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观光农业也称为旅游农业或休闲农业,是以农业项目(如农产品、农业生产过程、农业设施与设备、农业自然资源与人文景观等)为依托,以大中城市游客为服务对象,经规划设计,来满足游客观光、品尝、休闲、娱乐、参与、体验、购物、度假等需求为中心的现代农业旅游活动。它既是对传统农业的拓展,也是对旅游产品的开发,是一个"农游合一",农业旅游化、旅游农业化的高效农业,既可发展农业生产、观光休闲、生态保护、示范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休闲农业这一新兴产业进入人们的视野。人们的目光开始从一般的田园观光转向更多元化的体验观光。本文从游客体验角度出发,分析休闲农业的体验类型,同时对休闲农业园的设计和园区体验活动开展做出初步研究,探讨生态可行的、具有综合效益的休闲农业园设计策略以及集文化、生态、创新、个性和参与于一体的休闲农业体验活动的打造。  相似文献   

3.
正休闲农业是指在城郊和农村范围内,利用农业和农村的自然环境、田园景观等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旅游经营活动。休闲农业近来受到热捧,但是,休闲农业项目运营复杂,很多人对相关政策法规了解不清楚,出现了亏损。今天的《农经漫谈》中国乡村之声记者李伟民来和您聊一聊,从事休闲农业,在政策方面都要注意些什么。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于外出游玩的需求越来越高,市场的需求促进观光果园旅游项目的发展。观光果园项目集旅游、观光、采摘、度假、休闲为一体,具备一些远行旅游所不具备的优势,在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综合性。生产者不仅有果品收入,还可从旅游产业中额外获得一定回报,同时也满足了游客休闲度假、观光赏园,体验大自然风光以及其久居都市后向往宁静田园生活的精神需求。但果园的规划设计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本文主要针对果园果树的规划设计进行研究,希望对发展观光旅游的经营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福建莆田市九龙谷、快乐农庄休闲农业景区为研究区域,运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方法,在分析样本游客人口学特征的基础上,从旅游动机、旅游信息获取渠道、对旅游目的地的决策、旅游消费水平、旅游方式、最喜欢旅游活动、出游频率等方面探讨总结中小城市休闲农业旅游的游客旅游决策行为特征,并提出了改善和提升中小城市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乡村度假成为一种有效减压的方式。同时,乡村旅游消费需求趋向多元化,感性体验消费不断升级。为满足乡村旅游需求的激增,适应客观需求的变化,休闲农业必须与体验营销模式对接。本文总结了美国、意大利和德国等发达国家休闲农业体验营销模式的成功经验,发现发达国家休闲农业注重游客参与性,休闲农业企业善于学习体验营销模式,举办丰富多彩的农业科普教育活动,体验项目设计极具创新色彩,并充分引入乡土文化。结合中国休闲农业体验营销存在营销意识不强、营销手段运用不当、休闲农业项目定位不准确以及专业营销人才缺乏等问题,本文提出了改进体验营销策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河北省沧州市青县司马庄绿豪农业专业合作社紧紧抓住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契机,于2007年,以"特菜基地、瓜果采摘"为基础,突出"旅游、生态、和谐"主题,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建设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农业观光中心。经过近8年的打造,司马庄绿豪农业专业合作社至今已发展成为集农业观光、乡村旅游、农事体验、教育培训和休闲娱乐于一  相似文献   

8.
江西省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在保护生态的同时,将示范、推广、观光、休闲、娱乐、体验、科普集一体,为游客提供了观光、体验、度假、科普教育,是深度开发农业生态资源、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科技含量的一个综合基地平台,为相关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正休闲农业是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也是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在综合性的休闲农业区,游客不仅可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而且可住宿、度假、游乐。生态休闲农业起于19世纪30年代,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急剧增加,为了缓  相似文献   

10.
正休闲农业是指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将观光、休闲、旅游集为一体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为游客提供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住宿和度假的服务,是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的融合体。发展休闲农业有利于调整农业结构,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那么,休闲农业如何能更好地吸引消费者?专家认为,经营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压力大,人们开始追求较为朴素但又可以达到放 松自我的生活方式。本文采用了广西玉林市五彩田园的调查数据,借助于SPSS21 对数据进行二项 Logistic 模型分析,探讨休闲农业知识体验与体验带来的满足感两者对旅游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 明,大部分的游客对农业知识感兴趣,由此产生极大的兴趣参加轻松有趣的野趣项目,并愿意继续参 与此类以体验休闲农业为主题的旅游活动。但广西玉林五彩田园项目缺乏创新,在一些方面并不能 很大程度给游客带来新的体验,同时得出休闲农业知识体验需求  相似文献   

