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阐述了乡村性的涵义,提出了乡村聚落景观应遵循乡村性的原则,对旅游标识、聚落建筑、乡村空间、植物种植等方面进行合理的更新与设计,从而确保乡村旅游和乡村聚落景观和谐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自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乡村旅游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乡村景观的打造能体现乡村文化,展现乡村生态,是乡村旅游的基础.英国和德国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强国,是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先驱国家,其乡村景观也成为吸引世界各国游客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从两国乡村景观的景观发展史与乡村景观的特征进行梳理与解读,总结出英国乡村景观是以文化为积淀力的综合田园景观,德国乡村景观是重视生态为主的复合型乡村景观,认为我国乡村景观应该构建乡村文化体系和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从"如画性"乡村文化景观和打造"纯净性"生态景观入手,并提出构建乡村艺术智库、打造乡村学术力量、依托农业开展生态旅游等具体策略,为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魏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2,(5):2864-2865,2983
在相关文献分析的基础之上,介绍了乡村景观发展吸引力的内涵,阐述了当前乡村景观发展存在的问题,认为我国乡村旅游缺乏有效的战略规划,景观产品特色不明确,乡村景观资源营销力度不足。总结了乡村景观吸引力的影响因素,结合我国当前发展的实际,提出提高乡村景观吸引力的建议与措施,强调应营造舒适的乡村景观意象,切实加强对乡土文化景观的保护力度,强化乡村景观资源旅游市场的开发。以期对我国新农村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琼  乔征  王葆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610-1612,1628
以关中平原地区乡村聚落地域景观研究为出发点,概述了关中平原地区乡村聚落景观的整体形态,并将关中平原地区的乡村聚落景观物质构成要素分为生活性景观设施和生产性景观设施,分别加以介绍。从具体实例分析入手,针对乡村中心景观、乡村院落景观、乡村组团景观、乡村道路景观空间,分析了关中平原地区乡村景观空间形态的变迁,指出目前乡村景观所呈现出来的问题。强调了乡村聚落景观变迁的必然性与调控的紧迫性,并提出了基于地域性的关中平原地区乡村景观调控模式。  相似文献   

5.
当前的旅游业正面临着全新的发展机遇,传统的、僵化的一套旅游景观打造模式也应做出合理的调整。通过全域旅游的背景环境,把乡村整体看作是具有功能性和完整性的旅游目的地的方式来建设打造,促使乡村旅游中整体景观的提升变得尤为重要。探讨了乡村旅游中景观环境的营造模式,指出应针对性地实施绿色生态发展战略和合理适度的调整农林景观的整体格局,推动景观乡土化的发展,谋划村庄的民俗文化特色,体现景区休闲化的发展眼光,营造处处有景的全域化乡村旅游景观氛围,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乡村聚落景观生态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雷凌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524-6527
目前,乡村聚落景观生态学研究在中国尚处于初创阶段,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进一步研究乡村聚落景观生态学。先对国外乡村聚落景观生态的研究动态做了简要回顾,然后从乡村聚落景观的营建选址、规划布局、植物景观、水口园林景观、建筑及其装饰文化景观、生态评价及预警6个方面对乡村聚落景观生态研究进行了综述,最后对乡村聚落景观生态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上海乡村聚落形态及景观风貌浅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上海乡村聚落以其独特的景观特征,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课题.本文从社会学,地理学,景观生态学等多个视角,通过对比归类,将上海乡村聚落进行简单的分类,大致分成聚落沿水型,聚落散布型,聚落远水型,水系围合型和湖泊边缘型五种类型.在此基础上,通过聚落与水体的山水关系,聚落内部的结构和尺度,及聚落周边的绿化环境构成三个层次对乡村聚落景观进行全面深刻的分析,最终对上海乡村景观目前存在的问题和特色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8.
胡秀萍 《农业考古》2012,(3):181-183
当前,在乡村旅游发展如火如荼的形势下,乡村聚落景观的保护与更新,成为新时期乡村景观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景观设计师应在注重对环境的保护的同时,展现对自然、对乡土的关爱,体现对社会、对环境的责任,使得乡村旅游和乡村原始风貌、文化景观的传承之间和谐共生,并达到有序发展乡村旅游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张艳 《甘肃农业》2023,(10):77-80
本文重点探讨了生态休闲消费需求视域下乡村旅游园林景观的营造策略。分析了生态休闲消费需求的内涵及特征,指出其对乡村旅游园林景观的影响和要求。根据功能、形式、风格等维度,将乡村旅游园林景观分为生态性景观、生产性景观、生活性景观、设施性景观和人文性景观等类型,并分别阐述了各类型的特点和价值。针对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园林景观,提出了相应的营造策略,包括保护和修复绿地和水域资源、优化农田布局和作物配置、改造和保护乡土建筑、去城市化打造设施性景观、挖掘和展现乡村文化内涵等,旨在提高乡村旅游园林景观的生态性、功能性、参与性、适应性、亲和力、教育性和感染力,满足生态休闲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王琼  郑凯  王葆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687-4689
为应对我国西部新农村乡野景观建设需要,以陕西关中地区三义村为例,从现代景观设计与传统乡土文化相结合的视角,通过实态调查探讨了关中地区乡村聚落院落景观微演变的规律,发现关中地区乡村聚落院落景观的微演变在院落用地、布局、门头装饰等方面具有合理性,而材质肌理、绿化种植方面的演变却不尽合理。提出了关中地区院落景观的规划建设方法,强调应确立循序渐进的保护和引导性发展模式,逐步挖掘乡村聚落物质与非物质景观文化元素,发挥乡村民居在院落景观形态建设上的潜能,以期解决乡村聚落景观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1.
都市农业旅游开发景观建设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都市农业旅游开发意义重大,笔者分析了都市农业旅游景观建设的原则,并探讨了如何从聚落景观、田园风光和观光旅游专类园三个方面建设都市农业景观。  相似文献   

