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旅游交通是地区旅游业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研究交通与旅游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梳理出区域旅游业发展方向。文章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三个主要城市群——南昌、九江、新余为研究对象,并分别对三个城市的旅游交通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2.
综合运用生态足迹、协整理论及误差修正模型,计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000~2010年的旅游生态足迹,研究旅游总收入与各种生态足迹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经济增长方式属于资源消耗型,耕地和水域作为资源要素对旅游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耕地足迹成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旅游发展的首要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3.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对吴起县域植被碳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标准样地调查结合数据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人工林的含碳率、碳储量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吴起县9类退耕还林地植被层总碳密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柠条〉刺槐〉沙棘〉紫穗槐〉臭椿〉山杏〉山桃〉侧柏〉油松,均大于天然草地的总碳密度;吴起县退耕还林12年后植被的总碳储量为152.53万t,是退耕还林前1998年总碳储量的3.2倍,且其空间分布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吴起县退耕还林地的平均碳密度值远低于我国及世界各地森林平均碳密度的一些估计值,各类林地生态系统的碳储量还有很大潜力空间。 相似文献
4.
针对华北平原长期少免耕可能导致的耕层变浅、变紧的问题,通过人为设置不同耕层厚度试验,采用等质量土壤有机碳库储量和层化比的研究方法,研究了4种耕层厚度(10、20、30、40 cm)水平下0~50 cm土壤有机碳的变化。2 a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耕层厚度对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显著差异,与2007年试验开始时相比,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都不同程度下降,下降幅度为22%~48%。利用等质量计算方法表明20 cm耕层厚度的处理土壤有机碳储量最高。通过层化比的研究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20 cm的耕层厚度层化比最高,其 相似文献
5.
成渝经济区独特的生态区位决定了其不仅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长江中下游地区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财政所具有的资源配置功能可以引导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运用税收、转移支付等财政手段促进成渝经济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是切实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6.
成渝经济区独特的生态区位决定了其不仅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长江中下游地区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财政所具有的资源配置功能可以引导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运用税收、转移支付等财政手段促进成渝经济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是切实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7.
8.
耕作方式对稻麦轮作区土壤碳氮储量与层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稻麦轮作农田土壤碳氮固持和层化情况的影响,于2013年开始在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河横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进行试验,设置了少耕秸秆还田(MT)、旋耕秸秆还田(RT)、翻耕秸秆还田(CT)、翻耕秸秆不还田(CT0)4种处理。分层采集各处理0~20cm土壤,测定土壤容重、有机碳和全氮含量,计算碳氮比、层化率、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储量(等质量法)。结果表明,MT、RT、CT分别提高0~5cm、5~10cm和10~20cm有机碳和全氮含量。10~20cm土壤碳氮比随着耕作强度提高而减小。MT显著提高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层化率,0~5cm土层:10~20cm土层碳氮比层化率随着耕作强度增加而增加。MT提高了0~20cm土壤有机碳储量和0~10 cm土壤全氮储量,但是0~20 cm土壤氮储量不及RT和CT。秸秆还田提高0~20cm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碳氮比,显著增加了有机碳和全氮储量,具有良好的碳氮固持效应,但是对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层化率影响不显著。结果可为探寻有利于农田土壤碳氮库构建、提高土壤肥力的耕作方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典型黑土区——三江平原为研究区,采用最小二乘法揭示1990—2020年气候变化下研究区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趋势,借助重心分析和冷热点分析方法揭示研究区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时空分异特征,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法分析气候因子对碳储量的影响,并借助CMIP6数据模拟和预测高强迫情景(SSP585)和中等强迫情景(SSP245)下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结果表明:气候变化背景下1990—2020年研究区碳储量呈波动下降趋势,碳储量损失约2.66×107t;碳储量高值区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和东部地区,碳储量低值区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东南部地区;1990—2020年研究区碳储量下降速率变化幅度较大,其中鹤岗市碳储量下降速率最大,佳木斯市最小。1990—2020年研究区碳储量重心向东北方向移动1340m,其中2000—2020年向东北方向偏移1680m;碳储量热点区呈片状和块状分布格局,冷点区呈片状和带状分布格局,热点区范围基本保持不变,冷点区范围缩小。1990—2020年研究区年均气温、年降水量与碳储量关系具有显著性,呈正负无规律交错分布的空间格局。气候与土地利用变化决定碳储量的时空格局,其中林地-林地和耕地-耕地碳储量损失最大。在SSP585和SSP245情景下,2030年研究区碳储量分别为2.22×107t和2.26×107t,相比2020年分别减少2.17×107t和2.13×107t,碳储量空间分布格局未发生显著改变,但冷热点区范围均缩小,重心将持续向东北方向偏移6525m和6000m。 相似文献
10.
