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对核桃枝枯病的新病菌新壳梭孢(Neofusicoccum parvum)研究发现,菌落生长初期颜色为白色,逐渐成灰黑色,培养3周后变成黑色。最佳培养条件为:PDA培养基、温度25~30℃、p H=7~8、全光照、100%湿度、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谷氨酸。选取9种化学药剂对病菌进行了室内药剂的筛选,通过菌丝生长抑制试验,筛选出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3种高效药剂,其抑制率依次为66.67%、64.44%、44.44%。  相似文献   

2.
利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纳米硅、30%DT杀菌剂可湿性粉剂、20%病毒A可湿性粉剂和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4种化学药剂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发现4种化学药剂对黄瓜枯萎病菌的菌丝生长均无直接抑制作用。利用4种化学药剂诱导黄瓜幼苗抗枯萎病效果的测定结果表明,30%DT杀菌剂可湿性粉剂的诱导抗性效果最好,最高为10.93%;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处理不仅没有诱导抗性效果,反而促进了病害的发生;纳米硅与20%病毒A可湿性粉剂的诱导抗性效果处于二者之间,最高分别为4.08%和6.24%。  相似文献   

3.
油茶幼苗根腐病是一种危害油茶苗木的毁灭性病害,经过对病苗组织的分离、培养、纯化,获得镰孢属(Fusarium sp.)真菌的纯培养;几种杀菌剂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70%甲硫·福美双(白色甲托)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达75.9%,优于生产上常用的多菌灵,且该药剂在市面货源充足,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对山东荷泽牡丹在湖南长沙地区种植时病害进行了病原物分离鉴定,确定其主要病害有牡丹灰霉病、牡丹褐斑病、牡丹红斑病、牡丹枝枯病和牡丹根腐病。并对主要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进行系统调查,发现病害的发病高峰期为6—8月,随降雨量的增加,田间相对湿度变大,病情加重。通过室内药剂筛选试验,表明7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对5种病原菌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25%咪鲜胺乳油对牡丹灰霉病菌、牡丹褐斑病菌、牡丹红斑病菌和牡丹根腐病菌有较好抑制作用,对牡丹枝枯病菌基本上没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谷子胡麻斑病是张家口地区新发生的病害,严重影响谷子的产量和品质。对该地区谷子胡麻斑病菌进行分离,结果表明该菌属于半知菌亚门丝孢纲离蠕孢属真菌。室内药剂筛选结果表明,抑制效果最好的是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抑制率为100%;其次是75%百菌清悬浮剂800倍和15%三唑酮悬浮剂800倍处理,抑制率分别为82.8%和74.7%;抑制效果最差的是6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引起花椰菜苗期枯萎病的病原菌,并筛选出有效低毒的生物农药.【方法】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生物学特性测定及室内药剂筛选.【结果】表明该病害为丝核菌属的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引起的苗期立枯病;立枯丝核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0℃;光照条件为L/D=16h/8h;室内药剂筛选发现50%乙蒜素水剂、63%恶霉蛋白水剂和特效灭萎灵粉剂对立枯丝核菌的抑制效果较好,抑菌率分别达到了100%、88.44%和75.98%;其EC_(50)值分别为233.87,0.965 9,1 348.96μg/mL.【结论】63%恶霉蛋白水剂是防治花椰菜苗期立枯病的有效低毒的生物农药.  相似文献   

7.
为考察不同药剂对油松立枯病的防治效果,对比了不同防治方法以及不同药剂对油松立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土壤消毒、药剂拌种以及幼苗患病初期喷药均能有效防治油松立枯病。土壤处理后5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与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的防治效果无显著差异,病株减退率均为55.32%,显著高于其他药剂;拌种处理后防治效果最好的药剂为5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病株减退率为74.42%,显著高于其他药剂;幼苗患病初期喷洒5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700倍液的防治效果最好,病株减退率为86%。  相似文献   

8.
通过8种药剂及组合对荸荠秆枯病的防效及其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筛选出防治荸荠秆枯病的适宜药剂。结果表明,250 g·L-1嘧菌酯悬浮剂、560 g·L-1嘧菌·百菌清悬浮剂对荸荠秆枯病的防效较好,分别为83.1%、80.4%,显示防治降低了病害对产量的影响;其次是农民常规用药、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防效分别为79.7%、76.0%、67.2%,显示病害对产量有一定的影响;发病最重的是清水对照,发病率为72.3%,病情指数为69.90。可见药剂防治缺失,病害对产量、品质影响严重。  相似文献   

9.
花生疮痂病的药剂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30%爱苗乳油、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和苯醚甲环唑.多菌灵等8种药剂对花生疮痂病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几种药剂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和10%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的防治效果最好,单株结荚数多,果饱、果大,增产幅度最大;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最差,增产幅度最小。  相似文献   

10.
对红栀子芽枯病病原菌的生物学及其毒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25℃条件下.红栀子芽枯病病原菌生长较好;经病原菌室内毒力测定试验,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对其的相对抑制率分别为92.55%和91.62%,且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在800倍液、1 200倍液浓度下对红栀子芽枯病菌的相对抑制率均迭90%以上.  相似文献   

11.
不同杀菌剂种子包衣对蓖麻枯萎病的防效研究结果表明:苗期以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和43%好力克乳油对蓖麻枯萎病的防效较好,其次为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20%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成株期以20%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和43%好力克乳油对蓖麻枯萎病的防效较好;生产上建议使用20%三唑酮可湿性粉剂、43%好力克乳油作为防治蓖麻枯萎病的药剂。  相似文献   

