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重迎茬对大白菜繁种产量质量的影响。 1.易感霜霉病、软腐病。据调查,1991年七台河市种子公司在山东省昌邑县宋庄乡辛城村繁育80亩牡丹江一号大白菜种子,由于该村连年大白菜繁种,大白菜的霜霉病发病率超过50%,软腐病也达到30%,大白菜种子结实率和质量严重下降,导致大白菜种子产量平均亩产58公斤,比正常每亩减产42公斤,总减产3360公斤,直接经济损失1.3万多元。  相似文献   

2.
<正>我市大白菜常年播种面积6.7万亩,年产量30多万吨,供应当地、郑州、北京等城市。近年对蔬菜生产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大白菜软腐病发生较重,且个别地方呈扩展蔓延趋势,影响大白菜产量和品质。为保护大白菜生产的稳定发展,我站对我市不同生产区域大白菜软腐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提出防治对策,以减少病害发生和控制蔓延,为保障供应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3.
<正>大白菜软腐病的危害,直接影响其产量、品质。针对其发病原因、病菌传播途径,采取相应措施,大白菜软腐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俗话说"吃百菜,不如吃白菜"。大白菜的营养丰富,里面含抗坏血酸,钙磷铁等成分,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多种矿物质营养。但是,大白菜软腐病的危害,给白菜生产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适宜河南地区种植的早熟大白菜品种,选取5个品系进行2年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郑白65’大白菜生育期63.0 d,熟性最早,软腐病和霜霉病较轻,田间表现抗病毒病,667 m~2净菜产量6 979.50 kg,可于国庆节前上市,经济效益高,是适合河南省大部分地区夏、秋栽培的早熟大白菜品种。新品系‘15t43×11v39’大白菜熟性也较早,对霜霉病和软腐病抗病性强,667 m~2净菜产量5 984.28 kg,有待进一步提纯推广。  相似文献   

5.
秋大白菜新品种辽白24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海东  王鑫  王丽丽 《中国蔬菜》2019,1(3):102-103
辽白24 为秋晚熟大白菜一代杂种,一般每667 m^2 产量8 300 kg,田间抗病毒病、软腐病、霜霉病,品质好,叶帮厚、软叶率低,适合腌渍,受到农户和酸菜加工企业的认可,且一些企业已将其列为订单种植品种之一。我国北方大白菜以秋季露地栽培为主,由于种植茬口单一,土壤条件逐年恶化,除软腐病、霜霉病、病毒病三大病害外,大白菜根肿病、干烧心等病害日趋严重,导致产量和种植效益不稳定,亟需抗病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大白菜是我省淮北地区的主要蔬菜之一,由于长期连作及春夏秋三季的广泛种植,大白菜软腐病已成为大白菜生产上的常发性病害。近年来虽然在选用抗病品种、药剂防治等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但软腐病仍然是制约大白菜生产和效益的障碍,且以往防治大白菜软腐病的部分化学农药,不仅防效差而且存在不同程度的药残,为了探讨应用生物农药防治大白菜软腐病的有效途径,于2000年8~12月选用克菌康进行防治大白菜软腐病的试验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大蒜间作大白菜配施农残净对大白菜软腐病防治效果、品质、产量的影响,设置了4个处理:T_1大白菜单作(对照);T_2大白菜+农残净;T_3大白菜间作大蒜;T_4大白菜间作大蒜配施农残净,采收时统计各处理大白菜软腐病发生率,测定大白菜生长指标、品质,并测产,对测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T_2、T_3、T_4处理对防治大白菜软腐病发生效果都很好,以T_4处理对大白菜软腐病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治效率达78.50%;增产效果以T_4处理最好,显著高于T_1、T_3处理;T_4处理对提高大白菜VC和可溶性糖含量表现也很突出,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和对照相比,其他3个处理能显著降低大白菜硝酸盐含量,其中T_4处理效果最好,硝酸盐含量不但显著低于对照,也显著低于T_2处理;在农残酶抑制率方面,T_2、T_3、T_43个处理显著低于对照,T_4和T_3相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8.
绿色木霉制剂防治大白菜软腐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绿色木霉制剂穴施对大白菜软腐病的防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绿色木霉制剂对大白菜软腐病的防治效果不但明显且优于农用链霉素,其持效期长,其中以绿色木霉制剂36kg/hm2的防效最好,其次是绿色木霉制剂24 kg/hm2.用绿色木霉制剂处理的大白菜不但软腐病的发病率低,产量高,使用绿色木霉制剂36 kg/hm2的增产率可达63.33%,而且其它病害的发病程度也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9.
布娅 《蔬菜》2012,(6):56-57
为探讨新型农药二氯异氰尿酸钠对大白菜软腐病的防治效果,对春提早温室大白菜开展了20%二氯异氰尿酸钠(菜菌清)可溶性粉剂示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二氯异氰尿酸钠对大白菜软腐病的防治效果为63.6%,比对照农药农用链霉素的防治效果有显著提高,在生产中可替代农用链霉素用于防治大白菜软腐病。  相似文献   

