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总结贵阳市民族村寨开发成功经验,以乌当区偏坡布依族乡开发为例,采用观察研究的方法调查分析该乡成功经验及存在问题。分析认为,贵阳市乌当偏坡布依族乡开发进程中,在突出非遗文化特色、推进文旅融合、龙头企业引领与地方开发相结合、重视休闲农业开发等领域实践了有效的开发举措,但也存在民族文化挖掘力度不足、文旅企业与村民的协调沟通机制尚未建立、人才机制不健全、交通通达度差等问题需重点解决。建议贵阳市民族村寨开发应在经济开发与文化保护的协调、产业振兴与民生发展的协调、模式借鉴与差异化发展的协调等三个领域总结经验,有序推进村寨开发。 相似文献
2.
3.
张玉卿 《山西农业:致富科技版》2010,(2X):30-30
龙湍村位于武乡县蟠龙镇西部,距离南沁公路2公里。该村下辖4个村民小组,共有147户、615口人,耕地1343亩。近年来,龙湍村党支部努力创建“五好农村党支部”,党群一心,凝聚力量曩积极调整发展思路、落实发展举措,在科学发展之路上迈开了坚定步伐。2009年,龙湍村被上级政府表彰为先进村。 相似文献
4.
5.
<正>创建学习型组织是提高农村居民基本素质、优化农村人文环境的有效途径。2004年3月浙江省德清县钟管镇成立了全县第一个乡镇级社区教育分院,以村民学校、职工学校为载体,学习文化科技知识和专业技能等积极开展创建农村学习型组织的探索和实践,通过培养和创建典型、总结经验,推动面上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1.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做法(1)系统规划——构建全镇学习型组织创建体系学 相似文献
6.
不久前,永平县厂街乡炉塘村成功对被冲毁六年之久的小黑佐、上村两个村民小组80多亩基本农田进行了复垦.受到了村民的欢迎。这已是该村在《炉塘村兴办集体公益事业筹贤筹劳“一事一议”暂行办法》的制度下由群众自己作主办成的第五件事情. 相似文献
7.
8.
吴擎 《新农村(黑龙江)》2014,(2):17-17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为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双鸭山农场党委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把学习作为从整体上推进党的建设着力点,作为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的支撑点,作为融入农场经济发展的切入点,助力农场市场体系建设,实现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9.
10.
满山的果树、清澈的湖水、休闲的山庄、整洁的厂房、清新的空气,眼前的景致很难让人相信这里是一个大型养猪场。这个占地80亩、年出栏生猪l万头以上、四面青山环抱的规模养殖场,坐落在贵州省遵义县团溪镇两路口村。近日笔者来到这个养殖场,养殖场区与办公楼一墙之隔,尽管山风吹过,却少有农村养猪而产生的刺鼻气味。 相似文献
11.
开县地税局坚持以“为国聚财、为民收税”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扣“人才兴税”、“三基一化”工作目标,按照“12345”思路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12.
阳光村位于平潭镇北部,东与光辉村相连,南与惠州机场接壤,西与金星村相连,北靠平潭示范场。境内的平横公路,是村中主要的交通要道,村内有纵横交错的村道与各自然村相通。全村总面积约9.06平方公里,现有595户2958人,下设14个村民小组。设有阳光村小学1间,有师生260人。 相似文献
13.
我国逐步实现城镇化的发展目标不仅指向经济发展,同时指向失地农民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但现实不允许等待农民具备了市民的素质再走进城市,唯一的选择是如何提高已经进入城市的"新市民"的文化素质,使之成为真正的市民。作者从"新市民"阅读习惯培养角度,分析研究构建"学习型"社区、提高"新市民"文化素质的策略,同时也为我国加速城镇化进程、建设和谐社区目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生活基本靠政府,吃饭基本靠救济,致富基本靠做梦”,这是贵州省息烽县永靖镇老厂村村民赵高田过去生活的真实写照。可现在的赵高田,每年种菜的收入达到两三万元。以前,他想让女儿去打工,现在却花钱供她上大学。 相似文献
15.
西方企业理论的新发展——“学习型组织”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西方企业理论的新发展,本文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学习型组织”理论的精髓和三种“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构建模型。研究“学习型组织”理论将对我国企业改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一个企业要想保持持续的创新优势,其内在动力一定是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创新文化,并通过不断学习保持创新的活力与动力。为创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型组织,金正大以"创学习型企业,建学习型团队"为目标,提出学、习并重,不仅要学,学到知识,而且要习,要运用学到的知识提升能力,形成良好互动,将学习转化成生产力和创新力。金正大公司董事长万连步说:"一个企业的竞争优势其实就是由这个团队不断学习促成的,真正有生命力的企业就是那些善于学习并能转化成生产力和竞 相似文献
17.
根据云南省委宣传部对2005-2006年度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统一部署,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宣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传播先进文化、科技、卫生知识,服务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主题的云南省2005-2006年度“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于2005年12月25日在西双版纳州勐海县隆重举行。为参加好这次活动,云南省科技厅结合勐海县产业情况,组织了云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省畜牧兽医研究所、中科院西双版纳植物园、中国医科院药物所云南分所、省热作所、中国实验动物云南灵长类中心、西双… 相似文献
18.
1河横村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基础条件1.1村域概况。河横村位于江苏省姜堰市沈高镇,紧邻宁启铁路、通扬运河,宁盐公路、姜溱河纵穿南北,水陆交通十分便利。村域面积为590.6hm2,其中陆地441.2hm2,水域149.4hm2。全村分为15个村民小组,871户,总人口2973人,其中农村实有从业人员2153 相似文献
19.
20.
<正> 1 我国现行的农村集体土地制度的弊端 1.1 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不明确。《宪法》第十条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土地管理法》第十条规定:"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