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3种早熟梨新玉、翠玉、翠冠进行物候期、生物学特性以及果实的性状的调查比较。结果表明,翠玉成熟期最早,新玉次之,翠冠最晚;果实品质方面,外观、平均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指标上,新玉最高,而树势方面翠冠最强。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长江中下游梨产区轻简化栽培树形和品种的适配性,实现梨产业良种良法配套和省力高效栽培,以长江中下游产区代表性梨园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梨品种在不同树形下的新梢长势、萌芽率、成枝力、中短枝比率、早果性、产量等生长结果指标进行了调查,并利用模糊评价法进行系统评价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水平棚架栽培模式综合评价值从高到低依次为翠玉梨、翠冠梨、新玉梨,开心形则为黄花梨、翠玉梨、翠冠梨、蜜雪梨;采用“Y”字形树形后翠冠梨表现要优于丰水梨;采用圆柱形树形的丰水梨、秋月梨、若光梨综合评价值较低,分别为0.564、0.615、0.621,新玉梨、清香梨、翠玉梨、黄冠梨、晚翠梨、翠冠梨综合评价值均在0.70以上。翠冠梨采用不同树形或模式的综合评价值由高到低依次为:开心形>“3+1”树形>水平棚架>圆柱形>倒“个”形>“Y”字形>纺锤形;翠玉梨的综合评价值在0.70以上的只有圆柱形1种树形;倒“个”形和“3+1”树形是适合丰水梨轻简化栽培的树形;不同树形黄花梨综合排名由前到后依次为开心形、圆柱形;圆柱形比纺锤形树形更适合苏翠1号梨的轻简化栽培。综上,水平棚架栽培、圆柱形、“...  相似文献   

3.
套袋对翠冠梨果实品质和矿质营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普通双层袋和小林1-KK双层袋对翠冠梨果实品质和矿质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套袋均能改善翠冠梨果实外观,提高果实综合品质和商品性,以小林1-KK双层袋效果最为明显;套袋后,果实氮、钙、镁含量有一定程度下降,尤以小林袋套袋最为突出;套袋后矿质营养的下降并不直接影响翠冠梨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4.
以5个蜜梨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并分析了其叶形和果实品质特性。结果表明:"新世纪"、"圆黄"、"翠玉"、"翠冠"和"清香"5个品种叶形差异不显著。单果重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圆黄"、"清香"、"翠冠"、"翠玉"和"新世纪"。从果形指数来看,"圆黄"、"清香"接近正圆形,"翠冠"、"翠玉"、"新世纪"扁圆形。单果重与果实横径、单果重与果实纵径都表现为正相关。形成了以横径和纵径为变量的单果重直线回归方程,其中横径与单果重的直线回归关系更紧密。各品种以"翠冠"和"清香"肉质较硬,其次为"圆黄"和"新世纪","翠玉"肉质最嫩。各品种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方面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翠冠梨品种套袋技术研究进展,包括果实套袋后的微域环境效应,套袋对果实的外观品质、内在品质、耐贮藏性等性状的影响,套不同果袋对果实品质的不同效果,展示了梨免套袋栽培的方向,为翠冠梨套袋生产中果袋的选择及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以"翠玉"和"翠冠"梨为研究试材,构建顺行"Y"字双主干形和细纺锤形两种树形,高畦栽植,宽行窄株建园,通过比较研究,选择南方生态条件下的宜机树形.结果表明,两种树形均减少了树体骨干枝级次,结构简单,具有冬季修剪量小、受光率高、土地利用率高、产量高、便于机械作业等优点.两种树形栽后3年即可成形,株高3.5 m以上,干径4...  相似文献   

7.
<正>早优宝是新研制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成分为赤霉素S复合植物内源生长调节剂。翠冠是江苏省南部地区主栽的梨早熟品种,该品种果肉细嫩、酥脆,汁液多,风味甜,品质上乘。翠冠在南京市8月初上市,此时正值水果上市淡季,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售价高,但该品种果实发育期短,果实发育期正值梅雨季节,日照不足,使得单果重偏小,商品性降低,这已经成为翠冠梨产区急需解决的问题。国内就早优宝对梨果实品质等方面的影响研究已有一些报道,笔者在研究早优宝对早熟梨果实品质及货架期影响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分析了早优宝对翠冠梨果实外观和食用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早优宝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确定翠冠梨常温货架期的合理采收期,以翠冠梨为试验材料,在常温贮藏条件下模拟货架期,研究在常温货架条件下不同采收期对翠冠梨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货架初期,采收期Ⅰ的翠冠梨果实维生素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低于采收期Ⅱ与采收期Ⅲ;货架中期,采收期Ⅲ的翠冠梨其果实失重率、腐烂率、呼吸强度以及维生素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降解速率显著高于采收期Ⅰ和采收期Ⅱ的;在货架后期,失重率、腐烂率和呼吸速率为:采收期Ⅲ采收期Ⅱ采收期Ⅰ。色差指数和硬度在3个采收期间无显著性差异,维生素C含量采收期Ⅲ和采收期Ⅱ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但高于采收期Ⅰ,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采收期Ⅰ和采收期Ⅱ显著高于采收期Ⅲ。综合各项指标,采收期Ⅱ的果实常温货架期品质均优于采收期Ⅰ、Ⅲ的果实,为翠冠梨较适宜的采收期。  相似文献   

