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对新疆巴尔鲁克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地衣进行实地调查,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初步对该地区大型地衣进行分类和整理。结果表明:该地区共有大型地衣38种,隶属于5目,8科,20属,其中梅衣科、地卷科和石蕊科为优势科,有13属29种,约占大型地衣总种数的76.3%,黄烛衣科和胶衣科均仅有1属1种。该保护区大型地衣区系被划分为以下7种地理成分:世界广布成分、环北极成分、温带成分、东亚成分、中亚成分、地中海-西亚-中亚成分和中国特有种。保护区内大型地衣根据生境类型被分为树生地衣、藓丛生地衣、石生地衣和草地生地衣等4种,其中树生和藓丛生地衣种类最多,占总种数的69.1%。研究结果表明,巴尔鲁克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地衣区系与我国北方植物区系成分特征相似,生境类型以树生和藓丛生为主。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并有效保护新疆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衣资源,通过实地调查探究大型地衣种类组成和区系特征,从物种多样性、科属种类数量统计、区系成分等方面对保护区大型地衣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截至目前该保护区共有大型地衣6目12科29属78种。其中,茶渍目、黄枝衣目和地卷目地衣占优势,共计9科25属71种,分别占该地区大型区系科属种总数的75%、86.2%和91%。优势科为梅衣科、蜈蚣衣科、地卷科、石蕊科、胶衣科和树花衣科,其种数占大型地衣种总数的82.1%。优势属为地卷属、石蕊属、黑蜈蚣衣属、树花属、胶衣属和黄梅属,其种数占大型地衣种总数的48.7%。保护区内大型地衣区系成分共分9种:世界广布成分、环北极成分、温带成分、泛热带成分、东亚成分、中亚成分、地中海-西亚-中亚成分、北欧-喜马拉雅-北美成分和中国特有成分。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地衣区系中环北极和温带成分占优势,有少量的泛热带成分,区系具有复杂性和古老性特征。  相似文献   

3.
新疆额尔齐斯河大峡谷地衣区系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实地调查并结合已有的文献资料,对新疆额尔齐斯河大峡谷地衣区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地衣共有72种、1个变种,隶属于6目、16科、30属,其中褐梅属(Melanelia Essl.)、石蕊属(Cladonia Wigg.)、地卷属(Peltigera Willd.)等地衣种类较多,分别占9.33%,10.67%,13.33%.在该地区分布的地衣科目中茶渍目占优势,其科、属、种数分别占该地区地衣总数的68.75%,73.33%,69.33%.根据地衣对环境的适应特征和选择性,将新疆额尔齐斯河大峡谷地衣的地理成分可划分为世界广布成分(20.00%)、环北极成分(26.67%)、温带成分(45.33%)、东亚成分(5.33%)和中国特有种(2.67%)等5个分布类型.其中温带成分和环北极成分占该地区地衣总种数的72.00%,占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4.
采用显色反应(CT)、微量结晶(MCT)和薄层色谱(TLC)等方法,分析乌鲁木齐南山小渠子林场叶状地衣的物种组成及区系地理特征。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南山小渠子林场叶状地衣共有5目、11科、18属、57种。含4种以上的大科共有4个,占总科数的36.36%,分别包括本地区55.55%的属和78.94%的种。地衣的地理成分可划分为7类,包括温带成分(36.842%)、世界广布种(29.825%)、环北极成分(22.807%)、泛热带成分(1.754%)、东亚成分(3.509%)、两极分布种(1.704%)和中亚成分(1.704%)。该地区地衣种类与北美、欧洲等地在地衣区系上有一定的相似性,并不具有明显的中国特有种类。  相似文献   

5.
根据新疆地衣的实地调查和相关研究资料,研究了新疆巨孢衣科(Megaosporaceae)地衣标本的外部形态特征,内部解剖结构及化学成分,并进行了分类和鉴定。结果表明,地衣体呈枝状至亚枝状,不固定于基物,具假杯点,分生孢子短以及含有aspicilin等特征,并发现了中国新记录属环绕衣属(Circinaria Link)和中国新记录种旋转环绕衣〔Circinaria contorta(Hoffm.)A.Nordin,S.Savic'﹠Tibell〕,同时提供了地衣体的形态和解剖图。  相似文献   

6.
新疆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岩面生地衣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实地调查并结合已有的文献资料,对新疆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岩面生地衣区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岩面生地衣共有58种,隶属于6目、18科、35属,其中微孢衣属和平茶渍属种类较多,分别占该地区地衣总数的10.34和15.52%.地衣科目中茶渍目占优势,其科、属、种数分别占该地区地衣总数的72.22,74.28,74.14%.根据地衣对环境的适应特征和选择性,将新疆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岩面生地衣的地理成分可划分为环北极成分、世界广布成分、中国特有种、欧亚-北美成分、中亚成分、中亚-西亚成分、广泛分布成分等7个分布类型.  相似文献   

