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为了比较香菇渣和平菇渣作为土壤改良剂还田对土壤的影响,进行了将不同比例的(25%,50%,75%)香菇渣和平菇渣分别添加到土壤中恒温培养100 d,每隔20 d测定其土壤中磷元素与钾元素含量的研究。结果表明:香菇渣和平菇渣作为土壤调理剂对土壤肥力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尤其对土壤中速效钾和全磷含量的增加,随着食用菌渣添加量的增加和培养时间的延长,速效钾和全磷含量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说明食用菌渣对提高土壤速效钾和磷有明显效果;土壤中添加食用菌渣后还适当降低了土壤的pH值,从培养20 d时的pH=8.0左右下降到100 d后的pH=6.0左右。  相似文献   

2.
长期施用有机肥和化肥对土壤有机质和氮素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有机肥与化肥长期(7~9年)配合施用,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在肥力较低的红棕紫泥上,有机质增加10.7%~11.9%,全氮提高18.3%~20.2%;在肥力较高的灰棕紫泥上,有机质也略有增加,为1.7%~4.4%。在提高稻田土壤有机质的作用中,有机氮与化肥氮桉1:1配施,效果最好,且细绿萍优于猪粪和胡豆青.故在申低产紫色水稻土上,稻田养萍,是培肥地力和节月巴高产的一个途径.  相似文献   

3.
1985-1988年在河南农业大学农站进行了6种不同质地土壤施用有机肥料的盆钵试验。探讨了不同质地土壤上,有机物料对土壤腐殖质组成和氮素变化的影响及有机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施肥量的增加,腐殖质总碳、胡敏酸/富非酸及土壤C/N比在各质地土壤中普遍增高;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也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变大。但是土壤的C/N比,在3a以后都下降至11.6左右,而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4.
香菇渣对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香菇渣作为土壤改良剂还田对土壤生物学特征的影响,将不同比例的(25%,50%,75%)香菇渣添加到土壤中,恒温27℃连续培养100 d,每隔20 d测定其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结果表明,添加香菇渣能显著增加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且添加75%香菇渣的土壤中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变化最显著.土壤磷酸酶和几丁质酶活性随香菇渣添加比例的增大而提高;随培养时间的变化,磷酸酶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几丁质酶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蔗糖酶活性对添加不同比例的香菇渣响应不大,且随时间变化出现下降趋势.从总体来看,添加香菇渣能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从而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5.
采用室内好气培养,分期采样,室内分析的研究方法,研究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对化肥氮素形态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施入土壤后,土壤铵态氮供出量在培养前期(20d)随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在培养中后期则并未表现出这种趋势;在不同培养阶段土壤硝态氮供出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关系数在0.8325 ̄0.9953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土壤无机氮供出量在培养至第7天、第20天时,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关系数分别为0.973、0.9854,其相关性达到了极显著,不过在培养的中后期,二者的相关性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人工配制的中重度盐碱化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添加不同含量的平菇渣来进行改良,使之适于栽培草莓,提高盐碱土栽培草莓的品质和产量,探索盐碱土改良的方法。【材料】以平菇渣为添加剂,对人工配制的盐碱化土壤进行改良试验。红颜草莓为试验植物,通过其存活率、叶片养分含量、叶片叶绿素含量、优质果产生量以及草莓产量等指标的对比,对改良效果进行评估。【方法】在保护地中,采用槽式栽培,在盐碱化程度较高的土壤中添加比例为0、1/5、1/4、1/3、1/2、1/1的经过60 d高温堆肥处理的平菇渣,以试验地基础田园土壤作为空白对照,研究不同比例平菇渣的添加,对盐碱土容重、pH值、EC值的影响,并以红颜草莓在这几种试验基质上的存活率、叶片养分含量、叶片叶绿素含量、优质果产生量及草莓产量等指标为参照,对该影响进行评估。【结果】不同比例的平菇渣添加量,对盐碱化土壤的理化性质均有明显影响,进而对草莓的存活率、叶片养分含量、叶片叶绿素含量、优质果实产生量及草莓产量等指标均产生影响。【结论】平菇渣可改良盐碱化土壤的理化性质,使之更适于草莓的栽培;中重度盐碱土中添加1/4 ~1/3平菇渣时,红颜草莓的存活率、生理指标及产量等表现最好,且略优于试验地基础田园土。  相似文献   

