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玉米是秸秆产量最高的禾本科作物。"玉米—萝卜"种植模式是玉米秸秆堆沤还田最容易实施的方法。禄丰县碧城镇每年采用"玉米—萝卜"种植模式的土地在666.67 hm~2以上。据测算,玉米在蜡熟期采收时,每亩玉米秸秆产量在3500~4500 kg。1)5月上旬种玉米,采用"宽窄行"捞沟或打塘点播,宽行110 cm、窄行40 cm、株距20 cm,玉米中耕管理时在宽行中捞沟培土。玉米捞沟培土后形成70 cm宽的墒面。  相似文献   

2.
优质稻—甜脆玉米—甜脆玉米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充分利用德宏坝区的热区优势,提高土地利用率,培育新的增长点,结合当地种植习惯,在种植实践中总结出"优质稻—甜脆玉米—甜脆玉米"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技术,该模式的推广应用提高了单位面积产出,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鲜食"蚕豆/春玉米+大豆—秋玉米/秋大豆"1年5熟的高效种植模式,比较了该种植模式与"蚕豆—春玉米/赤小豆"1年3熟种植模式的产量与经济效益。结果发现,鲜食"蚕豆/春玉米+大豆—秋玉米/秋大豆"模式的种植方法简单,且操作易行,产投比约为185.6%,产值、经济效益分别为1年3熟模式的2.09、1.83倍,显著提高了农业产量和农民收益;此外,鲜食"蚕豆/春玉米+大豆—秋玉米/秋大豆"种植模式的复种指数达350%,1年种植1熟蚕豆和2熟大豆可使生物固氮量增加350~450 kg/hm2,折合尿素可达700 kg/hm2以上,其生态和社会效益也十分显著。在结果比较的基础上,总结了鲜食"蚕豆/春玉米+大豆—秋玉米/秋大豆"种植模式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危害玉米的病虫害种类很多,主要病害有丝黑穗病、玉米大斑病和玉米小斑病和病毒病。主要虫害有玉米螟、粘虫、蚜虫等。在玉米生产中,都会影响玉米的产量与质量,如玉米螟在普通年份使产量下降10%,严重的年份,使产量下降30%。一、玉米病害(一)玉米丝黑穗病俗称"乌米"或"灰包—。主要危害玉米的果穗和开花,一旦发病通常全株颗粒无收。因此,该病的发病率即等于病害的损失率,危害十分严重。1、症状:苗期从玉米芽鞘入侵的系统性病害,症状在抽  相似文献   

5.
祥云县通过生产实践探索出一套"玉米—豌豆"一年两熟的栽培模式,是一种集约利用农业资源、实现旱地高产出、高效益的优化种植模式。文章主要从茬口安排、品种选择、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鼠害防治、收获等方面介绍玉米—豌豆套种栽培技术,供生产上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浙江省旱粮作物育种协作组在湖州市吴兴区等地开展了以鲜食蚕豆、鲜食大豆和鲜食玉米为主的间、套作多熟制种植模式的研究与推广,其中"鲜食玉米—鲜食玉米—鲜食大粒蚕豆""鲜食玉米间作大豆—鲜食玉米"全年套种连作轮作高效种植模式增收明显。现将这2项技术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河南省小麦、玉米种植区主要灾害发生特征及发生规律,按照"灾前预防、灾中调控、灾后补救"的技术构建原则,根据多年试验示范和生产实践,总结集成了小麦—玉米周年减灾栽培技术,以期为科学开展小麦—玉米周年防灾减灾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鲜食蚕豆/鲜食春玉米、鲜食秋玉米”高效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如东县加强了以玉米为主体的间、套作多熟制种植模式地研究与推广,其中"鲜食蚕豆/鲜食春玉米—鲜食秋玉米"高效种植模式增收效益明显,笔者对该栽培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正> 被确定为湖北省平原、丘陵商品玉米开发中心大样板的潜江市,在总结近几年来发展玉米生产经验的基础上,推出了春、秋玉米连作生产栽培新模式,为开发江河洲滩平地发展玉米生产创出了一条有效的增产途径。据统计资料:1996年全市共推广“油—苞—苞”、“麦—苞—苞”、“麦—苞—苞+苕”等三熟或四熟连作模式6670公顷,春玉米平均667平方米耕地产量达625公斤,其  相似文献   

10.
<正>针对土壤墒情较差,玉米播种后降雨偏晚的地区,可以采取玉米整体播种期延后2—8天,出苗期较稍晚10—15天左右的播种方法。出苗后,小苗整齐度较差,二、三类苗的地块较多。因此对于种植晚熟玉米品种农户必须采取必要的"促前期、保后期"等促早熟技术措施。1、促前期玉米前期生长中心是根系。根壮,才能杆粗叶茂,群众叫蹲苗。因此促前期,重点应放在保根方面。①播后深松,定苗前趟一犁。能够增大土壤受光面,疏松土壤,提高地温,  相似文献   

11.
<正>近几年,在小麦、玉米生产中陆续推广了一些新技术,如"一防双减"技术、"一喷三防"技术、"一增四改"技术,现介绍如下。一、玉米"一防双减"技术"一防双减"技术。其含义是: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将杀虫剂和杀菌剂混用,对病虫害进行一次性防治,达到玉米生长后期减少害虫基数和减轻病害危害程度的目的,确保玉米增产增收。玉米后期害虫主要有玉米螟、棉铃虫、甜菜夜蛾、叶螨和玉米穗蚜等,玉米后期的病害主要有大(小)斑病、弯孢叶斑病、南方锈  相似文献   

