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机服务组织的持续性判定及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机装备水平的快速提升和农民的非理性投入导致我国农机服务组织作业结构和发展方向的失衡,引发了农机服务组织发展的持续性问题.为此,通过对农机服务组织发展持续性的判定和对发展方向和前景的分析,以及发展模式的预测,旨在为我国农机服务组织的持续良性发展指明方向,为相关的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完善和发展农机跨区作业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我国农机跨区作业模式形成的背景出发,指出该模式具有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解决农户小规模经营与机械化大生产的矛盾、确保农业丰产又丰收、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促进农机服务产业发展、加快农机新技术和新机具推广的作用.分析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组织化程度低,需求信息不畅,管理难度大,服务工作不够完善,缺乏系统有效培训体系等.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措施促其不断完善和发展:规范作业市场秩序,完善信息服务平台,发展农机合作组织,转变管理部门职能,做好配套服务工作,拓宽作业领域,加强新老机手技术培训,完善农机养护维修设施和农机保险等.  相似文献   

3.
关于农机培训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农业机械化需要培养大批实用技能型农机人才.在对传统农机培训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农机培训现状,归纳和提出实用的农机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4.
组织联合收割机开展跨区域流动作业,是我国农民在生产实践中的伟大创举。在各级农机管理部门的组织引导下,跨区作业的规模和范围迅速扩大,成为我国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主要模式之一。农机跨区作业这种新型的农机服务模式,是在稳定家庭承包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目前农业生产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经营规模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规模机械化作业的发展,也增加了农业的生产成本。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是将小规模经营与大规模作业有机结合起来的最佳模式,由少数懂管理、有技能的农民购买农业机械,为全体农民提供机械化服务,既能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也能提高农机作业水平,解决了农民买不起农机用得起,买得起用不好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机社会化服务经营效益分析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掌握农机社会化服务经营效益的实际情况,进一步促进我国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发展,对全国100个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联系点进行调查,分析了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和水稻的全国农机作业成本构成、收益数据以及典型省区农机作业服务成本和收益情况.从我国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联系点和发展较好的省区农机社会化服务经营效益这一个侧面反映当前我国农机社会化服务情况,得出进一步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对策,对推动我国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要以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为主体,以社会化服务为主线,以节本增效为核心.这是农机化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前,我国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时期.农机装备总量不断增长,结构不断优化,农机服务组织蓬勃发展,促进了小规模作业向较大规模作业转变.近几年,慈溪市农机化发展速度较快,到2004年年底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41.33万kW,农业机械原值达到2.77亿元,但也存在着农机配套比和利用率低的情况,资源浪费严重.农机化要向更好方向发展,必须培育和发展形式多样的以农机大户为主体的作业组织,创新服务模式,打牢农机服务的组织基础和经营实力.  相似文献   

8.
效益是农机发展的动力,而农机作业效益又与农机作业成本密切相关.基于全国26个省市的农机户调查问卷,分析了我国小麦、玉米和水稻三大粮食作物之间以及不同环节之间的农机作业成本对比情况,论述了作业效益与作业量和成本之间的函数关系,进而对影响农机作业效益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提高农机作业经济效益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农业技术逐步发展和完善的今天,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而现在农业作业的机械化程度逐步提高,使得农业机械的能源损耗就特别大。鉴于此种情况,农机在使用过程中的节油技术就显得特别重要。这就要求农机使用中的节油技术得到有效的推广和应用,这样才能使农机的资源损耗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安徽省谯城区农机作业托管服务的发展现状、农机作业托管模式、农机作业托管服务的社会效益,分析了农机作业托管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农机作业托管服务开展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