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几年来,由于近海过渡捕捞,使传统的主要经济鱼类资源出现了严重衰退,而作为鱼类饵料的虾类资源却得到了充分的繁殖和生长,这是因为虾类具有成熟周期短,繁殖力强,世代更新快,生长迅速等特点。为了充分利用虾类资源,减轻对主要经济鱼类的捕捞强度,普陀县大力发展机帆船拖虾网作业,  相似文献   

2.
王晓晴 《海洋渔业》1988,10(2):64-67
<正> 浙江近海,虾类资源较为丰富,有游泳虾类67种,其中属大中型虾类有30多种。历史上,浙江渔民以定置张网等沿岸作业捕捞小型虾类为主,大中型虾类利用的很少。随着底拖网作业的发展,兼捕到的大中型虾类日渐增多,同时,以捕虾为主的台湾省小单拖渔轮大批涌入浙江近海作业,大中型虾类资源的开发利用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1976年舟山外侧海岛的小机帆渔船开始投入拖虾作业。1979年舟山一些生产水平较低的中型对网机帆船进行拖虾试验,从而拉开了大中型机帆船拖虾生产的序幕。1983年  相似文献   

3.
梁文忠 《海洋渔业》1987,9(3):116-117
<正> 为了充分利用虾类资源,打破单一的作业形式,以减轻对主要经济鱼类的捕捞强度。近年来,普陀县大力发展机帆船拖虾作业,拖虾产量从1979年的0.93万吨,增加到1985年的2万吨。1986年春夏汛,在其他作业减产减收的情况下,拖虾产量达0.59万  相似文献   

4.
舟山拖虾作业现状及其发展意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明方  黄传平 《海洋渔业》1996,18(4):167-169
一、近几年拖虾作业的回顾 拖虾作业是我市一种传统作业,但过去都以毛竹作桁杆,分布在内港作业,规模很小。80年代以来,随着传统鱼类资源的衰减和无缝钢管这一新型桁杆材料的推广应用,一批机帆船对拖网纷纷进行作业调整,改用桁杆拖虾,转捕资源基础良好的虾类资源。由于拖虾作业投资省,见效快,劳力组合少,渔场辽阔,捕捞对象种类多,资源丰富,又没休  相似文献   

5.
浙江近海蟹类资源合理利用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根据调查得知,浙江近海蟹类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在渔业上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约有8--9种。80年代以前利用较多的主要是三疣梭子蟹,而其它蟹类资源利用甚少。进入80年代以后,由于近海多种经济鱼类资源衰退,促使作业结构调整,恢复了流刺网作业,发展了桁杆拖虾。90代以后,兴起蟹笼作业,蟹类资源不断得以开发利用,渔获产量迅速提高。目前三疣梭蟹已过度利用,而细点圆趾蟹、锈斑Xun、日本Xun、武士Xun等蟹类资源呈上升趋势,群体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本文在全面了解浙江省蟹类资源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 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1992年1~10月已产鱼(蛤、虾、贝、藻)11.17万吨,提前完成年生产计划,与1991年相比增加1.3倍。首次突破10吨大关,创新纪录。象山县系宁波市的渔业大县,渔业产量占全市一半左右,该县为充分发挥渔场就在家门口的特点,针对近年近海鱼类资源的衰退,积极调整作业,发展流、钓、围、拖(虾);另一面向多方筹集资金,改造渔船,发展大马力(250以上)渔船,大胆地  相似文献   

7.
<正> 为摸索浙江北部近海的虾类资源状况,1978年7月至79年6月,浙江水产学院进行了试捕.试捕主要在海礁、浪岗、嵊山、花岛、洋安等海域.均为白天捕捞.因该海域的外侧部分底质大部为沙质或沙泥质,适于拖虾作业,产量也高;内侧底质为泥质,作业困难,基本没有捕获.现将有关资料试作介绍:  相似文献   

8.
台州地区是浙江省重点渔区之一,水产品产量和产值仅次于舟山市,位居全省第二。近年来,他们适应近海资源变化的新情况和改革开放的新形势,调整作业结构和生产布局,完善股份合作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今年来,生产继续呈现大发展的好势头,一季度水产品产量7.7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1%。调整作业结构和生产布局,他们首先抓了发展拖虾作业。1988年专业拖虾船1120艘,到1992年发展到2700艘,产量达到9.8万吨。占当年水产品总产量的  相似文献   

9.
东海区近海、沿海生长着多种底栖虾类。上海市海洋渔业公司,以捕对虾的双拖网在嵊泗外海(机轮底曳网禁渔区以外海域)对虾类进行试捕,平均虾的网产量为506斤,近年来,上海市及江苏、浙江二省的机帆渔船以单船桁拖式虾拖网在近海拖虾,其产量与机轮双拖相当。依现行鱼货收购价格已具备专业捕捞经营价值。说明虾类已形成新的渔业资源。近海虾类渔获量的增加,有着诸多原因。主要是近海虾类群体数量增多,东海虾类分布的海区,也是多种鱼类繁殖、育肥的海区。每年夏、秋二季,东海多种鱼类在近岸繁殖后,都要在近海群栖,强烈摄  相似文献   

