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不同方法脱除菊花体内3种病毒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脱除菊花体内菊花B病毒(CVB)、黄瓜花叶病毒(CMV)及烟草花叶病毒(TMV)3种病毒的最佳方法。【方法】以菊花品种"墨菊"为材料,采用茎尖培养法、病毒唑结合茎尖培养法及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法对脱除CMV、CVB、TMV的效果进行研究,其中病毒唑结合茎尖培养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茎尖长度、病毒唑质量浓度及处理时间进行筛选,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法中热处理采用昼夜变温并逐步升温的方式。【结果】茎尖培养法中以长度为0.4~0.5mm茎尖的脱毒效果最佳,茎尖成活率为66.7%,CMV、CVB、TMV 3种病毒的脱毒率分别为61.9%,63.2%,55.0%;病毒唑结合茎尖培养法中以茎尖长度为0.4~0.5mm、病毒唑质量浓度为10mg/L、处理时间为42d组合的脱毒效果最佳,茎尖成活率为53.3%,CMV、CVB、TMV 3种病毒的脱毒率分别为88.2%,86.7%,81.3%;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法中以试管苗热处理60d后,剥取长度为0.4~0.5mm的茎尖进行培养的脱毒效果最佳,茎尖成活率为56.7%,CMV、CVB、TMV 3种病毒的脱毒率分别为100.0%,100.0%,94.1%。【结论】3种脱除菊花体内病毒的方法中,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法的脱毒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热处理结合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的方法,研究薄荷组培脱毒技术。[方法]以薄荷组培苗为试材,在高温热处理不同天数后剥取茎尖,进行薄荷花叶病毒脱毒技术研究,同时采用RT-PCR法检测其脱毒效果。[结果]适合薄荷热处理时间为20~45 d,试管苗的成活率可达66.7%~90.0%;32~38℃热处理35~45 d剥取0.3~0.5 mm的茎尖进行培养,脱毒率为100.0%。[结论]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是一种脱除薄荷病毒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提高百合茎尖组织培养脱毒效率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带有CMV病毒的东方百合栽培品种Siberia鳞茎为外植体,常规消毒后在MS BA 1.0 mg/L NAA 0.5 mg/L培养基中培养成苗,热处理后剥取较大的茎尖(0.4~0.6 mm)进行培养,待茎尖长成植株后再次剥取较大茎尖进行二次脱毒,经检测脱毒率可达80%.研究结果表明,茎尖二次脱毒培养方法简单,易于操作,脱毒率高.  相似文献   

4.
黄瓜花叶病毒是目前菊花普遍感染的病毒之一,为探讨其脱毒技术,以切花菊品种‘神马’为试验材料,采用茎尖处理(a)、病毒唑结合茎尖培养(b)、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c)3种方法对其脱毒效果进行了研究.其中a处理分别剥取长度为0.2 ~0.3、0.4 ~0.5、0.6 ~0.8、0.9~1.0mm的茎尖进行培养;b处理采用双因子完全随机区组的试验方法,对茎尖长度、病毒唑质量浓度进行筛选;c处理以昼夜变温并逐步升温的方式对试管苗进行处理.菊花母株及脱毒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进行病毒检测.结果表明:a处理以0.4 ~0.5 mm长度的茎尖培养效果为宜;b处理采用茎尖长度为0.4~0.5 mm、病毒唑质量浓度为10 mg/L的组合最佳;c处理45 d后,剥取0.4 ~0.5 mm长度的茎尖培养最好.  相似文献   

5.
通过微茎尖培养脱毒方法、热处理脱毒方法和化学药剂脱毒等方法对香水百合罗宾娜种球进行脱毒处理,并将处理百合进行培养,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对处理百合继带苗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当香水百合用32℃的高温处理4周后,切取0.3~0.6 mm微茎尖培养的处理、切取0.3~0.6 mm微茎尖培养在含有浓度为15 mg/L病毒唑上的处理,这两种组合法香水百合罗宾娜存活率和黄瓜花叶病毒脱毒效果达到了最佳。  相似文献   

