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2.
以豫杂一号泡桐花药为材料,开展了其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研究.结果表明,外植体的消毒方式以体积分数70%乙醇处理30 s后再用体积分数0.1% HgCl2消毒60 s最为理想;4℃预处理有利于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以低温处理7d的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为最高;30g·L-1蔗糖质量浓度诱导花药愈伤组织的效果较好.诱导率达58.76%;诱导愈伤组织以MS培养基附加30 g·L-1蔗糖+2 mg·L-1 NAA+3 mg·L-16-BA为最佳. 相似文献
3.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2,(2)
豫杂一号泡桐是我校蒋建平校长等以毛泡桐为母本,白花泡桐为父本,通过人工杂交选育出来的一个优良杂交组合。已在我省10个地区20多个县市和全国10多个省区试种,总株数在20万株以上。其主要优良特性表现为:1.速生豫杂一号生长迅速,树势旺盛,在同样条件下,2~4年生幼树高比同龄兰考泡桐高20%,胸径高20%~30%,材积高30%~40%;比同龄父母本平均树高14.9%,胸径高 相似文献
4.
为深入了解豫杂一号泡桐响应干旱胁迫的分子机制,以豫杂一号泡桐为材料,利用RNA-Seq测序技术对干旱胁迫后的豫杂一号泡桐的基因表达变化进行分析。通过比对分析,共鉴定出21 911个差异表达基因,对这些差异基因进行GO功能分类,结果显示差异基因共参与了53个类别,集中在细胞、细胞过程、催化等功能类别。KEGG代谢通路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了代谢通路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光合作用和苯丙基生物合成。其中,水通道蛋白、糖转运蛋白、热休克蛋白70和胚胎发育晚期丰富蛋白差异表达量显著,这些基因可能是潜在的干旱胁迫响应基因。采用qRT-PCR技术验证了随机挑选的8个差异表达基因,结果与转录组测序数据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5.
以叶片愈伤组织为材料,先分别在质量浓度为40,80,120,160,200 mg.L-1的MMS和质量分数分别为0.1%,0.2%,0.4%,0.6%的NaCl的MS增殖培养基中培养,确定愈伤组织的MMS半致死浓度和NaCl致死浓度,然后进行豫杂一号泡桐耐盐突变体的诱导及SSR分析.结果表明,MMS和NaCl处理对豫杂一号泡桐愈伤组织存活率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叶片愈伤组织的MMS半致死剂量为120 mg.L-1,NaCl致死浓度为0.6%,连续10次继代培养,从263株筛选出的16株豫杂一号泡桐耐盐突变体的DNA碱基序列在SSR水平上呈现出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豫杂一号泡桐(Paulownia tomentosa×P.fortunei)为二强雄蕊,幼嫩花药具四个小孢子囊(花粉囊)。小孢子囊壁由表皮、纤维层、中层和绒毡层组成,其中纤维层由3—5层细胞组成,此与一般双子叶植物不同;花药近成熟时,纤维层细胞的径向壁和内切向壁上呈条纹状加厚,并木质化。小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四分体为四面体形。雄配子体由一个营养细胞和一个生殖细胞组成,外有两层壁和三个萌发孔(沟)。胚珠为倒生型,具单珠被和薄珠心。珠心组织在胚囊发育早期解体消失,而由珠被内层细胞发育成珠被绒毡层。胚囊发育属于蓼型,雌配子体呈网球拍状,在合点端形成狭长的胚囊吸器,此与一般植物不同。 相似文献
7.
在含不同质量浓度秋水仙素固液双层培养基上,以叶片为外植体进行了豫杂一号泡桐同源四倍体的诱导,同时建立了其体外植株再生系统。结果表明,秋水仙素质量浓度和处理时间对豫杂一号泡桐同源四倍体诱导率影响显著,外植体预培养时间影响不显著。在含20 mg.L-1秋水仙素MS培养基上处理48 h,未经预培养叶片四倍体诱导率最高达21.2%。同源四倍体幼苗叶片及其单气孔器较二倍体变大,气孔密度变小,叶绿素含量和SOD活性升高,MDA含量和POD活性降低。此外,叶片是同源四倍体豫杂一号泡桐体外植株再生的最佳外植体,MS+0.5 mg.L-1NAA+16 mg.L-1BA和1/2MS+0.1 mg.L-1NAA分别是其芽诱导和根诱导的最适培养基。 相似文献
8.
