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从选地做畦、选种及种子处理、适期播种、秧田管理、大田平整与移栽、大田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适时割叶等方面总结了洪泽湖农场水稻制种技术,以期促进当地水稻的制种。  相似文献   

2.
在等量氮磷钾养分条件下,进行水稻及甘蔗施用磷酸二铵、普钙和钙镁磷肥大田肥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施肥处理利于改善协调产量构成因素,促进水稻和甘蔗的生长发育,从而提高产量,但磷酸二铵的肥效优于普钙和钙镁磷肥,产量增长水稻12.16%~14.35%,甘蔗5.54%~6.49%;水稻和甘蔗的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3.50和1∶1.45,明显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水稻氮肥在不同的施肥时期肥料的比例分配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特进行了水稻各生长阶段氮肥最佳施肥配比大田小区对比试验.采用配方施肥方式,在氮、磷、钾比例为11∶3∶7.5的施肥水平下,设计了氮肥分基肥、前期追肥、中期追肥、后期追肥等4个施肥时期,根据氮肥在各个施肥时期施肥量所占比例的不同,设计了6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氮肥在不同的施肥时期施用比例的不同对水稻产量有影响.其中以氮肥在4个时期施用量比例为35∶35∶15∶15的处理,苗期生长高峰期苗数最多,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4.
怀化是杂交水稻的发源地,制种历史悠久,基础良好,许多农民都掌握了一定的制种技术和经验,加上水稻制种相对于普通种粮,其经济效益高出5倍左右,制种企业和农民制种积极性都很高。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技的发展,机械化已经慢慢走进了千家万户。在杂交水稻制种方面,泰宁县下渠乡近年来借助机械化的培育,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该文对下渠乡杂交水稻制种高产优质高效技术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和探讨,同时介绍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的现状,以实现杂交水稻经济效益更大化,为未来的经济发展带来更好的帮助,同时也对未来杂交水稻制种技术带来更加完善的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杂交水稻制种的田间纯度,关系到杂种优势的发挥和种子质量。制种田里的杂株对杂交种子纯度影响极大,制种田的杂株率为1%时,则杂交水稻大田杂株率  相似文献   

7.
孙瑞建  冯俊  袁志春 《安徽农业科学》2003,31(6):1045-1045,1047
分析了油菜制种与水稻制种轮作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优点 ,总结了该模式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
该文对安徽省两系杂交水稻丰两优6号高产制种技术进行分析,通过参考文献法与实验法对水稻丰两优6号亲本特征特性进行分析,探究两系杂交水稻丰两优6号高产制种技术。两系杂交水稻丰两优6号是丰乐种业公司通过自育的丰恢6号与丰39S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稻组合,通过选定制种基地、划分播差期和抽穗扬花期、强化秧田管理、控制好大田父母本行比、花期预测、辅助授粉与隔离等措施,提升制种技术质量,提高种植成效。  相似文献   