10.
大白菜软腐病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白菜软腐病是大白菜生产上危害最大的病害之一,迄今对主要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病害流行规律以及综合防治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综述了大白菜软腐病的研究成果,对今后软腐病的综合防治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大白菜软腐病又叫烂根病,是我县大白菜生产中常见的一种病害。由于此病的危害,我县一般火菜损失35—40%,中菜损失15—20%,晚菜损失6—10%,严重地威胁着大白菜生产。 一、病害特点 大白菜软腐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病菌在2—30℃的范围内都能生长发育,但在28—30℃时病菌繁殖最快,因此高温、高湿时,软腐病危害最严重。软腐病又是一种传染性病害,其传播方式一是靠昆虫传播,二是靠流水传播。 我县大白菜软腐病一般都发生在移栽成活后,  相似文献   

12.
辽白22 号为秋中晚熟大白菜品种,生长势强,群体植株整齐度高,抗霜霉病和软腐病,高抗病毒病。每667 m2 产量8 800 kg 左右。  相似文献   

13.
胶东半岛地处黄海之滨,生产的大白菜以质优味美闻名于世,近年来对日本、韩国的出口日益增加,当地农户利用大棚加扣小拱棚等技术进行春大白菜的生产,4月上中旬上市可获得较高收益。由于早春气温低,在大白菜上常发生的软腐病、霜霉病和病毒病发生较少,但近几年来黑斑病的发生却越来越多,严重影响大白菜的品质及产量,其危害性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4.
龙园红2号大白菜,是由母本‘0716-5’和父本‘08-831’2个自交不亲和系配制而成的大白菜一代杂种。该品种最外层叶绿色,内层球叶呈橘红色,生育期7075 d左右,属早熟品种,营养品质好,抗病毒病、霜霉病和软腐病的能力较强,每667 m2产量为6 844.575 d左右,属早熟品种,营养品质好,抗病毒病、霜霉病和软腐病的能力较强,每667 m2产量为6 844.57 088.4 kg,适宜黑龙江省及吉林省种植。  相似文献   

15.
大白菜移栽后,蝼蛄,蛴螬等地下害虫常常啃食其根部表皮或咬断根系,使大白菜植株萎蔫死亡,造成缺苗。同时,地下害虫为害造成的伤口,往往还能引起软腐病盛发,使大白菜的产量和品质受到严重的影响。为此,作者于1986年进行了应用辛硫磷防治大白菜地下害虫的试验,1987年在全县推广,面积近万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大白菜软腐病是苏州大白菜的重要病害之一。田间发病率一般在30~40%,严重时可达80~100%。贮藏时亦可引起植株腐烂,造成损失40~70%。此病不仅影响大白菜的产量,而且还影响其品质。近年来,据南京农大研究表明,软腐细菌能在土壤中越冬,并从幼苗根系侵染植株。生长后期和贮藏  相似文献   

17.
"龙白10号"大白菜,是由母本丰和父本78自交不亲和系配制而成的大白菜一代杂种。该品种卵圆形,生育期75~80d,属中熟品种,营养品质好,抗病毒病、霜霉病和软腐病的能力较强,产量为142 713.5kg/hm2,适宜黑龙江省及吉林省种植。  相似文献   

18.
大白菜软腐病的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白菜软腐病无论在田间、窖内都可受害。在田间,可造成大白菜成片无收;在窖内,可引起全窖腐烂,损失极大。现将大白菜软腐病的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大白菜是福建省的主要蔬菜品种之一,但霜霉病、软腐病、菌核病等对产量和品质威胁很大,为了筛选出适宜当地晚秋种植的高产、抗病、优质新品种,于2002年秋开始连续两年承担了福建省秋季中晚熟大白菜品种抗病性区域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康宁木霉SMF2防治大白菜软腐病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康宁木霉SMF2分生孢子制剂进行了防治大白菜软腐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 000 g/667m^2康宁木霉SMF2分生孢子制剂防治大白菜软腐病效果最好,防治效果为82.08%,明显高于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农用链霉素的防治效果69.81%,差异极显著,康宁木霉SMF2防治大白菜软腐病的持效期比农用链霉素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