12.
细辛精油和4种化学药剂对黄瓜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及孢子萌发法分别测定了细辛精油和4种化学药剂(30%嘧霉胺BC、50%双福生WP、75%百菌清WP、70%正品甲津托 WP)对引起黄瓜灰霉病的灰葡萄孢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对灰葡萄孢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有抑制作用,且对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明显好于对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百菌清对灰葡萄孢菌菌丝生长的抑菌效果最好,EC50为1.6231 mg/L;双福生对灰葡萄孢菌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最好,EC50为0.0042 mg/L;细辛精油对黄瓜灰葡萄孢菌的抑菌效果与其他4种化学药剂相比效果较差,对菌丝生长的EC50为159.580 mg/L,对孢子萌发的EC50为71.1840 mg/L,虽然其EC50偏高,但作为纯植物提取物,其抑菌中浓度低于160 mg/L.  相似文献   

13.
56%恶霉灵·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防治西瓜枯萎病试验结果证明,56%恶霉灵·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相比较于70%恶霉灵可溶性粉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对西瓜枯萎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可达88.2%,且用量较少,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9种药剂对玉米小斑病菌的室内抑菌试验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了筛选有效控制玉米小斑病的药剂,在实验室内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观测杀菌剂扑海因、百菌清、速克灵、烯唑醇、新万生、多菌灵、腈菌净、春雷霉素、甲基托布津对玉米小斑病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扑海因、百菌清、速克灵对玉米小斑病菌的菌落生长有强的抑制作用,新万生、腈菌净对玉米小斑病菌的孢子萌发有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罗兴红  张剑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0):122-123
对28%百菌清·乙霉威WP防治黄瓜灰霉病(bocrytis Cinerea Pers)的田间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使用28%百菌清·乙霉威WP防治黄瓜灰霉病的杀菌效果达到58%以上,增产效果高达15.06%.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从菠菜上筛选内生细菌,防治菠菜主要病害。[方法]用稀释分离法从菠菜植株内分离内生细菌,培养基平板对峙法测定内生细菌的拮抗作用,并依据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使用B iolog细菌鉴定系统鉴定。[结果]从菠菜植株根分离到具有生防活性的细菌SEB,对菠菜枯萎病菌等5种病原菌有较强的拮抗作用,鉴定为芽孢杆菌属。[结论]SEB菌株对多种病原真菌有拮抗作用,对菠菜枯萎病菌抑制率最高,具有开发成微生物制剂,防治园艺作物和农作物病害枯萎病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邓兆峰  方丽英  吕成群  黄宝灵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1101-1102,1113
[目的]为林业生产防治青枯病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从广西上思县2种发病症状的桉树病株根上收集青枯病病原菌,按柯赫原则研究其致病性。[结果]2种症状的90%以上分离物的菌落形态完全相同,分离培养证实均是与自然界完全相同的青枯病菌。人工培养基上培养的慢性型青枯病菌部分菌株发生变异,致病性减弱甚至丧失,急性型青枯病菌的菌株致病性未减弱。接种试验表明,急性型症状病株上分离所得青枯病病原菌致病力强于慢性型症状的病原菌,桉树苗木死亡率高,发病时间早,发病程度也有一定差异。[结论]2种症状分离到的病原菌都为青枯病菌,均有明显致病性,急性型病原菌致病力强于慢性型,筛选出4个致病力较强的菌株。  相似文献   

18.
8种根部淋施杀菌剂对节瓜枯萎病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第3次施药后10 d,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1 000倍、62.5 g/L精甲.咯菌腈种衣剂1 500倍和99%恶霉灵可湿性粉剂3 000倍对节瓜枯萎病的平均防效分别为86.0%、50.5%、18.3%和8.2%,而50%咯菌腈可湿性粉剂1 700倍、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 000倍、20%噻菌铜悬浮剂800倍和240 g/L噻呋酰胺悬浮剂1 500倍对节瓜枯萎病没有表现出防效。因此,对节瓜枯萎病有较好防治效果的药剂为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其次为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  相似文献   

19.
对马铃薯黄萎病两种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室内药剂筛选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两种病原VertiG cillium alboGatrum Reinke & Berthold 和V.dahliae Kleb.的生物学特性具有部分共同点:生长温度范围均为10~35℃,都能够利用5种供试培养基和5种供试碳源.但在其他方面存在较多差异:V.alboGatrum菌丝生长最适培养基为梅干煎汁培养基,最适温度20℃,酸碱度生长范围为 pH 值5.0~11.0,最适 pH 值8.0,最适碳、氮源为甘油和磷酸铵;而V.dahliae 菌丝生长最适培养基为改良查氏2号培养基,最适温度25℃,酸碱度生长范围为 pH 值5.0~12.0,最适 pH 值7.5,最适碳、氮源为蔗糖和硝酸钠.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50%苯并咪唑、70%甲基硫菌灵及75%百菌清表现出良好抑菌作用,EC50值≤4.05 mg/L.  相似文献   

20.
张晓翔  刘微  范文忠 《安徽农业科学》2013,(12):5286-5286,5301
[目的]筛选对牡丹链格孢菌叶斑病具有较高防效的药剂。[方法]测定了8种不同药剂对牡丹链格孢菌叶斑病菌菌丝的室内毒力。[结果]30%福嘧霉悬浮剂、10%世高水分散剂对牡丹链格孢菌叶斑病菌的防治效果最好,抑菌率达94%以上;其次为80%大生M-45 WP、35%黑星叶霉唑WP、3%多抗霉素WP和50%扑海因WP;而75%百菌清WP、64%杀毒矾WP的抑菌效果较差。[结论]为牡丹链格孢菌叶斑病的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