12.
海口市郊区乡村景观生态评价和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010年Alos遥感影像数据,提取海口市郊区乡村景观,通过建立乡村景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构建生态综合评价模型,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结合GIS技术对各类景观进行生态综合评价,并以此为条件分析研究区的旅游开发模式。结果表明:乡村景观生态综合指数(Ei)的范围为2.10~4.48,四级生态分区和五级生态分区比重占到一半以上,三级生态分区约为整个区域的1/5,海口市郊区乡村景观生态质量总体上较好;热带荒草地景观、热带灌丛景观、热带聚落景观和热带水体景观生态质量相对较差,滨海红树林景观和热带农田景观生态质量一般,热带田园景观和热带疏林景观生态质量较好甚至优异;在景观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区域背景提出4种乡村旅游开发模式:观光型乡村旅游、体验型乡村旅游、康乐型乡村旅游和人文型乡村旅游,并建议在维持区域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加强乡村景观资源的保护,合理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通过美丽乡村建设,从而提升乡村居民生活环境,是皖北地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措施。以皖北地区乡村景观为研究对象,选取利辛县2个美丽乡村作为实证,采用SBE方法对50组乡村居民点进行景观美景度评价,利用SPSS软件对美景度与景观特征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乡村景观色彩、空间处理方式和环境整洁度是皖北地区乡村生活环境景观提升的关键要素;进而提出丰富乡村景观色彩、基于透视原则丰富乡村空间以及开展环境整治是有效推动皖北地区美丽乡村建设、提升乡村景观美景度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4.
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是为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搭建好基础,农民的人居环境改善不光影响到亿万农民的生活质量与发展空间,同时能够带动城乡融合,相互促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本文通过对怀柔区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  相似文献   

15.
在统筹城乡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速的大背景下,乡村的文化、经济、景观等诸多方面都在经历一次空前绝后的重构,而乡村游客的文化取向则是促使中国乡村生产与消费功能发生转换的关键因素。在全球信仰危机与价值失重的文化层面,乡村旅游复燃了人们重建理想与希望的激情;乡村游客的文化取向及其乡村意象认知的媒体代言正在生成一种意识形态,进而殖民化乡村的重构。文章结合中国几个典型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历史考察和跟踪调研,分析了乡村游客文化取向的机理、特征和参与乡村重构的途径、作用与影响;基于乡村旅游的文化建构功能,提出了还原中国乡村风貌、明确国家乡村旅游发展导向、引导乡村游客消费理念、重构乡村田园理想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不断地加快,人们对农业旅游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农旅综合体发展迅速,温室是农旅综合体的一个重要载体,而温室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景观水系的营造,过程中采用比较艺术的形式对水系进行设计,通过合理的施工的方式营造出优美的水景。本文对温室内景观水系设计展开研究讨论,提出施工技术要点为农旅综合体发展中水景的打造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为了分析阐释我国不同气候带乡村绿化美化模式特点,为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环境、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目标提供参考,本研究基于374个典型村庄调查,通过SPSS 26.0对乡村绿化美化模式同质集群进行聚类分析,基于Python编程语言构建基于自然断点法原理的分类程序对同质集群的主导模式、各气候带主导同质集群进行分析,得到与乡村所属气候带具有相关性的10组乡村绿化美化典型模式的基础模式组成、模式特征及气候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0组同质集群中,村庄聚落及周边绿化美化作为主导模式出现的频次高于村庄全域绿化。村庄聚落绿化美化以四旁绿化、居民庭院景观等类型为主,村庄全域绿化以经济林果、观光园、乡村旅游为主。湿润和半湿润地区以风景林营造、古树名木保护、乡村公园与休闲绿地建设、路旁水旁绿化为主,干旱、半干旱地区和高原气候地区以经济林果、观光园、乡村旅游为主。在此基础上,总结得出在聚落人居环境营造、蓝绿空间保护利用、特色农林产业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发展4类功能导向下,全国不同气候带典型村庄的乡村绿化美化模式特色。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乡村景观建设的现状及需求,结合景观生态学最优景观格局(即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模式)理论,在尊重乡村原始景观格局,保留大型斑块及原始廊道系统的基础上,主张增加绿色廊道以及小型自然斑块,促进斑块边缘物质交流,构建适合乡村地区、符合生态性要求及可永续性发展的乡村公园,以期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丰富景观生态多样性,增加乡土景观元素的参与性,减少建设过程中对乡村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为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提供设计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