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稻田需水量或称稻田耗水量,它包括叶面蒸腾、棵间蒸发和地下渗漏三部分。在组成水稻需水量的各个因素中都有一定的可变性。如蒸腾量主要是蒸腾作用产生蒸腾拉力,使水分通过叶片以水汽的状态消耗,是个生理的过程。因此,叶片蒸腾量的大小,除受气象条件如温度、湿度、日照、风速等因素影响外,主要是受水稻的需水特性、生育期的长短,特别是叶面积大小所支配。棵间蒸发是物理的气化过程,在其它气象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有水  相似文献   

2.
夏玉米生育期叶面蒸腾与棵间蒸发比例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利用大型称重式蒸渗仪测定夏玉米生育期的总腾发量,用小型蒸发器测定棵间蒸发量,用茎流计测定叶面蒸腾量。通过3种设备实测数据的对比分析,得到夏玉米生育期的总耗水量为436.3 mm,其中叶面蒸腾316.4 mm,棵间蒸发119.9 mm,棵间蒸发占总腾发量的比例达到27.5%。茎流计所测得的蒸腾量与大蒸渗仪和小蒸发器联合测得的蒸腾量相关性良好,从而验证了用茎流计法测定叶面蒸腾方法的可行性。根据茎流计实测数据分析了叶面蒸腾的日变化过程,发现夏玉米叶面蒸腾与净辐射密切相关,呈周期性变化。  相似文献   

3.
<正> 水稻需水从水与水稻关系分:有直接需水,也称生理需水和间接需水也称生态需水。生理需水是指稻株通过根系直接从土壤中吸入体内的水分,以满足个体生长发育和不断进行生理代谢所消耗的水量。据观测分析:从根系吸入体内的水量,其中只有1%左右是真正用于各种生理过程及保留在作物体内,而99%的水分则由叶面蒸腾而损失。生态需水是指作物体外的群体间,和生活的土壤环境的用水,通常把水作为生态因子,调节环境温度、湿度、养分以及通气等多方面的作用所消耗的水量。从稻田水分消耗的部位和途径来分:主要有叶面蒸腾、棵间蒸发、地下渗漏等三方面,但是由于需水  相似文献   

4.
以滇中嵩明和大理两地水稻为例,于2015年开展了嵩明水稻间歇灌溉与淹水灌溉、大理水稻淹水灌溉下的需水规律及水分生产率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滇中有比较突出的春旱现象,水稻日均蒸发蒸腾量在分蘖期最大,分蘖期以后持续减少,这与内地蒸发蒸腾峰值出现在拔节孕穗或抽穗开花期存在差异。大理水稻作物系数比嵩明要大,主要是品种原因,两地气象因素影响也较大。温度、风速和相对湿度3种气象要素都对作物系数变化产生较大影响,温度是主导气象因素。与淹灌相比,嵩明水稻间歇灌溉节水23.4%。间歇灌溉的节水能力主要来自于提高降雨利用率,减少渗漏量,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蒸发蒸腾量。大理水稻亩产比嵩明高出较多,相应的水分生产率也比嵩明高。  相似文献   