7.
阿尔泰山温泉沟森林公园地衣物种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阿尔泰山温泉沟森林公园的不同海拔设置20个样地采集地衣标本,采用形态解剖和地衣化学分析法相结合进行物种鉴定并对地衣区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分布在阿尔泰山温泉沟森林公园的地衣共有49种,隶属于5目、14科和22属。其中,茶渍目(Lecanoralis)的地衣种类最多,其科、属、种分别占总数的71.43%、77.27%、83.67%,是该地区的绝对优势目。黄枝衣目(Teloschistales)地衣分别占7.14%、9.09%和12.24%,其它三个目仅有1科、1属、1种。含5种以上的大科占总科数的21.43%,包含该地区8属,31种,分别占该地区地衣总属的36.36%和总种数的63.26%。阿尔泰山温泉沟森林公园的地衣区系包括世界广布成分、环北极成分、温带成分、东亚成分、中亚成分和中国特有种等6种类型。  相似文献   

8.
海拔是影响地衣物种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文中以地衣的盖度为指标计算天山一号冰川6个不同海拔梯度岩面生地衣的多样性和相似性指数,同时分析了生长型与海拔间的关系。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探讨了海拔对岩面生地衣多样性的确定影响。结果显示:分布在天山一号冰川的岩面生地衣共有89种,隶属于15科31属。岩面生地衣物种多样性先随着海拔梯度增加而增高,到了3700m高海拔后开始逐渐下降。地衣的生长型主要由壳状、鳞片状地衣为主的微小型地衣组成,叶状生长型3300m以上的地区均占一定比例;3600m以上的样点缺少枝状生长型,充分体现了岩面生地衣对高山极端环境的适应特征。研究结果阐明了天山一号冰川岩面生地衣的多样性及其分布特征,将可作为该地区进一步研究地衣物种多样性及长期环境监测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
根据实地调查资料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数据,初步鉴定出阿勒泰大青河林场地衣种类52种,隶属于4目、10科、21属.其中茶渍目地衣有6科、16属、42种,分别占该地区地衣科属种总数的60.00%、76.19%、80.77%.优势科主要集中在茶渍目的梅衣科、蜈蚣衣科和石蕊科,占地衣总数的67.31%.根据研究地区的生态环境特征及地衣种类组成,将该地区地衣的地理分布区类型划分为世界广布种、环北极-高山种、北半球大陆广布种、环北方种、环低北极及北方种、东亚种、温带种、两半球广布种、地中海、西亚和中亚种、两极和大西洋种、中国特有种共11种.同时对地衣的生长基物类型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在天山山区野外考察中采集的地衣标本经过整理鉴定后已定名的新疆新记录地衣:比蒙氏石蕊Cladonia beaumontii(Tuck.)Vain.、狭杯红石蕊Cladonia diversa Aspeges、繁鳞石蕊Cladonia fenestralis Nuno等三种,此新记录地衣种隶属于石蕊属Cladonia Wigg.和石蕊科Cladoniaceae。  相似文献   

11.
新疆乌鲁木齐南山八一林场地衣生态地理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显色反应(CT)、微量结晶 (MCT)和薄层色谱 (TLC)等方法,分析乌鲁木齐南山八一林场地衣的物种组成及生态地理特征。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南山八一林场地衣资源较为丰富,共有7目、23科、51属、114种、9变型、9变种。含5种以上的大科共有7个,占总科数的30.43%,分别包括本地区50.98%的属和68.42%的种。地衣的地理成分可划分为12类, 包括欧亚-北美成分(39.47%) 、北半球广布成分(13.16%) 、中国特有成分(12.28%)和世界广布成分(10.53%)。该地区地衣种类与北美、欧洲等地在地衣区系上有一定的相似性,并具有明显的中国特有种类。  相似文献   

