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碳源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亳芍愈伤组织生长和芍药苷积累的影响。[方法]以亳芍根茎为外植体,改变培养基中碳源(蔗糖、果糖、葡糖糖、麦芽糖、可溶性淀粉)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6-BA、NAA、2,4-D),考察亳芍愈伤组织增长量和芍药苷积累量。[结果]碳源中,对亳芍愈伤组织的增长量以蔗糖最高,葡糖糖最有利于芍药苷积累;组合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6-BA、NAA和2,4-D比单独使用6-BA更有利于愈伤组织生长和芍药苷积累,但高浓度的2,4-D抑制愈伤组织生长和芍药苷积累。[结论]确定了亳芍愈伤组织生长和芍药苷积累的最佳碳源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为葡萄糖30 g/L+6-BA 0.5 mg/L+NAA 0.2 mg/L+2,4-D 0.2 mg/L。  相似文献   

2.
以MS为培养基,研究了光照、温度、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条件对三角枫愈伤组织诱导生长和总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对愈伤组织中总黄酮的积累有极显著影响,对愈伤组织鲜重生长有显著影响,对愈伤组织干重生长影响较小。与暗条件相比,连续光照不利于愈伤组织形成,但有利于愈伤组织中总黄酮积累,间断性光照有利于愈伤组织形成,但不利于总黄酮积累;黑暗不利于愈伤组织中总黄酮积累。三角枫愈伤组织生长及黄酮类化合物生物积累的适宜温度为25℃,与之相比,低温(15℃)或高温(35℃)培养时愈伤组织生长及总黄酮积累均受到抑制,变温(15℃转25℃、25℃转35℃)培养减弱愈伤组织生长,不利于黄酮的积累。4种供试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三角枫叶愈伤组织生长和总黄酮积累的影响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愈伤组织生长的最佳生长调节剂组合是0mg/L2,4-D+1.0mg/L6-BA+0.5mg/LNAA+0.5mg/LIBA;促进总黄酮积累的最佳生长调节剂组合是0mg/L2,4-D+1.5mg/L6-BA+1.0mg/LNAA+1.0mg/LIBA。  相似文献   

3.
对东北矮紫杉进行了愈伤组织的诱导,并建立了细胞悬浮培养系.研究表明,茎、叶均可诱导出愈伤组织,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以MS+2,4-D 1.0 mg/L+NAA 1.0 mg/L+KT 0.1 mg/L为佳,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基以B5+2,4-D 2.0 mg/L+KT 0.1 mg/L为佳.以嫩枝为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率较高、状态较好,且较适于悬浮培养.悬浮培养的接种量2.0 g/瓶为最佳密度,细胞生长周期为20 d,对数生长期为10~16 d,细胞收获期为16 d.试验中还发现,聚乙烯吡咯烷酮是东北矮紫杉组培中解除培养物褐化的较好抗氧化剂,使用浓度为1mg/L.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影响百蕊草愈伤组织培养的因素进行研究。[方法]以百蕊草幼嫩枝条和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浓度6-BA、NAA、2,4-D或其组合,碳源以及pH等因素对百蕊草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结果]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碳源对愈伤组织的生长都有促进作用,对愈伤组织诱导生长的培养基最佳组合为MS+6-BA 1 mg/L+NAA 0.15 mg/L+2,4-D 0.1 mg/L,碳源中蔗糖显著促进了百蕊草愈伤组织的增长,以30 g/L的蔗糖为最佳;pH 5.8~6.0有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生长。[结论]该研究为后续研究百蕊草细胞悬浮培养体系的建立提供材料。  相似文献   

5.
东北矮紫杉组织、细胞培养及其紫杉醇生成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东北矮紫杉系灌木型东北红豆杉人工栽培品种 ,其株形矮、分枝多、生长快 ,可采收大量红豆杉枝条 ,也是园林常绿观赏树种 ,但其繁殖困难。本研究通过茎段腋芽培养建立了试管苗再生体系 ,为快速繁育红豆杉苗木创造条件。从茎、叶诱导出愈伤组织 ,建立了细胞悬浮培养系 ,为生物反应器生产紫杉醇打下基础。实验中对矮紫杉茎、叶、愈伤组织及细胞悬浮培养物中的有效成分进行薄层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 ,发现它们中均有紫杉醇存在 ,而且细胞培养物中的含量高于茎、叶。该研究结果表明 ,东北矮紫杉是理想的解决紫杉醇来源的红豆杉人工栽培品种 ;研究还观察到 PVP是组培中解除培养物褐化的较好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6.
为了建立当归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其细胞悬浮培养的技术体系,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当归叶柄、根尖和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以及采用植物细胞悬浮培养技术研究当归不同外植体细胞的生长特性及其活性成分的积累规律.结果显示,叶柄最易诱导出愈伤组织,其次是根尖和叶片,2,4-D对当归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均具有极显著的效果,其中诱导叶柄和根尖愈伤组织形成的最佳组合均为1.0 mg/L 2,4-D+ 0.2 mg/LNAA+ 0.4 mg/L 6-BA,诱导率达到80%以上.此外,当归根尖和叶柄细胞分别悬浮培养至15、21 d时,细胞量分别为926.7、990.6 mg/L;根尖细胞悬浮培养至21 d时,阿魏酸和藁本内酯的含量分别达到为96.6、167.5μg/g.结论为,当归叶柄和根尖均是诱导愈伤组织形成的适宜外植体和应用于细胞悬浮培养的最佳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白鲜愈伤组织培养的适宜培养基,试验以延边地区野生白鲜种子为材料,研究了MS培养基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其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和生长以及愈伤组织中白鲜碱、黄柏酮和梣酮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S+2.0 mg/L NAA+2.0 mg/L 6-BA以及MS+2.0 mg/L 2,4-D+2.0 mg/L 6-BA培养基中,愈伤组织诱导率及生长较好;在MS+2.0 mg/L 2,4-D+1.0 mg/L 6-BA培养的愈伤组织中,白鲜碱和梣酮的有效积累量最高,在MS+2.0 mg/L 2,4-D+2.0 mg/L 6-BA培养的愈伤组织中,黄柏酮的有效积累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以牡丹“凤丹”种子无菌组培苗的幼叶为材料,研究培养基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其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良MS培养基为牡丹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在未添加任何植物生长调节剂时无法诱导出愈伤组织,单独添加生长素或细胞分裂素均能诱导出愈伤组织,但诱导率有差异,最佳的生长素是2,4-D0.2mg/L,最佳的细胞分裂素是TDZ2.0mg/L。用2,4-D,NAA,TDZ正交试验得到最佳组合为改良MS+2,4-D0.2mg/L+NAA0.2mg/L+TDZ3.0mg/L,愈伤诱导率高达87.8%。  相似文献   