5.
节水灌溉稻田蒸发蒸腾过程及其比例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节水灌溉稻田蒸发蒸腾过程及其比例变化特征,建立能准确反映水稻蒸腾与棵间土壤蒸发分摊关系的计算公式,采用自制的微型蒸渗仪系统观测2015年和2016年水稻生育期稻田蒸散量(ETCML)和蒸发量(E),分析了典型天气和各生育期ETCML、E和蒸腾量(T)的日/稻季变化特征及E与T的比例变化。结果表明:晴天ETCML、T和E变化趋势相同,但E易受生长阶段与环境的影响;阴天ETCML和T呈多峰变化;雨天测量值有明显误差,微型蒸渗仪会因降雨、灌水、强风、水汽凝结、边界效应、水稻生长等因素而影响数据的可靠性。节水灌溉稻田T决定了ETCML的大小和变化规律,E仅在初期呈倒“U”形。ETCML和T逐日变化随净辐射(Rn)先增后减,在分蘖中后期达到峰值,存在明显的物候特征。蒸发量与蒸散量的比值(E/ETCML)由水稻生长初期的0.95逐渐减小,全生育期平均为0.37。 E/ETCML可用其与水稻移栽时间和叶面积指数(LAI)的对数关系进行描述,决定系数均大于0.88。研究蒸发蒸腾比例特征对田间水分管理及指导灌溉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双源蒸散模型的改进与拟合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6.
芦苇群落日蒸发蒸腾量变化规律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了解芦苇湿地蒸发蒸腾量变化规律和影响因子并准确估算蒸发蒸腾量,对湿地水资源评估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2005年盘锦芦苇湿地监测站的小气候梯度系统和涡动相关系统的监测数据,结合芦苇生理生态特性的观测,分析芦苇群落的蒸发蒸腾量日变化规律及其主导影响因子,采用波文比—能量平衡法、梯度法对芦苇群落的日蒸发蒸腾过程进行模拟,并与涡动相关系统的实测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芦苇群落蒸发蒸腾量日变化过程表现为早晚低、中午高的单峰曲线;从相关分析结果看,气象因素和芦苇生理生态特性对芦苇蒸发蒸腾的影响显著,其中辐射强度、相对湿度、温度、叶片光合速率和叶片气孔导度是芦苇群落蒸发蒸腾的主导影响因子;从计算蒸发蒸腾量的两种方法与涡动数据的比较结果看,梯度法更适合芦苇群落蒸发蒸腾量的模拟,可为芦苇湿地蒸发蒸腾的计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冬小麦田间蒸发蒸腾与棵间蒸发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2010-2011年的大型称量式蒸渗仪和小型棵问蒸发器的实测资料,研究了冬小麦田间蒸散和棵闽蒸发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冬小麦总蒸发蒸腾量为360.974mm,抽穗-灌浆期蒸发蒸腾量达到最大为84.706mm,日均蒸发蒸腾量在全生育期内呈双峰变化,2个峰值处于播种-分蘖、抽穗-灌浆期;冬小麦的棵间蒸发量达到了115.8...  相似文献   

8.
水稻田耗水量测试技术与设备──恒定水位测定法袁辅恩,于兰发,王俊华,曹志超(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所)(黑龙江省水科所宝清试验站)水稻田耗水量包括植株蒸腾、棵间蒸发和渗漏量。植株蒸腾与棵间蒸发之和称腾发量。影响腾发量与渗漏量的主要因素不同,因此,为了便...  相似文献   

9.
金丝小枣蒸散和作物系数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Probe12植物茎液流计和小型蒸发器分别测定了金丝小枣生长期间的日蒸腾和棵间蒸发。蒸腾存在日变化和季节性变化,果实膨大期蒸腾的日变化呈双峰曲线,萌芽展叶期、开花坐果期、果实成熟期和落叶期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萌芽展叶期、开花坐果期、果实膨大期、果实成熟期和落叶期的蒸腾量分别占生长季总耗水量的12.2%、16.5%、48.1%、13.2%、10.1%,金丝小枣生育期总蒸腾量346.8 mm,棵间蒸发231.7 mm,总蒸散578.5mm;棵间蒸发占总蒸散量的40.1%。枣树的作物系数随生育期变化从前期的0.27,到中期0.92,后期0.71,作物系数与冠层覆盖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决定系数为R2=0.758 6(P<0.01)。  相似文献   

10.
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的气象因子响应模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基于江苏省南通市2000~2004年的旬气象资料,用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了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研究了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与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相对湿度、日照时数、风速和气压等气象因素间的关系,建立了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的响应模型.结果表明,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与"温度因子"的关系最强,其次为"湿度和日照因子","风速因子"也有一定的影响,"气压因子"影响作用则稍弱;建立的气象因子响应模型模拟精度较高,可以简化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计算.  相似文献   