12.
采自新疆阿尔金山祁曼塔格山区及新疆塔什库尔干山区的新疆1个新记录科地衣——石鳞衣科(Gypsoplacaceae)单属、单种科,包括石鳞衣属(Gypsoplaca Timdal),单种大叶石鳞衣[Gypsoplaca macrophylla(Zahlbr.)Timdal].该种生长在棕钙土上,与其他土生地衣组成以地衣为主的生物结皮.该科、属在新疆首次发现,为新疆地衣区系及系统分类学研究增加了一个新科.对该科地衣的形态学、解剖学、化学和地理分布等进行了描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13.
采用典型样线法和样地法相结合对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的物种多样性和其区系特征进行探究。结果显示:该保护区共计有大型真菌177种,67属,31科,隶属于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子囊菌门(Ascomycota)。其中优势科有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丝膜菌科(Cortinariceae)和红菇科(Russulaceae)等6科,占总科数的19.35%,占总种数的60.45%;优势属有马鞍菌属(Helvella),丝膜菌属(Cortinarius),羊肚菌属(Morchella)等,共计有13个属,占总属数的19.4%,共计94种,占总种数的53.11%;大型真菌受到温度、湿度、土壤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其在针阔混交林中的物种丰富度表现为最高,而在高山灌丛草甸中则为最少,物种多样性指数则在落叶阔叶林中达到最高;区系研究中该保护区与多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相似性系数最高,也说明两地大型真菌的起源具有相关性,且具有较强的亲缘关系。区系地理成分上分析,科的分布类群有世界性分布(67.74%)、北温带成分(19.35%)、热带-亚热带分布(12.9%)、东亚-北美分布(3.23%);属的分布类群有世界广布成分(47.76%)、北温带成分(20.90%)、热带-亚热带成分(8.96%)、东亚分布成分(2.99%),这种分布特征与该地区的植被类型,海拔高度,气候等存在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以乌鲁木齐南部山区小渠子林场54个样方岩面生叶状地衣调查结果为依据,应用典范对应分析法对群落物种分布与环境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小渠子林场岩面生叶状地衣共26种,属于8科、11属、4个目,它们组成了菊叶黄梅+淡肤根石耳+托敏氏褐梅;暗褐梅+膜地卷;网脊平石耳+垫脐鳞衣+皮果衣三个叶状地衣群落。地衣分布与海拔高度、森林郁闭度、大气湿度等有关。人为干扰和基物对岩面生叶状地衣分布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根据多年的实地调查和前人研究资料对新疆阿尔泰山两河源自然保护区地衣的物种组成及区系地理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疆阿尔泰山两河源自然保护区地衣种类丰富,共8目、29科、64属、201种,不完全地衣1属2种。其中含五种以上的大科共有11科,占总科数的37.93%,集中了该地区58.73%的属和80.81%的地衣种类。地衣的地理成分可划分为7类,包括温带成分(36.95%),泛热带成分(0.99%),中国特有种(16.26%),世界广布成分(9.85%),东亚成分(3.94%),环北极成分(31.03%),两极分布种(0.99%)。该地区地衣区系成分以北温带成分为主,带有东亚种类,中国特有种类较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解江西庐山风景区天牛昆虫的种类.[方法]采用诱捕器诱集和样木解剖等调查法,对庐山风景区海拔0~1200 m处天牛种类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庐山风景区天牛种类13种,隶属于5亚科12属,其中沟胫天牛亚科8种最多,占总种数的61.54%;天牛亚科2种,占总种数的15.38%;花天牛亚科、椎天牛亚科和幽天牛亚科均只有1种最少,占总种数的7.69%.对庐山风景区天牛昆虫进行区系分析发现该地区天牛均为跨区分布种,以华中区和华南区占主要成分.该地区共有9种分布区类型,其中4区系类型最多,物种数量以一种5区型和一种6区型最占优势.[结论]研究为庐山风景区今后防控天牛昆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托木尔大峡谷位于暖温带干旱气候区,地处天山托木尔峰南坡的暖温带灌木荒漠和温带荒漠草原带。共分布野生种子植物35科102属131种(变种)。植物寡种科占绝对优势,单种科位居其二;超过10种的较大科仅有4科,占总科数的11.43%,所含属、种数分别占本区总属、种数的50.00%和53.43%;科的地理区系成分以温带成分(热带至温带、亚热带至温带、温带)为主(18科,51.43%)。植物属均为单种属或寡种属,其中单种属占绝对优势;在属的分布类型中,以北温带分布类型及其变型为主,其次是旧世界温带分布类型及其变型,地中海、西至中亚分布类型及其变型位居第三,热带成分极其微弱。特有种、珍稀种以及重点保护植物共20种,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18.
和田慕士山区苔藓植物区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和田慕士山区苔藓植物有10科32属70种(含2变种),其中有5种(含1变种)是新疆新记录种。其区系基本特征是地理成分单调;区系成分以北温带成分为主,占总种数的68.83%;东亚成分占13.72%;东亚-北美成分占9.80%,具有东亚色彩,与北美区系有联系。根据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可知,和田慕士山区苔藓植物区系位于青藏区和蒙新区交汇处。  相似文献   

19.
采自哈纳斯的新疆新记录的地衣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报道了1996年7月在哈纳斯自然保护区及其附近所采到的新疆新记录地衣12种,其中1种1属为地知地衣,另11种隶属于11个属,6科。  相似文献   

20.
应用多元分析方法对分布在新疆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朽木生地衣群落进行数量分类并对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相似性和均匀度等群落参数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托木尔峰地区的朽木生地衣共计39种,隶属于5目14科19属。根据数量分类的结果,把该地区的朽木生地衣划分为以下4个群落:群落1:糙皮石蕊Cladonia scabriuscula(Delise)Nyl.+喇叭粉石蕊Cl.chlorophaea(Florke ex Sommerf.)Sprengel+藓生双缘衣Diploschistes muscorum(Scop)R.Sant.群落。群落2:分指地卷Peltigera didactyla(With.)J.R.Laundon+察氏地卷P.zahlbruckneri Gylen.+绿皮地卷P.aphthosa(L.)Willd.群落。群落3:茎口果粉衣Chaenotheca stemonea(Ach.)Mull.Arg.+脱落网衣Lecidea elabens Th.Fr.群落。群落4:漆毛黑瘤衣Buellia cf.vernicoma(Tuck.)Tuck.+黑蜈蚣衣Physcia nigricans(Florke)Moberg+斑面蜈蚣衣Ph.aipolia(Ehrh.Ex Humb.)Furnr.群落。各群落的多样性具有差异,群落3的多样性最大为1.852,其次为群落2和群落4,分别为1.578和1.471,群落1的多样性最小为0.95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