旱作区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分布特征与其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直观显示0~40 cm深度不同层次的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分布特征,并深入分析不同空间位置上有机碳密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2017年分层采样点的测试数据计算了旱作区土壤有机碳密度,采用反距离加权法模拟了有机碳密度空间三维分布特征,用地理加权回归分析了有机碳密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旱作区土壤有机碳密度呈东北高、西南低的趋势;不同类型土壤的有机碳密度差别较大。气候(温度、降水)是旱作区有机碳密度的主要影响因素。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气候和黏粒含量对土壤有机碳密度的解释度呈增大的趋势。年平均气温与土壤有机碳密度呈负相关性,在不同区域不同深度土层中,年降水量与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回归系数都低于0. 01,相关性很小,黏粒含量与土壤有机碳密度呈正相关性。研究成果可为探究有机碳储量估算和科学制定固碳减排政策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1.
游文荪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2,(6):25-27
流域上下游间水生态保护补偿是实现流域上下游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谐发展的有力保障。本文从投入和效益两个角度出发,建立了按利用江西鄱阳湖流域自产水产生的效益大小来分摊水生态保护投入的补偿标准计算方法,效益按不同的行业来计算,效益大小与利用总水量、不同行业用水比重、经济发展水平有关。补偿标准计算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强、针对性强、体现公平性与合理性等特点,为长江下游对鄱阳湖流域或别的流域上下游间开展水生态保护补偿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鄱阳湖透明度遥感反演及其时空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江辉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2,(1):30-33
通过对鄱阳湖实测光谱的特征分析,结合透明度野外量测,利用MODIS影像分期统计回归方法反演得到透明度信息和分析其时空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红光和近红外波段是反演水质参数透明度的敏感波段,鄱阳湖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透明度变化较大,呈逐渐减小的趋势,与实测数据吻合。利用该遥感模型可以实现大面积鄱阳湖透明度实时动态监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鄱阳湖流域典型灌区不同区域尺度水稻灌溉定额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南方灌区不同区域尺度水稻灌溉定额的差异,在南方地区鄱阳湖流域选取典型区域,开展不同区域尺度水量平衡试验,研究水稻全生育期不同区域尺度的灌溉定额,为不同区域尺度农业水资源规划、调度、管理和评价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不同区域尺度水稻灌溉定额存在一定差异,随着尺度增大,灌溉定额逐渐减少,灌区存在回归水的重复利用;区域尺度灌溉定额较灌溉试验站有底测坑减少173.3 mm,减少率为32.80%;较大田典型田块尺度减少143.2 mm,减少率为28.74%。在采用灌溉试验站试验数据或典型田块观测计算数据进行农田灌溉指导或灌溉工程规划设计时,要适当考虑试验限制条件和区域内回归水的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鄱阳湖平原区洪涝时期不同泥沙含量下受淹胁迫对双季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采用大田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设置淹2/3株高和全淹2种受淹深度,S1(0kg/m3)、S2(0.5kg/m3)、S3(1.0kg/m3)3种泥沙含量,对淹水后6、9d早稻和中稻的生长指标和水稻产量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适度受淹刺激水稻伸长,节间不断分化,叶片伸长、增宽。早稻抽穗开花期受淹株高、节间长增加9.35%、12.75%,2/3淹下叶面积增加11.00%。但胁迫过大抑制水稻生长,中稻全淹下株高和分蘖数减小33.49%、29.28%,叶面积减小30.94%,此时中稻难以伸出水面,导致功能叶片附沙严重,泥沙含量增大进一步抑制了水稻生长。受淹导致早稻和中稻穗干物质量平均减小32.35%、58.72%(P<0.05)。结实率和千粒质量减小是早稻抽穗开花期受淹后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此时泥沙含量和淹水时间的影响并不明显。中稻全淹下泥沙导致减产加剧,S2、S3下减产率比S1下显著增加31.63%、52.20%(P<0.05),此时产量下降是穗长、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质量综合作用的结果。研究结果可为鄱阳湖平原区洪涝灾害治理和粮食安全保障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探明散射辐射变化对稻田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 GPP)的影响可为稻田碳汇能力评估和产量估算提供参考。