及栽培技术等也不尽一致。因此 ,必须根据当地的生产和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