11.
不同时间尺度节水灌溉水稻腾发量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自制小型蒸渗仪系统在江苏省昆山市试验研究基地测定了2015年水稻生育期稻田蒸散量和土壤蒸发量,分析了节水灌溉稻田蒸散量、水稻蒸腾量和土壤蒸发量在水稻生育各期的日变化规律和稻季逐日变化趋势及分配特征,分别讨论了不同时间尺度上蒸腾量和蒸发量与净辐射(Rn)、叶面积指数(LAI)、饱和水汽压差(D)、空气温度(Ta)、风速(V)和表层土壤含水率(W)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节水灌溉稻田蒸散量(ET)与水稻蒸腾量(T)均呈明显的倒"U"型单峰变化趋势,变化规律也基本保持一致。土壤蒸发量(E)在水稻生育前期也呈倒"U"型单峰变化,之后没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夜间蒸腾量正负波动,水汽凝结对蒸渗仪的测量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水稻生育期的T与ET逐日变化趋势及波动状况也都基本一致,总体上为先增加后减小,高峰期出现在分蘖后期。以分蘖后期为界,之前稻田蒸散以蒸发为主,之后以蒸腾为主。从水稻移栽到乳熟,E/ET从接近1逐渐减小至0.19,黄熟期略有增加。在小时和日时间尺度上,影响节水灌溉稻田蒸腾量与蒸发量的主要因素不完全相同,影响程度也不相同。Rn和LAI分别是小时和日尺度上水稻蒸腾量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而LAI和D则分别是两尺度上土壤蒸发量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在所有因素中,LAI对两时间尺度蒸腾量和蒸发量均有显著影响(α0.001)。尺度差异的分析对田间水分管理及水转化研究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05~2006年羊草生育期气象因子及生理因子野外观测试验数据,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56分册中最新双作物系数法以日为时段计算了羊草2个不同水文年的蒸散量。模拟计算的蒸腾、蒸发量与实际观测值间进行了拟合相关图、拟合优度参数法的有效性检验。用羊草生育期生理特性、冠层结构变化、气象要素和根系层土壤含水率变化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出生育期各生长阶段蒸散量和日平均蒸散强度及它们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
基于浑善达克沙地2005-2006两个不同水文年对羊草、拂子茅、冰草构成的羊草群落生育期生境中气象因子及生理因子野外观测试验数据,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56分册中介绍的方法计算了羊草群落生育期基本作物系数和土壤蒸发系数,并对基本作物系数进行了地区气象因素和牧草单叶气孔阻力校正。用校正后的作物系数模拟计算的蒸腾、蒸发量与实际观测值间进行了拟合相关图、拟合优度参数法的有效性检验。结果表明:计算的蒸发、蒸腾量与实测结果基本接近。考虑水分胁迫时,有条件的地区应该对作物系数进行地区气象因素和单叶气孔阻力校正。  相似文献   

14.
基于浑善达克沙地2005-2006两个不同水文年对羊草、拂子茅、冰草构成的羊草群落生育期中气象因子及生理因子野外观测试验数据,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56分册中介绍的方法计算了羊草群落生育期基本作物系数和土壤蒸发系数,并对基本作物系数进行了地区气象因素和牧草单叶气孔阻力校正。用校正后的作物系数模拟计算的蒸腾、蒸发量与实际观测值间进行了拟合相关图、拟合优度参数法的有效性检验。结果表明:计算的蒸发、蒸腾量与实测结果基本接近。考虑水分胁迫时,有条件的地区应该对作物系数进行地区气象因素和单叶气孔阻力校正。  相似文献   

15.
利用秸秆粉碎还田配施化肥(S)和常规施肥(R)2种措施下的大田试验数据,对比分析了2种措施下冬小麦全生育期内棵间蒸发量的变化,棵间蒸发量占蒸发蒸腾量的比例与叶面积指数的关系以及土壤含水量与叶片含水量的关系.结果表明:S,R 2种措施下冬小麦全生育内的棵间蒸发量变化均呈现为"大—小—大—小—大"的"W"型变化规律,相比较R措施,S措施可有效抑制冬小麦棵间蒸发,全生育期内平均抑制蒸发率为9.96%,抑制蒸发率随着生育期变化,呈现出"高—低—高—低"的趋势.同时冬小麦全生育期内S措施下的叶面积指数均高于R措施下的,棵间蒸发量占蒸发蒸腾量的比例均小于R措施下的,可见,S措施有利于叶片生长,并可减小棵间蒸发量占蒸发蒸腾量的比例.冬小麦封行后,通过监测40~60 cm和60~8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可反映S,R 2种措施下冬小麦的水分状况.  相似文献   

