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防火阻隔系统是杜绝和减少森林火灾的一项重要预防措施,包括设置防火线、生土带、防火沟、营造阔叶树防火林带、开设林区道路等.营造木荷、苦槠等阔叶树生物防火林带不仅合理利用土地,而且变消费性的防火线为生产性的防火线.木荷适生于低山丘陵的肥沃酸性土壤,而苦槠适生范围较广,海拔1000米以下的深厚湿润中性、酸性土壤和干燥瘠薄地均能生长.皖南林区山体陡峭,防火林带多沿山脊线开设,立地条件差,土壤瘠薄,特别适宜营造苦槠生物防火林带.  相似文献   

2.
用0.5m/m2剂量的威尔柏L液除秀维修旧防火道,8个月后营造木荷防火林带,木荷造林成活率可达90%以上。威尔柏对木荷的生长没有影响。用威尔柏除秀营造的防火林带,在1~3年内可以不进行抚育,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用0.5ml/m^2剂量的威尔柏L液除莠维修旧防火道,8个月后营造木荷防火林带,木荷造林成活率可达90%以上。威尔柏对木荷的生长没有影响。用威尔柏除莠营造防火林带,在1-3年内可以不进行抚育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作者在怀集县大坑山林场的防火线上营造的木荷防火林带,进行了三次点火燃烧试验表明,该林带防火效能较高,可有效地阻挡山火越过防火线,防止山火蔓延。本文还提出了在防火线上营造木荷防火林带,具有减少维修防火线用工和提高土地利用率等作用。  相似文献   

5.
防火线是隔离火源,防止林火蔓延成灾的有效设施之一。一般的防火线是用人工或除草剂清除植被,开出生土带而筑成的。但由于植被可以再生,防火带上也可能飘落松针树叶等可燃物,因此需要经常清理,尤其在南方草木茂盛的地方。而利用耐火树种木荷建立一定宽度的林带,既可以起到隔离防火的作用,又照样可以生产木材。在对木荷林带进行的5次不同强度的火焰燃烧试验中证实,树干、树枝均未能被烧着,说明木荷是一个很强的耐火树种。广西大坑山林场沿山脊营造木荷防火林带,经过多年实践证明,  相似文献   

6.
木荷防火林带营造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木荷是营造防火林带较为理想的树种 ,营造木荷防火林带是控制森林火灾有效措施之一 ;同时 ,对防火林带的类型和布局、规格等进行了探讨。着重介绍了木荷防火林带的营造技术 ,分析总结了营造木荷防火林带的效益 ,提出了推广营造木荷防火林带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木荷育苗及造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木荷,是我国重要的防火树种之一.木荷具有不易燃烧和含水量高、油脂含量少、枝叶繁茂的特点,林带郁闭成林后,便会形成一道浓密的林墙,影响气流通过,当山林大火向林带冲击时,木荷林带便能削弱火势,并且阻止林火蔓延.祁门县西武林场科学营造木荷防火林带,对森林防火已起到很大作用.现就木荷育苗及防火林带营建技术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肇庆市国营林场公司下属12个国营林场,总经营面积65.73万亩,共有边界防火线683公里,截止1988年止,已营造木荷防火林带581公里,另营造工区界防火林带113公里,防火线基本实现了木荷防火林带化。所剩下的102公里边界防火线,除部分石山,1990年可以全部种上木荷。国营大坑山林场是营造木荷防火林带的先行场。该场从1964年营造木荷防火林带,至1975年,全场43公里防火线,已全面完成营造任务。最早营造的木荷林带(18年生),折合活立木蓄积8.4立方米/亩。木荷生产郁闭后,不用年年铲草维修防火线,用扫把扫除枯枝落叶即可,节省用工三分之二以上。1985年1986年,林业部两次在该场进行木荷林带防火抗性试验,在林带边缘,火苗高达12米,均无过火现象发生,木荷部分枝叶干枯,来春又复生。有关参与试验的专家教授,一致认为木荷防火林带抗火性能显著,该项目属全国首创,被评为省林业科技进步三等奖。  相似文献   

9.
木荷防火林带效益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广东营造生物防火林带(木荷为主)有较长的历史,上世纪50年代末在肇庆市一些国营林场就开始种植木荷防火林带,到目前为止,这些地方的生物防火林带已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对木荷林带的效益评估未进行系统地总结研究,通过对木荷林带效益的监测研究表明.营造木荷防火林带具有较强的防火效能,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
根据局领导的部署,我们对广东、福建、安徽省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重点考察了列为全国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示范区的惠州、肇庆、三明、青阳等市(县)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的做法和经验。1 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初具规模,成效显著  生物防火林带就是利用木荷、油茶等植物的抗火、耐火特性,在容易起火的田林交界、入山道路两旁以及山脊、行政区界营造防护林带,把集中连片的森林割块、封边,形成闭合圈,起到阻火、隔火、断火功能,提高森林自身抗御森林火灾的能力,有效减少森林火灾损失,变被动扑火为主动防火…  相似文献   

