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温度为(28±2)℃、相对湿度为(75±5)%的条件下通过玉米象与锈赤扁谷盗在大米中的单独饲养和混合饲养试验,研究玉米象与锈赤扁谷盗在储藏大米中的种群竞争作用。结果表明,单独饲养与混合饲养的玉米象种群自然死亡率均在55%左右,2种饲养情况下的种群增长情况相似。混合饲养的锈赤扁谷盗种群的死亡率低于单独饲养的死亡率,种群增长数量高于单独饲养。混合饲养的锈赤扁谷盗种群的最低死亡率和平均死亡率较单独饲养时低,单独饲养时各个起始种群数量的锈赤扁谷盗种群数增长数均为0,而混合饲养时种群数不断增长。因此,在大米中混合饲养时,玉米象种群对锈赤扁谷盗种群的生存繁殖有促进作用,而锈赤扁谷盗种群对玉米象种群增长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30℃、75%RH条件下研究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与锈赤扁谷盗Cryptolestes ferrugineus的种间竞争,并采用Votka-Volterra种间竞争模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赤拟谷盗与锈赤扁谷盗混合饲养时的种群数量均小于单独饲养时的种群数量,两物种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种间竞争关系。属于资源利用型竞争;单独饲养和混合饲养条件下赤拟谷盗的种群数量均大于锈赤扁谷盗的种群数量;混合饲养条件下两个物种可以共存,并形成稳定的平衡状态,在这个竞争系统中,赤拟谷盗为优势种。  相似文献   

3.
【背景】线粒体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细胞器,是细胞消耗氧和产生能量物质三磷酸腺苷(ATP)的主要场所,在生物体抵抗逆境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锈赤扁谷盗(Cryptolestes ferrugineus)是一种世界性储粮害虫,具有极强的环境适应性。【目的】分析锈赤扁谷盗呼吸速率及线粒体编码基因对不同环境胁迫的响应,探究线粒体在锈赤扁谷盗抗逆境胁迫中的应激反应。【方法】根据锈赤扁谷盗线粒体基因组数据鉴定获得线粒体编码基因,并设计相应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引物。通过生物测定方法得出锈赤扁谷盗对熏蒸剂(甲酸乙酯)、植物源杀虫剂(鱼藤酮)和储粮保护剂(阿维菌素)的毒力回归方程及LC30,并用该浓度对试虫进行后续药剂胁迫处理。利用RT-qPCR技术解析锈赤扁谷盗线粒体编码基因的时空(不同发育阶段和幼虫不同组织)表达模式。最后,使用CO2检测仪和RT-qPCR技术研究锈赤扁谷盗在高温(35和40℃)、甲酸乙酯、鱼藤酮、阿维菌素、饥饿等逆境胁迫下呼吸速率的变化以及线粒体编码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共设计12个线粒体编码基因(除nad6)的定量引物。RT-qPCR结果显示这...  相似文献   

4.
采用索氏提取法,以乙醚为有机溶剂制备臭椿树皮提取物,并研究其对锈赤扁谷盗成虫的驱避作用、触杀作用、熏蒸作用和种群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臭椿树皮提取物对锈赤扁谷盗成虫具有较强的驱避作用、触杀作用、熏蒸作用和种群抑制作用.处理72 h后,臭椿树皮提取物对锈赤扁谷盗成虫的驱避率达到Ⅳ级以上.臭椿树皮提取物对锈赤扁谷盗成虫的...  相似文献   

