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已成为农村生态振兴的一个重要课题。以广东省德庆县为例,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研究和构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民满意度评价体系,研究发现:总体上,村民总体满意度水平处于比较满意等级;去模糊后支持层满意度排名第一的是基础设施建设,其次是空间规划布局,再次是村容村貌整治和公共服务供给。因此,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应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强化行政监督;调动市场主体参与积极性;拓宽社会力量参与渠道,充分发挥乡村自身力量等。  相似文献   

2.
目前,荆州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农村“脏乱差”整治、河湖“清四乱”、农村生态治理等方面已初见成效,但是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还存在部门权责不清晰、“重建轻养”、村民自治意识不强、保洁体系不健全、农村特有风貌流失等突出问题,制约着荆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的提升。对此,提出了健全治理权责机制、发动村民共建共治、坚持因地因时制宜、建立长效治理机制、聚焦聚力资金保障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从自然生态环境、农村基础设施、建筑质量与设计、社会关系及服务4个维度构建农村人居环境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森林覆盖率、工业化率、城镇化率、空气质量指数、水质监测和声环境达标率的综合评定选定研究区域,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对沱江流域农村人居环境交互性治理进行层次分解,粒子群优化算法(PSO法)辅助修正打分矩阵,确定指标权重,探究影响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的因素。结果表明,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的短板,总体水平较低,提升空间较大。社会主义政策体制下的社会关系及服务得到了民生的肯定。农户对农村自然生态环境不满意程度最高,综合不满意率达47.7%。当前农户建筑质量和设计较满意。稳步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落实所需政策、技术、资金等,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4.
作为农民生活品质重要标志之一的农村人居环境,其质量的提高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村居住环境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以安溪县社会经济发展存在明显梯度的感德镇槐植、大格和炉地三个村庄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借鉴满意度理论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农村居民满意度问卷调查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认为:村民对农村人居环境总体满意度不高;不同发展状况的村庄满意程度不同;村民满意度不仅体现在基础设施完备度上,还反映在后续修缮维护方面;人居环境满意程度与乡村环境不一定正相关。最后在调查的基础上综合当地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方面实际,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村人居环境是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与实现农民美好生活的重要前提,结合河南省农村人居环境现状,因地制宜,选取合适指标并分为5个准则层与21个指标层,构建河南省农村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河南省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效果进行评价与分析,并从优化产业结构,坚持绿色发展;完善基础设施,推进县乡村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强化农民主体作用,各界协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三方面提出改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对策建议,实现河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沂南县紧紧围绕“政策研究、规划指导、机制保障、统筹协调”工作定位,始终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工作的根本标准,将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纳入乡村振兴“大盘子”,一体部署、一体实施、统筹推进,先后印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施方案》《进一步巩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工作方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和《美丽乡村建设暨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机制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对工作进行再部署、再压实。  相似文献   

7.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 ,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关键环节。通过对焉耆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整治情况的分析,发现村民对人居环境的总体满意度较高,但部分村庄基础设施仍存在短板,道路、亮化等基础设施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厕所、自来水等改建设施利用率有待提高,村民人居环境认知存在不足,主动参与家园建设的意识还不够强。  相似文献   

8.
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作为推动绿色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尤为重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有效完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村民群众广泛参与。基于P县村级治理实践的调研发现,不同因素不同强度的刺激下,村民在人居环境整治中呈现出高低不同的参与程度。利益激励和制度公正共同作用,在不同强度的作用下村民呈现出驱利型、从众型、自主型的参与形态。利益激励因素由正向激励和反向惩罚决定,制度公正则由评定公正和机会公正构成。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只有不断健全利益激励机制,强化制度公正机制,才能推进村民有效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持续向好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主要对中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乡村振兴战略、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点任务、农村人居环境的地域差异和存在的问题等。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继续深化中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践方面的研究,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理论研究,重视村庄规划管理、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的研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影响因素和评价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十九大会议提出的“乡村振兴”重要战略,在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规划方面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近些年,在国家持续推行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之下,乡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居民生活环境更加优美,生活方式更加健康。农村地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也凸显出许多治理困境,主要表现在村民对于人居环境整治知识认知不够、环境整治方式欠考虑、项目资金短缺、对整治工作成效监督不到位等,这些问题在客观上不利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推进,因而,必须要全面考虑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在目前的工作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策略,从而解决一定程度的治理困境,让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真正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1.
对环巢湖地区乡村人居环境村民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根据得分结果构建评价等级区间。结果表明:环巢湖地区乡村人居环境满意度一般;村民满意度关键制约因素主要为建筑面积、建筑结构、住房年代、养殖环境与粪便处理、给排水设施、公厕数量与质量、子女上学、人均收入和购物方便程度等指标。建议通过以下策略提升环巢湖地区乡村人居环境村民满意度:发展特色产业,提升乡村生产环境;改善居住条件,提升乡村生活环境;推进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加强村庄治理宣传,提高村民参与性。  相似文献   