以豫杂一号泡桐丛枝病组培苗叶片、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利福平和土霉素对其体外植株再生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福平和抗生素对泡桐丛枝病苗的芽诱导率和根诱导有抑制作用.当利福平和土霉素质量浓度分别为20 mg·L-1时,在MS NAA 0.3 mg·L-1 6-BA 12 mg·L-1和MS NAA 0.1 mg·L-1 6-BA 12mg·L-1的培养基上,丛枝病苗叶片最高芽诱导率分别可迭67.6%和48.4%;在MS NAA 0.2 mg·L-1 6-BA 12 mg·L-1和Ms NAA 0.3 mg·L-1 6-BA 12 mg·L-1的培养基上,茎段最高芽诱导率分别可迭32.5%和50.8%. 相似文献
9.
以豫杂一号泡桐丛枝病幼苗为材料,研究了硫酸二甲酯处理对其幼苗形态和基因组DNA的SSR扩增位点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15 mg·L-1的硫酸二甲酯处理3 h幼芽形成的幼苗仍呈现丛枝病幼苗症状,而质量浓度等于15 mg·L-1、处理5 h或大于25mg·L-1、处理超过3 h的幼芽形成的幼苗形态上均呈现健康状态,但...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正> 油菜不仅是主要食用植物油源之一,且其饼粕中含粗蛋白35~40%,是宝贵的蛋白质资源。但因以往的栽培品种其脂肪中芥酸含量较高(我国一般高达40~50%),食用不利于人体健康;饼粕中的硫代葡萄糖甙在芥子酶的作用下,产生恶唑烷硫酮,异硫氰酸盐等有毒物质,饲养家禽能引起甲状腺肿大,影响生长发育,并导致肝、肾病变,从 相似文献
14.
15.
<正> 一、来源及选育经过豫薯三号是我所1980年以徐941为母本,新大紫为父本的有效杂交后代选育而成的红薯新品种,原系号许25—71。该品种先后经品系鉴定,品系比较、原许昌地区区试、河南省区试、全国北方薯区区试、河南省生产试验及全国北方三省生产试验,同时进行抗病性鉴定和大面积示范,表现高产、稳产、适应性广、高抗茎线虫病等突出特点。1989年4月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豫薯三号。 相似文献
16.
17.
18.
辽饲杂一号的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饲杂一号(Tx623A×wey69-5)是我们1988年育成的饲用甜高粱杂交种。1989年12月经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一、选育过程1985年夏以 Tx623A 为母本,甜高粱 wey69-5为父本,在本所试验田中人工配制杂交种“Tx623A×wey69-5”。1986~1987年在沈阳进行鉴定和品种比较试验,1987~1988年在继续品比试验的同时参加了全省的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生产示范,并在全国有关省市进行了试种;1988年春在铁岭种畜场作饲喂试验,于1988年底完成全部试验程序。 相似文献
19.
新品种豫棉6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豫棉6号(原豫无1309)是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利用自言的两个无毒棉新品系,通过有性杂交、系统选择、病圃鉴定、南繁加代和定向培育选育而成。1984年以丰产、优质、高衣分的无毒棉选系A13[(1724×48)×(321×302)]为母本与高抗枯萎耐黄萎病的无毒棉选系A14[P.D0109×(606×中31)]父本配制组合,并在海南一年三代加速选育。1985年在海南选株、选系,系号85—3A—4。1986—1989年分别参加院品系试验和河南省品种区域试验。1990年生产试验。区试和生产试验基本一致,性状 相似文献
20.
豫豆六号原名周84—2,是周口地区农科所用商丘所的7608×74608有性杂交后代分离材料,经多年选育而成的新品种。多年试验、示范证明,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病抗倒,抗旱耐涝,较抗食心虫,适应性较强,在我省中、南部及安徽的阜阳、宿县等地区都适宜种植,在生产上有明显的增产作用。1988年4月经河南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审定命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