5.
我国储粮中三种扁甲科害虫对磷化氢的敏感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研究锈赤扁谷盗[Cryptolestes ferrugineus (Stephens)]幼虫、土耳其扁谷盗[Cryptolestes turcicus (Grouville)]幼虫、长角扁谷盗[Cryptolestes pusillus (Schoenherr)]成、幼虫对磷化氢的敏感性,结果表明:(1)磷化氢对供试害虫均有较强的毒力;(2)同一虫种、不同虫期和不同虫种、同一虫期对磷化氢的敏感性不同,其敏感性程度为:土耳其扁谷盗幼虫 > 长角扁谷盗幼虫 > 锈赤扁谷盗幼虫,且长角扁谷盗幼虫>成虫;(3)磷化氢对同一虫种、不同虫期和不同虫种、同一虫期达到有效CT值不同,且随着暴露时间延长,达到100%死亡率的CT值逐渐降低;(4)处理时间是保持磷化氢有效浓度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对磷化氢低剂量长时间实仓熏蒸,充分发挥其彻底治理扁甲科害虫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3种扁谷盗对不同波长光趋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锈赤扁谷盗Cryptolestes ferrugineus成虫、土耳其扁谷盗Cryptolestes turcicus和长角扁谷盗Cryptolestes pusillus雌成虫对不同波长光的趋性。【方法】室内应用光行为反应装置测试3种扁谷盗羽化1、11、21和31日龄(雌)成虫对试验波长303、320、330、340、351、368、400、445、460、480、520、525、545、560、575和580 nm的趋光率。【结果】锈赤扁谷盗羽化1、11、21和31日龄成虫趋光率最高的刺激光波长分别为351、351、400、480 nm,对锈赤扁谷盗成虫诱集效果较好的光波长有351、400和445 nm,随着日龄的增加,对锈赤扁谷盗成虫诱集率大于20%的光波数增加;土耳其扁谷盗羽化1、11、21和31日龄趋光率分别为16%~51%、11%~46%、7%~37%和4%~28%,雌成虫趋光率最高的刺激光波长分别为351(368)、368、330和351 nm,对土耳其扁谷盗雌成虫诱集效果较好的光波长有368、351和303 nm;长角扁谷盗羽化1、11、21和31日龄趋光率分别为1.11%~75.56%、18.89%~70.00%、33.33%~62.22%和22.22%~71.11%,雌成虫趋光率最高的刺激光波长分别为575、320、400(445)和320(560)nm,对长角扁谷盗雌成虫诱集效果较好的光波长有320、575和330 nm。【结论】锈赤扁谷盗成虫的趋光性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增强,土耳其扁谷盗雌成虫的趋光性随着日龄的增加而下降,长角扁谷盗雌成虫的趋光性随着日龄的增加略为下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作为昆虫表皮重要的结构物质,表皮蛋白(cuticle protein,CP)在昆虫对农药表皮穿透抗性形成过程中承担重要作用。锈赤扁谷盗(Cryptolestes ferrugineus)磷化氢抗性问题日益突出,论文旨在揭示表皮蛋白基因在该害虫磷化氢抗性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基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的生物测定方法解析5个地理种群(张家港、湘阴、淮安、怀化和太仓种群)锈赤扁谷盗磷化氢敏感性差异。首先通过锈赤扁谷盗转录组数据鉴定获得4个表皮蛋白基因,进而构建系统发育树,并对相应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利用基因定量技术(RT-qPCR)解析上述4个锈赤扁谷盗表皮蛋白基因时空(不同发育阶段和成虫不同组织)和不同磷化氢抗性水平下的表达模式,以及表皮蛋白基因对磷化氢胁迫响应的表达模式。使用RNAi(RNA interference)技术对特定的表皮蛋白基因(CfRR2-1)进行沉默,并研究CfRR2-1被有效沉默后锈赤扁谷盗磷化氢敏感性变化情况。【结果】磷化氢敏感性测定结果显示,不同地理种群锈赤扁谷盗磷化氢敏感性水平差异显著,药剂抗性倍数(RR)范围为7.2—1 906.8。系统发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有效利用和开发植物源杀虫剂,实现安全和绿色储粮。[方法]采用冷浸提取法,制备蓖麻叶、曼陀罗叶、番茄叶和杏叶的乙醇提取物,研究它们对赤拟谷盗和锈赤扁谷盗成虫的驱避作用。[结果]蓖麻叶、曼陀罗叶、番茄叶和杏叶的乙醇提取物对赤拟谷盗成虫12h后的驱避率分别为96.30%、96.30%、98.30%和86.20%,72h后杏叶提取物的驱避率为52.38%,其他3种提取物的驱避率均保持在65%以上。曼陀罗叶、蓖麻叶、番茄叶和杏叶的乙醇提取物对锈赤扁谷盗成虫12h后的驱避率分别为100.00%、94.50%、98.30%和94.50%,72h后的驱避率分别为72.22%、56.06%、56.65%和67.84%。[结论]4种植物叶的乙醇提取物对赤拟谷盗和锈赤扁谷盗的成虫均具有较好的驱避效果,且随处理时间的延长,驱避率下降,12h后驱避率均超过85%,72h后的驱避率也都保持在50%以上。  相似文献   

9.
水菖蒲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物对储粮害虫的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水菖蒲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物对储粮害虫玉米象、谷蠢、赤拟谷盗、杂拟谷盗、长角扁谷盗和锯谷盗的触杀、驱避和熏蒸活性.结果表明,水菖蒲萃取物时长角扁谷盗触杀活性强,处理24 h后的校正死亡率达100%;对杂拟谷盗和赤拟谷盗的触杀活性最弱,处理96 h后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48.31%和24.44%;对谷蠹、赤拟谷盗、杂拟谷盗、长角扁谷盗和锯谷盗的驱避效果较好,驱避率均在90%以上;对玉米象的驱避效果较差,驱避率为76.09%;对谷蠹、长角扁谷盗、锯谷盗的熏蒸作用最明显,处理120 h后的校正死亡率均达100.00%,显著高于其他试虫,对赤拟谷盗和杂拟谷盗的熏蒸作用最差,校正死亡率分别为33.33%和32.22%.试验表明水菖蒲根茎萃取物对6种主要储粮害虫均具有较高的活性,有望开发成为储粮害虫的防护剂或熏蒸剂.  相似文献   

10.
应用蛇床子素粉剂对5种主要储粮害虫的持效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处理剂量、处理时间和试虫不同其持效性不同,在使用剂量为1.6 mg·kg-1、0.8 mg·kg-1时,对玉米象、谷蠹成虫的持效性最长.其次是对长角扁谷盗、赤拟谷盗成虫,对锯谷盗成虫的持效性较差:处理6个月后对玉米象、谷蠹成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6.67%、91.11%和100%、96.43%,处理4个月后对长角扁谷盗成虫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7.37%、78.95%,处理3个月后对赤拟谷盗成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100.00%、61.11%,处理2个月后对锯谷盗成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4.12%、58.82%;在相同条件下,1.6mg·kg-1、8 mg·kg-1蛇床子素粉剂处理对玉米象、谷蠹、长角扁谷盗、赤拟谷盗、锯谷盗成虫的持效性,比谷虫净保护剂(1 000mg·kg-1)和化学防护剂防虫磷(10 mg·kg-1)都长,由此可初步确定蛇床子素粉剂在实际使用时的适宜剂量可为0.8mg·kg-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