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自新型自动气象站引进以来,现已成为气象观测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由于新型自动站的结构特点、安装技术与环境以及当地的地域气候特征,导致那曲市境内的自动气象站易遭受雷击侵害。本文针对自动站雷电灾害的形成方式与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自动气象站雷电防护的应对措施,旨在有效减少雷电灾害,提升自动站的工作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外部环境对于自动气象站的影响较为明显,尤其是雷击等现象会严重影响自动气象站的正常运行。通过分析雷击现象对自动气象站造成的影响,深入研究未来自动气象站的防雷设计,给出相应的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发展的现在,为了更好地应对自然灾害,进行多要素自动气象站建设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建立多要素自动气象站能够更好地进行防雷防护等工作,本文主要围绕多要素自动气象站防雷防护展开分析工作,首先介绍多要素自动气象站的特点,然后分析对多要素自动气象站受到雷击的原因,最后提出加强多要素自动气象站防雷防护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4.
新型自动气象站在原来的气象站基础上优化了很多功能,为了确保新型自动气象站能够正常工作,对于气象站测报业务软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故障需要及时解决,使观测质量和气象服务水平得到提升,保证其更好的为气象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气象行业发展的速度迅速,越来越多先进的技术和观测手段都开始引进到各个气象站中。自动气象站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对自动气象站进行维护和技术保障工作,它是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的保证。我国幅员辽阔,跨越的气温带也非常多,因此,气象变化极不稳定,同时在夏季会经常发生雷雨、泥石流等极为恶劣的天气。但是利用自动气象站则可以明显地提升观测的准确性。文章从福建省长泰县气象局实际情况出发,对自动气象站的维护和技术保障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保证气象观测数据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6.
衡量地面气象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是否完整,雷击、室外温度过高等因素都会导致气象站仪器设备受到损坏,从而出现气象观测数据缺测情况。本文主要分析了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缺测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自动气象观测已经取代传统的人工气象观测。但是自动气象站观测仪器都是精密元器件,室外气温过高、雷击等都会损害自动气象站仪器设备,造成气象观测数据的缺测。文章根据气象观测数据的缺测情况,分析数据缺测的原因,并提出关于自动气象站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缺测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1.3 农村易遭受雷击的对象物体曲率大的地方(如尖锐、细小的顶端,弯曲度大的地方)附近;山区和平原相比易受雷击;地下金属矿床、地质结构的断层地带、不同性质的岩石分解地带;局部导电良好的地带,例如雷电对电阻率小的土壤有明显的选择性,湖沼、低洼地区、河岸、地下水出口处、山坡与稻田水交界处易遭受雷击;空旷场地的突出物;工厂的烟囱;建筑物的屋角、屋脊和檐角;房顶上的太阳能热水器、电视机的室外天线等都是易遭受雷击的对象.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升我国的自动气象站建设水平,同时迎合国家对中国气象局建设"一流装备、一流人才、一流技术"的要求,我国的气象部门开始逐渐重视对基层自动气象站的建设,尤其是基础综合设施的改善和新型仪器设备的使用力度增大。许多新型的气象设备仪器在基层气象站建设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1农网遭受雷击闪络的原因 1.1农村线路的大跨越档距易受雷击的侵害.农村线路大跨越档距两侧的杆塔是线路耐雷的薄弱环节,其原因是大跨越杆塔一般位于山顶,地势较高容易遭受雷击;其次是大跨越杆塔的线间距离较大,避雷线对导线屏蔽作用效果较差,容易引起雷击闪络.  相似文献   

11.
利用1955—2009年山西地区5个站点(大同、阳泉、太原、吕梁和临汾)逐日气象资料,采用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参考作物蒸散量(ET0),分析了不同地区的气象要素(温度、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和风速)和年ET0随时间变化特征,并采用敏感性分析方法对影响ET0变化的主要气候因子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5个站点平均温度和平均相对湿度从低纬度到高纬度逐渐增大;而平均风速和平均日照时数则逐渐减小。5站点的多年平均温度随时间有平缓上升趋势。大同和阳泉的年ET0高于其他站点,其他站差异不明显。4气象要素中对大同、太原和吕梁站ET0影响最大的要素为相对湿度,对临汾站ET0影响最大的要素为日照时数,温度变化对各站点ET0的影响作用最小。  相似文献   

12.
河西走廊地区春小麦需水量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西走廊地区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生态环境恶化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因此研究影响作物需水量的影响因素对于实现节水灌溉,水资源优化配置,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河西地区14个气象站的多年逐日气象数据资料和河西地区的主要地理要素资料,运用FAO-56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春小麦需水量。基于GIS对影响春小麦需水量的13个因素进行空间采样并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主因子为气象因子,贡献率达55%,第二、三因子分别为风速和地理因子,贡献率分别为17%和13%,气象要素为河西地区影响小麦需水量的主要因素。对河西地区各气象站影响春小麦的气象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春小麦需水量的主要气象要素为相对湿度、风速和生育期总日照时长,不同地理位置和不同气象要素对春小麦需水量的影响大小会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13.
根据朝阳气象站的实测气象数据(降水量、温度、湿度、风速、蒸发量、日照时数),提出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回归模型用于预测朝阳地区参考作物滕发量.用自相关分析技术确定预测因子(气象数据),构造出新的投影指标,采用可变阶的正交Hermite多项式拟合岭函数,并用基于实数编码的加速遗传算法优化投影指标函数,进而构建投影寻踪...  相似文献   