9.
以"翠冠"梨为试材,研究了12个不同梨花粉授粉后对"翠冠"梨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翠冠"梨具有较为明显的花粉直感现象,其中"脆绿"、"清香"、黄花等3个梨品种为"翠冠"梨的优良授粉品种,在生产上可作为"翠冠"梨的授粉品种。  相似文献   

10.
引进翠玉、翠冠、玉冠、金蜜、玉绿、鄂梨2号等6个梨品种在湘西进行引种试栽.结果表明:翠玉果实经济性状好,丰产性强,留树期较长,可作为本地区主推品种;翠冠果实内质好,但果面有锈斑,通过套袋可以改善,可在本地发展;玉冠8月上旬成熟,可填补本地区梨产品空档期,且丰产稳产性强,可适量发展;鄂梨2号品质优,风味独特,可适当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不同果袋对‘翠玉’梨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的影响,采用双层纸袋、单层纸袋、塑膜袋等7种果袋进行套袋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翠玉’梨果实套7种果袋后,外观品质均得到改善,但平均单果重略有降低,果实内在品质普遍下降,尤其是套塑膜袋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实硬度显著降低,裂果率明显上升。套双层透光纸袋1-4果实外观品质最好,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幅度最小,综合评判以1-4双层纸袋最适宜于‘翠玉’梨果实套袋。  相似文献   

12.
不同果袋套袋对翠冠梨果实品质及其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翠冠梨是南方早熟梨主栽品种之一,属砂梨系统。果实套袋可有效防止农药污染,提高果实品质(特别是外观品质),是日前生产无公害果品的一条有效途径。本试验试图通过对翠冠梨套袋果和未套袋果氨基酸含量及果实品质变化的测定、分析,探讨套袋果实外观品质提高和某些内在品质下降的原因及机理。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苏州地区不同授粉品种对翠冠梨果实品质的影响,选用苏南地区最常见的4个授粉品种喜水、初夏绿、鸭梨、清香对生长健壮、盛果期的翠冠梨树进行人工授粉,测定了不同授粉组合的果实内外在品质等几个主要指标。结果表明,杂交果在单果重、纵径、横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果酸含量、石细胞、果形指数等方面,以清香梨授粉的杂交果表现最优良。综合考虑认为,清香梨是苏州地区翠冠梨最适宜授粉品种。  相似文献   

14.
<正>‘翠冠’梨是目前上海郊区和南方地区推广面积最大的早熟梨品种,在成熟期、果实大小和内在品质方面具有明显的综合优势。然而,‘翠冠’梨成熟时覆盖果面的锈斑严重影响果实外观品质和商品性。如何消除或减轻‘翠冠’梨果锈斑是上海郊区乃至整个南方产区共同面临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5.
为确定适宜的黄冠梨树体结构,对黄冠梨4种树形冠层内不同部位的透光率、光合有效辐射和净光合速率以及产量、品质等进行了连续两年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4种树形结构冠层内不同部位的透光率、有效光辐射和净光合速率存在差异,进而导致不同树形间梨果实产量和品质的不同。单层开心形为乔砧中大冠稀植梨园或作为多主枝疏散形和双层开心形大树改造后的适宜树形,细纺锤形适宜于小冠密植梨园。  相似文献   

16.
以早熟梨新品种‘早伏酥’为试材,采用人工点授和梨幼果期药剂涂抹果柄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授粉品种对‘早伏酥’坐果率和果实品质及GA3对果实增大和提早成熟的影响。结果表明:"西子绿"和"翠冠"等5个授粉品种对其花序与花朵坐果率均达到了70%以上,综合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确定"中梨1号"和"翠冠"为最佳授粉品种;经赤霉酸处理的果实,与对照相比,单果重增加9.2%,成熟期提前10~15d,果实其它经济指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在重庆地区进行早熟梨品种的引种试验,通过观测其物候期、果实生长发育及果实经济性状等内容。结果表明,翠冠和雪青表现为成熟期早、生理落果少、果实大、风味佳和内在品质优良;虽然新杭1号坐果率较低,但成熟期、果实大小、风味等内在品质较理想,在重庆地区早熟梨的发展以翠冠、雪青和新杭1号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8.
对‘翠冠’等6个优质梨在苏北地区的植株长势、果实经济性状和叶片抗病性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翠冠’、‘若光’梨生长势和抗病性强,且果实经济综合性状优良,可以作为苏北地区早熟梨品种进行适量发展;‘园黄’和‘秋月’树势开张,果实品质优良,可以作为苏北地区中熟和晚熟梨品种进行适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浙江温岭大棚栽培条件下,以不透光的普通双层袋(外黄内黑)和透光率18.2%的小林1-KK双层袋(外黄内黄)对翠冠、雪青、秋荣和圆黄等4个梨品种进行果实套袋试验.结果表明:秋荣和圆黄两个褐皮品种套袋后,果实外观得到改善,内在品质影响不大,果实商品性提高,且以普通双层袋效果更好;翠冠和雪青两个绿皮品种套袋后,内在品质变化不大,但果锈增多,尤其普通双层袋最显著,商品性反而下降.  相似文献   

20.
梨黑斑病是梨树重要的病害之一,本文以翠冠梨为试材,在生长季节喷施HSAF生物产品,研究HSAF在田间防治梨黑斑病的效果。结果表明,田间喷施HSAF 20μg/mL对翠冠梨黑斑病有显著的防治效果,控制翠冠梨的病情指数在3.80以下;喷施HSAF能够显著提高翠冠梨的果实品质,喷施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1个百分点、可滴定酸含量提高0.02个百分点、可溶性糖含量提高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