16.
采用蓄水坑灌技术,研究了不同灌水量处理下(W90,W150,W210)的果园棵间蒸发。在田间采用微型蒸渗仪,观测了距树干不同距离处棵间地表蒸发强度、距坑口不同深度处坑壁蒸发强度的逐日变化过程,并利用微型气象站和nk3500手持气象仪,同步观测了地表棵间以及蓄水坑内的气象因素。结果表明:不同灌水量处理下的棵间地表蒸发逐日变化特征基本一致,呈现随时间先逐渐递减,然后稳定的变化规律;不同灌水量处理下的棵间坑壁蒸发、棵间总蒸发逐日变化特征基本一致,呈现单峰性,随时间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最后稳定的变化规律;不同灌水量下的棵间坑壁、棵间地表蒸发强度存在显著差异;W90、W150,W210处理下的棵间总蒸发量分别为41 920、45 045、45 447mm3,W210比W90处理下的棵间总蒸发量大1.08倍,棵间总蒸发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呈现逐渐增加趋势。蓄水坑灌条件下,灌水量大小对果园棵间蒸发影响显著,研究成果将更进一步揭示蓄水坑灌节水机理,并为蓄水坑灌理论的完善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目前90%以上都采用淹灌栽培,它需要大量的农田灌溉用水量。 这里,我们把水稻需水量定义为植株蒸腾与棵间蒸发之和,亦称腾发量。稻田耗水量则等于其需水量加上地下渗漏量。水稻需水量是灌溉用水量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水资源合理利用供需平衡研究、农田灌溉系统规划设计、灌区用水管理、水利经济分析中所需的基本资料。  相似文献   

18.
设施栽培番茄需水规律分析及其气象因子响应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江苏省南通市2001年、2002年的现场试验资料,计算分析了大棚番茄旬蒸发蒸腾量及其变化规律,建立了设施栽培条件下番茄蒸发蒸腾量的气象因子响应模型。结果显示:覆盖大棚明显降低了番茄的需水强度,大棚番茄蒸发蒸腾量随生育阶段延续、植株生长和外界气温增加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且前期增长缓慢后期增长速度快;设施栽培番茄蒸发蒸腾量与“气温因子”和“地温因子”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与“相对湿度因子”呈现负相关关系,而与蒸发皿水面蒸发强度的关系则较弱;选取较容易测得的重要因素,建立蒸发蒸腾量的气象因子响应模型,模拟结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9.
东北地区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随时间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选取的东北地区9个代表站1973-2003年的气象资料,应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了31年间逐月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ET0),对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及气象要素的年际变化特征、月际变化特征及趋势进行了分析,应用统计检验方法分析了影响东北地区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变化的主要气象因素。结果表明:近31年间东北地区ET0值呈现缓慢下降趋势,年内ET0值分布以5-8月份最高,1月份最低。影响ET0的主要气候要素为日照、风速和温度。  相似文献   

20.
利用热脉冲茎流计监测西北旱区盛果期苹果树茎干液流变化规律,采用自动气象站测定气象因素的变化,在试验基础上分析了苹果树液流量的动态变化并分别采用基于冠层变化的季节蒸发蒸腾模型(Cj)、双作物系数模型(Kcb)和Priestley-Taylor模型对日均蒸腾量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日均茎干液流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单峰曲线,基于冠层变化的季节蒸发蒸腾模型可以准确估算西北旱区盛果期果树的日均蒸腾量,模拟的日均蒸腾量可以减小液流量的时滞影响,提高长时间估算果树蒸腾量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