9.
对杂交水稻在厄瓜多尔制种的亲本特性表现、母本播种方式、亲本用种量、GA、用量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确定了采用母本直播方式、母本用种量45~50 kg/hm3、GA3适宜用量600-750 g/hm2等技术要点,并将试验成果应用于大田制种,成功配套了中国杂交水稻在厄瓜多尔的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0.
水稻壮秧剂在水稻旱育秧上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省工、节本及壮秧增产效果,为探索壮秧剂在杂交稻制种上的应用效果,我们开展了杂交水稻制种育秧上应用壮秧剂的对比试验和大田示范工作,为杂交稻制种生产应用壮秧剂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北冬虫夏草固体发酵产胞外多糖的条件。[方法]采用固体发酵法培养北冬虫夏草,研究碳源和氮源种类、酵母粉含量、KH2PO4含量、初始pH值、接种量、种龄及发酵时间对北冬虫夏草发酵产胞外多糖的影响。[结果]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表明,最佳的发酵条件为:大米∶米糠=90∶10,酵母粉1.0%、KH2PO40.25%、初始pH 6.0、种龄4 d、接种量8%(V/W)、温度28℃、固水比1∶1(W/V)、发酵时间6 d。在此发酵条件下,北冬虫夏草胞外多糖产量达38.625 mg/g.干基。[结论]该研究为开发新型动物保健饲料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研究及组合选育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利用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培育能进行机械化制种的杂交组合技术。[方法]系统阐述对敏感恢复系苯达松致死剂量筛选、父母本种子重量的比例及已育成的组合应用等几个方面。[结果]利用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进行机械化制种的方法在可操作性、节约成本、制种产量、组合优势等方面均有优势。[结论]利用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培育可进行机械化制种的杂交组合是机械化制种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薏米和糯米混合发酵酸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开发结合薏米和糯米本身营养特点、具有独特口味及营养丰富的一款新型功能健康发酵酸奶。[方法]以薏米和糯米为主要原料,通过混合发酵,得到一款营养丰富的功能性酸奶。[结果]薏米和糯米的最佳配比为:薏米乳(料水比1∶6)和糯米浆(料水比1∶7)之比为1∶2,蔗糖6.00%,柠檬酸0.25%,黄原胶0.10%,CMC-Na 0.12%,蔗糖酯0.08%。[结论]该研究可为薏米和糯米的综合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双季稻高产优质高效栽培途径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等肥力水平、每季亩施氮肥10公斤的条件下,采用一次性全层施基肥、利用杂草贮肥培肥,以及栽插密度为20×21.7厘米,每穴栽2-3株等栽培方法进行试验.结果,早稻增产14.1%,晚稻增产49.8%,两季三年(1988-1990) 平均亩产达987.17±81.82公斤,亩双季稻总效益提高209.75元,米粒蛋白质含量也有所提高,达到了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人工调节杂交水稻不育系花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育系的花时特性如始花期迟、同穗颖花间开花分散度大、闭颖率高等不利于异交的特性,是制约制种产量的核心因素.近年来,国内外已有不少学者对水稻开颖机理和不育系花时的人工调控进行了探索,在水稻穗部的形态结构、生理与颖花开放的关系,温度与CO2等外因促进颖花开放的效果,人工喷施"920"、茉莉酸甲脂、赶露水和外施肥料调节不育系花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尤为明显.未来研究的重点应放在茉莉酸甲脂调花的机理及其与其他调花技术的关系、调花技术的实用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为了了解不同硫肥对水稻的效应及在水稻栽培农业生态系统中硫的循环与平衡情况,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将不同来源的硫肥设为7个处理包括:对照(不施硫),硫酸铵,过磷酸钙,自然硫素,石膏,50%石膏 50%自然硫素,70%石膏 30%自然硫素,对水稻进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硫肥对早稻谷粒产量有显著的影响,与对照相比,产量增加9.1%~10.3%。在早稻上施用硫肥可以提高干稻草产量和每公顷有效穗数,稻草产量增加5.3%~11.6%。施硫肥对株高和穗长没有明显影响,但可以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在早晚稻的稻草和谷粒中,硫含量没有明显提高,但在早稻明显提高了硫的吸收。施硫肥可以使水稻获得较好的效益,其中自然硫处理的净产值最高为1882.6元/ha。在广西,以水稻-水稻为栽培方式的地区每年施用30Skg/ha,土壤中硫保持正向平衡,而如果不采用这个施肥比例,土壤硫保持为负平衡;在这些地区,利用各种硫源包括硫肥施硫,对水稻生产将是一种较好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水稻eui基因及其e-杂交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eui基因具有遗传解除水稻不育系包穗的功能,在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曾被誉为杂交稻种子生产的第四遗传因子。随着一杂交稻育种技术体系的建立,已将eui基因的育种应用推向生产。eui种质具有遗传多型性,发现新的eui基因,称eui2。eui1、eui2基因具有分子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已分别发现一系列碱基缺失不一的eui1、eui2突变系。已用图位克隆法分离出EUI1、EUI2基因。利用辐射诱变的方法,建立了e-杂交稻育种技术体系,育成一批遗传解除包穗的长穗颈不育系,组配出相应的e-杂交稻组合。长穗颈不育系能达到解除或基本解除包穗且对“920”的敏感,其种子生产只需少量的“920”。e-杂交稻具有与原杂交稻相似的株叶形态和产量潜力,但具有明显较强的生长优势。本文概述了eui基因及其一杂交稻研究进展,并展望了eui基因和e-杂交稻育种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氮、磷、钾肥对晚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方法]以金优402为供试晚稻进行肥料效应试验,分析研究氮、磷、钾肥对晚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并建立肥料效应模型,结合生产实际情况,确定肥料施用量。[结果]氮肥和钾肥对晚稻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获得的最大增产量分别为1288和555kg/hm2,相应增产率分别为23.7%和8.8%,纯收益分别为1195和350元/hm2,而磷肥的增产效果不显著。通过拟合一元二次肥效模型,结合试验实际情况,确定晚稻的氮、磷、钾肥的最高产量施肥量分别为149、61和116kg/hm2,最佳经济施肥量分别为122、46和45kg/hm2。[结论]晚稻合理施肥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施肥量超过一定范围后,稻谷产量和经济效益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黑木耳膨化休闲食品的制备方法。[方法]以黑木耳为主要原料,以马铃薯淀粉和糯米粉及食盐等为辅料,对黑木耳膨化脆片的制作工艺进行试验研究,确定产品的制作工艺、主要工艺条件及配方。[结果]结果表明,原料成分比黑木耳∶马铃薯淀粉∶糯米粉为3∶3∶1,食盐1%、增稠剂0.5 %,乳化剂0.6 %,双倍焦糖色素5%,切片厚度为1.0 mm,油炸温度为140 ℃时,所得产品呈棕色,膨化效果好,口感香、酥、脆。[结论]该研究结果为东北黑木耳资源的深加工利用提供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研究及组合选育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利用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培育能进行机械化制种的杂交组合技术。[方法]系统阐述对敏感恢复系苯达松致死剂量筛选、父母本种子重量的比例及已育成的组合应用等几个方面。[结果]利用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进行机械化制种的方法在可操作性、节约成本、制种产量、组合优势等方面均有优势。[结论]利用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培育可进行机械化制种的杂交组合是机械化制种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