7.
南洞庭湖区湿地土壤有机质及氮素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南洞庭湖区3类不同类型湿地土壤有机质及全氮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3类湿地土壤养分差异较大,湿地表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湖草滩地、芦苇滩地、泥沙滩地;土壤全氮与有机质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回归方程为y =0.093 1x-0.080 2(R2=0.943 5);土壤碳氮比都相对较低(4-9);湿地干湿交替周期、植被生长特征及pH值都是影响湿地土壤中有机质及全氮空间分布的因子.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明四川省攀枝花市烟区土壤有机质和氮素含量的变化趋势,于2015年对该烟区170份耕层土壤样品进行了检测,结合2009—2010年土壤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2009—2010年相比,攀枝花市烟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降幅达23.0%,其中米易县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14.9%,盐边县与仁和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降低了39.0%和22.4%;按土壤有机质分级标准,全市54.71%的土壤有机质缺乏,仁和区、盐边县、米易县烟区分别有76.48%、58.34%和14.58%的土壤有机质缺乏。全市土壤碱解氮降低9.5%,米易县土壤碱解氮提高了26.5%,盐边县和仁和区则分别降低了21.6%和11.0%。  相似文献   

9.
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供氮能力强,烟株农艺性状和干物质重存在明显优势,烟株在生育前期以吸收积累肥料氮为主,生育后期土壤以吸收积累土壤氮为主。而在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上,烟株在整个生育期均以吸收积累肥料氮为主。随叶位的升高,土壤氮在烟叶积累氮量中所占的比例逐渐升高,而肥料氮所占比例逐渐下降。在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上,来源于土壤的氮素在各部位叶中所占的比例均大于肥料氮所占的比例,而在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上,肥料氮所占比例在各部位叶中均大于土壤氮。后期过量的氮素供应致使上部叶烟碱含量超高积累,而总糖和还原糖含量严重偏低;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在烤烟生育期内矿化出的无机氮较少,土壤供氮能力较弱,烟株及上部叶以吸收、积累肥料氮为主。  相似文献   

10.
11.
旱地土壤氮素、有机质状况及与作物吸氮量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具有典型半干旱气候特征的陕西永寿选取6种不同肥力水平的田块,分层采集0~100cm土样,测定各土层可矿化氮、全氮及有机质含量,研究其与作物吸氮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各土层可矿化氮、全氮及有机质之间存在着良好的相关性,可矿化氮与作物吸氮量之间的相关程度高于与全氮、有机质间的相关性,可矿化氮加上土壤起始矿质氮后,相关系数更高,0~45cm土层的可矿化氮、全氮、有机质与作物吸氮量的相关性高于45cm以下的土层,且以30~45cm土层的为最好;以土壤全氮或有机质作为评价土壤供氮能力的指标,效果不如可矿化氮。  相似文献   

12.
选取贵州省兴义市三江口镇杉木人工林为试验区,以不同林龄下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林龄采取野外样地调查与实验测定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剖面(包括耕地)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即0~20 cm>20~40 cm>40~60 cm土层,且在各土层之间的含量分布差异显著;有机质和全氮含量随林龄的增长而增加,且在各林龄之间含量分布差异显著;二者在土壤剖面和林龄分布上均存在波动,但高于耕地.不同林龄之间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换算系数略有不同,在0.05~0.06之间.回归分析显示,各林龄(包括耕地)土壤有机质与全氮含量总体上有较显著的线性关系;林龄与有机质含量以及林龄与全氮含量在土壤剖面各层均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为促进农业废弃物料的循环利用, 选用秸秆(CS)、猪粪(PM)、酒渣(WR)、沼渣(BR)和菌渣(MR)5种来源于不同系统的农业废弃物料进行等碳量还田, 外设单施无机肥(CF), 不施肥(CK)以及裸地(CF)3个处理。测定了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大团聚体包裹的微团聚体、土壤总有机碳(TOC)、全N以及团聚体结合态有机碳、N含量, 以探讨农业有机废弃物料还田对土壤团聚体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土壤C、N的影响。与无机肥处理相比, 有机物料还田分别使土壤大团聚体(Ma:0.25~8 mm)、微团聚体(Mi:0.053~0.25 mm)以及大团聚体包裹的微团聚体(Mm:0.053~0.25 mm)含量平均增加34%、 8%和34%, 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提高20%, 土壤TOC含量平均增加61%, 全N含量增加45%。其中以猪粪和酒渣最有利于团聚体以及土壤TOC、N含量的增加, 沼渣效果最差。总体上有机物料还田促进了团聚体的形成和稳定, 增加土壤TOC与N浓度, 提高了团聚体对TOC和N的保护。  相似文献   

14.
有机肥料对土壤有机磷组分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通过培养五盆栽试验,研究了有机肥料对土壤有机磷组分及其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猪粪和紫云英中有机磷的有效性比稻草高,施用有机肥料能显著提高土壤4种有机磷组分含量,其中活性和中等活性有机磷与土壤速效磷,小麦吸磷量及籽粒重均呈显著正相关、表明二者是小麦最有效的有机磷源。  相似文献   