12.
正玉米是云南省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具有"粮—饲—经"三元结构属性,市场广阔,开发潜力大。2018年,普洱市玉米播种面积272.61万亩、产量65.98万t,分别占全市粮豆播种面积和粮食总产量的53.22%和54.80%。为筛选适宜热带、亚热带种植的玉米品种,加快玉米新品种试验、审定和推广步伐,2018年,普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承担一组国家热带、亚热带区科企联合体杂交玉米品种试验。通过  相似文献   

13.
美国玉米育种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一、杂交种在美国玉米生产中的作用从美国1875—1985年玉米单产的变化情况看,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即1875—1935年的前60年,玉米单产停留在83.3—125.3公斤,但从1940—1985年的45年玉米单产由130公斤上升到458.7公斤,单产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应用了杂交种。1930年以前主要应用的是天然授粉品种(农家种)。1945年以后美国玉米带几乎100%应用了杂交种。说明前60年所采取的选择方法,玉米单产提高不显著。美国玉米杂交种利用始于1908—1910年,从1918—1960年一直利用的是双交种,1960年以后单交种的利用逐年增加,目前生  相似文献   

14.
定兴县地处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属于小麦—玉米一年两作生态区。近年来,受小麦、玉米比较效益的影响,有的农户前茬小麦撂荒,一年只在春季种一茬生育期长的玉米,即所谓的玉米"夏改春",值得技术上高度关注并正确引导,防止蔓延。玉米"夏改春",受品种选择限制,粗缩病和茎腐病高发,穗期和花粒期不利天气等因素影响,生育期延长却不一定能增产,且种植风险大。"夏玉米改春播"不如"早夏播晚收获"。  相似文献   

15.
<正> 利用“麦—玉—苕”旱三熟的地块增种一季迟玉米,或利用“麦(或春洋芋)—春玉米”旱二熟的地块增种一季夏玉米,称为二季玉米。因地制宜种植二季玉米,是充分利用夏秋光热资源、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粮食产量的一条新路子。我地从1992年开始种植二  相似文献   

16.
<正>为了落实国家农业部推广的"藏粮于技、藏粮于地",实现化肥农药"零"增长的战略目标,切实做好绿色高产创建工作,在不增加投入的同时增加农民的收益,永城市农业局特提出花生玉米间作以利推广、增收、节本、增效的"四位一体"种植模式。一、花生—玉米间作模式选择地势较高的沙壤土和两合土地块,可以大面积进行花生玉米间作套种:模式为2.4 m为一带,种植6行花生,2行玉米,花生行距为30 cm,穴距为20 cm,玉米  相似文献   

17.
玉米生产限制因素评估与技术优先序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目的】明确中国玉米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和技术发展优先领域。【方法】采用参与式方法,对中国主产省和东北春玉米、黄淮海春、夏播玉米和西南山地玉米三大主产区生产限制因素进行评估,并基于限制因素影响程度、解决的可能性评估,建立玉米生产技术优先序。【结果】当前限制中国玉米产量潜力实现的主要因素:一是以耕作栽培管理粗放、施肥方法不科学、技术到位率低等为主的栽培管理技术问题,在不同生态区玉米产量损失占28.8%—57.7%;二是以干旱为主的自然逆境因素,产量损失占9.3%—35.1%;三是玉米品种遗传基础狭窄,品种"多、乱、杂"、缺乏高产稳产的区域主导品种,良种良法配套差以及种子质量问题,产量损失占11.4%—19.8%;四是水土流失、耕层浅、土壤瘠薄等土壤障碍因素,产量损失占4.8%—20.2%;五是病、虫、草、鼠等生物逆境危害,产量损失占4.5%—11.0%。【结论】加强"轻、简、化"栽培技术研究;选育耐密、抗逆、广适高产优质品种,并筛选确立区域主导品种;推进科技入户和玉米生产机械化,提高技术到位率是近期政府制定相关玉米生产政策时应考虑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18.
1.黑玉米的栽培技术 随着生产力水平和营养科学的日益发展,人们发现黑玉米的口味感觉、营养价值、保健功能均比黄玉米更胜一筹.同时,黑玉米既可为粮、又可为蔬,即可鲜食、又可冷贮,被誉为新兴"水果"和"作物蔬菜",成为玉米家族的一匹"黑马"而迅速走俏市场.  相似文献   

19.
<正>河南省科技厅近日组织省内知名玉米专家成立产测产验收小组,按照国家玉米育种行业的验收程序和标准,对新乡市农科院承担的省重大科技专项"超高产玉米新品种的选育"课题所育成的玉米新品种"新单38—20亩高产示范田"进行了现场测产验收,并当场公布了  相似文献   

20.
<正>玉米是粮食、饲料、化工、医药、能源多元用途作物,被誉为21世纪的"谷中之王"。目前,玉米已成为南阳市宛城区第一大作物。在我国玉米的种植面积已超过0.33亿hm2,占粮食作物的第1位。饲料业、加工业的需求,特别是近年来以玉米为原料的生物燃料—乙醇的迅速发展,决定了玉米需求将持续增长的基本格局。河南省夏玉米区位于我国黄金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