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农业产业经营模式和利益分配机制的构建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于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农业生产经营一线调查数据,围绕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农业产业链各市场主体的利益分配机制,聚焦农业供给端产业化经营模式、产业组织、产业链构成、产业链各环节的利益分配形式等热点问题,以重庆市现代柑橘产业为例,深入分析了柑橘产业化实践中的不同产业经营模式以及柑橘产业链中各个环节的利益分配机制与现状,通过对不同的经营模式及产业链利益机制、分配现状及相关问题的探讨,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加快山区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快山区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充分挖掘山区特色农业资源优势,进一步扩张基地,增加产量,强化服务,延长产业链条,推进产业化进程,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打造特色优势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推动现代农业建设步伐,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农村经济繁荣。本文结合陆河山区县的实际情况,对农业产业化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就发展思路问题提出自已的一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述了湟中县绿色优质农业生产的现状,分析了发展绿色优质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绿色优质农业发展的对策,指出要进一步加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从优化品种和产品结构、提高组织化程度、促进产业化经营、培育优质品牌等方面着手,增加资金投入,延长产业链条,扎实推进农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4.
用现代发展理念来实现农业发展的新突破,对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创新升级;延伸农业产业链,构建农业产业网;延伸农业产业链,构建农业产业网3个方面探讨了新时期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5.
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通过对我市的主要优势、取得的成效和存在问题进行系统总结分析,提出了毕节试验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好毕节试验区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高效利用资源为目标,创新一批农业产业化发展集成技术,大力实施六大农业产业化发展工程,确保实现三个推进,达到四个提高,形成一批适宜不同类型特点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构建一批良性运行的可持续发展机制,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天津农业科学》2016,(9):84-87
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在于延伸产业链,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农业产业化。根据吕梁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剖析制约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的瓶颈,并针对性提出对策,认为吕梁市需要推进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加快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推动农业专业化市场与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农旅"融合。全力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为吕梁市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烟台市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把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总抓手,增强各级的创新意识,在创新中不断完善,在创新中不断提高,促进了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01年,全市实现农业增加值13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35元,农产品出口创汇8亿美元。 一、思路创新,不断挖掘和丰富产业化内涵 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烟台市始终根据形势的发展需要,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完善发展思路。围绕主导产品拉长产业链,壮大龙头企业,拓展两个市场,用国际化带动产业化,用产业化促进国际化。 拉长产业链,就是以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为中心,围绕生产、加工、销售的各个环节,不断推动环节间协调发展,环节内前后延伸,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经过多年的  相似文献   

8.
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创新型农业产业化经营联盟组织。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创新发展,有效管理协同机制至关重要。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管理协同机制,应搭建服务平台,优化发展环境;规范制度约束,维护农民利益;交叉融合发展,拓宽组织边界,以促进联合体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9.
2012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意见中提出: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主体,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对于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民就业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坞坵米业专业合作社为常熟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常熟市“十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被纳入苏州市农业品牌目录名单,上榜首批中高端稻米(油)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优秀案例推介名单,是常熟市优质稻米全产业链发展中涌现的优秀典型。为常熟市及苏南其他地区的优质稻米全产业链发展提供参考,以常熟市坞坵米业专业合作社为例,总结该合作社围绕科学经营管理、规模化种植、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应用、稻米品牌建设等方面推进优质稻米全产业链发展的主要措施与成效。  相似文献   

11.
现今绿色生态农业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其在实际中可以有效的提升农产品的安全,并保证在 农业发展中的生态效益。而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其在实际中以市场为导向 来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从而在农业产业中可以建立起一体化的经营体系。为此可以结合绿色生态 农业所具备的发展优势来推动农业产业化结构的调整,促使其形成一条绿色、健康、完善农业产业结 构,实现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从工业化理念、包容性增长理念及田园城市理念出发,依据福建农业发展现状,提出构建福建省生态农业经济区的设想,并围绕“三圈”(生活圈、生产圈、生态圈)分别指出生态农业产业链的发展方向及生态农业技术模式,从精品农业、加工农业、休闲农业和配套产业等重点提升生态农业经济区的业态模式。最后从农业基础设施、技术支撑、区域协作、农业发展环境及绿色GDP考核等方面提出完善生态农业经济区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理论依据及京郊实践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市场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即企业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内在经济与外在经济理论、博弈理论和产业关联理论等。北京郊区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践具有显著的特点,即产业链分布的跨区域性、以流通企业为“龙头”、以现代农业高新技术试验示范园区为载体、形成门类多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等。  相似文献   