本研究以鄱阳湖平原双季稻田为研究对象,利用涡度相关(Eddy covariance, EC)系统对稻田CO2通量进行了连续两年(2017—2018年)的定位观测,选取水稻生育中期数据,按照散射辐射比例(Diffuse fraction, DF)进行分段,分析了散射辐射对稻田GPP的影响,探明并量化了不同DF条件下散射辐射与其他气象因素对稻田GPP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辐射对GPP的影响存在差异,GPP随着直接光合有效辐射(Direct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 PAR-dir)的增加先迅速增长,随后达到饱和;在不同DF条件下,早晚稻GPP随着散射光合有效辐射(Diffuse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 PAR-dif)的变化趋势存在差异,当DF为0.1~0.4时,早稻GPP随PAR-dif无明显变化趋势,晚稻GPP随PAR-dif呈上升趋势(决定系数R2为0.23),当DF为0.4~0.7时,早晚稻GPP随PAR-dif呈下降趋势(R2为0.38、0.02),当DF为0.7~1.0时,早晚稻GPP随PAR-dif呈明显上升趋势(R2为0.32、0.89),可见PAR-dif是影响水稻GPP的重要因素。早晚稻GPP与DF呈二次曲线关系(R2为0.45、0.67),早晚稻光能利用效率(Light use efficiency, LUE)则与DF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R2为0.68、0.82),早晚稻最优DF为0.48和0.40。DF变化同时引起气温(Air temperature, Ta)和饱和水汽压差(Water vapor pressure deficit, VPD)的变化,进而对水稻GPP产生协同影响。气象因素与水稻GPP的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DF条件下,气象因素对水稻GPP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总体而言,Ta和VPD升高分别对水稻GPP起促进和抑制作用,当DF为0.1~0.4、0.4~0.7和0.7~1.0时,影响早稻GPP的主要气象因素为Ta、PAR-dir和PAR-dif,影响晚稻GPP的主要气象因素则为PAR-dif、PAR-dir和PAR-dif。 相似文献
16.
17.
洪泽湖湿地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就洪泽湖湿地特征、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在充分考虑该地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的湖泊湿地,提出三种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即综合利用立体空间发展模式、合理配置时间发展模式、立足废弃物循环利用发展模式,以期达到洪泽湖湿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针对森林生态站中大量图像、视频、GIS数据等非结构化数据以及生态指标等结构化数据存储效率低、检索性能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Hadoop和HBase的森林生态站大数据存储框架。基于所提出的框架,给出了森林生态数据存储业务流程,并对森林生态大数据平台涉及的核心技术进行了优化:①设计预分区算法保证数据在集群中均匀分布。②根据生态数据特点科学设计了RowKey,实现生态数据的快速检索。③针对原生HBase不支持多条件查询问题,设计基于索引数据和服务器性能评估的ElasticSearch索引分片放置策略,以此基于ElasticSearch的二级非主键索引技术优化多条件检索HBase生态数据库。④针对生态站海量小图像存储困难问题,提出基于数据站点及时间关联性的打包合并策略。⑤解析GIS数据使之进行高效存储。通过实验对以上理论进行验证。结果表明,ElasticSearch索引分片放置策略比默认分片策略的查询时间平均减少20 ms,比基于改变ElasticSearch评分策略的查询时间平均减少20 ms。结构化数据规模为1×108条时,系统的检索时间为1.045 s,比原生HBase检索速度提升3.99倍,在非结构化数据为1×107条时,采用数据站点及时间关联性的打包小图像策略是基于SequenceFile合并效率的1.15倍,是原生HBase的1.79倍;在1×104次并发用户的情况下,优化后的每秒查询数是原来的1.88倍,每秒吞吐量是优化前的1.74倍,系统响应时间比优化前降低69.5%。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案在集群负载均衡、海量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检索效率以及系统吞吐量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性能提升,为森林生态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实现。 相似文献
19.
沙棘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多种用途以及较强的克隆繁殖能力,在“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进一步认识沙棘属植物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本文以近期研究成果为依据,论述了沙棘克隆生长及其在改善种群适应能力、维持群落稳定性以及提高防护效能等方面的生态学意义,同时总结归纳了沙棘产品开发研究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