10.
<正> 台州地区拖虾作业于1983年兴起,生产船只、产量成倍增加(表1).1987年,拖虾单位达1437个,产量27691吨(分月份产量见表2),占全区海洋捕捞产量的13.02%;产值超1亿元,成为全区第二大捕捞作业;每个拖虾劳力纯收入,一般为4000~5000元,高的达12000元.拖虾作业的迅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水产品的加工业,年出口创汇额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1.
桁杆拖虾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捕捞作业方式,主要用于开发沿海渔场虾类资源.桁杆拖虾作业方式引进舟山后,迅速成为舟山海洋捕捞业的主要作业方式之一.2013年5-11月通过实地调查,对舟山地区桁杆拖网的捕捞对象、渔具结构、操作方法等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当前舟山桁杆拖虾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底杂鱼及蟹类等副渔获物所占比例大,数量和重量占总渔获12.12%和66.58%;使用电脉冲惊虾仪等违法作业仍然存在;网目规格普遍小于国家标准.根据上述问题提出:加装分隔网片,改善网目结构,加大执法力度等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2.
十年前,正当我国近海的渔业资源处于严重衰退,捕捞经济效益处于逐年下降之际,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研制的双囊桁拖网捕虾作业获得成功,并迅速推广使用.减轻丁东黄海传统捕捞对象的压力。任何渔业资源都不可能长期取之不尽,随着捕捞强度的增加,作业方式也得改变。近几年来,数千条机动渔船集中在江浙沿海进行桁拖网捕虾作业,使渔场越来越拥挤.特别是一些大马力渔船也改用桁拖网作业,捕虾的经济效益越来越差。据上海水产大学季星辉等人计算,一  相似文献   

13.
珠海市桂山公社有桂一、桂二两个渔业大队,共88户,672人。这个公社原是以拖为主,单一经营。近年来,在贯彻调整近海作业、保护水产资源的方针中,从实际情况出发,淘汰了2艘72匹马力的浅海拖船,又退回2艘与外商补偿贸易的拖虾船;现有8艘机拖船都到禁渔区线外生产。调整作业后多  相似文献   

14.
随着传统资源的衰退,我省各地1979年开始调整作业,拖虾渔业作为一种重要的作业形式得到发展。作者分析了温岭拖虾渔业现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调整意见。  相似文献   

15.
虾类是东海区的主要捕捞对象之一。东海区的拖虾渔业以虾类为主要捕捞目标,发展之初对于促进捕捞结构调整、减轻主要经济鱼类的捕捞压力起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该种作业方式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渔船和渔具的大型化,渔获物中经济虾类和兼捕幼虾的矛盾日益突出,对东海区的渔业资源造成较大程度的破环。本文主要介绍了东海区拖虾渔业的发展和资源概况,主要经济虾类的种类、分布、作业渔船的产量和数量变化,分析了东海区拖虾渔业中存在的问题和所采取的措施,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王晓晴 《海洋渔业》1999,21(2):53-57
<正> 1979年2月召开的全国水产工作会议,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确立了海洋捕捞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坚决保护资源、调整近海作业、开辟外海渔场等方面上来的生产方针。20年来,浙江省坚持贯彻这一生产调整方针,先后制定发展灯光围网、桁杆拖虾、引进深水流网和灯光敷网等作业调整措施,从而改变了群众捕捞业以对网、底拖网和张网为主的不合理格局,  相似文献   

17.
<正> 在我国海洋渔业中,机轮底拖网是主要渔具,其捕捞对象以近海底层鱼类为主.由于作业方式较单一,近海底层鱼类资源受到破坏,而中上层鱼类如鯷、鲱、鲐、沙丁鱼等及东黄海的主要捕捞对象如马面纯、带鱼、乌贼等具有垂直洄游或栖息水层变动的习性,而中上层鱼类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8.
张士美 《海洋渔业》1985,7(4):162-163
<正> 我国桁拖渔业有着悠久的历史,一般都在浅水区小规模生产,而大规模发展只是在近几年内的事。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由于近海大、小黄鱼、墨鱼等鱼类资源的衰退和带鱼产量的下降,浙江、上海郊县和苏南沿海的机帆船,在长江口近海迅速发展起桁拖渔业来,它主要是捕捞虾类、蟹类和小型底杂鱼类。  相似文献   

19.
<正> 近几年,为保护海洋鱼类资源,国家水产总局黄海水产研究所等单位进行了大目网囊对虾拖网的试验研究,并取得显著效果,释放幼鱼数量达60%以上,这对保护鱼类资源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是,大目网囊对虾拖网仍破坏相当数量的经济幼鱼.为进一步减少虾拖网对经济幼鱼的损害,我们从1978年底开始着手研制新型捕虾网具,试图在不降低对虾产量的情况下,大幅度减少幼鱼的捕获量.1979年,我们设计了虾拖1号网,于同年秋汛  相似文献   

20.
<正> 机帆船桁拖虾生产是定海渔区的一项优势作业,近几年来发展较快.1988年全区拖虾产量达到7360吨,占捕捞产量的20.14%,产值达1913万元,占27.53%,分别比1987年提高20%和25%. 1982年,定海部分渔村在调整捕捞结构中,把拖虾生产作为一项提高渔业产量的重要任务来抓,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这种作业具有劳力省、成本低、分配高的特点,适宜于捕捞水平低,船只小的生产单位.定海区原来一批低产渔村,由于发展了拖虾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