14.
采用2008年统计数据对黑龙江省中西部地区的农作制各要素的现状和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黑龙江省中西部地区农作制存在的主要问题:生态环境脆弱;农产品附加值低,产业化链条短;农业机械化作业规模小。为了促进中西部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认为建立现代农作制未来的发展趋势为: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加速土地流转,提高机械化作业规模。  相似文献   

15.
胡江川  胡国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874-14875,14898
分析了绿色农业的含义,指出发展绿色农业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是人民安全消费、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保障、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现实要求,并且能够推进农业机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分析了廊坊市绿色农业的发展现状,指出其发展成果在于绿色农业基地、模式初具规模,农产品质量监管和检测体系逐步完善,农村环境初步改善,同时也指出了廊坊市绿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人们对绿色农业的内涵认识不清;政府扶持力度不足,缺乏资金投入;绿色农业生产及配套技术不完善;绿色农产品市场开发较晚,营销网络和市场体系不够健全。通过对廊坊市现有绿色农业发展模式进行研究,以期为其进一步发展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asis and advantages of mile city"s gree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from five aspects: natural resources,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of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strength of plateau characteristic green agricultur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w types of industry integration and mutual promotion, increasing support capacity of gree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ffective transform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mode. The path to develop green agriculture in mile city is proposed from four aspects: strengthening the governance of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eveloping green organic agriculture, cultivating and expanding new agricultural business entities, strengthen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upport for gree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promoting deep integration,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industrial chain of green agriculture.  相似文献   

17.
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产业链的延伸,是农业工业化的重要内容。湖南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和悠久的农产品加工历史,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分析了农产品加工业在农业工业化进程中的地位和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湖南农业工业化进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郑艳伟  宋娜  李建民 《安徽农业科学》2012,(13):7951-7952,7955
阐述了创意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的概念和意义,结合邯郸市西部山区创意农业产业化现状,分析了产业化主体和应处理关系,以发展模式为基础,提出了适合山区创意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山西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之一。本文从自然、经济、社会特征方面,介绍了山西贫困地区分布状况。从经济与农民收入水平、城镇化率、城乡经济发展,分析了山西贫困地区推进"三化"(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面临的问题。统筹推进"三化"的途径选择是: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拓展农业功能,做大做强县域经济;着力县域新型工业化和特色城镇化;以特色农业带动农业现代化;发挥贫困区资源优势,增强经济实力。提出了实现"三化"同步发展的对策:推进农业依法行政,实现转型跨越发展;实施片区扶贫开发战略;用政策导向加快贫困区整体脱贫致富;建立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生物健康农业新理论和新体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立新 《农学学报》2018,8(2):95-100
在分析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等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利弊的基础上,我们提出全新的生物健康农业(Biology Healthy Agriculture),是指运用先进的生物技术和生产工艺栽培各种农作物或养殖农业动物,实现大健康理念、生物技术与农业的和谐“联姻”,并融入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生产安全健康终端农产品的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系统论述了生物健康农业新理论和产业化发展的理论要点,从发展遵循的原则与功能定位、区域产业体系和支撑技术体系与发展目标等方面阐述了生物健康农业产业体系的构建,以及我国发展生物健康农业的必要性、优势以及意义,以期为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和营养品质以及市场竞争力、促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和精神需求提供依据,从而通过生物技术和大健康产业的融合,实现传统农业的跨越式发展,打造现代农业的升级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