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文中基于政策创新可持续性相关研究,结合涉水行业特征,从PPP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特有的三方利益诉求出发,构建背景、动机、资源的整合性分析框架。以20个财政部地市级层面水环境治理PPP示范项目为研究对象,运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究分析框架内公众环保诉求、PPP回报机制、政府注意力分配、地方财政自主、地区环保事业发展五个条件变量互动耦合,对地方水环境治理PPP创新可持续性的复杂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水环境治理PPP创新可持续性的生成机制可识别为:地方政府高位推动型、多元主体协作型、财政压力与环保发展联动型。在这三种模式下,水环境治理PPP通过政策议程跟进、互信协作及供需匹配,实现政策创新的稳定长效。  相似文献   

2.
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是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文中在理论总结和层次分析的基础上,从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旅游交通便捷服务、旅游安全保障服务、旅游公共环境服务、旅游行政服务、旅游基础设施服务、旅游休闲娱乐服务、旅游人力资源服务八个层面,构建乡村旅游公共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发展评价标准,并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借助定性比较分析构建乡村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提升模式。结果表明:1)旅游交通便捷服务、旅游安全保障服务、旅游基础设施服务等硬环境建设是乡村旅游公共服务建设的关键因素;2)案例地公共服务整体水平处于发展阶段,且各村间发展差距明显,尤其是非示范村旅游主题特色的公共服务发展明显滞后;3)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旅游交通便捷服务是提升乡村旅游公共服务建设的基础,综合其发展阶段而言,愈趋近于高级阶段,愈重视乡村旅游公共服务软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3.
4.
刘妍 《植物检疫》2021,(2):I0006-I0006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基于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国情,其贯彻落实是推动现代经济体系建设、美丽乡村与美丽中国建设、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与发展、社会治理格局健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关键举措、有效途径与必然选择.从缘起与作用来看,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要义是全面振兴,故不仅要从乡村产业发展、乡风文明建设、乡村治理升级等方...  相似文献   

5.
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是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在流域水环境治理领域的重要举措。然而,以往研究多关注于“协同”的效果,相对忽视如何实现“协同”。鉴于此,基于河南省458份调研数据,以SFIC模型为研究框架,结合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探究促进多元主体水环境治理协同行为形成的复杂机制。研究发现:1)结构方程路径检验结果显示提出的14个研究假设有3个未得到验证,说明仅从单一层面分析无法较好地解释多元主体协同行为形成机理。2)进一步运用fsQCA,从多因素交互组合视角发现存在4种促进多元主体水环境治理协同行为形成的前因组态,其中政府支持在每条组态路径中都为核心变量存在。3)资源权力对等、信息对称性、政府支持、制度完善、信任及承诺不止对多元主体协同行为形成存在线性影响,也可进行联动组合促进多元主体水环境治理协同行为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交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驱动力之一,科学评估交通驱动乡村振兴的影响效应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巩固拓展“三区三州”地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文中以怒江州为例,结合多源地理空间数据和系统动力学(SD)进行交通驱动乡村振兴发展状态模拟,利用涵盖经济发展、社会福利、生态环境情况的乡村振兴指数分析自然增长、交通高速发展、环境友好以及协调发展四种模式下的乡村振兴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怒江州公路里程与居民交通消费水平每增加5.04%和2.9%,乡村振兴指数上升0.03个单位,经济指数上升0.027个单位,社会福利指数上升0.0656个单位,生态指数下降0.018个单位。2)交通高速发展模式可以最大限度提升怒江州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但会产生显著的生态环境负面影响。3)在所有发展模式中,协调发展模式可以最大程度的提升怒江州乡村振兴指数。  相似文献   

7.
高小茹  胡晓立 《植物检疫》2021,(2):I0003-I0004
农民问题就是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发展农村是发展社会的关键所在。多年来,在如何发展农村、建设农村的问题上,我国不断开拓新的方向、提出新的策略,而可持续发展思想理念始终贯彻其中,用以指导农村、农民向新时代迈进。因此,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手把手将资源、资金交到农民手上,不如开发建设农村特色,让农民成为现代化、科学化的农民,积极投身于现代农村建设事业中,继而长期有效地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而生态农业旅游就是兼具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一个发展方向,是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