6.
以自育小菊为材料,在获取无菌组培苗的情况下,将组培苗进行30 d的变温热处理后,在生物解剖镜下剥取茎尖大小为0.1~0.3、0.3~0.5、0.5~0.8 mm 3种不同的规格,接种于未添加任何激素的MS培养基中培养。结果表明,自育小菊培养30 d后相应的成活率分别为16.7%、40.0%和63.3%。经过病毒检测,当剥取的茎尖大小在0.1~0.3 mm时,可100%脱除病毒,并随着剥取茎尖的变大,脱毒效果也变差。  相似文献   

7.
百合病毒脱除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究生产脱毒百合种球的最佳途径,通过对5种百合进行茎尖切块大小、热处理方式以及病毒唑浓度三方面的试验,探茎尖培养、茎尖培养结合热处理、茎尖培养结合病毒唑、茎尖培养加热处理结合病毒唑4种方法对LVX,CMV,LSV 3种病毒的脱除效果。结果显示:综合考虑存活率和脱毒率,单纯的茎尖培养难以脱除病毒,3种方法结合脱毒的效果最好。即茎尖培养(0.5~0.8mm)加热处理(变温热处理)结合病毒唑(10mg/L)的方法脱除病毒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感染TMV和CMV的湘西本地小黄姜为试材,采用热处理、茎尖培养结合添加病毒唑的方法进行脱毒处理以获得无病毒的优质生姜种苗,运用RT-PCR方法检测病毒,以期探讨出生姜最适宜的脱毒快繁及病毒检测技术。结果表明,将生姜块茎置于40℃条件下催芽,显微镜下剥取0.2~0.5 mm的茎尖进行培养,最佳诱导培养基的配方为MS+6-BA 2 mg/L+NAA 0.5 mg/L+病毒唑40 mg/L,继代培养基中将MS培养基中的蔗糖浓度调整为80 g/L,即可实现生姜试管苗的增殖、生根及壮苗的一步培养,培养周期以30~40 d为宜。建立了一套生姜CMV和TMV 2种病毒的RT-PCR检测体系,运用该检测方法对生姜脱毒试管苗进行检测,病毒检出率为0,生姜脱毒率达100%。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生产脱毒龙牙百合种苗的最佳途径。[方法]以龙牙百合无菌小苗和小鳞茎为材料,研究了茎尖大小来源与成活率和脱毒率之间的关系,高温预处理、化学抑制剂病毒唑预处理等对其茎尖存活率和脱毒效果的影响。[结果]茎尖分生组织的大小与脱毒率呈负相关,分生组织越大,脱毒率越低,诱导率越高;高温对4种病毒的抑制作用依次为CMV、LSV、TBV、LRV;一定浓度的病毒唑可有效地使病毒钝化,提高脱毒率。单一的脱毒处理技术或难以完全脱除病毒或需要较长的时间。[结论]2种或3种脱毒技术的组合使用是生产脱毒龙牙百合种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兰州百合脱毒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兰州百合为试材,通过茎尖、鳞片、种子、花丝等外植体培养,花丝培养结合热处理,对百合进行脱毒研究,结果表明,花丝较理想的诱导培养基为MS+6-BA 1.0 mg/L+IBA 0.5 mg/L。花丝诱导出不定芽后,(37±2)℃热处理28 d,切取(0.9±0.1)mm茎尖培养,黄瓜花叶病毒(CMV)、百合无症状病毒(LSV)的一次性脱毒率均达80%以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以三个感染了不同病毒的马铃薯品种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3种不同的马铃薯脱毒技术,对脱毒效率及脱毒苗的成活率进行对比研究,筛选出不同病毒种类最适宜的脱毒技术方法。用茎尖剥离,热处理结合茎尖剥离技术和病毒唑结合茎尖剥离技术,设计不同的热处理周期和病毒唑浓度对材料进行脱毒处理,在计算植株的成活率及成苗率的基础上对其进ELISA检测法检测脱毒率。试验结果表明以上三种方法中热处理加茎尖剥离和病毒唑加茎尖剥离的复合脱毒的方法在提高试管苗的脱毒率上有明显的优势,单一的茎尖剥离处理的茎尖成活率及脱毒率普遍较低。通过变温热处理加茎尖剥离处理中(5周)热处理时PVY, PLRV, PVS均可达到较高的脱毒。脱毒率最高为V病毒100%。病毒唑浓度为45mg/L时,通过病毒唑及茎尖剥离方法得到的PVY和PLRV的最高脱毒率为100%。PVS的最高脱毒率为92%(结论)。比起单一的茎尖剥离技术复合脱毒技术较有优势,在5周的热处理加茎尖剥离技术(只取一个叶原基的茎尖)处理适合PVS病毒的脱毒。变温热处理培养后茎尖剥离处理适于PVY病毒脱毒。试验中三种方法均适合脱去PLRV病毒。经过设计不同的热培养温度和化学处理浓度...  相似文献   