12.
根据居民旅游消费现状,分析了生态昆明视角下影响旅游消费的关键因素,从消费结构转变、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提高、城市生态建设等几方面进行了解析,找到昆明市休闲旅游消费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城市建设之间的一些契合点,为进一步发展休闲旅游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体验经济转向和旅游消费升级背景下,乡村旅游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创新乡村旅游体验方式、拓增体验维度、优化体验流程、提升体验效果成为实现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立足乡村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以游客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多感官维度为视角,结合典型案例,重构乡村旅游资源的多感官体验价值体系,构建乡村旅游体验的多感官路径模型。结果表明,乡村旅游体验的多感官路径为依托乡村的自然风光、建筑风格和乡土人文等视觉资源,自然音律和人文音律构成的听觉资源,清新空气和乡村气息的嗅觉资源,绿色食品和多样饮食的味觉资源,自然、农事和工艺体验等触觉资源,遵循市场的乡村休闲、乡村研学、深度体验和健康养生等诉求,开发旅游六要素多感官体验产品支撑体系和载体,鼓励利益相关者的体验价值共创行为,推动乡村旅游体验情境创新设计,满足旅游市场多元化、品质化和深度化消费体验需求。因此,提出乡村旅游多感官体验的游览、娱乐、餐饮、住宿、购物和交通等产品开发,以及管理者、开发者和体验者三方利益相关者体验价值共创等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4.
产业主导型休闲农业主要指依托当地良好的农业资源和旅游区位优势,通过农业综合技术引进集成和旅游产业带动,形成旅游业和特色农业有机结合的休闲农业.为探索海峡西岸产业主导型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选择福州市闽侯龙台山生态园为示范点,通过引进集成各种亚热带优质果蔬、花卉等农作物新品种和先进的技术及经营管理方式,建立了一个集科普教育...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我国茶文化旅游资源现状进行梳理并归纳为名茶原产地自然风景区、人文历史景观、茶馆(楼)、特色茶艺表演、生产关联产业厂店经济区等几类,分析提出了我国茶文化旅游的大众化群众性、区域化集中性、多样化丰富性、人性化传承发展性及休闲体验性等特性,据此结合茶业、茶文化的资源现状,考虑旅游消费者的需求,提出了茶文化旅游的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16.
胡巍  赵玲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299-15301
研究针对体验经济背景下旅游产业的变化,从游客情感需求增强并越来越重视旅游过程的体验感觉出发,挖掘一种兼顾旅游资源识别、目标市场细分、体验项目设计、人员培训等流程的新型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强调在开发设计和具体实施中,明确开发方向,构建独特主题,营造体验氛围,向游客全面、深度地展现乡村的魅力,使乡村旅游的文化、休闲、地方特色更突出,并以情感性、互动性、个性化的旅游产品满足游客的情感需求,从而给游客留下独特的感受和美好的回忆,延长游客滞留时间,提高游客的忠诚度,进而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建设和谐新农村。  相似文献   

17.
葛梦兰  魏薇  王金叶  毛双燕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748-10749
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对古东生态旅游区游客的人口统计学特征与旅游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游客年龄、性别、职业、收入等对旅游出行具有明显的影响;游客对生态旅游区原生态自然景观与生态环境质量关注度高,景区原始自然风貌与森林环境是最具吸引力的旅游资源;生态旅游区游客以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为主;游客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旅游知识相对不足,不文明行为表现较多。并对提高生态旅游者素质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韶山旅游业旅游产品单一、旅游资源浪费严重、景区(点)设施老化、吸引力不够、恶性竞争剧增等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红色与山水田园、湖湘文化、民俗文化、节庆活动、时代主旋律5种基本组合方式;确定了城区生态休闲、森林生态旅游、乡村休闲旅游、农耕体验乐园、农耕文化展示园、湖湘文化名人会所、仿古风情街、祈福节庆游、夜间激情游这9大旅游产品项目;构建了红色极品、文化名品、生态精品和会务新品这4品组成旅游产品体系结构。打造了由旅游核心吸引物、支持产业、辅助产业和延伸产业这4类所组成的产业集群,并提出了新型产业模式下需要配套运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以市场调查数据为基础,对西递、宏村两个乡村旅游地的游客旅游体验质量进行测评,发现游客对乡村景观风貌和民俗文化传统评价较高,在旅游项目、环境卫生条件、居民态度和管理服务质量方面体验质量较好,餐饮住宿条件、收费价格、基础设施和娱乐购物设施方面游客满意度低,并且游客对这两地重游的忠诚度不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