9.
以广西地不容叶片、茎段为材料,采用正交设计法研究6-BA、2,4-D、NAA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广西地不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组合均能诱导广西地不容叶片和茎段产生愈伤组织,但诱导效果存在一定差异;除6-BA、NAA对茎段愈伤组织相对生长速率影响显著外,3种生长调节剂对叶片、茎段愈伤组织诱导率及叶片愈伤组织相对生长速率影响均不显著。诱导叶片、茎段愈伤组织形成的适宜培养基分别为6-BA0.5mg/L+2,4-D0.4mg/L+NAA0.2mg/L和6-BA1.0rag/L+2,4-DO.8mg/L+NAA0.8mg/L,有利于提高愈伤组织生长速率的适宜培养基是:叶片6-BA0.5mg/L+2,4-D0.4mg/L+NAA0.2mg/L,茎段6-BA2.0mg/L+2,4-D0.2m昏几+NAA0.4mg/L。研究结果为广西地不容再生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白及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利用组织培养的方法,采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比较白及叶长、叶宽、株高及原球茎大小的差异。[结果]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间,白及幼苗的生长表现出显著差异。2,4-D均能诱导种子产生愈伤组织;6-BA、KT对白及幼苗叶长及原球茎的生长有抑制作用,KT对其叶宽、株高有抑制作用;NAA、IBA对白及幼苗叶长及叶宽的生长有促进作用,但NAA较IBA强,NAA还对其株高有促进作用。[结论]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单因素处理中,2,4-D诱导白及种子产生愈伤组织的最佳浓度为1.0 mg/L,诱导率为100%,其余成苗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中,NAA较IBA、6-BA、KT较好,0.5、1.0 mg/L NAA对幼苗的生长效果均较好;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处理中,仅2,4-D对白及种子愈伤组织的诱导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Science (New York, N.Y.)》1980,207(4436):1161-1162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壳聚糖对番茄枯萎病菌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含毒介质法研究了壳聚糖对番茄枯萎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浓度大于1 mg/mL的壳聚糖能明显抑制菌丝生长,各设定浓度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孢子萌发,而且抑制效果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大而增强;浓度大于0.1 mg/mL的壳聚糖处理可诱导初生菌丝发生肿胀、分枝增多且茵体分隔增加及体细胞变短等形态学变化.壳聚糖的抑菌作用机制与其增加茵丝细胞膜的透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海岛棉(Gossypium barbadense,(AD)_2)、与瑟伯氏棉(C.thurberi,D_1)、辣根棉(G.armourianum,D_(2-1))、裂片棉(C.lobatum,D_7)和松散棉(C.laxum,D_8)等4个D染色体组的杂种三倍体F_1主要形态遗传变异及其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配对的研究结果。这4个种间杂种F_1,有的表型象海岛棉,有的象野生二倍体棉,有的表现为中间型。每细胞染色体平均构型依次为:12.83Ⅱ+13.27Ⅰ+0.024Ⅲ;12.10Ⅱ+14.84Ⅰ;12.44Ⅱ+14.24Ⅰ+0.02Ⅲ和12.70Ⅱ+13.40Ⅰ+0.025Ⅲ+0.033Ⅳ;完全配对成13Ⅱ和13Ⅰ的细胞,其比例分别为60.3%、19.9%、42.2%和45.9%。这表明:在这4个D染色体组棉种中,以瑟伯氏棉与海岛棉的关系最为密切,其次为松散棉、裂片棉,而辣根棉的关系最远。本文还讨论了这4个D染色体组种与海岛棉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记述浙江林学院等采自莫干山的象虫总科共10种,其中象虫科9种,卷象科1种。  相似文献   

18.
重点介绍了美国农场经营管理的基本做法和经验,即以经营中型规模农场为主体;由市场来确定种植计划;主要以一种作物为主要种植对象;农业保险;农业协会;农业社会服务,为农民解决了后顾之忧;重视农科教三结合;坚持用养结合,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19.
20.
介绍了美国农业部有关信息机构的主要工作;美国农业部的经济信息调查内容;美国农业部统计信息调查方法;美国农业信息的分析和发布;有关的信息保密规定;美国农业部农业市场服务局的"市场新闻报告"等六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