15.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有机磷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Bowman和Cole提出的有机磷分级体系,对陇中黄土高原0~5 cm、5~10 cm、10~30 cm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有机磷的组成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陇中黄土高原有机磷的组成以中度活性有机磷占绝对优势,约占总有机磷含量的72.2%;其次为高稳性有机磷,占15.0%;中稳性有机磷占11.0%;最少的为活性有机磷,占总有机磷含量的1.8%.同一层次不同处理中,各形态有机磷均以免耕秸秆覆盖(NTS)含量最高,依次为:免耕秸秆覆盖(NTS)>免耕不覆盖(NT)>传统耕作结合秸秆还田(TS)>传统耕作不覆盖(T).土壤剖面中总有机磷和各组分有机磷含量变化规律为:表层总有机磷及表层各组分有机磷含量较高,随着深度的增加,总有机磷和各组分有机磷含量逐渐下降.同一层次不同处理的总有机磷含量均以免耕秸秆覆盖(NTS)最高,而传统耕作(T)在各个层次中总有机磷含量均最低.  相似文献   

16.
秸秆生物炭配施沼液对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增加沼液中养分在土壤中的滞留量,提高沼液利用效率,本文采用室内土柱试验,研究了不同生物炭混掺量(CK、0.5%、1.0%、2.0%)、生物炭混掺厚度(0、5、10、15、20 cm)和土壤容重(1.30、1.35 g·m^-3)对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容重相同时,土柱入渗液渗出速率随生物炭混掺量和混掺厚度的增加而增大;土壤容重不同时,1.35 g·cm^-3土壤土柱入渗液渗出速率小于1.30 g·cm^-3土壤,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均呈1.30 g·cm^-3土壤容重小于1.35 g·cm^-3土壤容重;土柱内有机质和全氮含量随生物炭混掺量增大而逐渐增加,生物炭混掺量为2.0%时对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影响最大;土柱内有机质含量随生物炭混掺厚度增大而逐渐增加,生物炭混掺厚度为20 cm时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影响最大,而全氮含量在土壤容重为1.30 g·cm^-3、混掺厚度10 cm时影响最显著,土壤容重为1.35 g·cm^-3、混掺厚度15 cm时效果较为显著。研究表明生物炭配施沼液时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受生物炭混掺厚度、混掺量和土壤容重综合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红壤微生物量磷与土壤磷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8 种肥力水平差异较大的红壤进行了微生物量磷与土壤磷之间的相关性研究⒚结果表明,红壤微生物量磷与土壤全磷、土壤有机磷以及土壤速效磷之间存在明显正相关⒚红壤微生物量磷尤以与土壤速效磷关系最为密切,提示两者之间存在某种动态平衡;同时,要提高红壤固定磷的利用率,可通过刺激土壤微生物的生长,促进微生物对红壤磷的周转和循环来实现⒚  相似文献   

18.
在新垦荒地以 15m× 15m的网格采样 ,对不同层次土壤有机质与全氮空间变异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新垦荒地土壤有机质与全氮含量均为低水平 ,且在土壤表层富集作用不明显 ;不同层次土壤有机质与全氮的空间变异特征具有一定的差异 ,但结构性因素对有机质与全氮的空间变异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CONTIFLO自动化系统测定土壤全磷方法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CONTIFLO自动化系统测定土壤全磷的方法.与常规分析方法对比,实验结果表明,CONTIFLO自动化系统测定土壤全磷,具有较高的测定精度和较高的分析速度.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仪器分析自动化.  相似文献   

20.
土壤轻组有机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土壤有机质在碳和氮循环及维持土壤生产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利用密度分组技术可将土壤有机质分成轻组和重组.轻组密度一般<2.0 g.cm-3,通常用密度浮选法分离得到,早期分离轻组的重液是有机溶剂,目前多用水溶性无机盐,结合密度和颗粒大小的分离技术在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轻组主要由可识别的不同分解阶段的植物残体组成,还包括孢子、种子、动物残体、微生物的残骸以及一些吸附在碎屑上的矿质颗粒.土壤轻组仅占土壤质量的一小部分,但轻组的碳含量一般显著高于全土.轻组物质的碳氮比高,周转速度快,是易变有机碳的良好指标.土壤轻组一般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并大部分聚集在土壤表层,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下降.土壤轻组主要受残留物输入的时间、数量、组成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轻组对耕作经营措施、作物轮作制度、土地利用、施肥等变化的响应非常敏感.密度分组与颗粒大小分组技术的结合是今后研究轻组的主要技术手段,土地利用和经营管理的变化对土壤轻组数量和性质的时空动态影响是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