12.
茎尖培养及热处理技术在百合脱毒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百合花卉栽培存在病毒侵害、品种退化严重的状况,以东方百合"Tiber"品种经过初代培养的无菌苗为材料,采用茎尖培养结合热处理的脱毒方法进行脱毒试验,并在试验过程中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法对百合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和百合潜隐病毒(Lilysymptomless virus,LSV)进行检测。证明了茎尖培养结合热处理的脱毒技术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对于CMV的脱毒,仅用茎尖培养即可达到很好的脱毒效果。对于LSV的脱毒,茎尖培养结合30 min热处理的脱毒效果优于普通组织培养和茎尖培养。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完善大丽花脱毒技术,获得优质大丽花脱毒苗,以感染大丽花花叶病毒(DMV)、黄瓜花叶病毒 (CMV D2)和烟草花叶病毒(TMV)的大丽花为试材,采用茎尖结合热处理、化学处理方法对大丽花脱毒效果进行了探讨。各培养单株经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结果表明,茎尖结合热处理能有效脱除DMV和CMV D2,脱毒率分别达到747%和669%,但不能有效脱除TMV,对3种病毒均脱除的比率为106%;茎尖结合化学处理能有效脱除DMV,CMV D2和TMV,脱除率分别为831%,805%和771%,对3种病毒的脱除率为243%。  相似文献   

14.
桂糖21号等甘蔗新品种的茎尖脱毒培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52℃热水处理+38℃热处理+茎尖脱毒+工厂育苗技术培育桂糖21号、桂糖26号健康种苗,保持自育良种的品质。热处理期水分影响蔗茎的萌芽率,桂糖26号热处理10 d萌芽率达90%,出芽较桂糖21号稍快而且整齐。新台糖16号、22号剥取的茎尖稍大(<1 mm),茎尖成活率达80%,接种前期转管周期4-7 d,能有效减轻酚害。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茎尖组织培养方法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马铃薯茎尖组织培养的成苗率和脱毒率。以克新1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茎尖大小、不同浓度和配比的激素对马铃薯茎尖诱导的效果。结果表明:茎尖越小,脱毒率越高,但成活率和成苗率越低,以叶原基数为2的茎尖脱毒效果最好。通过对6种培养基的对比,筛选出MS+6-BA 0.5 mg/L+NAA 0.1 mg/L+GA 0.1 mg/L为茎尖诱导分化成苗的最优培养基。  相似文献   

16.
张华  张习奇等 《安徽农业科学》1999,27(6):615-615,618
筛选出千头菊茎尖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 6 BA2 .0 mg/L,其愈伤组织诱导率达91 .3 % ;植株再生的最佳分化、繁殖培养基为1/2 MS( 铁盐含量不变) ,将愈伤组织转移到此培养基中,7 ~10d 后便分化出绿芽,40 ~50d 后成苗率可达79 .2 % 。  相似文献   

17.
两种苹果潜隐病毒脱毒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应用热处理、热处理加茎尖组织培养以及在培养基中加入抗病毒药剂等方法,脱除了苹果优系短枝富士的苹果褪绿叶斑病毒(CLSV)和苹果茎沟病毒(SGV),从而获得无潜隐病毒苗木。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系无性繁殖作物, 易受病毒的重复侵染而造成植株体内病毒积累, 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快速有效的脱毒方法可以获得无毒苗、提高产量和品质,本文介绍了马铃薯茎尖培养、热处理、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化学处理等4种脱毒方法.另外还介绍了马铃薯脱毒苗的检测技术,如血清学方法、分子生物学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