11.
木荷防火林带造林技术及生长特性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荷是营造生物防火林带的理想树种,营造生物防火林带是控制森林火灾的有效措施之一。对木荷防火林带的营造技术和生长特性的调查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立地条件和林分年龄对木荷生长产生显著影响;木荷适宜在闽西北生长,可用于营造防火与用材两用林。营造木荷防火林带可以取得多种效益,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木荷生物防火林带与针叶林易燃物数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开化县木荷生物防火林带和杉木、马尾松针叶林的生长情况、林下植被、易燃物数量、表层土壤含水率等进行了调查测定.结果表明:1h和10h时滞易燃物干重木荷林带内地表分别为462.3、656.8 g/m.,杉木林地为874.6、1282.8g/m2,马尾松林分别为1137.2、1107.1g/m2,木荷林内易燃物仅为针叶林的一半左右,木荷林带比针叶林具更强的抗地表火的能力;16年生木荷林地表1h时滞易燃物干重,比11年生木荷林小,表明16年生木荷林带的防火性能较11年生时有所增强;此外,从山脚、中坡、山脊不同坡位的木荷林带比较来看,立地条件较好的山脚木荷林分生长旺盛,易燃物相对较少,防火性能高于山脊木荷林分,因此,应重视和加强低林龄及山脊部木荷生物防火林带的抚育管理,促进其生长旺盛,增强其对林火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13.
浙江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类型和树种配置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浙江林火发生时间、火源和植被的特点分析,在总结浙江防火林带营造技术经验的基础上,鉴于生物防火林带以害设防、多功能、近自然建设发展趋势分析,提出新建型、改建型和提高型3种建设类型。根据浙江自然地理和林火发生特点,针对山脊、上坡、下坡、坡脚(耕地或林缘)、坟地、森林公园6种不同建设区段,研究提出木荷防火林带、红花油茶防火林带、木荷-冬青防火林带等21种近自然型和生态经济型的结构配置模式,并就防火林带树种的适地适树选择和生态经济功能方面对模式选择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14.
以泸溪县军亭界林场木荷防火林带营造为主线,论述其建设防火林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介绍木荷防火林带营造方式、营造技术,并指出其带来的综合效益,为推广营造木荷防火林带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福建龙溪县管前乡从82年以来,结合发展果树开展营造田头山边防火林带的试验工作。目前已有20公里防火林带,今年计划扩建100公里,至今已挖穴43公里。从82年以来先后7次阻隔森林火灾,保护了5.3万亩林木。87年9月上旬市林委为了推广管前这一经验,组织各县村委书记主任到实地参观,大家认为在田头山边营造果树防火林带是一个良好的生态生物保护圈,是森林防火一个创举。不仅改变了过去山脊防火路(生土带),而且又解决了山脊防火路无法解决的长短效益。这个乡从今年起按县林委的要求在新造林地上,山脊营造木荷或  相似文献   

16.
采用目测判断、直接火烧、实验测定、火场植被调查和实地营造试验的方法,探究了防火树种的选择和防火林带营造技术。结果表明:防火树种的条件主要是枝叶茂密、含水量大、含油脂少、不易燃烧、耐火性强;下层林木应耐潮湿,与上层林木种间关系相适应;生长迅速、郁闭快、适应性强、萌芽力高;无病虫害寄生和传播。防火能力较强的树种有刺槐、核桃和青杨等;防火能力较弱的树种有三裂绣线菊、华北落叶松和丁香等。防火林带的营造技术条件是造林面积在100hm2以上,防火林带一般设置在山脊、林地边缘等,主林带宽度一般为30m左右,副林带宽度为20m左右,密度越大,防火效果越好。林带营造技术措施主要有整地、栽植和抚育管护。  相似文献   

17.
论广东省生物防火林带营造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至1998年底,广东省共有防火林带3万多km,其中成效防火林带15430km,约占总林带的50%。目前,广东每年拿出大量资金(约8千万元)用于防火林带建设,计划在未来几年内防火林带密度达到14m/h。下面就广东省防火林带营造技术及造林中存在的问题作简要归纳分析。1防火林带营造技术1.1新建型目前防火林带选用的主要树种是木荷(schimasuperba)。大多采用1年生裸根苗造林,在立地条件非常差的地段采用营养苗造林,效果更好。配置方式采用三角形或方形配置,方形配置更利于造林整地。防火林带结构见图1。防火林带宽15m…  相似文献   

18.
防火林带规划和木荷防火林带营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防火林带规划的原则、设置方法及其种类与结构,并根据安化县的自然地理条件,指出了适合当地的防火树种;在此基础上,从育苗、造林以及造林后的抚育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木荷防火林带营造技术;并提出了防火林带工程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丰顺县木荷防火林带抗火效能及其营造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木荷的的抗火性、耐火性、难燃性,萌芽力强,恢复生机快,生长快、寿命长等特点。分析了木荷防火林带可以阻隔地表火和林冠火的蔓延,提高森林自身抗御火灾的能力,起到森林防火的作用。阐述了木荷防火林带的营造技术包括地带的处理,树种的选择、栽种,林带的抚育等,及其改善林地环境,防止水土流失等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指出了森林火灾是制约森林资源增长的最重大灾害之一,应有效应对森林火灾的突发事件,减少森林火灾造成的损失,实践证明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在防火、阻火、隔火、断火方面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木荷是福建省在营造生物防火林中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分析了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的必要性以及木荷生物防火林带的特性,提出了营造木荷生物防火林带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