14.
滇东北作物耗水特性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滇东北地区3个气象站点(会泽站、昭通站、沾益站)1955-2013年逐日气象资料,采用FAO-56 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并分析滇东北地区水稻、春玉米和冬小麦全生育期需水量及其变化趋势,同时采用偏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探讨各气象因子对主要粮食作物需水量影响的程度.结果表明:昭通站主要粮食作物需水量随时间呈不同程度减少,每10 a水稻需水量减少10.07 mm,春玉米减少1.44 mm,冬小麦减少1.06 mm.而其他站点呈增加趋势,水稻需水量每10 a分别增加8.85,4.48 mm,春玉米分别增加8.38,4.57 mm,冬小麦分别增加7.39,3.10 mm.3个站点同一种作物各生育阶段需水量规律基本一致,水稻各生育期需水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分蘖,拔节,抽穗,乳熟,黄熟,返青;玉米的依次为:拔节,灌浆,苗期,孕穗,成熟;小麦的的依次为:乳熟,开花,成熟,苗期.日照和平均风速是影响水稻和玉米需水量最主要的气象因子,且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就各站点而言,影响冬小麦需水量的气象因子存在差异,其中会泽站和沾益站同日照时数和平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而昭通站与平均湿度呈显著负相关,同日照时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采用鞍山地区4个气象站1958—2006年的气象资料,应用Penman-Montieth公式计算参考作物腾发量(ET_0),并对ET_0的年际变化特征、季节变化特征及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9 a来鞍山地区的ET_0值呈缓慢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6.
通过自动环境气象站连续观测了北京顺义地区2017年8月—2018年8月的日光温室室内外温湿度、太阳辐射和光合有效辐射4种环境要素,探究不同环境要素在室内外和季节之间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室内外温度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室内温度始终高于室外,并随着春季到冬季季节的交替,室内外的温差逐渐增大。室外湿度受降水影响较大,因而夏秋季节室外湿度高于室内,而冬春季节则相反。一年中室外太阳辐射和光合有效辐射均高于室内,而季节间的辐射值受天气状况影响较大,各季节的辐射值以春季最大。   相似文献   

17.
参考作物腾发量长期年际变化规律及其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Penman-Monteith方法,对北京昌平、开封惠北及湖北团林3个灌排试验站的近几十年参考作物腾发量(ET0)进行计算,结果显示,惠北及团林站年均ET0在近几十年呈现随时间而下降的趋势,而昌平站年均ET0则随时间而上升。ET0与同步气象资料变化分析表明,ET0的上述变化是由于气象环境变化所引起,其中相对湿度是最主要原因,其次为温度及日照时数。对昌平站,由于相对湿度的降低和风速的增加,ET0表现出上升的趋势;对惠北及团林站,由于相对湿度的增加和日照时数的减少,ET0表现出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当前,10kV 配电线路绝缘保护配置较低,雷电过电压对其影响较严重。介绍雷电对10kV 配电变压器的危害及产生原因,探讨10kV 配电变压器防雷的有效措施,为配电网的雷电防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利用延安市1991—2020年13个国家气象站的年极端最低气温(冬季)、4月中旬~5月中旬(春季花期)的旬极端最低气温和109个加密区域站2008—2020年的年极端最低气温,以及2013—2020年4月中旬~5月中旬的旬极端最低气温观测资料,通过线性回归方法,进行数据订正延长和空间插值,并利用GIS技术,绘制樱桃冬季、春季花期低温冻害风险区划图。结果表明:国家气象站与加密区域站温度观测数据相关性非常好,可以得到加密区域站30a温度数据;温度受海拔高度、经度、纬度的共同影响,建立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通过0.001的可信度检验,计算出的温度分布呈现出沟壑区沟谷低山顶高的特征;区划结果为延川县中东部、延长县、宜川县以及宝塔区东部、黄龙县、洛川县、黄陵县为樱桃低温冻害低风险区;甘泉县、富县、宝塔区西部、延川县中西部、子长县南部、安塞区南部为樱桃低温冻害中风险区;吴起县、志丹县、安塞区北部、子长市北部为低温冻害高风险区。  相似文献   

20.
Summary Traditional meteorological estimates of evapotranspiration include empirical crop factors which are inadequate for scheduling high frequency irrigation. The performance of a transpiration model was tested and adapted to suit the operational requirements of automated irrigation systems. Hourly measurements of global solar radiation, air temperature, humidity and wind speed, obtained from an automatic weather station are inputs to the model. Additional inputs include daily updated data of plant height and leaf area index. This information is processed to determine the active coupling surface between the crop and the atmosphere. The model takes into account the resistance of the leaf to diffusion of water vapor.Calculated transpiration, based on the model, matched very closely measurements of latent heat flux in an irrigated cotton field. It was also in good agreement with water uptake measured in stems of the cotton plants using a heat pulse technique. The test also showed that implementation of the model in the field under study would have improved the efficiency of water application.Contribution from the Agricultural Research Organization, The Volcani Center, Bet Dagan, Israel, No. 1855-E, 1986 ser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