12.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可以提高农民获得感与幸福感。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重点内容在于农村垃圾与生活污水处理、厕所改造等方面。通过对我国热带地区农村的实地调查发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政策知晓度较高,大多数村庄已从环境卫生清理和厕所改造等方面开展了整治工作。研究表明,政府职能部门之间关系、乡村组织与干部态度、人居环境整治技术条件、村民生活习惯等影响了当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有效推进。需从人居环境整治主体层面着手,建立责任制度、治理制度、激励制度;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方法层面着手,规划先行、先易后难、分类施策;从人居环境整治保障制度建设层面着手,加强投入与监督制度建设,构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3.
农村人居环境的治理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治理水平直接影响农民生活品质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既是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关键工作,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根本。农民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的主体和直接受益者,是整项治理工作任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以房山区为例,对北京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进一步分析发现村民对村庄人居环境整治需求强烈,但参与意愿不够强,主要原因是村民个体认知能力低和村干部引导互动少。基于此,从政府、村集体和村民个体方面提出了提升农村居民参与环境整治意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满意度影响因素及其关系,为今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满意度评价提供方法参考及数据支持.以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南岭乡黄回村为研究区,以社会人文环境、情感感知在内的6个指标层,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满意度评价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及确定性因子分析,构建...  相似文献   

15.
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和必然要求。然而,在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践中,会不断有问题出现,影响整治效果。本文简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时代价值,以吉林市昌邑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为研究对象,从组织领导、具体措施、创新亮点等方面分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状,发现乡村规划任重道远;部分干部和村民思想保守、认识不到位;资金缺乏仍然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五条对策建议:立足实际,合理规划使其落地生根;深化认识,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切实发挥村民主体作用;拓宽渠道,保障资金多元投入;健全机制,逐步实现治理持续高效,以期能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助力乡村振兴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评价工作是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抓手。从村内塘沟清理、养殖及农业生产废弃物清理、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的改变、乡村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乡村治理改进等7个方面构建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物元方法构建了评价模型,为科学测度各地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第十二师连队人居环境整治为研究样本,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形式,对连队人居环境整治开展实地调研,依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对连队人居环境整治效果进行模糊评价。结果表明,第十二师连队人居环境整治总体评价为7.354分,其中经济基础得分最高,为7.740分,生活环境得分为7.532分,组织管理得分为7.094分,运行保障得分为7.426分。总体来看,十二师连队整治效果较好,但仍需增强基层组织的支撑力和引领力、建立示范连队,探索新整治模式以及构建长效机制,优化兵团连队人居环境整治水平。  相似文献   

18.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中央有关文件及规划布局中被多次提及,临洮县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契机,将2022年确定为“人居环境整治攻坚年”,对标学习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全面实施“22211工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成效显著,但还存在群众参与不积极、工作落实不达标、垃圾清运不顺畅、卫生整治不彻底、治理机制不健全等方面问题,基于此提出了激发群众参与新局面、统筹推进形成新合力、逐步构建环境新格局、确保治理工作新突破等对策建议,对开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长效治理新局面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杨甜甜 《乡村科技》2022,(8):155-15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仅靠政府完全主导的人居环境整治方式已不能满足现实需求,村民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已成为必然趋势。但是,当前村民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存在参与意识较弱、参与机制不完善、参与渠道匮乏、参与流于表面等问题,需要通过培养村民参与意识、完善村民参与机制、拓宽村民参与渠道、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等措施更好地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20.
西北严寒地区牧民定居点人居环境满意度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天津农业科学》2015,(9):85-88
牧民定居是改变畜牧业生产方式,提高牧民生活质量的重大举措,是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必然要求。笔者通过对西北严寒地区牧民定居点人居环境满意情况的调查,运用满意度理论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定居牧民现有人居环境满意度进行评价。研究结论表明牧民对现有人居环境总体满意度偏低,定居点配套设施建设不完善是导致满意度不高的主要原因,为此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提高定居点整体建设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